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65岁,因发现血糖高7年,咳痰10天,神志恍惚1天急诊入院.诊断糖尿病7年,长期治疗不正规,血糖控制差,1周前自停降糖药.无胰岛素、苯乙双胍使用史.高血压病史20年,脑梗塞病史7年,左侧轻偏瘫,能扶拐行走.吸烟(约20支/天)、饮酒(约100克/天)史40年.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24岁,于2004年5月26日入院。曾因患有SLE及狼疮性肾炎口服“FK~506”及“强的松”,治疗1年零3个月停FK-506,改雷公藤多甙片20mg每日3次。口服“FK-506”期间每月查血糖1次均正常。强的松开始为10mg每日2次,快速减至7.5mg一日1次维持。去年11月底餐后血糖13.4mmol/L。空腹血糖正常。考虑可能与“FK506”有关,停药1月血糖未见恢复。 相似文献
3.
女,68岁,因“发热半天,心慌,出汗半小时”急诊入院。诊断糖尿病10年,近3年不规则注射长效胰岛素治疗。入院急查静脉血糖:2.28mmol/L,血酮体:8379umol/L,尿糖(-),尿酮体(++),pH:6.796。K^+:4.53mmol/L,Na^+:149mmol/L。立即予以高渗葡萄糖纠正低血糖,大量补液等治疗。5小时以后血糖渐升高至18.9mmol/L,给予正规胰岛素以4u/h持续泵入。 相似文献
4.
女,68岁,因“发热半天,心慌,出汗半小时”急诊入院。诊断糖尿病10年,近3年不规则注射长效胰岛素治疗。入院急查静脉血糖:2.28mmol/L,血酮体:8379umol/L,尿糖(-),尿酮体(++),pH:6.796。K^+:4.53mmol/L,Na^+:149mmol/L。立即予以高渗葡萄糖纠正低血糖,大量补液等治疗。5小时以后血糖渐升高至18.9mmol/L,给予正规胰岛素以4u/h持续泵入。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防治进展——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 (IR)问题仍为当今糖尿病研究的热点。Banerji等报告体重指数 (BMI)小于 3 0kg/m2 的非洲裔美国男性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NIDDM )患者中 ,60 %有IR。而Haffner等最近报告对包括非洲裔、西班牙裔及非西班牙裔白种人三个种族 479例美国 2型糖尿病患者中IR及胰岛素敏感者分别为 44 2人和 3 7人。1 IR导致糖尿病的机理IR导致糖尿病的机理十分复杂 ,尚未完全阐明 ,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1 器官组织水平 ①肝抵抗主要表现为肝糖产生及输出增多 ,是空腹及餐后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②肌抵抗致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防治进展——胰岛素抵抗与肥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特别是饮食结构西化和活动量的下降 ,肥胖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众多研究已经明确 ,肥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IR)。肥胖还与胆石症、睡眠呼吸暂停、激素敏感性和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是导致背痛、关节炎、不育等非致死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1 肥胖的诊断标准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含量过多。体重指数 (BMI)能较好地反映机体的脂肪含量 ,在群体研究中简便易行 ,有良好的重复性 ,因此 ,WHO1998肥胖顾问委员会推荐应用BMI对体重进行分类 ,…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并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各30例,A组采用诺和灵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B组诺和灵加服二甲双胍,维持血糖达标3个月。结果:B组在血糖达标的时间,日胰岛素用量和甘油三酯(TG)的改善均比A组有显性差异(P<0.01),提示在胰岛素强化治疗时,联合应用二甲双胍有利于血糖控制,减少胰岛素用量和改善脂代谢。 相似文献
8.
