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导尿管留置时间与拔管后排尿异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导尿管留置时间与拔管后发生排尿异常的关系,以减少拔管后各种排尿异常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1 000例留置气囊导尿管病人,按导尿管留置时间(≤7 d或>7 d)分为对照组630例,观察组370例,观察2组留置尿管时间,拔管后排尿情况;对于拔管后排尿异常者,实施对症护理.结果 对照组拔管后排尿异常发生率为5.1%,观察组为12.7%,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并采取对症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拔管后排尿异常的发生率,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蔡烨 《护理与康复》2008,7(4):289-29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腰椎间盘摘除术后留置导尿患者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摘除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术前卧床排尿训练、术后间歇性引流夹管等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插管前、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进行心理干预。两组导尿管拔除后排尿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拔管后排尿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6%、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x^2=8.92,P〈0.05。结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缩短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排尿反射活动训练对骨科术后卧床病人留置导尿管拔管时机的影响。[方法]将236例骨科术后卧床留置导尿管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留置导尿管夹尿管后病人有尿意的同时进行排尿反射活动训练,同时用力排尿,尿道口见有尿液流出时打开夹尿管的开关,锻炼2 d或3 d,待病人每次训练尿道口均有尿液流出,出现明确的排尿表现1 d后,于第2天上午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对照组为常规的定时夹尿管定时开放,锻炼膀胱功能,病人有尿意时拔除尿管。[结果]观察组拔尿管后自行排尿率100.00%,对照组89.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尿反射活动训练后尿道口见有尿液流出后拔尿管,病人自行排尿成功率高,为留置导尿管拔管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4.
黄丽芳  陈润芳  萧佩多 《护理研究》2011,25(13):1173-1174
[目的]探讨排尿反射活动训练对骨科术后卧床病人留置导尿管拔管时机的影响。[方法]将236例骨科术后卧床留置导尿管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留置导尿管夹尿管后病人有尿意的同时进行排尿反射活动训练,同时用力排尿,尿道口见有尿液流出时打开夹尿管的开关,锻炼2 d或3 d,待病人每次训练尿道口均有尿液流出,出现明确的排尿表现1 d后,于第2天上午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对照组为常规的定时夹尿管定时开放,锻炼膀胱功能,病人有尿意时拔除尿管。[结果]观察组拔尿管后自行排尿率100.00%,对照组89.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尿反射活动训练后尿道口见有尿液流出后拔尿管,病人自行排尿成功率高,为留置导尿管拔管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5.
孙懿松  刘莺  许方蕾   《护理与康复》2017,16(9):958-960
目的观察膀胱治疗仪结合功能康复操锻炼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急性尿潴留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留置导尿期间予口服盐酸坦索罗辛0.2mg/d,同时给予专科护理措施,留置导尿5~7d后拔除导尿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膀胱治疗仪结合功能康复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成功率、首次排尿后B超残余尿量、拔管24h后B超残余尿量及首次排尿时间。结果观察组拔除导尿管成功率为86.7%,对照组拔除导尿管成功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功拔管患者24h后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结论膀胱治疗仪结合功能康复操锻炼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急性尿潴留留置导尿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何艳 《全科护理》2011,(24):2183-2183
[目的]讨论两种方法拔除双腔气囊导尿管后,病人排尿疼痛及肉眼血尿的发生情况。[方法]将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的36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拔管时观察组在拔管医嘱下达时夹闭导尿管直待到病人有尿意时,用20 mL注射器将气囊内的无菌生理盐水抽出9 mL后,暂不拔管,嘱病人卧床休息,减少活动,15 min~20 min后,将导尿管气囊中残存的无菌生理盐水全部抽净,为病人准备好便器,将尿管边旋转边缓慢拔出,并协助立即排尿。对照组则常规拔除尿管,有便意时排尿。[结果]观察组排尿疼痛发生率为3%,血尿发生率为2%;对照组排尿疼痛的发生率为36%,肉眼血尿发生率为27%。[结论]观察组使用的拔管方法能有效降低排尿疼痛和血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泌尿灵对长期留置尿管病人拔管后排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为探讨长期留置尿管病人拔管后排尿一次成功的有效措施,随机将165例留置尿管10d以上病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及对照组。3组病人在膀胱充盈时拔出尿管,观察1组拔管前30min口服泌尿灵0.4g,拔管时肛门内注入开塞露20ml;对照组采用常规拔尿管法。结果显示:观察1组病人拔管后均一次排尿成功,观察2组一次排尿成功率72.7%,对照组 一次排尿成功率56.0%。拔管后3d内3组排尿异常率分别为5.0%、38.2%、52.0%。