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cxtre 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手术后近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在骨科下肢手术及妇科腹部手术术后发病率达30%~50%。发病后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且增加了治疗难度,一旦栓子脱落容易形成肺栓塞(PTE),危及病人生命。为寻求降低DVT发病率的最佳途径,我们对2005年6月~200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科下肢手术及妇科腹部手术病人进行分组观察、统计DVT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妇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DVT可引起肺栓塞及影响下肢功能,故对于DVT的预防十分重要。为探讨降低DVT发生率的更佳途径,我们对我院2005年6月~2006年5月骨科下肢手术及妇科腹部手术  相似文献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 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手术后近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在骨科下肢手术及妇科腹部手术术后发病率达30%~50%[1-2]。发病后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且增加了治疗难度,一旦栓子脱落容易形成肺栓塞(PTE),危及病人生命。为寻求降低DVT发病  相似文献   

4.
杨宏 《基层医学论坛》2014,(19):2562-2564
手术是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重要因素,手术后患者由于静卧或其他原因引起凝血状态异常,导致血液凝结于下肢深静脉血管内而形成血栓,发病后可造成静脉回流障碍及血栓移位等,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急性肺、脑栓塞而猝死。DVT在骨科术后尤为常见,资料报道骨科术后发生DVT的概率远高于其他手术,在无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其发病率高达40%~70%[1],致命性的肺栓塞发病率为0.2%~70%。随着社会老龄化及城市建设、交通的发展,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手术、股骨骨折手术及胫腓骨骨折手术等骨科大手术逐年增加,DVT对患者的危害也日益突出,因此对其进行有效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近年来骨科术后DVT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妇科盆腔手术围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作甲。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妇科盆腔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的DVT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凝血功能显著较对照组低凝(P0.05)。结论在妇科盆腔手术围术期预防下肢DVT的过程中,预见性护理的方式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降低患者DVT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李俊荣 《中外医疗》2013,32(9):134+136
目的观察和分析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09年3月—2011年3月期间在本院骨科住院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DVT的早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组输入白蛋白、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便秘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于降低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提高骨科手术预后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骨折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DVT)及预防措施和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选我院骨科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的住院手术骨折患者,共8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名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骨折手术后观察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下肢DVT发生率分别为17.5%和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围术期的预防性护理较常规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下肢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骨科手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下肢也是外科术后病人最易发生血栓的部位,常发生于术后的2~5d。有研究显示,患者术后绝对平卧6h,存在着DVT的隐患,但术后只要经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就可以降低发病率。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对225例脊柱结核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现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也是骨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骨科手术涉及创伤、应急、制动、长期卧床等多种因素,与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血流缓慢、静脉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密切相关。如何预防DVT,提高手术成功率是骨科护理关注的问题。我院骨科2004年6月~2006年6月对58例患者进行髋部手术,现将预防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萍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9):250-251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妇科肿瘤术后并发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经血D-二聚体检测并结合双源CT、彩超静脉检查确诊,采用全身或者局部抗凝、溶栓等药物治疗或手术取栓治疗。结果:21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4例并发PE的患者呼吸系统症状消失。结论:对妇科肿瘤术后的患者并发DVT的高危人群,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地降低DVT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妇科微创手术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防治。方法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妇科微创手术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2例/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治疗、防治措施。将两组妇科微创手术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下肢周血流速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妇科微创手术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 d下肢血流速度均上调,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妇科微创手术期间实施积极的防治干预可有效预防下肢DVT的发生,抗凝药物的使用系其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低分子肝素联合人力挤压腓肠肌对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对140例髋、膝关节手术及髋关节周围手术后患者,分别采用低分子肝素和低分子肝素联合人力挤压腓肠肌的方法预防下肢DVT的发生,观察两组患者双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后发生下肢DVT3例,发生率为4.29%(3/70)。对照组手术后发生DVT11例,发生率为15.71%(11/70),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lt;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人力挤压腓肠肌可以降低骨科手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下肢DVT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共80例在本院行骨科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观察组于使用止血带前2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则输注等量生理盐水。统计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概率及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DVT概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15.00%(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可降低下肢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住院高危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横断面调查上海中山医院住院高危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病率,探讨与发病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期间上海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卒中后卧床患者,骨科术后及妇科术后卧床患者,外科监护室患者,普外科结直肠癌手术及血管外科手术后卧床患者进行压迫超声筛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初步计算整体及各科室患病率.收集详细的临床资料及阳性患者血栓部位、类型及累及肢体,应用统计学软件筛选相关的高危因素.结果 (1)本研究入组共372例,阳性38例,患病率为10.2%(38/372).(2)住院高危患者下肢DVT形成的高危因素分别为以30 d为界的卧床时间(P=0.000),凝血酶时间缩短(P=0.007)以及既往血管手术史(P=0.009).(3)神经内科患病率为12.7%(13/102),骨科10.0%(10/100),妇科6.3%(7/111).(4)妇科手术下肢DVT的高危因素为全子宫联合双附件切除术(P=0.032).结论 住院高危患者下肢DVT的患病率高,以左下肢和无症状患者居多,高危因素常为长期卧床、既往血管手术史以及凝血酶时间缩短,对于这些高危患者有必要强化预防性抗凝.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计划表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2月至5月收治的440例患者为观察组,均采用护理计划表预防DVT。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9月至12月收治的42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DVT的发生情况、患者的DVT认知得分、护理人员DVT考核得分等。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流速大于对照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DVT认知得分高于对照组,DVT预防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计划表能够提高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术后DVT发生的效果与护理人员对DVT护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骨科收治的79例下肢手术治疗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下肢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DVT发生率及凝血功能指标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骨科手术患者DVT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7.
周梅玲 《医学争鸣》2009,30(8):718-718
引言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妇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血栓形成可引起下肢功能障碍,一旦脱落可引起肺栓塞,并危及生命,故对于妇科手术后DVT的预防及早期诊治十分重要.我们对我院妇科手术后29例并发DVT的发生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妇科各类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有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39例DVT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结果盆腔手术是DVT的重要易患因素,病人的年龄、疾病类型、手术方式、创伤大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使用止血药等均对DVT的发生产生影响。结论妇科患者是术后并发DVT的高危人群,应该引起广大妇科医师高度重视,手术后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DVT很重要,但防范DVT形成的措施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妇科手术的3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患者是否发生下肢DVT,将患者分为下肢DVT组(35例)和对照组(337例)。记录影响妇科手术后下肢DVT形成的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2.098)、术前合并症(OR=2.617)、恶性肿瘤(OR=2.450)、气腹压15mmHg(OR=2.347)、D二聚体≧0.5mg/L(OR=2.776)、手术时间≧1h(OR=2.672)、术后卧床时间5d(OR=1.988)是妇科手术后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妇科手术后下肢DVT形成与患者年龄、术前合并症、恶性肿瘤、术中气腹压、血浆D二聚体、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应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20.
李丽军 《广西医学》2014,(4):465-467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妇科手术后发生下肢DVT的83例患者为病例组,同期行妇科手术但未发生下肢DVT的83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年龄、职业性质、体重、合并症、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月经时期、恶性肿瘤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VT发病与年龄、体重、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恶性肿瘤、手术方式、职业性质有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恶性肿瘤、职业性质是影响DVT发病的独立因素(P〈0.05),其中前两者为危险因素,职业性质为体力劳动是保护性因素。结论有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妇科恶性肿瘤为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危险因素;体力劳动是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