病史患男性。72岁。因“发现血糖升高10年,全身皮肤水疱1周”,于2004年3月入院。患10年前诊断为2型糖尿病,间断口服“消渴丸”或注射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差。近1周无明显诱因发生全身皮肤水疱,开始为四肢散发,后渐发展至躯干、且部分水疱融合成串,并感到全身瘙痒难忍而急诊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入院时血压160/95mmHg,神清,精神差,头面部、躯干及四肢均可见散在大小不等水疱,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5岁。因双下肢乏力10余天,发热、昏迷4h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余,10余天前诉有双下肢乏力,在外院予补液治疗。入院查体:T38.3℃,BP 129/90 mmHg,P140次/min,R21次/min。浅昏迷,皮肤黏膜干燥,弹性减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高血压与糖尿病之间存在着相关性,高血压患者中2型糖尿病发生率是正常受试者的2.5倍,而糖尿病患高血压者是无糖尿病者的2倍[1-2].按JNC[ “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 相似文献
11.
贾艳艳 《糖尿病天地(学术刊)》2021,(6)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疾病运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筛选病例为我医院接收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患者50例,两组分别采用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相似文献
12.
杨先生今年58岁,身高169厘米,体重79公斤,确诊2型糖尿病已有3年,得病初期仅采用饮食控制及生活方式调理,未用药。他于两年前因血糖高开始1:2服降糖药二甲双胍治疗,开始血糖控制较好,时间长后越来越不理想,血糖控制也不稳定,糖尿病的治疗老是不能达标。医生为他调整了用药方案:在原来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胰岛素增敏剂(如太罗)4毫克,1天1次。1个月后,杨先生再次复诊,自述感觉良好,自测血糖均在正常范围,门诊化验空腹血糖为5.6mmol/L,早餐后血糖为7.9mmol/L。 相似文献
13.
选取我院T2DM患者94例(2018年2月?2019年9月).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观察组加用利拉鲁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餐后2h血糖(PBG)、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BMI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伴IR,T2D...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IR)病人的降压疗效和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78例高血压伴IR的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和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服药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h血糖均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服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但治疗组收缩压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厄贝沙坦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高血压伴IR病人,可明显改善病人的胰岛素抵抗,有利于提高降压疗效。 相似文献
15.
过去60年间,北美儿童肥胖的发病率急剧升高,随之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其中包括2型糖尿病。此前,2型糖尿病极少见于儿童,一般在较晚阶段发生。儿童2型糖尿病的迅速出现让许多医师措手不及,他们在处理成人疾病方面经验十足,但鲜有处理糖尿病患儿的经验。本临床实践指南旨在为10~18岁的2型糖尿病患儿及青少年提供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治疗、处理建议。美国儿科学会(AAP)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儿科内分泌学会(PES)、美国家庭医师学会(AAFP)及营养与饮食学会(前身为美国营养协会)的支持帮助下,成立了儿童与青少年2型糖尿病管理亚组委员会。上述机构共同合作,为指南收集了大量相关信息。指南强调使用对2型糖尿病患儿有效的处理方式,建议适用于推荐胰岛素或二甲双胍作为一线治疗药物的情况。指南建议联合改变生活方式(如饮食控制、体育锻炼等)与药物治疗,而非首先单独将改善生活方式作为单纯治疗手段。指南给出HbA1c及手指指血血糖测量推荐频次。指南中决策均以对证据质量及建议合理性进行系统分级为基础。美国儿科学会通过此指南前已完成同行审议。本指南不可代替对患者的临床评估及决策,亦并非管理2型糖尿病患儿及青少年的的唯一正确方案。当无法有效控制病情或需开始胰岛素治疗前,医师应咨询经相关专业训练的专家。美国儿科学会认识到一些初级医疗保健医生因患儿年龄、合并症及其他因素而怀疑自身具备成功治疗2型糖尿病患儿及青少年的能力。当医生感觉自身经验不足或无法确定合适治疗方案时,应向儿科专家寻求帮助。若儿科专家做出2型糖尿病诊断,初级保健医师应与儿科专家共同制定治疗管理方案,以保证患儿可持续获得所需卫生保健服务。在医疗型家庭模式中,患儿家长与医师共同努力以满足患儿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