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性疲劳(Exercise-inducedfatigue)是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运动性疲劳后血液生理生化学及血液流变学均发生明显改变。通过对运动性疲劳后血液生理生化学及血液流变学,尤其是细胞流变学的研究,对于认识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进而有效地消除疲劳,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疲劳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的核心问题。如何彻底消除疲劳,关键在于确定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在对大强度运动所致运动性疲劳对血液流学变学影响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讨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从而寻找迅速恢复和彻底消除运动疲劳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动性疲劳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的核心问题。如何彻底消除疲劳 ,关键在于确定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在对大强度运动所致运动性疲劳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讨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从而寻找迅速恢复和彻底消除运动疲劳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海波 《中国微循环》1997,1(2):107-108
我们对246名企业家的检查发现存在着明显的微循环功能异常和高粘滞血症现象。微循环功能障碍与体内丙二醛(MDA)蓄积相关联。提示:企业家的保健必须注意改善微循环功能,降低血液粘度等。  相似文献   

5.
血液动力学变化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流变学是在流体力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关系到血液和循环两个系统生理功能的新兴边缘学科,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流变和变形规律的科学。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发展十分迅猛,进行了许多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氟碳代血液(FCBS)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Wistar大鼠20只,体重163~273g,从颈静脉以7.5ml/kg放血。随后实验组(n=9)输注与失血等量的FCBS,对照组输注乳化剂F-68(n=6)或生理盐水(n=5)。观察输注后30分钟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显示:输注FCBS后30分钟,大鼠全血粘度明显降低,微血管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血球压积、红细胞聚集和微血管管径各组均无明显改变。输注FCBS和F-68后5分钟,微静脉内翻滚的白细胞减少,贴壁的白细胞增多,后者以F-68组更为明显,输注后15分钟已恢复到输注前水平。提示输注FCBS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效应,白细胞贴壁的增加可能与F-68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体育系和普通系学生以及优秀短跑和中长跑运动员分别从事不同方式运动前后的脉搏图的记录分析,研究了不同方式的运动试验对血液动力流变学参数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察38例脾切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全血及血浆粘度显著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减低,血小板数明显增加。提示脾切除后不仅有血液粘度的变化,而且有血小板和红细胞功能异常。本文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射频对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哗 《中国微循环》2000,4(2):96-97
目的 观察实体瘤患者接受射频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五项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用SR1000型射频机,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空腹抽肘静脉血检测。结果 38例实体瘤患者射频疗程结束后,红细胞压积(HCT),全血粘度,还原粘度及红细胞变形能力(IF)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变。结论 SR1000型射频治疗机对实体瘤治疗的同时,可改变五项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血液稀释疗法与光量子处理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血液稀释疗法与光量子处理结合治疗 30例高粘血症患者一疗程,对比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显示: 治疗后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及血沉下降,全血低切粘度显著下降.红细胞压积下降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恒定磁场对家兔血液流变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激光衍射法研究了家兔离体血经不同磁场强度(0.05~0.35T)不同照射时间(10~50min)后血液流变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当磁场强度低于0.25T时,不同磁场强度,不同照射时间处理后,血液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当磁场强度高于0.30T并长时间照射后,照射组的血液粘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升高;当磁场强度为0.25T时,血液粘度降低最显著;实验还表明经磁场照射后,红细胞的变形性并未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2.
寒冷对高原战士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寒冷因素对高原战士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对进驻青海高原海拔3000米处已2年的两组青年战士进行夏、冬季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的检测。结果 冬季测试组(气温在-20℃)所测红细胞压积,10s^-1、20s^-1、40s^-1、70s^-1和110s^-1切变率下的全血比粘度、低切还原比粘度和高切还原比粘度均显著高于夏季测试组(气温在20℃时)所测得的结果(P<0.01)。血浆比粘度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器官供氧指数,冬季测试组显著低于夏季测试组(P<0.01)。结论 寒冷导致进入高原战士血液粘度升高,伴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性升高和红细胞变形性减弱,组织器官供氧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冠心病心绞痛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5例;对照组 35例采用活血法,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77.1%,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变(p<0.05或p< 0.01),对照组除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外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变。(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法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优于活血法。  相似文献   

14.
大蒜注射液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费逸明 《中国微循环》2000,4(4):249-250
目的 验证大蒜注射液对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 测定使用大蒜液和对照组兔的血粘度。结果 大蒜注射液可明显降低全血比粘度和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也有显著降低。结论 该药临床上可用于高纤维蛋白原症及高粘滞血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天安冲剂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天安冲剂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和任何层流速度血液的全血比粘度,对血浆比粘度和纤维蛋白原也有所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蚓激酶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蚓激酶对中风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研究,3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与对照组15例,口服蚓激酶(或安慰剂)400mg,每日3次,分别于给药前,给药3个月及6个月时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服药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有降低。以6个月时最为显著,对照组无变化。结论 蚓激酶能改善中风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月经对青年妇女末梢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月经对女青年手指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指导月经期内卫生保健.方法采用XTL-1微循环显微仪,对30例青年妇女进行手甲襞微循环观察,同时进行血流变检查.结果月经期内,管襻长度为(184.36±13.42)μm,输入枝口径为(9.84±0.98)μm,均明显低于月经前水平(P<0.01);畸形管襻数目增多,占43.5%;微血流流速变慢,呈粒流、粒线流;红细胞聚集,微血管周围渗出占26.7%,出血占53.3%,全血比黏度(低切变率)为(10.07±2.36)mPa·s,与月经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青年妇女月经期手甲襞微循环、血流变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8.
航天飞行实践证明失重对血液循环系统有明显的影响,可引起心血管功能失调和航天盆血症。在探讨失重性血循环紊乱机理时,研究者匀多着重于研究失重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而忽视了血液流变性在其中的作用。我们认为了解失重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对于阐明航天中心血管系统和血液系统变化的机理,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都有一定的作用。本实验观察了6名被试者在7天模拟失重实验(-6度头低位卧床)中,血粘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压积、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列环素对随意皮瓣血液流变状态以及成活情况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为模型,于其背部设计蒂在尾部长9cm、宽3cm的随意皮瓣。术前及术后经尾静脉注射一定量的前列环素,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术后7d皮瓣的成活面积,并测定了术后不同时刻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术后给药组皮瓣的成活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前列环素可以通过降低术后皮瓣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以及全血还原比粘度,改善皮瓣的微循环状态,从而促使皮瓣成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光量子血液平衡疗法治疗老年病人观察其对血液流学及甲襞微循环影响作用。方法100例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均异常的住院老年病人 (65岁以上 )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 ,对照组与治疗组的病人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情况相匹配。在常规治疗疾病的基础上 ,对照组使用血栓通治疗 ,治疗组则加用光量子血液平衡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甲襞微循环检查及血液流变学检查 ,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比较 ,无差异性 (P>0.05)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均有差异性 (P<0.05)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比较 ,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变亦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光量子血液平衡治疗对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的作用比血栓通更明显 ,这是任何药物治疗都难以达到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