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P504S、p63、34βE12在前列腺腺癌中的表达和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30例前列腺癌(PCa)、4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6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和29例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IN)组织中P504S、p63、34βE12的表达.结果:28例PCa阳性表达P504S,1例灶性阳性,5例PIN灶性阳性表达P504S;P504S在PCa组阳性明显高于BPH、AAH、和PIN组(P<0.01),灶性阳性表达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1例PCa灶性阳性表达p63和34βE12,49例BPH、4例AAH和26例PIN为p63和34βE12阳性,2例AAH和3例PIN为灶性阳性,PCa组p63和34βE12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其他病变组(P<0.01),灶性阳性表达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504S是前列腺癌敏感而特异性的标记物,合理利用P504S、p63、34βE12的检测,可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和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504S、p63、34βE12在前列腺腺癌中的表达和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30例前列腺癌(PCa)、4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6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和29例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IN)组织中P504S、p63、34βE12的表达。结果:28例PCa阳性表达P504S,1例灶性阳性,5例PIN灶性阳性表达P504S;P504S在PCa组阳性明显高于BPH、AAH、和PIN组(P〈0.01),灶性阳性表达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1例PCa灶性阳性表达p63和34βE12,49例BPH、4例AAH和26例PIN为p63和34βE12阳性,2例AAH和3例PIN为灶性阳性,PCa组p63和34βE12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其他病变组(P〈0.01),灶性阳性表达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504S是前列腺癌敏感而特异性的标记物,合理利用P504S、p63、34βE12的检测,可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和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P504S、p63、34βE12在前列腺不同病变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P504S、p63、34βE12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前列腺上皮内瘤变和前列腺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102例前列腺不同病变的常规石蜡标本,光镜下按WHO标准分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观察PS04s、p63、34βE12的表达.结果 良性前列腺增生、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的腺泡和导管周围34βE12和p63均为(+),而P504S均(-).低级别PIN及高级别PIN的腺泡和导管周围34βE12和p63均为(+),而增生的腺上皮P504S分别为7.7%(2/26)、33.3%(1/3)呈局灶性阳性.前列腺腺癌18例中,34βE12和p63均为(-),P504S有2例呈局灶性阳性(11.1%),15例P504S呈阳性(83.3%).结论 P504S是前列腺腺癌敏感而特异性的标记物,联合检测PS04S、p63、34βE12可提高前列腺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对前列腺穿刺标本进行不同病变的鉴别诊断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免疫组化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p504S、p63、CK34βE12在前列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04S、p63、CK34βE12在前列腺癌、PIN和前列腺良性增生中的表达.结果 72例前列腺癌中61例p504S阳性,但p63和CK34βE12大部分阴性.6例PIN中5例p504S阳性,但p63和CK34βE12均阳性.而良性增生表现为p504S阴性,p63和CK34βE12阳性.结论 p504S和p63、CK34βE12联合检测可极大地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癌P504S、p63及CK34βE12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04S、p63及CK34βE12表达在前列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504S、p63及CK34βE12在各类前列腺病变中的表达。结果:102例前列腺癌中有92例表达P504S(90.2%);P504S在良性前列腺病变上皮中表达率是8.2%(8/97),在前列腺高级别上皮内瘤(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HGPIN)中表达率是39.5%(15/38)。在切除的前列腺良性标本中,有〉2个腺体的p63表达缺失例数发生率为28.8%,明显低于CK34βE12的发生率53.0%(P〈0.05)。结论:P504S是前列腺癌敏感的生物学标志物;p63在前列腺基底细胞表达完整性方面优于CK34βE12;P504S和基底细胞标志物在临床病理诊断中联合应用可达到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AMACR与p63、34βE12在前列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AMACR、p63、34βE12在前列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7例前列腺腺癌、14例前列腺重度上皮内瘤变(HGPIN)、25例前列腺结节性增生(BPH)组织中AMACR、p63、34βE12的表达。结果AMACR在前列腺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100.00%,表现为癌细胞弥漫性胞质内着色较深的颗粒状物,在HGPIN及BPH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64.29%和0。AMACR在前列腺癌、HGPIN、BPH3组中的表达阳性率相互比较,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63、34βE12在前列腺癌、HGPIN、BPH中阳性率分别为0,71.43%和100.00%,3组阳性率相互比较,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MACR是前列腺癌诊断较为敏感的特异性标志物。联合标记AMACR、p63与34βE12在前列腺病变的鉴别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K34βE12、p63和P504S联合免疫组化标记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74例前列腺病变标本[包括前列腺癌(PC)27例、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6例、低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LGPIN)10例、前列腺非典型腺瘤性增生(AAH)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28例]中CK34βE12、p63和P504S的表达情况。