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翔  刘景丰  曾永毅 《海峡药学》2009,21(4):105-107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在原发性肝癌术后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用阿拓莫兰等护肝药物治疗;实验组在用阿拓莫兰等护肝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两组均在TACE术前3d~术后5d用药,并在TACE术前及其后第二天,第五天抽血检测肝功能;并记录两组患者TACE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TACE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ACE术后第二天两组患者TBIL、ALT、AST等指标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第五天实验组ALT、AST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第五天对照组ALT、AST仍高于术前(P〈0.05);两组方案对TACE术后肝细胞合成指标降低均无明显改善作用(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对TACE引起的患者肝功能损害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并可减轻TACE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抗感染药学》2017,(9):1787-1789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74例资料,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7例;参照组患者在TACE基础上加用护肝药物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TACE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即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胆碱酯酶(CHE)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TBIL、DBIL、ALT和AST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TP、ALB和CHE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有效改善了TBIL、DBIL、ALT和AST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异甘草酸镁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TACE)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行TACE的患者9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用护肝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150 mg异甘草酸镁+250 ml 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肝细胞损害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总胆红素(TBiL)]与肝细胞合成功能指标[白蛋白(Alb)、总蛋白(TP)以及胆碱酯酶(CHE)]。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TACE术后第2天两组患者的AST、ALT及TBiL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第5天观察组的AST、ALT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AST与ALT仍然显著高于术前(P<0.05)。TACE术后第2、5天,两组患者的Alb、TP及CHE指标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的降低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应用于原发性肝癌TACE患者,可有效保护患者的肝功能不受损害,且能够减轻TACE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原发性肝癌Child Pugh A级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肝功能损害指标的改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原发性肝癌Child Pugh A级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者TACE术前3 d至术后7 d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ivd,q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TACE当天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200 mg,ivd,qd,连用7 d。比较两组患者TACE术前、术后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变化,观察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TBil、ALT、AST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TBil、ALT、AST已基本恢复术前水平(P>0.05);而对照组患者TBil、ALT、AST仍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原发性肝癌Child Pugh A级患者TACE术后肝功能损害有显著改善作用,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崔洪章  侯鹏  宋瑞金  纪民 《中国医药》2011,6(11):1352-1353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在原发性肝癌术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术后行TACE患者89例,完全随机分成试验组(58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肝保护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异甘草酸镁20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1次/d.2组均在TACE术前3d、术后5d用药,并在TACE术前及术后第5天抽血检测肝功能;并记录2组患者TACE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TACE后发生不同程度的肝区疼痛有20例(34.5%),乏力、恶心、呕吐36例(62.1%),发热15例(25.7%).对照组TACE后发生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17例(54.8%),乏力、恶心、呕吐25例(80.6%),发热29例(93.5%).试验组TACE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5天试验组ALT、AST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ALT、AST高于术前(P<0.05);2组TACE术后肝细胞合成指标降低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对TACE引起的患者肝功能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可减轻TACE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郭梦安  李镇麟  徐美华 《中国药房》2012,(38):3601-3603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射频消融术(RFA)术后肝损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正常、准备行RFA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用肌苷、维生素C等常规护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肌苷、维生素C等常规护肝药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8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2组均在RFA术前3天用药,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d;术后当天开始用药,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d。分别于RFA术后第1天、第7天、第15天测定血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SP)、白蛋白(A)、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记录RFA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RFA术后2组肝功能均有异常,但治疗组术后第15天TBIL、ALT和AS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原发性肝癌患者RFA术后肝损害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减轻RFA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林川  耿利 《中国药业》2007,16(13):45-45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门阻断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自2006年3月~2007年3月收治并行手术切除(常温下肝门间歇阻断切肝法)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术前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后行保肝治疗,其中A组(n=60)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 mg静脉滴注(1次/d,共7 d),B组(n=60)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 mg静脉滴注(1次/d,共3 d)及400 mg口服(3次/d,共4 d),于术后第1,7天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 手术后TBil,ALT均明显升高,经保肝治疗1周后趋于恢复正常.两组内术后第1,7天TBil,ALT值有显著性差异,而组间TBil,ALT恢复速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门阻断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急性肝功能损害有保护作用,单独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或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剂型及口服片剂序贯使用疗效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逍遥方合大黄蛰虫方加减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癌TACE术后肝损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8例肝癌TACE术后肝患者按统计学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肝保肝药双环醇25mg治疗,治疗组以此为基础加服逍遥方合大黄蛰虫方加减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两组均以3个月作为一个疗程。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LN(层粘连蛋白)、HA(透明质酸酶)、Ⅳ-C(Ⅳ型胶原)、PCⅢ(Ⅲ型前胶原)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组相比,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1)、直接胆红素(DBi1)均明显下降(P0.05),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逍遥方合大黄蛰虫方加减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治疗肝癌TACE术后肝纤维化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时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91例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对照组45例,实验组在TACE当天开始给予异甘草酸镁(150mg/d)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于TACE当天开始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疗程为15d。分别在治疗4d、8d、15d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无明显变化;对照组TBIL在第4天、8天较治疗组明显升高(P<0.01),15d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ALT和AST在第4天、8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15d均基本正常;与治疗组相比,对照组ALB在第8天时开始明显下降(P<0.05),15d有所回升,但不能达到正常水平(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可降低肝动脉栓塞化疗时引起的肝细胞损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林川  耿利 《中国药业》2007,16(13):45-45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门阻断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自2006年3月~2007年3月收治并行手术切除(常温下肝门间歇阻断切肝法)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术前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后行保肝治疗,其中A组(n=60)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mg静脉滴注(1次/d,共7d),B组(n=60)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mg静脉滴注(1次/d,共3d)及400mg口服(3次/d,共4d),于术后第1,7天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手术后TBil,ALT均明显升高,经保肝治疗1周后趋于恢复正常。两组内术后第1,7天TBil,ALT值有显著性差异,而组间TBil,ALT恢复速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门阻断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急性肝功能损害有保护作用,单独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或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剂型及口服片剂序贯使用疗效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药物性肝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为肌苷、肝泰乐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结果治疗组的肝功能(AST、ALT、TBIL)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77例肝病患者采取肝叶切除术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5天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AST、ALT、ALB、TBIL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叶切除对患者肝功能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叶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77例肝病患者采取肝叶切除术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5天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AST、ALT、ALB、TBIL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叶切除对患者肝功能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肝损害的作用.方法 66例60岁以上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入选患者采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n=31)护肝采用静脉滴注肌苷1.0g,维生素C 2.0g和门冬氨酸钾镁20mL,1次/d,连用2周.治疗组(n=35)护肝采用GSH1.2g经静脉输入,2次/d,连用2周.同时监测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及child-push评分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肝损害的肝功能复常方面显示更为良好的治疗效应,ALT,AST,TBIL,TBA和child-push评分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30d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T,ALB,出院时的死亡率和30d内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GSH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肝损害是有效的和安全的.在慢性肺心病常规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GSH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肝损害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疗效优于常规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15.
