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痉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组在临床治疗有效率、痉挛缓解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程度较对照组均更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缓解脑血管病后的偏瘫痉挛,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治愈率低为特点,常出现偏瘫或单瘫等症状.因此,有效地防治本病已成为今日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有一定的优势,急性期的治疗又是降低本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中风是指脑血栓形成或脑血栓的基础上导致脑梗塞、脑动脉堵塞而引起的偏瘫和意识障碍。不仅发病率高,也具有较高的病亡率以及致残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由于患者有脑血栓形成,或者以脑血栓作为基础,进而出现脑梗塞等症状。在中医学中,缺血性中风属于"中风"范畴,此疾病通常情况下病情没有出血性中风严重。临床中治疗此疾病会应用到多种中药注射液,但是如何正确以及合理的使用中药注射液,仍然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所以,应当综合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判断,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头针加电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等疾病,其致残率高,偏瘫为其主要后遗症。我科采用头针加电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计8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卒中不仅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危害人民健康,而且存活的患者中,多数患者均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目前治疗脑梗死,中医学强调辨证施治,整体调理;西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是根据其病理生理过程,在有限治疗时间内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总之,治疗脑梗死应中西医结合分期分时段分型辨证论治,中西医并举,发挥各自优势,将是脑梗死今后的研究方向。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发展,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必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中风又称脑梗死,是中风的常见类型,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类型中风。气虚和血瘀是缺血性中风的根本病机,益气活血法作为缺血性中风的基本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发展,是缺血性中风各个时期治疗的主线。笔者对近年来益气活血法治疗不同时期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腕踝针结合电针疗法应用于缺血性中风偏瘫治疗中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8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9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采用腕踝针结合电针疗法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的恢复情况,并评估不同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能力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 0. 05),并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相较于对照组更为显著(P 0. 05),其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腕踝针结合电针疗法应用于缺血性中风偏瘫治疗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提高康复治疗的有效率,实际应用价值高,值得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8.
肖岚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3):744-745
脑血管病是当今社会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非常高的疾病,而其中70%~80%又是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危重,临床症状是突发偏瘫、意识障碍等,临床对这类急症患者的及时治疗就要求CT室尽早作出准确的诊断,以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9.
中风病是脑病科的多发病、常见病,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日益增加. 西医的脑梗死即中医"中风"范畴,又称为缺血性卒中,西医认为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致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疾病. 中风病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治愈率低的脑血管疾病,往往来势迅猛,由高血压引起的中风可能随时发生.中风最初发作的30 min是最佳的抢救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将大幅升高.  相似文献   

10.
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等.中风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医学家们正从各个方面探索中风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脑梗死即缺血性卒中,是一种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的血流突然减少或停止,导致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或软化,并伴有偏瘫、失语等相应临床症状的病症。脑梗死的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由于其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现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2.
克果 《大家健康》2012,(6):26-26
脑梗死又叫脑卒中、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脑梗死的通常表现是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常见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偏瘫等症状,患有糖尿病、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学将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出血性脑血管病,在中医学中统称中风.中风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而广受关注,普通人群对于中风更是谈"风"色变.疏血通注射液为地龙、水蛭精制而成,两者配伍有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从现代医学角度而言水蛭含有的水蛭素,地龙含有的蚓激酶,能够抗凝、抑制血栓形成和溶微血栓作用.基于上述原因,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早期即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为缺血性中风提供新的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前 在导致死亡的疾病中,脑卒中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处于死亡率的第二位,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其死亡率大大增加.全部脑卒中患者中,约80%由脑梗死引起,该疾病致残率极高,且极易复发,复发性中风的死亡率大幅度增加.脑梗死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常需使用溶栓、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液循环,同时针对高血压、感染等不同并发症进行综合治疗,患者在恢复期后需长期用药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5.
中风(stroke)也叫脑卒中[1],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由于中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而备受人们关注.我国每年约有210万新发生的中风患者,每年约有170万人死于中风,生存的中风患者为约640万~850万,50%以上的中风患者会遗留有偏瘫.目前对于中风偏瘫药物疗效不肯定,西药副作用大,康复费用高,疗程长,且易复发.2012年2月~2014年7月将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西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调和阴阳经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61例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调和阴阳经刺法)32例和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2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和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样高于对照组(93.7%82.8%,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治疗当中,调和阴阳经刺法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通关开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早期偏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现代康复评定方法研究通关开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早期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通关开窍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治疗按BNC脑血管病临床指南用药规范治疗.通关开窍组在药物规范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进行通关开窍针刺法治疗,疗程30 d.治疗前后行简式Fugl-Meyer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价.结果治疗第15天,Fugl-Meyer评分通关开窍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Barthel指数2者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30天,Fugl-Meyer评分通关开窍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1),Barthel指数2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关开窍针刺法结合药物规范治疗缺血性中风早期偏瘫患者疗效肯定,发挥了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靳三针在缺血性中风痉挛期偏瘫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痉挛期偏瘫患者7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5,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观察组(n=35,采用对照组+靳三针治疗)。比较两组四肢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MA和ADL评分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靳三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期偏瘫患者效果显著,能恢复肢体运动,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心房颤动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对近3a收治的56例心房颤动合并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房颤组的患者大面积梗死的发生率高,病死率高,意识障碍的程度深,神经缺损造成的偏瘫重,容易发生出血性梗死。结论心房颤动是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可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保护脑缺血损伤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高致残、高复发的常见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我国脑血管疾病居三大死亡原因(脑血管病、心脏病、癌症)首位,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60%~80%[1].中医药治疗中风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治疗经验,其防治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进展较快,兹就其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