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梅毒荧光吸收实验(FTA-ABS)对早期梅毒和先天性梅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FTA-ABS、TPHA和RPR同时检测88例梅毒患者、74例非梅毒患者以及82例正常体检者的血清。[结果]3种实验的特异性分别为FTA-ABS 100%、TPHA 98.1%、RPR 92、9%,FTA-ABS与TPH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高于RPR(P〈0.01);3种实验的敏感性分别为FTA-ABS 96.6%、TPHA 88.6%、RPR 83.0%,FTA-ABS与TPHA、RPR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对一期梅毒的敏感性为FTA-ABS 100%、TPHA 87.1%、RPR 83.9%;对二期梅毒的敏感性均为100%;对三期梅毒的敏感性为FTA-ABS 92.8%、TPHA 100%、RPR 92.8%;对先天性梅毒的敏感性为FTA-ABS 87.5%、TPHA 62.5%、RPR 43.8%,FFA-ABS与TPHA、RPR比较,诊断一期梅毒和先天性梅毒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诊断二期和三期梅毒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TA-ABS是诊断早期梅毒和先天性梅毒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2.
脑脊液细胞学在神经梅毒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神经梅毒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变化特点 ,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 32例脑脊液标本进行离心染色 ,同时进行细胞计数、生化、梅毒血清非特异性试验 (RPR)、梅毒血清特异性试验 (TPHA)检查。结果 发现10例神经梅毒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异常率 10 0 % ;2 2例无神经系统损害的梅毒患者异常率 4 5 .5 % (10 / 2 2 ) ,明显高于脑脊液细胞计数、RPR检查 (P <0 .0 5 ) ,而与TPHA、生化检查结果大致相当 (P >0 .0 5 )。结论 梅毒患者未出现神经系统损害以前在中枢神经系统已有免疫反应发生 ,脑脊液细胞学对神经梅毒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RPR,ELISA,TPHA三种血清学实验诊断方法在临床诊断梅毒中的应用。方法将42例一期梅毒、61例二期梅毒、24例潜伏期梅毒患者及健康人的血清分别用RPR,ELISA,TPHA三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RPR,ELISA,TPHA三种方法针对梅毒患者血清的敏感度分别为85.8%,94.5%,96.9%;特异性分别为87.3%,98.0%,100.0%。其中一期梅毒RPR,ELISA,TPHA三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73.8%,92.9%,95.2%;二期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96.7%,100.0%,100.0%;潜伏期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79.1%,83.3%,91.7%。应用统计学处理后发现,RPR与TPHA,ELISA的检出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而ELISA,TPHA两种方法之间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结论ELISA,TPHA 2种检测方法与RPR比较,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考虑到ELISA较TPHA方法的试剂成本便宜,且操作简便,为目前梅毒血清学检测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48例梅毒感染者病原与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病期梅毒患者最佳实验室检测程序。方法 对 4 8例梅毒患者 ,根据病期进行暗视野和RPR、TPHA检查。结果 暗视野检查一期 (硬下疳 )、二期 (梅毒疹 )患者阳性率分别为 71 4 %和 4 2 9% ;一期 (硬下疳 )患者、三期梅毒患者RPR阳性率 4 0 .0 %~ 81.8% ,TPHA阳性率 6 6 .7%~ 10 0 .0 %。二期梅毒患者两法均 10 0 %阳性。结论 梅毒的诊断应在结合病史的基础上 ,选用最佳实验室检查程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抗体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TP-ELISA)、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颗粒凝集法(TPPA)、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红细胞凝集法(TPHA)4种梅毒检测方法,选择一种适合血站献血者血液梅毒筛查的模式。方法以RPR和TP-ELISA法对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TP感染的初筛检测,再采用TPHA或TPPA微量血凝法进行复检确认,分析初复检试剂检测效果。结果RPR与TPHA检测58586份标本,结果显示二者的阳性符合率为81%(267/331),RPR法漏检64例,漏检率0.11%,出现假阳性22例,假阳性率0.04%,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ISA和TPPA检测18206份标本,二者的阳性检出符合率为98.2%(109/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有2例漏检,漏检率为0.01%,出现假阳性5例,假阳性率0.027%;TPHA和TPPA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ELISA初筛,TPHA或TPPA复检模式对血液TP感染进行筛查,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酶联免疫吸咐试验(TP-ELISA)和血球凝集试验(TPHA)三种试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TP-ELISA检测阳性108份同时采用RPR,TPHA法进行检测分析,并对三种试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8份TP-ELISA阳性病例经TPHA确认阳性率98.1%,两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相当接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RPR法阳性率64.8%,TPHA、TP-ELISA法与RPR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P-ELISA是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操作简便,成本低,易推广的检测方法,RPR法可作为观察疗效,判断复发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RPR和TP-ELISA、TPHA三种试验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酶联免疫吸咐试验(TP-ELISA)和血球凝集试验(TPHA)三种试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TP-ELISA检测阳性108份同时采用RPR,TPHA法进行检测分析,并对三种试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8份TP-ELISA阳性病例经TPHA确认阳性率98.1%,两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相当接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RPR法阳性率64.8%,TPHA、TP-ELISA法与RPR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P-ELISA是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操作简便,成本低,易推广的检测方法,RPR法可作为观察疗效,判断复发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5例梅毒患者和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分别进行苍白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快速梅毒血浆素试验(RPR),并对20例各期的梅毒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分析。结果205例梅毒患者阳性率分别是100%、100%和84%,RPR阳性标本的TP-ELISA光密度值(OD值)90%以上大于1.0,而RPR阴性的标本其TP-ELISAOD值90%以上小于1.0;20例梅毒患者治疗后RPR滴度下降者17例,无变化2例,滴度升高1例,其中有5例经治疗后完全转为阴性,而ELISA和TPHA测定结果治疗前后均为阳性。结论TPHA是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优于RPR,与TPHA符合率高,RPR是非特异性的梅毒血清学试验,仅可作为疗效观察和随访有无复发或再感染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RPR和TPHA法检测献血者梅毒的方法学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献血者梅毒检测采用的 RPR和 TRUST法是非特异性方法 ,与特异性方法相比存在一定的检出误差。笔者对 2 0 0 2年 5~ 8月 95 5 2名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的血样进行 RPR法检测 ,并对阳性标本采用 TPHA法做确证实验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RPR试剂 采用上海荣盛生物技术公司、上海科华生物技术公司产品 ,均经卫生部批批检合格 ,在有效期内使用。2 TPHA试剂 英国 Omega公司提供 ,批号 2 0 90 6。3 标本  2 0 0 2年 5~ 8月 95 5 2名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4 方法  RPR法为纸片法 ,TPHA法为微量血凝法 ,操作严格按…  相似文献   

