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否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NF-κB)调控宿主细胞增殖与凋亡。方法:用HCMVAD169株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宿主细胞NF-κB和Bcl-2蛋白的表达与I-κBα的变化,应用MTT方法观察细胞的增殖活性,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HCMV感染后48h细胞核表达NF-κB蛋白最多,24hI-κBα降到最低,120hNF-κB失活,bcl-2的表达与NF-κB的活性改变一致。HCMV感染在72h前抑制宿主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在120h可诱导宿主细胞凋亡。结论:NF-κB在HCMV感染诱导宿主细胞增殖与凋亡中起作用,与HCMV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NF-κB在rhIL-1β刺激引起的体外培养的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IL-6中的作用。方法:NF-κΒ活性检测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法(EMSA),IL-6mRNA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R)检测,培养上清IL-6蛋白含量采用ELISA检测。结果:rhIL-1β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时,在上调IL-6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同时亦激活NF-κB,而且这种上调作用可被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所阻抑。结论:IL-1β诱导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IL-6是通过NF-κB调控,NF-κB可能参与肾小球肾炎的免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是炎症反应中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了炎症因子的表达。动脉粥样硬化一般在大动脉内发生,其主要特征是内膜发生了炎症反应,并涉及了血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常伴有炎症浸润。因此,本文针对NF-κB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现有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NF-κB、AP-1及caspase-3在SC58125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C58125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方法:应用细胞培养、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流式细胞术、RT-PCR、Westernblot及电泳迁移率实验等方法研究SC58125诱导HepG2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理。结果:SC58125剂量依赖性地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伴有NF-κB结合活性的抑制、caspase-3的激活、bcl-2 mRNA水平的降低及p53 mRNA的上调,而AP-1的结合活性则没有明显的改变。结论:SC58125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这种效应可能与抑制NF-κB结合活性、激活caspase-3、降低bcl-2 mRNA的表达及上调p53 mRNA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F-κB在糖尿病神经痛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腹腔注射链脲霉素(streptozocin, STZ)的方法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痛行为学方法检测大鼠双侧后肢机械性撤足阈值和热撤足阈值;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脊髓L4和L5 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中p-NF-κB和t-NF-κB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抑制NF-κB对糖尿病性神经痛大鼠脊髓L4和L5 DRG中钠通道Nav1.7表达的影响。结果:注射STZ后第4周,大鼠双侧下肢机械性撤足阈值和热撤足阈值均明显下降,持续至术后12周;糖尿病性神经痛大鼠L4和L5 DRG中p-NF-κB表达明显增加,鞘内注射NF-κB抑制剂PDTC可明显抑制糖尿病性神经痛大鼠L4和L5 DRG中p-NF-κB和Nav1.7的表达上调,大鼠后肢痛觉过敏现象也明显减轻。结论: L4和L5 DRG中p-NF-κB表达上调与糖尿病性神经痛的产生密切相关,抑制NF-κB活化可以阻断Nav1.7的表达上调并且改善大鼠痛觉过敏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利用MC3T3-E1 成骨细胞株与大鼠骨折模型来研究骨折愈合过程中PGE2和NF-κB信号途径的相互作用。 方法 利用PGE2与NF-κB 抑制剂 BAY 11-7082处理MC3T3-E1成骨细胞和大鼠骨折模型,采用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Western blot 分析、EMSA分析以及ELISA测定等研究手段,研究PGE2、NF-κB、BMP-7、 Id2以及SOD2在骨再生中的作用。 结果 利用10 μmol/l PGE2处理MC3T3-E1细胞10 min, 30 min 和2h后,能够显著地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当细胞用5 μmol/L BAY 11-7082处理后,PGE2诱导作用受到抑制,表明 PGE2 增加ALP的表达是通过NF-κB 途径来介导。局部注射NF-κB 抑制剂后 PGE2 的生物合成明显减少;此外,抑制骨折部位ALP的活性,在骨折的损伤修复过程中,NF-κB、BMP-7以及SOD2 的表达均明显上升,而Id2的表达明显下降;加入NF-κB活性抑制剂后,BMP-7与Id2的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而SOD2的表达没有改变。 结论 PGE2能够同时通过抑制Id2细胞因子和激活NF-κB信号途径诱导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7.
