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病因、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治疗的26例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患者中肠旋转不良16例,行Ladd手术,其中1例因术中发现广泛肠坏死家属放弃治疗,其余15例痊愈.4例单纯十二指肠膈膜者行十二指肠膈膜切除术(纵切横缝),3例单纯十二指肠狭窄者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均痊愈.单纯环状胰腺2例,行十二指肠-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或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后均痊愈.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1例,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后痊愈.结论 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是常见的新生儿急症,早期诊断,正确处理不同类型梗阻,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行胃癌根治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2年6月期间11例因侵及胰头或十二指肠而联合行胃癌根治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行远端胃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行远端胃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加右半结肠切除5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胆瘘1例,胰瘘1例,腹腔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2%,34.1%,22.7%。 结论:对能达到R0切除的胃癌侵犯胰头或十二指肠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十二指肠间质瘤18例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995-2004年间收治的18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临床表现为黑便者7例,腹痛6例,饱胀5例,贫血3例。分别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胃镜、内镜超声及CT诊断,肿瘤位于十二指肠降部13例,水平部2例,球部2例,升部1例;肿瘤直径2.0-9.0(平均4.8)cm。肿瘤恶性15例(83.3%),交界性2例(11.1%),良性1例(5.6%);梭形细胞型14例,混合型3例,上皮细胞型1例。9例十二指肠降部肿瘤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均无淋巴结转移;4例十二指肠降部和1例球部肿瘤者行肿瘤及十二指肠壁局部切除术;2例十二指肠水平部和1例升部肿瘤者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另有1例十二指肠球部肿瘤者行胃远端大部切除术。15例术后获得17个月至8年的随访,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6.7%。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恶性多见。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相似文献   

4.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提高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其相应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总结1989年3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10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十二指肠浆膜切开血肿清除术2例,十二指肠修补术2例,损伤肠段切除吻合术2例,十二指肠空肠Roux-Y吻合术2例,十二指肠憩室化1例,十二指肠造口减压术1例。结果 全部治愈,无死亡及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早诊断、早手术是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治疗的关键,同时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对降低病死率和提高远期生活质量很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致胆总管、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001年10月至2009年9月ERCP取石所致胆总管、十二指肠损伤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胆总管损伤3例和十二指肠损伤2例均系行ERCP同时行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所致。5例分别或同时经修补损伤、胆总管和十二指肠引流、胃肠吻合后治愈。结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ERCP致胆总管、十二指肠损伤能否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右半结肠癌切除合并十二指肠缺损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切除十二指肠缺损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1990年1月~2004年1月收治右半结肠癌切除合并十二指肠缺损10例,根据缺损的程度总结为局部小缺损、巨大缺损和内瘘型缺损三种类型。采用局部切除间断缝合十二指肠局部小缺损4例;带蒂末端回肠补片修补十二指肠巨大缺损2例;内瘘型的4例分别行局部修补、十二指肠引流1例,带蒂胃壁浆肌层补片修补、十二指肠造口1例,右半结肠切除后加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结果内瘘型缺损中,行带蒂胃壁浆肌层补片修补、十二指肠造口的1例术后并发胃梗阻,2周后加作胃空肠吻合后恢复出院,行十二指肠引流的1例术后出现十二指肠漏,后因病情恶化出院,其余8例无围手术期并发症,顺利恢复。结论根据右半结肠癌切除十二指肠缺损的不同特点,积极合理的手术抉择和外科处理将有助于改善预后和减少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癌行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1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68例十二指肠乳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截至2015年1月。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描绘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逐步回归法筛选影响十二指肠乳头癌行PD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随访时间4~16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7.00±19.93)个月。5年累积生存率为48.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十二指肠壁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TNM分期参与影响了十二指肠乳头癌行根治术的5年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十二指肠壁浸润程度和肿瘤TNM分期是影响十二指肠乳头癌行PD术5年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十二指肠乳头癌行PD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与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十二指肠壁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TNM分期等多种因素有关;十二指肠壁浸润程度和肿瘤TNM分期是影响十二指肠乳头癌行PD术5年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胃下部癌行根治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1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下部癌行根治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10例报告沈阳军区总医院普外科(110015)张雪峰宗修锟曲化远陈源光王希泽我科自1984年6月至1995年6月共选择10例胃下部癌侵及胰头和(或)十二指肠者行根治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toduodene...  相似文献   