10.
两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的方法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法对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RPR、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3种不同的血清学方法对400例梅毒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并以TPPA法为金标准,比较RPR和ELISA法对梅毒的诊断价值。结果RPR法与TPPA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x^2=17.361),而ELISA与TPPA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x^2=0.250)。RPR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和Kappa系数分别65.1%、98.4%、92.1%、90.8%和0.71,而ELISA法分别为98.9%、99.0%、96.7%、99.7%和0.97。结论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用于临床大批量样本初筛和梅毒感染确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南宁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南宁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2757例血液学样本,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筛查梅毒,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确认梅毒感染人数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2757研究对象的梅毒阳性人数253人,阳性率1.98%。用χ2检验进行组间的比较。其中男性4319人,阳性率2.92%,女性8438人,阳性率1.51%,梅毒感染阳性率在性别上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925,P <0.01);分4个年龄段进行比较,17~<30岁有9209人,阳性率0.90%;30~<40岁有2480人,阳性率4.84%;40~<50岁有890人,阳性率5.17%;50~<70岁有178人,阳性率2.25%。各个年龄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5.996,P <0.01)。梅毒阳性率在40~49岁年龄段最高,30~39岁年龄段次之,17~29岁年龄段最低。结论40~49岁已成为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控梅毒感染和传播。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sTreponemal tests provide advantage of better detection during early, late and latent stages of syphilis with equal or higher sensitivity & specificity in comparison to non-treponemal tests.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analyse the level of concordance between treponemal and non-treponemal tests for donor screening and to correlate them with donor history.Materials and 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syphilis screening by treponemal (Chemiluminescence & TPHA) and non-treponemal tests (RPR) was done and donor history for high-risk behaviour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alse positivity were collected from post-donation counselling and collected data was coded and analysed.ResultsAmongst the 12,000 donors screened, reactivity rate by RPR, TPHA and Chemiluminescence was 0.45%, 0.8% and 1.17% respectively. There was discordance of 62% and 32% for reactive results by RPR and TPHA respectively when compared with Chemiluminescence. History of high-risk behaviour was present in ∼ 50% and 15% of donors with discordant results by RPR and TPHA respectively. Of 34 donors who were reactive only by Chemiluminescence and were followed up, 15% had history of high-risk behaviour and 56% ha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alse reactivity.ConclusionTreponemal tests showed high syphilis reactivity amongst blood donors as compared to non-treponemal tests most likely due to their ability to detect early, late and latent syphilis cases. This may confer added transfusion safety in centres dependent on replacement donors without NAT testing by identifying donors with high-risk history with negligible increase in discard rate due to false reactivity.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浦东新区的性工作者及嫖娼收教人群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情况。方法:以2009年至2012年由浦东新区公安机关羁押的性工作者与嫖娼人群为监测对象,对其进行HIV抗体、TP抗体检测。结果:浦东新区的性工作人群HIV新确诊阳性率(以下简略为阳性率)2009年最低,2012年最高,具有上升趋势,但4年间的差异均尚无统计学意义(χ2=3.418,P=0.334);HIV累计阳性率大于阳性率,表明有已知阳性者从事卖淫活动;TP阳性率2011年最低,与2010年、2012年间差异显著(χ22010-2011=7.662,P=0.006;χ22011-2012=7.793,P=0.005)。嫖娼人群的HIV阳性率2009年最高,但4年间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452,P=0.270);累计阳性率大于阳性率,表明有已知阳性者从事嫖娼活动;TP阳性率2012年最低,2011最高,但四年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χ2=2.990,P=0.400)。HIV阳性率在两人群中无统计学差异(χ2=1.861,P=0.173),而TP阳性率差异显著(χ2=56.530,P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江苏省常州市暗娼人群(FSWs)艾滋病哨点监测中不同类别暗娼的艾滋病流行现状及相关信息,为制定暗娼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要求,在2012—2013年哨点监测期间,对常州市暗娼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共监测暗娼人群800人,拘留组和场所组暗娼在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情况、患性病情况和接受干预服务情况方面均有差异。HIV、梅毒和HC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5%、7.1%和0.5%,拘留组暗娼HIV和梅毒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场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53,P=0.009;χ2=57.558,P=0.000)。结论拘留组暗娼比场所组暗娼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风险更高。应加强与公安部门在暗娼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多部门合作。  相似文献   

15.