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泌尿灵与开塞露联合用药可提高长期留置尿管病人拔管后排尿成功率,并可明显减轻病人拔管后排尿疼痛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韦红英  汤文英  梁健 《护理研究》2012,26(15):1394-1395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病人留置尿管的最佳时限,预防和减少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手术后留置尿管病人217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08例、观察组109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病人主动参与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病人拔管后尿潴留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留置尿管≥5d病人拔管后尿潴留发生率较<5 d病人高(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病人尿管留置时间5d内为宜,如不是下腹部手术,建议早期拔出尿管,超过5d的病人要高度警惕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个体化膀胱训练在腹部肿瘤术后排尿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肿瘤手术病人进行个体化膀胱训练对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腹部肿瘤手术留置导尿管病人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对照组常规术后2天开始定时夹管排尿训练,实验组根据病人排尿习惯制定个体化的膀胱训练计划,术前在床上乎卧位或半卧位行盆底肌锻炼,术后2h开始夹管,根据膀胱充盈程度按需开放。观察两组拔管后首次及24h排尿情况、留置导尿管时间。结果两组拔管后首次排尿顺畅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24h排尿正常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导尿管留置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个体化膀胱训练可促进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减少尿路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拔除气囊导尿管后,病人排尿疼痛及血尿的发生率.[方法]将120例留置气囊导尿管需要拔管的前列腺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拔管前两组均夹闭尿管,待病人产生尿意后,常规用注射器抽净气囊内的无菌生理盐水,此时实验组再用1.0 mL注射器注入0.4 mL~0.6 mL生理盐水,嘱病人接上便器,边排尿,边拔管,管随尿出,对照组则立即拔除尿管,嘱病人排尿.[结果]实验组排尿疼痛发生率为1.67 %,血尿发生率为1.67%;而对照组排尿疼痛发生率为20.00%,血尿发生率为15.00%.[结论]实验组尿管拔管方法有效预防排尿疼痛及血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膀胱内注药联合脉冲按摩预防拔管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预防和减少留置尿管病人拔管后尿潴留的方法。 [方法 ]将 94例留置尿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拔管 ;观察组在拔管前夹闭导尿管使膀胱充盈 ,病人感到腹胀后放尿 10 0mL~ 15 0mL ,再次夹闭尿管 ,用电脑脉冲按摩治疗仪按摩 2 0min后放空膀胱内尿液 ,将2 %利多卡因 2 .5mL、氧氟沙星 0 .2g加入 0 .9%氯化钠 10 0mL中全部滴入膀胱 ,消毒尿道口 ,拔管。 [结果 ]观察组排尿顺利和较顺利者为97.3 6% ,对照组则为 70 .2 1%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χ2 =13 .41,P <0 .0 0 5 ) ;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 <3h的病人 ,观察组比对照组多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χ2 =19.66,P <0 .0 0 5 )。拔管后排尿伴尿道口疼痛症状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χ2 =17.84,P <0 .0 0 5 )。 [结论 ]留置尿管拔管前采取膀胱内注药和电子脉冲按摩 ,能消除或减轻排尿时尿道口伴随的疼痛或不适 ,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留置尿管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后不同导尿管拔出时间对患者排尿结果的影响,为确定最佳拔管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将13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非留置导尿组47例,留置1 d组46例,留置2 d组46例,分别于相应的时间拔出尿管.对3组患者发生术后尿潴留(PUR)、尿路感染(UTI)和重置导尿管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3组患者的尿潴留和尿路感染发生率有显著差异,但重置导管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LAVH术后应尽早拔出导尿管,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的拔管方式对短期留置导尿病人的影响,改进拔管方式,以减少拔除尿管后各种排尿异常的发生。方法:对短期留置尿管病人共100例,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马来西亚进口硅乳胶16^#双腔气囊尿管,在手术室麻醉后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置入导尿管,术后分别按按需排尿方式训练后拔管和充盈膀胱后直接拔管两种方式,记录拔管后排尿情况。结果:通过充盈膀胱后直接拔管的方式可明显减少拔除尿管后排尿异常。结论:采用充盈膀胱后直接拔管的方式可明显减少短期留置导尿病人拔管后的各种排尿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时间对妇科腹腔镜术后病人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手术的病人1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病人术后均按护理常规行尿管护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0h~14h和24h以上拔除尿管,并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观察病人的不良反应,并记录拔管后的排尿情况。[结果]两组第1次排尿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第1次排气时间、第1天排便时间、术后3d出现尿路刺激症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10h~14h拔除尿管病人排尿早、排气早、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缩短留置导尿时间有利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曾龙英 《家庭护士》2009,7(14):1227-1228