9.
医源性十二指肠瘘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5年以来收治医源性十二指肠瘘20例,现就其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总结如下。临床资料男17例、女3例,年龄16~72岁。原发病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癌9例(行BⅡ式胃切除),胆石症和十二指肠憩室各2例(经十二指肠Oddis括约肌切开成形和十二指肠憩室切除),其他7例。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均涉及十二指肠,术后发生十二指肠瘘。十二指肠瘘发生后再次手术7例,术式包括瘘口修补、十二指肠憩室化、改良cogbill憩室化、3造口、游离带蒂空肠浆肌片贴敷、幽门旷置、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及重新留置十二指肠造瘘管和区域引…  相似文献   

10.
十二指肠壶腹部肿瘤局部切除不仅适于良性肿瘤,在某些情况下也可用于恶性肿瘤。2003年2月—2009年3月我院采用十二指肠与胆胰管分开修补吻合的方式,即肿瘤切除后十二指肠直接修补切口或十二指肠与胆管行胆肠吻合,胰胆管共口或胰管与空肠行Roux-en-Y吻合,对15例壶腹部肿瘤行局部切除,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旁疝(para-duodenal hernia, PDH)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例十二指肠旁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病人均行腹部CT检查,仅2例术前怀疑十二指肠旁疝。6例病人行急诊手术探查,其中,3例行剖腹探查,腹内疝还纳,十二指肠旁隐窝处系膜关闭;3例行腹腔镜下探查,中转开腹后行小肠还纳。1例病人为代谢手术术中偶然发现十二指肠旁疝,行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旁隐窝处系膜关闭。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随访期间内无腹内疝复发及肠梗阻发作病例。结论十二指肠旁疝临床少见,术前诊断困难,需充分了解该病特点,避免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12.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外科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23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黑便和腹痛是本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3例,其中4例合并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合并右肝转移灶切除,2例合并右肝脓肿引流术;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7例。肿块大小平均(6.6±4.8)cm:小于5 cm者10例,为潜在恶性的交界性肿瘤;5-10 cm者7例,大于10 cm者6例,均为恶性间质瘤。除1例术后1年死于肝转移外,其余病例已健康存活2个月-9年。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首选积极的手术切除治疗,肿瘤完全切除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6月手术治疗16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8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8例患者于术中明确诊断;术前诊断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7例,合并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的5例。1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行小肠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7例,行小肠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3例,行胃窦部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2例,行小肠切开取石+胆囊切除+十二指肠瘘修补+十二指肠造瘘+空肠造瘘术4例。平均手术时间115min,平均住院时间8d,平均术后9d开始进食流质。术后肺部感染4例,十二指肠漏2例,术后吻合口出血1例,切口感染3例。1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前CT及B超等辅助检查对于该病的诊断十分重要,对于胆囊严重炎症粘连者,特别是合并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者行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效果良好,对于胆囊炎症较轻者,可考虑行胆囊切除+十二指肠瘘修补+空肠造瘘术,十二指肠球部结石梗阻患者可经胃窦切开取石。  相似文献   

14.
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1995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间我院收治了 85例因溃疡病急性穿孔、出血和幽门梗阻而行胃大部切除的病人 ,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后 ,采用十二指肠后壁矩形瓣封闭十二指肠残端 10例 ,效果良好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0例病人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3 4( 2 8~ 68)岁。溃疡病史 2~ 12年。 9例十二指肠前壁穿孔 ,1例十二指肠前壁溃疡出血。1.2 手术方式10例病人均采用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其中 8例病人溃疡完全切除 :十二指肠前壁沿溃疡远侧边缘切除 ,后壁预留肠壁矩…  相似文献   