胡根综述黄文杰审校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9,29(5):436-440
核因子-κΒ(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是一种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可与多种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固定核苷酸序列结合而启动基因转录功能,它参与机体的炎症、免疫反应、细胞凋亡及其他应激反应等。近年来研究发现,NF-κΒ的过度活化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NF-κΒ进行调控将成为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脓毒症血浆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脓毒症患者血浆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健康对照者血浆作为阴性对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的核移位,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细胞凋亡。结果:脓毒症患者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von Willebrand因子(vWF)明显高于正常人。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脓毒症血浆刺激HUVECs释放vWF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应用NF-κB拮抗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阻断后,vWF降低。脓毒症血浆刺激HUVECs时,NF-κB活化,从胞浆移位入胞核。脓毒症血浆引起内皮细胞凋亡增加,加入NF-κB拮抗剂PDTC后HUVECs凋亡明显增加。结论: NF-κB参与了脓毒症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抑制了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F-κB的活性及iNOS基因表达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发病过程中的变化。方法:复制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iNOS mRNA在腺泡内肺动脉(IAPA)的表达,低氧28 d(H28d)组染色强于正常(N)组、低氧5 d(H5d)组和低氧14 d(H14d)组。半定量RT-PCR证实低氧肺组织iNOS mRNA含量在H28d组分别是N组、H5d组和H14d组的2.1倍、1.9倍和1.8倍。H28d组肺组织NF-κB的核染色增多,I-κBα的含量在N组、H5d组和H14d组分别是H28d组的2.7倍、2.8倍和2.5倍。结论:在HPH中NF-κB的激活可能与低氧肺血管构建及iNOS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E)对心肌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乳鼠心肌细胞培养模型,分别加入NE和哌唑嗪、普萘洛尔及维生素E等刺激,观察心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和NF-κB核结合活性的改变。结果:NE刺激后,心肌细胞活性氧生成明显增加、NF-κB活性增强,维生素E、哌唑嗪和普萘洛尔可不同程度减少心肌细胞活性氧含量、降低NF-κB活性。结论:NE对心肌细胞的作用部分通过激活NF-κB实现,这与NE通过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活性氧过量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是否通过调控核因子κB(NF-κB)通路抑制阿霉素(DOX)引起的心肌细胞炎症反应与细胞毒性。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NF-κB p65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水平;细胞计数盒(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核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及数量的变化。结果:应用5 μmol/L DOX处理H9c2心肌细胞明显上调磷酸化NF-κB p65(p-p65)表达水平,并引起炎症反应和细胞毒性,表现为IL-1β、IL-6、TNF-α的分泌水平升高、凋亡细胞数量增多及细胞存活率降低。400 μmol/L NaHS(H2S供体)预处理30 min能显著抑制DOX对心肌细胞p-p65表达的上调作用,并减轻DOX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使IL-1β、IL-6、TNF-α的分泌水平下降、凋亡细胞数量降低及细胞存活率升高。与NaHS的作用相似,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100 μmol/L)预处理也能阻断DOX引起的心肌炎症反应和细胞毒性。IL-1受体拮抗剂(IL-1Ra, 20 μg/L)与DOX共处理能拮抗DOX对心肌细胞NF-κB p65的激活作用及细胞毒性作用。结论:在DOX引起的心肌细胞炎症中,NF-κB通路与IL-1β之间存在正的相互作用;H2S可通过抑制NF-κB通路保护心肌细胞对抗DOX引起的炎症反应与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对永生化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通透性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实验分3组:bEnd.3细胞组、bEnd.3/vector细胞组和bEnd.3/muIκBα细胞组,后2组中分别转染空载pcDNA3.1hygro质粒和IκBα显性负性突变体DNMu-IκBα质粒。利用报告基因法、跨内皮细胞电阻抗(TEER)法、直接荧光染色法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LPS对细胞的NF-κB活性、细胞通透性、骨架蛋白F-actin分布、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audin-5)表达以及肌球蛋白轻链(MLC)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bEnd.3组和bEnd.3/vector组细胞中,LPS作用0.5 h可引起NF-κB活化(P<0.05);3 h时细胞TEER开始下降(P<0.05),并伴随细胞F-actin重构,ZO-1表达下调;12 h时,LPS对细胞的TEER、F-actin、ZO-1和claudin-5的破坏程度均达到最高。