52例早期梅毒诊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濮阳市早期梅毒的患病情况,总结临床治疗经验,降低误诊率。方法严格按照卫生部防疫司《性病防治手册》中诊断及分析标准,进行实验室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梅毒螺旋体被动乳胶凝集试验(TPPA)血清学检查。结果性活跃人群(20-40岁)、个体供销和服务人员梅毒患病率分别为86.1%和67.3%,误诊率为23.1%;传染源以婚外异性性伴为主。结论性活跃人群(20-40岁)、个体供销和服务人员为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这类人群的监测工作;为避免较高的误诊率,对疑似患者应主动进行TPPA梅毒血清学检查工作;传染源多为异性性伴,预示应不断提高社会的监管力度,切实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吸毒者、女性商业性工作者和性病门诊就诊者三类艾滋病主要高危人群的监测,摸清其HI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戒毒所、收教所和医疗机构采集样本,进行HIV监测,并通过问卷调查有关行为因素.结果 449例吸毒者HIV感染率为2.00%,梅毒感染率为2.44%,66.36%的人注射毒品,有16.48%的人有性乱行为,注射毒品者中21.14%的人共用注射器;449例女性商业性工作者中共检出2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0.45%,51.00%的人从不使用或有时使用安全套;8826例性病门诊就诊者中检出21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0.24%,性病感染率为43.27%,55.90%的人有非婚性伴.结论 三类高危人群均存在感染HIV的诸多危险因素,应加大综合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17.
薛芳辉  孙智霞  林素芳 《疾病监测》2009,24(12):932-935
目的了解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者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水平、行为学特征及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梅毒感染状况。方法2008年对温州市鹿城区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和血清标本采集,收集目标人群的人口学资料、艾滋病相关知识、安全套使用、求医行为等相关信息。结果403名调查对象未婚者占55.09%,平均年龄(23.2±4.2)岁,20~30岁年龄段占70.4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63.03%。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6.83%。首次性行为年龄(20.3±2.5)岁,最近1周平均客人数2.8人,最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9.31%,与固定性伴安全套每次使用率为30.28%。检出HIV抗体阳性1例,阳性率为0.25%;梅毒抗体阳性6例,阳性率为1.49%;HBsAg阳性26例,阳性率为6.45%。结论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者对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全面,感染和传播HIV的危险行为有多性伴、性交频次多、无保护性性行为等,需要深入持久地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才能有效控制艾滋病性病在这一人群中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8.
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适合口岸出入境人群检测梅毒的方法。方法采用国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血清学方法比较,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梅毒患者生殖道皮损渗出液进行检测,分析其传染性。结果国产ELISA试剂与TPPA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为96%(263/273),2种方法对273例标本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RUST和TPPA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ELISA检测结果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CR检测29例梅毒患者生殖道皮损渗出液和100例初筛阳性血清标本,生殖道皮损渗出液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血清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ELISA可替代TRUST和TPPA作为梅毒感染的筛查方法。PCR不能作为出入境人员梅毒传染性判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方法检测抗梅毒抗体阳性标本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TPHA检测血清抗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的标本,同时用另外3种方法进行检测,以探讨阳性结果是否存在方法学导致的假阳性。方法 3957例无梅毒症状的普通病人为实验组,344例性病门诊病人为对照组。用TPHA进行抗梅毒抗体筛查,检测阳性的标本再用酶免疫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免疫印迹法进行检测。以免疫印迹法为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检出TPHA阳性60例,经免疫印迹法检测确认阳性57例,临界2例,1例为假阳性,酶免疫法阳性53例,TRUST阳性23例。对照组中TPHA阳性40例,免疫印迹法确认阳性40例,酶免疫法阳性40例,TRUST阳性32例。结论 TPHA、EIA测定抗梅毒抗体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2种方法检测抗体为阳性的患者,几乎全部存在既往感染或隐性感染。对TRUST的结果则应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