15.
创伤性十二指肠三、四段破裂的外科治疗(附1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创伤性十二指肠三、四段破裂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1992~2002年收治的12例创伤性十二指肠三、四段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性损伤3例,合并伤9例。行十二指肠单纯修补1例;行修补或吻合加下移鼻胃管至十二指肠及空肠造口逆行置管引流减压、空肠造瘘(简称三管减压)8例;行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2例.11例均治愈;1例合并糖尿病者,因术后并发肠瘘、电解质紊乱及酮症酸中毒死亡。结论 小肠系膜根部及横结肠系膜根部血肿的探查是发现十二指肠三、四段破裂的关键。十二指肠修补或吻合加三管减压和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是治疗十二指肠三、四段破裂有效的手术方法。根据伤情选择合理、安全的术式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国内多中心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GIST)临床数据,了解十二指肠GIST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外科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至2016年1月国内13家医疗中心接受根治性切除的十二指肠GIST病人的临床病理学资料,主要包括十二指肠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术前术后治疗、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十二指肠GIST病人279例。男性149例(53.4%),女性130例(46.6%)。发病部位以十二指肠D2段最常见,共129例(46.2%),肿瘤大小为4.0(2.5~6.0)cm。根据改良NIH分级标准,极低危病人46例(16.5%),低危病人90例(32.2%),中、高危病人113例(40.5%),此外有30例(10.8%)病人接受了术前伊马替尼治疗,未进行术后危险度分级。行局限性切除术的病人共232例(83.2%),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者共47例(16.8%);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0.1%(56/279)。行传统开放手术者144例(51.6%),行腹腔镜手术者135例(48.4%)。行局限性切除术病人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与行局限性切除术病人相比,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肿瘤直径较大(Z=-3.229,P=0.001),且中、高危病人比例较高。279例病人中,253例病人成功获得随访,随访率90.7%。随访时间33.2(1~180)个月。所有病人5年总存活率为85.0%。两组病人的5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3%vs.84.6%,P=0.548)。结论十二指肠GIST主要位于十二指肠D2段,手术方式以局限性切除术为主,局限性切除术在短期疗效方面优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长期疗效两者相当。  相似文献   

17.
十二指肠损伤诊治的经验和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率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1983 年1 月至1998年12 月收治的17 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多为严重多发伤,致伤原因以车祸伤为主,全部经手术治疗。行十二指肠修补术11 例,十二指肠改良憩室化手术4 例,改良憩室化再简化术和十二指肠RouxenY 吻合术各1 例。结果 治愈14 例,死亡3 例。致死原因为十二指肠瘘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十二指肠瘘和腹腔脓肿是主要的并发症。结论 十二指肠损伤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改良十二指肠憩室化和十二指肠修补术是比较实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2005年收治的19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病例资料。术前确诊3例(15.8%),术中确诊14例(73.7%),漏诊2例(10.5%)。结果19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术3例;十二指肠修补加带蒂浆肌片覆盖2例;十二指肠端端吻合术2例;十二指肠空肠端侧或侧侧Roux-en-Y吻合8例;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3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1例。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36.8%),其中十二指肠瘘4例,胰瘘1例,切口裂开2例。治愈16例(84.2%),死亡3例(15.8%)。结论掌握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注重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加强术中探查,选择合理术式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十二指肠损伤1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损伤诊治方法。方法 对我院 1989~ 1999年收治的 16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闭合性损伤 14例 ,开放性损伤 2例。行单纯缝合术 8例 ,Roux en Y吻合术 3例 ,十二指肠憩室化 2例 ,十二指肠切除吻合 2例 ,胰十二指肠切除 1例。治愈 15例 ,死亡 1例。结论 十二指肠损伤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十二指肠修补术 ,空肠十二指肠裂口Roux en Y吻合术是较实用的手术方法。合理运用十二指肠腔内减压 ,可防止肠瘘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PTD)的诊断和术式选择.方法 对北京丰台医院1995-2005年间52例PTD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行十二指肠镜检查42例,发现肿瘤38例(90.5%);行气钡双重造影40例,发现肿瘤32例(80%).良性肿瘤6例,均行十二指肠切开、肿瘤局部切除,术后5年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