LPS对bEnd.3组和bEnd.3/vector组细胞早期损害伴有MLC磷酸化增加。而bEnd.3/muIκBα组细胞的NF-κB活性被明显抑制;相应时点,LPS对细胞的TEER、F-actin、ZO-1和claudin-5的损害作用也被减轻。同时LPS引起细胞MLC磷酸化增加的作用被明显抑制。结论: LPS通过破坏紧密连接增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该过程受NF-κB调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引起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特点及Fas(即CD95抗原 )、NF-κB和caspases在此种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TUNEL、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测定TNFα引起体外培养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下称内皮细胞 )凋亡。用Northernblot、Fas抗体测定TNFα对内皮细胞Fas表达的影响及Fas在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用Westernblot、免疫组化测定TNFα作用后凋亡蛋白酶caspase-8、caspase-3的活化与表达。结果:细胞生长曲线显示TNFα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关系。TUNEL法测凋亡百分率为 14.0 %± 3.1%,流式细胞仪测凋亡百分率为 13.1%。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盐(APDC)与TNFα共同作用后,细胞凋亡增加。TNFα作用后内皮细胞的Fas表达增高,用Fas抗体与TNFα共同作用,细胞凋亡增加。TNFα作用下caspase-8活化显著增加,caspase-3表达增多。caspase-3抑制剂与TNFα共同作用,细胞凋亡减少。结论:大剂量TNFα(5× 106U/L)能够引起一定量的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发生凋亡。NF-κB有抗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TNFα上调内皮细胞Fas表达,后者参与内皮细胞凋亡。TNFα所引起的内皮细胞凋亡与caspase-8及caspase-3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视黄醇X受体(RXR)激动剂贝沙罗汀(Bex)和维生素D受体(VDR)激动剂骨化三醇(Cal)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胸主动脉硬化及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动物分6组:C57组、ApoE-/-组、STZ-ApoE-/-组、STZ-ApoE-/-+Bex(10 mg·kg-1·d-1)组、STZ-ApoE-/-+Cal(10 μg/kg)组和STZ-ApoE-/-+Bex+Cal组。STZ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Western blotting法及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胸主动脉中NF-κB的表达,HE染色观察小鼠胸主动脉斑块的面积。结果:与C57组相比,ApoE-/-组的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别,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P<005);STZ-ApoE-/-组的血糖及血清TC和LDL水平较ApoE-/-组明显增高(P<005),Bex和Cal对小鼠的血糖及血清TC、LDL无影响。与C57组相比,ApoE-/-和STZ-ApoE-/-小鼠胸主动脉的NF-κ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与STZ-ApoE-/-组相比,Bex和Cal均显著降低NF-κB的水平(P<0.05),联合用药降低更明显(P<001)。与STZ-ApoE-/-组相比,Bex和Cal可缩小STZ-ApoE-/-小鼠的胸主动脉斑块面积(均P<005);与Bex组相比,联合组斑块面积缩小的程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ex和Cal可降低STZ-ApoE-/-小鼠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NF-κB的表达,联合有协同作用,由此推论Bex和Cal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可能与其对NF-κB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以及哮喘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影响,探讨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防治哮喘的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A)、哮喘模型组(B)和治疗组(C)。以鸡卵清蛋白致敏制造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C组在激发后给予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治疗5 d,每天1次。各组动物处死后提取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病理HE染色及AB-PAS染色观察气道炎症浸润及黏液分泌情况,并行病理半定量分析。对BALF中炎症细胞进行分类计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NF-κB、ICAM-1和VCAM-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低于模型组(P<0.05),气道炎症病变及黏液分泌情况较模型组减轻(P<0.05, P<0.01)。