结果 p63和CK34βE12在AAH、LGPIN和BPH中均为阳性染色,而在PC中均为阴性,在6例HGPIN中5例为阳性,PC组表达率明显低于其他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504S 在PC、AAH、HGPIN、LGPIN和BPH中阳性率分别为92.6 %(25/27)、0、66.7 %、10 %和0,PC组明显高于AAH、LGPIN和BPH组(P<0.01),与HGPIN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32);P504S阳性协同p63或CK34βE12阴性两种标记在PC、AAH、HGPIN、LGPIN和BPH中表达率分别为92.6 %、0、16.7 %、0和0,两种标记表达在前列腺癌与其他病变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利用P504S与p63或CK34βE12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在前列腺组织中新型肿瘤标志物p504S蛋白和基底细胞标志物p63的表达,以一次性标记来同步显示双重抗原,以辅助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从837例前列腺标本中,选取前列腺癌标本72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标本6例,良性增生标本30例,把抗体混合离心法应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标记中,观察p504S、p63在前列腺良性增生、PIN和前列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在确诊的72例前列腺癌患者中,p504S阳性61例, p63除1例呈间断阳性外其余71例均阴性。6例PIN中,p504S阳性5例,p63均为阳性。而30例良性增生则表现为p504S 29例阴性,p63 27例阳性。结论 p504S和p63抗体混合离心法双标记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 探讨在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组织中联合检测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P63蛋白和高分子量角蛋白(34βE12)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 材料与方法: 采用组合式单克隆抗体和双酶标记的免疫组化鸡尾酒法检测32例前列腺癌(PCa)、16例前列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和4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穿刺活检标本,在同一张组织切片上检测P504S、P63和34βE12抗原的表达情况。 结果: PCa中P504S均呈阳性表达,阳性率100%,而P63和34βE12呈阴性表达;AAH中上述3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为75%;BPH中P504S均呈阴性表达,而P63、34βE12均呈阳性表达,阳性率100%;P504S、P63和34βE12抗原在PCa、AAH、BPH 3组标本中的表达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免疫组化鸡尾酒法可作为前列腺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P504S是PCa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标志物, P63和34βE12联合标记基底细胞的特异性高, 3者联合检测能提高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我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应用P504S、高分子量角蛋白34βE12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根据标记的结果以鉴别三种不同的疾病,为确诊疾病提供有利的依据.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二步法进行标记.结果 P504S、高分子量角蛋白34β E12表达在前列腺癌与前列非典型腺癌样增生(AHH)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P504S、高分子量角蛋白34βE12表达在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P504S、高分子量角蛋白34βE12标记有助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504S、P63在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PIN)和前列腺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一般前列腺增生症90例、HGPIN15例、前列腺癌20例组织中P504S、P63的表达情况。结果P504S、P63在一般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中表达的阴阳性之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504S在一般前列腺增生和HGPIN的表达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其在HGPIN和前列腺癌的表达却差异无显著性。P63在一般前列腺增生和HGPIN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在HGPIN和前列腺癌的表达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P504S是前列腺癌敏感而特异性的标志物,需与P63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疾病诸如前列腺增生、HGPIN以及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前列腺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标记P504S、P63、34βE12、PSA检测,探讨以上标记物在前列腺疾病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为正确诊断前列腺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病理科2007年1月~2011年8月所有前列腺标本448例,另有颅内转移性前列腺癌手术切除标本1例,共计449例。在448例前列腺标本中,手术切除58例,汽化电切382例,穿刺活检8例(其中1例为颅内转移性肿瘤确诊后前列腺穿刺标本)。全部标本均进行P504S、P63、34βE12、PS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结果:P504S在32例前列腺腺癌中有28例呈阳性表达,3例呈灶性阳性,1例阴性;在部分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低级别PIN、高级别PIN中呈灶性阳性表达。P63、34βE12标记显示前列腺腺癌中基底细胞缺失,在部分高级别PIN中也存在基底细胞不连续现象。而PSA在所有前列腺标本中除恶性淋巴瘤未表达外,其余均明显阳性表达,其在转移性肿瘤中的表达也非常明确。结论:联合应用多抗体检测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大大地提高了前列腺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为前列腺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504S、p63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04S、p63在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IN)和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p504S表达与血清PS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8例PCa组织中,p504S阳性表达16例(88.89%);28例PIN中,p504S阳性表达6例(21.43%);124例BPH中,p504S弱阳性表达8例(6.45%),p504S在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PIN与BPH组织,P<0.05。18例PCa组织中,p63呈不连续阳性表达2例(11.11%);28例PIN中,p63阳性表达24例(85.71%);124例BPH中,p63阳性表达116例(93.55%),p63在PCa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BPH与PIN组织,P<0.05。