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注射用脱氧核苷酸钠和脱氧核苷酸钠注射剂中的有关物质,并应用LC-MS/MS法推测有关物质结构。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2种脱氧核苷酸钠制剂中的有关物质。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AX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浓度50 mmol·L-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取6.80 g磷酸二氢钾,加水800 m L,用磷酸调p H值至3.3,再加水稀释至1 000 m L),流速为0.6 m 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检测波长为258 nm。结果 2种脱氧核苷酸钠制剂中脱氧核糖胞嘧啶核苷酸钠(d CMP-Na)、脱氧核糖腺嘌呤核苷酸钠(d AMP-Na)、脱氧核糖胸腺嘧啶核苷酸钠(d TMP-Na)和脱氧核糖鸟嘌呤核苷酸钠(d GMP-Na)分别与其相邻色谱峰完全分离,测得的注射用脱氧核苷酸钠中最大单个有关物质百分含量均不大于2.0%,有关物质总量均不大于4.0%。脱氧核苷酸钠注射剂中最大单个有关物质百分含量平均大于30%,而有关物质总量更是达到79%以上。经质谱分析,推测注射用脱氧核苷酸钠有关物质为5-甲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钠注射剂有关物质为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和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较好,适用于脱氧核苷酸钠制剂的质量分析,为脱氧核苷酸钠制剂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脱氧核苷酸钠的含量。方法采用Whatman TMPartisil-10 SAX(250mm×4.6mm,10μm)色谱柱,流动相为50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取磷酸二氢钾6.80 g,加水800mL,用磷酸调节pH至3.3,加水稀释至1 000mL),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8 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注射用脱氧核苷酸钠中脱氧核糖胞嘧啶核苷酸钠(d CMPNa)、脱氧核糖腺嘌呤核苷酸钠(d AMP-Na)、脱氧核糖胸腺嘧啶核苷酸钠(d TMP-Na)和脱氧核糖鸟嘌呤核苷酸钠(d GMP-Na)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900 0~90.30mg·L-1、0.940 0~94.70mg·L-1、0.880 0~87.60mg·L-1和0.740 0~74.00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r均大于0.999 5。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RSD=1.2%)、99.1%(RSD=0.8%)、98.2%(RSD=1.1%)和100.1%(RSD=1.5%)(n=9)。结论该方法简便、专属,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可用于测定注射用脱氧核苷酸钠中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钠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HPLC测定脱氧核苷酸钠的含量和有关物质方法的建立。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AX(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1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6.80 g加水800mL,用磷酸调节pH值至3.3,加水稀释至1000mL),流速0.5 mL.min-1,检测波长258 nm。结果脱氧核苷酸钠中脱氧胞嘧啶核苷酸(d-CMP)、脱氧腺嘌呤核苷酸(d-AMP)、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d-TMP)、脱氧鸟嘌呤核苷酸(d-GMP)4种单核苷酸的进样量分别在0.017 6~3.382 7μg、0.019 6~3.758 0μg、0.014 8~2.847 7μg和0.018 0~3.452 8μg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1.000);d-CMP、d-AMP、d-TMP、d-GMP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73%,97.51%,97.98%,98.39%;RSD分别为0.17%,0.39%,1.32%,0.32%(n=9);精密度、重复性良好。结论采用本方法主峰与杂质峰的分离度好,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为本品质量标准的修订和提高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测定人血浆中洛索洛芬钠含量的方法,并应用于测定洛索洛芬钠的血药浓度,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0.2 ml酸化的血浆样品经正己烷-乙醚(4 1,v/v)提取,色谱柱为Diamonsil 150 mm×2.1 mm,5μm,C18柱,流动相为0.2%醋酸铵-乙腈(25 75,v/v);采用ESI离子源,选择性离子检验法检测血浆中的洛索洛芬。2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服用洛索洛芬钠受试和参比制剂后,用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洛索洛芬的药物浓度。结果:洛索洛芬浓度0.10~10.0 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7),绝对回收率高于80%;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5%。用该方法测得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Cmax分别为7.17±1.63和6.94±1.33μg.ml-1,Tmax分别为0.46±0.23和0.46±0.28 h,AUC0-10分别为11.65±1.38和11.19±1.83μg.ml-1.h,AUC0-∞分别为12.04±1.42和11.64±1.89μg.ml-1.h。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洛索洛芬钠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3±11.5)%。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5.