哮喘模型组的肺组织中NF-κB mRNA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而治疗组肺组织中的NF-κB mRNA 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的ICAM-1 mRNA 水平比正常组高(P<0.05),但治疗后明显降低(P<0.01);VCAM-1的 mRNA水平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相关性检验发现小鼠肺组织中VCAM-1的mRNA与ICAM-1的mRNA呈明显正相关(r=0.84,P<0.01),但NF-κB的mRNA与ICAM-1的mRNA、VCAM-1的mRNA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雾化吸入草分枝杆菌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黏液分泌有抑制作用;NF-κB参与哮喘发病过程,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降低哮喘小鼠的NF-κB水平。同时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可降低黏附分子尤其是ICAM-1的表达,是其控制炎症的另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NF-κB圈套寡核苷酸促进肺癌细胞A549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NF-κB圈套寡核苷酸对NF-κB活性的影响,研究其在肺癌细胞A549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转染技术将FITC标记的NF-κB圈套寡核苷酸转入人肺癌细胞A549中,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核内定位的观察,凝胶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转染前后NF-κB活性的变化。生长曲线观察低活性NF-κB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NF-κB低活性引起的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Fas的改变。结果: NF-κB圈套寡核苷酸转染后定位于细胞核内,EMSA显示转染后NF-κB活性明显下降。A549细胞对NF-κB圈套寡核苷酸敏感,细胞生长速度减缓。转染NF-κB圈套寡核苷酸的A549细胞凋亡率增加。NF-κB 的低活性可以引起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水平下调和凋亡蛋白Fas表达增加。结论: NF-κB圈套寡核苷酸具有促进肺癌细胞A549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F-κB圈套寡核苷酸通过下调NF-κB的活性使凋亡蛋白Fas表达增加和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硫酸化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体外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PIMs)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核因子κB(NF-κB)是否参与这一过程,以揭示CCK-8抗炎作用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分离大鼠肺PIMs,经LPS、CCK-8、CCK受体拮抗剂丙谷胺及溶剂单独或联合应用孵育3h,用RT-PCR技术检测细胞TNF-αmRNA的表达,孵育1h,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方法检测NF-κB活性,孵育30min,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胞浆IκB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CK-8(10-8-10-6mol·L-1)明显降低了LPS诱导的TNF-αmRNA表达及NF-κB活性,增加了胞浆中IκBα蛋白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并可被丙谷胺所拮抗。结论:对LPS激活的肺PIMs,CCK-8通过抑制NF-κB活性而抑制其TNF-αmRNA表达,该作用由CCK受体介导,并与CCK-8减少IκBα蛋白降解有关,此为CCK-8抗炎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RC)对脂多糖诱导的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活性影响。方法: 以10 mg/L脂多糖(LPS)刺激体外培养的SGC7901细胞建立炎症模型,设正常对照组、LPS刺激组、RC预干预组(RC干预后以LPS刺激)。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KK、p-p65、p65和p-IκBα蛋白表达,凝胶迁移阻滞实验检测p65与DNA结合活性。结果: 与炎症模型组比较,经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干预后,细胞中的IKK、p-p65、p65和p-IκBα蛋白表达均减少;入核p65蛋白与DNA结合活性减弱。结论: 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通过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起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RNA结合蛋白HuR对NF-κB抑制因子α(IκB-α)转录后调控机制。方法:构建IκB-α mRNA 3UTR报告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3T3细胞;体外生物素标记IκB-α mRNA 3UTR并进行RNA pull-down;过表达及干扰HuR后,qPCR检测其对IκB-α mRNA稳定性的影响,Western bltting检测其对IκB-α 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 IκB-α mRNA 3UTR报告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2) 报告基因检测:共转染pcDNA3-HA-HuR质粒及IκB-α mRNA 3UTR报告基因质粒后与对照组相比其数值明显增高;(3) 用生物素标记的IκB-α mRNA 3UTR探针进行RNA pull-down,可以检测到特异性结合的HuR蛋白;(4) 过表达HuR,IκB-α mRNA稳定性无明显变化,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干扰HuR 表达后,IκB-α mRNA稳定性无明显变化,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结论:(1) HuR可以与IκB-α mRNA 3UTR特异性结合并参与调节IκB-α mRNA 3UTR的功能;(2) HuR对IκB-α mRNA稳定性无明显影响,其主要调控IκB-α 蛋白表达,使其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