p504S在血清PSA水平<4 ng/mL的8例PCa中7例阳性表达,在>4 ng/mL的10例PCa中9例阳性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清PSA>4 ng/mL、临床疑为PCa的病例,可行穿刺活检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p63,34βE12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p63,34βE12在前列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S-P免疫组化法对104例不同的前列腺病变进行p63,34βE12标记,观察它们的表达情况。结果 p63,34βE12在除前列腺癌(35例)以外的3组良性病变的基底细胞均有阳性表达,但p63的阳性表达率高于34βE12;p6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无表达,而34βE12则有假阳性。结论 通过对前列腺不同病变的观察,腺体周围基底细胞是否存在是前列腺良恶性的重要鉴别点。p63,34βE12是基底细胞特异性标记物,而p63更敏感,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首选抗体。如同时选用p63,34βE12则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p63和p504S联合检测在前列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63和p504S联合免疫组化染色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p63、p504S在不同前列腺疾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大多数良性前列腺增生及低度PIN的腺泡和导管周围可见连续的p63(+),少数呈间断表达,p504S染色皆呈(-);高度PINp63染色呈不连续表达或(-),而增生的腺上皮,部分细胞p504S呈弱(+)或(+);非典型腺瘤性增生p63呈(+),p504S呈阴性反应;前列腺癌20例中19例p63染色呈(-),1例显示局灶性(+),但p504S均呈(+)。结论p63、p504S联合检测可极大地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
王雪莉 《肿瘤学杂志》2007,13(2):159-161
[目的]对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病变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进行分析,以提高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间42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并与同期130例良性前列腺病变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前列腺癌42例,表现为正常大腺泡结构消失、基底细胞消失、组织结构异常、核间变和间质浸润等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显示PAP、PSA阳性率均为100%,p504s阳性率95.2%,34βE12和p63均阴性。而良性前列腺病变130例,存在基底细胞层,仅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和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中可见少数腺上皮细胞核仁增大;免疫组化显示PAP、PSA、34βE12和p63均阳性,p504s局灶弱阳性率2.5%。[结论]结合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免疫组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提高前列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前列腺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标记P504S、P63、3413E12、PSA检测,探讨以上标记物在前列腺疾病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为正确诊断前列腺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病理科2007年1月-2011年8月所有前列腺标本448例,另有颅内转移性前列腺癌手术切除标本l例,共计449例。在448例前列腺标本中,手术切除58例,汽化电切382例,穿刺活检8例(其中1例为颅内转移性肿瘤确诊后前列腺穿刺标本)。全部标本均进行P504S、P63、3413E12、PS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结果:P504S在32例前列腺腺癌中有28例呈阳性表达,3例呈灶性阳性,1例阴性;在部分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低级别PIN、高级别PIN中呈灶性阳性表达。P63、3413E12标记显示前列腺腺癌中基底细胞缺失,在部分高级别PIN中也存在基底细胞不连续现象。而PSA在所有前列腺标本中除恶性淋巴瘤未表达外,其余均明显阳性表达,其在转移性肿瘤中的表达也非常明确。结论:联合应用多抗体检测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大大地提高了前列腺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为前列腺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中泡沫样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染色表达特征.方法选择30例前列腺泡沫样腺癌患者,均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对所有患者的免疫组化表达谱、组织形态学特征、临床特征和预后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肿瘤组织均表现为腺体大小、形状不规则或腺腔结构不完整.肿瘤细胞浅染呈泡沫状,具有丰富的细胞浆,于前列腺良性腺体间浸润.无明显核仁,核形不规则,异型不明显,核浆比例低、呈固缩状.累及2/10组织条者6例,累及3/8组织条者12例,累及2/6组织条者12例;癌细胞表达P504s者12例,癌细胞表达雄激素受体(AR)、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者18例,均为弥漫性表达,其他标志物如CK34be12、p63、S100、CD163、CD68等均呈阴性.阳性对照(前列腺良性腺体)的基底细胞表达CK34be12、p63.结论前列腺泡沫样癌患者伴有丰富且互相拥挤的泡沫状胞质小腺体,在正常的良性腺体中混杂呈浸润性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40(△Np63)与p504s联合检测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与p63表达进行对比.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检测92例前列腺增生、67例前列腺癌组织中p40、p63、p504s的表达.结果 p40、p63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5.7%(88/92)、87.0%(80/92)(x2=4.381,P< 0.05),其中p63较p40更多见断续表达及弱表达;p40、p6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均未见表达,但p63在癌细胞内出现胞质异常着色占17.9 %(12/67);联合检测p40和p504s诊断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的特异度均高达100%.结论 p40对前列腺基底细胞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联合检测p40和p504s对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PCNA及CK34βE12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静  何家扬  张杰  翁心冰  何康林  朱卫 《肿瘤》2001,21(4):286-287
目的观察PCNA及CK34βE12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链霉素-生物素(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平均PCNA增殖指数31例前列腺癌是0.55±0.23,20例前列腺增生症是0.31±0.19,P<0.05。CK34βE12表达前列腺癌均为阴性,前列腺增生有19例阳性表达,1例阴性(P<0.001)。结论前列腺癌中PCNA表达高于前列腺增生,有显著差异。前列腺癌CK34βE12表达阴性,对明确前列腺疾病的良恶性诊断有帮助。在增生活跃的前列腺疾病中PCNA与CK34βE12联合检测有助于与癌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