建立注射用脱氧核苷酸钠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注射用脱氧核苷酸钠在1mg·mL-1稀释浓度下无干扰作用,L=0.25EU·mg-1.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查注射用脱氧核苷酸钠的内毒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脱氧核苷酸钠对结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结肠癌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奥沙利铂组(100μg·L-1)、脱氧核苷酸钠组(100μmol·L-1)、脱氧核苷酸钠低、中、高剂量(20,60,100μmol·L-1)+奥沙利铂(1...  相似文献   

7.
刘祖秋  陈震云 《中国医药》2007,2(3):187-188
目的观察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在小儿心肌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用60例患者,其中30例应用常规治疗进行对比观察。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50mg/次,每日一次,30d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症状、体征(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电图(Electrocardigram ECG),部分进行Holter、心脏大小超声心电图(UCG)的变化情况。结果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的疗效显著,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佐以脱氧核苷酸钠能更快地缓解症状(P<0.05),减轻和/或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P<0.05),控制和/或纠正心力衰竭(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脱氧核苷酸钠治疗Graves病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对203例新发的以甲巯咪唑治疗的Graves病患者随机分入脱氧核苷酸钠治疗组(A组)和利可君治疗组(B组)治疗1年,观察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恢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TRAb滴度和达到正常的比例,以及细胞因子IL-1b、TNF-a、IL-6的改变。结果 :A组甲状腺激素恢复到正常的时间较B组更快;治疗1年时,TRAb滴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但A组TRAb恢复正常的百分率高于B组;治疗后两组间IL-1b无显著差异,而A组TNF-a、IL-6的下降较B组显著。结论 :脱氧核苷酸钠治疗对Graves病患者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人体血浆中5-氟尿嘧啶及其活性代谢物5-氟-2′-脱氧尿嘧啶核苷浓度的HPLC法。方法:以肌苷为内标,血浆样品用硝酸银(10%)沉淀蛋白质,采用C_(18)柱,检测波长为266nm,流动相:0.01mol·L~(-1)磷酸盐(用2mol·L~(-1)氢氧化钠溶液调pH为7.0)-甲醇(96∶4),流速1.0mL·min~(-1),柱温为45℃。结果:5-氟尿嘧啶和5-氟-2′-脱氧尿嘧啶核苷分别在0.1~20μg·mL~(-1)(r=0.9997)和0.2~40μg·mL~(-1)(r=0.9997)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5和10ng·mL~(-1),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8.2%~101.2%、99.5%~102.3%,日内、日间RSD均小于6%。结论:方法灵敏、快速、准确,适用于临床上测定5-氟尿嘧啶及其活性代谢物5-氟-2′-脱氧尿嘧啶核苷的血药浓度及药动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脱氧核苷酸钠在肝病辅助治疗中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09-2015年收集到的29例脱氧核苷酸钠作为肝病辅助用药致ADR报告进行分析,包括患者的基本概况、用药剂量及溶媒、联合用药情况、ADR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ADR累及系统-器官和主要临床表现、ADR的治疗及转归等,并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29例ADR中,女性患者较多(65.52%),平均年龄(49.72±10.31)岁;ADR大部分发生在首次给药后,最快为用药后即刻出现,最慢为用药2周后;以变态反应最为常见(48.28%);ADR经处理后均治愈或停药后自愈。经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性别、是否第一次用药、既往药物过敏史等均不会影响脱氧核苷酸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患者使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时均应严格按说明书,并严密监测患者体征及症状。临床中应重视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致ADR的监测及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测定色甘酸钠滴眼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WatersSymmetryC1 8色谱柱 ,甲醇 乙腈 0 .0 5mol/L枸橼酸钠缓冲液 (pH 3 .5) 水 (1 2∶1 0∶40∶38)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32 5nm。结果在 0 .4~ 1 6 .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9。此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88% (RSD =0 .49% )、99.2 6 % (RSD =0 .82 % )。结论此法简单、准确 ,专属性强 ,可用于色甘酸钠滴眼液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复方氧氟沙星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宏图  宗林丽  冯启英  常翠  董淳 《中国药房》2005,16(18):1388-1389
目的:制备复方氧氟沙星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氧氟沙星为主药配伍地塞米松磷酸钠,选择卡波姆-940作为基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氧氟沙星、地塞米松的含量。结果:氧氟沙星、地塞米松磷酸钠检测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0~300、5~50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0.5)%(RSD=0.84%)、(100.6±0.8)%(RSD=0.87%)。结论:该制剂质量稳定,制备工艺简单,质控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3.