[目的]探讨脑卒中伴尿失禁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58例脑卒中尿失禁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定时放尿、膀胱冲洗、导尿管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的放尿,积极预防导尿管伴随的尿路感染,给予盆底肌训练指导和护理干预,观察3 d、7 d、14 d、21 d、28 d不同时间病人排尿功能的恢复及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自控排尿能力改善,导尿管伴随尿路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脑卒中伴尿失禁病人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病人自控排尿能力的恢复,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应恩波 《护理研究》2008,22(15):1357-1358
[目的]探讨产后留置导尿管拔除的方法.[方法]选择200例产后留置导尿病人分为实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实验组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管,对照组在膀胱空虚时拔管,观察拔导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率、排尿是否需要诱导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自然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留置导尿在膀胱充盈时拔导尿管比在膀胱空虚时拔导尿管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短期留置尿管拔管前夹闭尿管的必要性,为开展循证实践提供证据.方法 将334例普通外科术后短期(1~7d)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8例和对照组146例.观察组拔除尿管前夹闭尿管,对照组开放引流直接拔管.比较两组恢复自行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尿路刺激征和导尿管重置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恢复自行排尿时间分别为(2.17±0.99)h、(1.87±1.5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4,P=0.033),观察组、对照组首次排尿量分别为(253.46±77.32)ml、(219.73±91.1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6,P=0.000),两组尿路刺激征和导尿管重置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通外科术后短期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前夹闭尿管没有缩短正常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存在膀胱过度扩张等风险,提示短期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前不必夹闭尿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病人导尿管放置及拔除的最佳方法。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常规组80例,通过改变尿管的放置方法乃拔管方法,观察病人舒适度和拔管后的首次排尿时间及尿路刺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留置尿管的不适感明显降低,拔管后1 h内排尿成功率实验组为25%,而常规拔管方法仅为3.8%,实验组尿路刺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减轻了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病人的不适。  相似文献   

19.
蒋平平  赵倩宇  王迎芝 《妇幼护理》2023,3(11):2537-2539
目的 探讨基于 Orem 护理模式的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在妇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我院妇科收治并予手术的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9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6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留 置导尿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 Orem 护理模式的早期膀胱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膀 胱刺激征及尿路感染,尿潴留及重置导尿管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 膀胱刺激征、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潴留及重置导尿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妇科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基于 Orem 护理模式的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有助于降低尿 路感染及尿潴留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血管患者在压力引导下拔出留置气囊导尿管方法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12月1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均夹闭尿管,留置尿管时间为2~6 d,平均3.5d,当病情平稳后,遵医嘱拔出气囊导尿管.观察组:接到医嘱后,嘱患者开始饮温开水800~1000mL,待患者有排尿感觉时消毒尿道口及尿管,将尿管轻轻插入1~2 cm,再用20 mL注射器将气囊内液体抽出,不立即将尿管拔出,休息30~60 min,当患者有明显的排尿感觉时,轻轻按摩膀胱底部,顺势将尿管慢慢移出.对照组:接到医嘱后,用20 mL注射器将气囊内液体抽出,将尿管轻轻拔出;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后排尿疼痛性质、再次插管次数、血尿发生次数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种方法拔出留置气囊导尿管后,观察组疼痛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剧烈疼痛例数均低于对照组,疼痛性质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因尿潴留再次插管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尿路感染及血尿发生例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压力引导下拔出留置气囊尿管的方法可有效降低尿道黏膜损伤,解除或减轻患者拔管后排尿疼痛感,显著降低拔管后因尿潴留而再次插管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