仲爱军  俞卫峰 《江苏医药》2007,33(11):1162-1163
目的 探讨地氟醚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肝脏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40例ASA Ⅰ或Ⅱ级,肝功能Ⅰ~Ⅱ级择期成年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地氟醚全麻(D)组和异丙酚全麻(P)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HR)、血压(BP) 、术后肝功能情况以及术毕苏醒情况.结果 切皮前后两组的HR、BP变化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门阻断后和肝门开放后两组HR、BP均有显著改变(P<0.05或P<0.01).两组术后第1、3天ALT和AST显著高于术前,ALB显著低于术前,术后第7天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地氟醚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是一种与丙泊酚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一样可安全应用于肝脏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6.
合理全肠外营养对壶腹周围癌术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琦  齐玉梅  张明 《河北医药》2007,29(2):118-119
目的 观察全肠外营养(TPN)对壶腹周围癌术后支持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我院行胰和十二指肠切除术后TPN治疗的壶腹周围癌患者42例.观察患者术前1 d,术后3、7、10 d的肝功能和营养指标变化.结果 术后10 d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纤维结合蛋白(FN)、转铁蛋白(TR)均恢复到术前1 d水平(P>0.05);术后10 d除间接胆红素(IBIL)外,丙酸氨转氨酶(ALT)、天门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等肝功能指标均较术前1 d显著下降(P<0.05).结论 合理的TPN支持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肝功能和营养状况;TP、PA、FN、ALB等指标可以作为TPN支持治疗效果观测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张颖  刘晓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101-103
目的观察珠子肝泰合剂对慢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适量四氯化碳(CCl4)多次注射造成慢性肝损伤模型,给予同剂量的珠子肝泰合剂,测定血清转氨酶(ALT、AST)、胆碱酯酶(CHE),肝组织匀浆ALT与CHE、谷胱苷肽(GSH)、丙二醛(MDA)、碱性磷酸酶(ALP),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结果珠子肝泰合剂能有效地降低CCl4所致慢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与匀浆ALT,升高血清CHE,降低GSH与MDA,HE显示受损的肝细胞有用药后较好的恢复作用。结论珠子肝泰合剂对皮下注射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主要表现在能明显降低肝脏重量指数,降低ALT、AST,能升高血清白蛋白(ALB),纠正白球蛋白比(A/G),显著减轻慢性肝损伤大鼠病理损伤,提示该制剂对慢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降低肝组织胶原纤维含量(胶原总数目、胶原总面积),抑制胶原纤维生成,减轻肝硬化病变。  相似文献   

18.
苏坤华  李杰 《中国医药》2012,7(9):1117-1118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原发性肝癌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术后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方法100例初治经穿刺活检证实为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型)行TACE术后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异甘草酸镁0.2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天静脉滴注1次,还原型谷胱甘肽180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天静脉滴注1次,疗程9d。对照组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用法用量同观察组。观察2组疗效及肝功能指标[ALT、AST、总胆红素(TBil)及血清前白蛋白(PA)]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有效45例,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36例,有效率72%。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6,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P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2±70)U/L比(139±89)U/L,(83±59)U/L比(99±80)U/L,(26±15)U/L比(33±17)U/L,(200±64)U/L比(177±84)U/L,P〈0.01或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影响治疗。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治疗TACE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方面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不同模式感染的生化指标,了解肝功能损害情况,为临床治疗和判断愈后情况提供依据.方法:以HBsAg(+)、HBeAg(+)、HBcAb(+)(大三阳)和HBsAg(+)、HBeAb(+)、HBcAb(+)(小三阳)两组共260例为测定组,以体检肝功能正常,乙肝标志物测定均为阴性者110例为对照组,进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r-谷胺酸转移酶(GGT)、总蛋白(TP)、白蛋白(ALB)、胆碱酯酶(GHE)、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10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大三阳组ALT、AST、CHE、GGT、TBIL、TP、ALB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三阳组TBIL、TP、ALB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阳组与小三阳组ALT、AST、CHE、GGT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三阳患者ALT、AST、CHE、GGT变化与肝细胞损害有一定关系,对慢性乙肝患者生化指标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肝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TB、AST与ALT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TB、AST与ALT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9%,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阻止病情进展,有利于受损肝细胞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