赵先亮  王世立 《齐鲁药事》2013,32(4):220-222,228
目的研制胞磷胆碱钠片,考察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通过处方筛选和工艺研究,确定最佳处方和工艺,制备胞磷胆碱钠片,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制备的胞磷胆碱钠片外观、脆碎度、可压性、崩解均良好;含量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0.28%(n=9),精密度RSD=0.21%,胞磷胆碱钠在浓度83.06~415.29μg.mL-1范围之间峰面积与浓度呈线性关系。色谱条件下胞磷胆碱钠与有关物质5'-胞苷酸的分离良好。结论胞磷胆碱钠片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稳定,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注射用雷贝拉唑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Hypersil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氢二钠1.119g和磷酸二氢钠0.179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摇匀)-乙腈(72:28);检测波长为:286nm;流速:1.0mL.mL-1。结果:雷贝拉唑钠在20.1~201.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RSD=0.4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泮托拉唑钠冻干注射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制备泮托拉唑钠冻干针剂。方法 :结合制剂的色泽、外观、pH值、澄明度及与输液间配伍变化 ,单因素筛选支架剂的种类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结果 :选用甘露醇作为支架剂 ,依地酸二钠作为金属螯合剂 ,以NaOH调节 pH值于9 5~11 5之间 ,泮托拉唑钠检测浓度在12 0~60 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8) ,平均回收率为100.26 % ,RSD=1 14 % (n=9) ,标示量为98.6 %。结论 :制备工艺合理 ,质量控制方法简便、易行 ,制备的冻干针剂能满足制剂学及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测定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中地塞米松磷酸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吸收不同强度的γ射线辐照后样品含量变化。方法将同一批号的样品放置于60Co-γ射线放射源中,一次性吸收1,2,4,8,16,25 kGy的辐照剂量。以0.75%三乙胺(磷酸调节pH至3.0)-甲醇(25∶75)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42 nm,进样量20μL。结果方法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5.0~12.0μg/mL(r=0.999 8);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100.902%,98.974%,100.518%,日间及日内精密度RSD均小于2%(n=3)。吸收1,2,4,8,16,25 kGy的辐照剂量后样品含量随着辐照强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具有一定线性特征。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在辐照下具有不稳定性,且辐照对其含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盐酸洛美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中洛美沙星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菲罗门Gemini-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以戊烷磺酸钠溶液(取戊烷磺酸钠1.5 g,磷酸二氢铵3.5 g,加水950 ml使溶解,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用水稀释至1 000 ml)-甲醇(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7 nm。结果:在10.0~199.5μg/ml范围内,洛美沙星色谱峰峰面积与其浓度成良好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100.11%,RSD为0.51%(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盐酸洛美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氯芬酸钠喷雾剂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青  彭亚玲 《中国药业》2010,19(12):38-39
目的建立测定双氯芬酸钠喷雾剂中主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80:20:0.8),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84nm。结果双氯芬酸钠质量浓度在20~7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6%,RSD=0.86%(n=6)。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双氯芬酸钠喷雾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柳安咖注射液中水杨酸钠、安替比林和咖啡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Agela Technologies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0.02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 2.6)-乙腈-甲醇(70∶15∶15);检测波长:280nm;柱温:35℃;流速:1.0mL.min-1;进样量:20μL。结果水杨酸钠、安替比林和咖啡因线性范围分别为13.79~124.1(r=0.999 9),4.016~36.14(r=0.999 9)和2.078~18.70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RSD为0.5%),100.0%(RSD为0.5%)和100.5%(RSD为0.4%)。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快速,专属性强,可有效地控制复方柳安咖注射液中水杨酸钠、安替比林、咖啡因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尤慧莲  汪冰  徐丽华 《中国药事》2012,26(7):743-746
目的 建立测定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B、迷迭香酸4种水溶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乙腈和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86 nm.结果 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4种成分进样量分别在0.321~3.531μg、0.144~0.865μg、0.359~1.796μg、0.134~0.66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5%(RSD=0.89%)、100.29%(RSD=1.43%)、99.23%(RSD=0.26%)和97.36% (RSD=0.27%).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丹红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