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手术室护士对HIV/AIDS的职业防护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提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防护对策,减少职业性感染的发生。方法总结分析6年来19例HIV/AIDS患者手术时的防护措施。根据手术人员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加强隔离措施,规范术中操作以及被污染后的应急处理。结果手术室护士加强职业防护和消毒隔离措施,有效减少了手术室护士职业感染HIV的机率。结论手术室护士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和完善的应急处理,是减少医源性感染HIV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在我国已进入广泛流行期。随着AIDS感染者的增多,艾滋病房护理人员感染HIV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尽管职业暴露感染HIV的几率很低,但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后预防处理过程中暴露人员的生活与行为都要受到限制和影响,心理压力很大,一旦感染,后果严重。因此,要严格执行我国卫生部实施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加强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培训,最大限度降低HIV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旭  唐丽娜 《吉林医学》2011,(20):4215-4216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而感染艾滋病病毒。方法:对9例接触艾滋病患者出现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的感染途径、暴露后的处理方式及工作人员身体状况、后期追踪随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是经皮肤损伤暴露,暴露后及时处理且追踪随访1~2年,HIV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危险性认知不够,职业防护能力较低,工作中应严格执行艾滋病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防范和处理措施,就可以大大减少艾滋病职业暴露发生,确保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4.
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长期接触传染源,有危险操作和意外暴露,应在工作中预防职业暴露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职业暴露。建立与职业暴露有关的站内感染管理制度,加强工作人员的防护,提供主动和被动免疫,建立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做好环境消毒和人员消毒工作及危险物品的管理。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并根据事故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阐明HIV、HBV、HCV等病毒职业暴露的处理,职业暴露后的报告和登记,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红英 《右江医学》2007,35(2):230-231
随着艾滋病流行形势的日益严重,临床就诊的艾滋病(AIDS)病人越来越多,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病毒(HIV)暴露机会也将增加,虽然相关报道经各种形式穿破皮肤暴露HIV血液感染的危险性仅是0.3%[1],但由于目前AIDS还缺乏有效的药物治愈,一旦感染其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应高度重视临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问题,加强对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防护,并制定相关的防护措施,防止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我院2004年6月-2006年6月收住HIV感染和艾滋病患者73例,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9人,由于及时采取措施补救,医学观察追踪1年多,无一例发生HIV感染。…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15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完善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方法结合卫生部制定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对我院15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HIV/AIDS)职业暴露类型、经过及暴露后的处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暴露的原因是AIDS知识缺乏,普遍性防护意识淡薄;未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太重视锐器损伤后的处理。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易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因此应加强医务人员全面防护的相关教育和培训。[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以及防控干预.方法 选取2010~2015年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医务工作人员,对其科室分布、暴露方式、暴露途径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 采取防控干预对策.结果2010~2015年共暴露21例医务工作人员,其中艾滋病科13例,手术室3例,妇产科2例,检验科2例,门诊1例.暴露人员中护士有12例,占比57.1%,医生6例,占比28.6%,检验员2例,占比9.5%,门诊1例,占比4.8%.暴露方式:意外损伤16例,占比76.2%,防护不当5例,占比23.8%.21例HIV职业暴露医务工作人员暴露后均进行紧急处理,并进行医学监测1年,21例职业暴露医务工作人员的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加强对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提高其防护意识,发生暴露后即刻进行规范处理,以预防职业暴露及暴露后感染.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及暴露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及用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相关人员提供资料。方法:分析和总结该院9例HIV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和监测结果的情况。结果:9例医务工作人员、公安干警职业暴露后,经及时处理和预防性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在6个月的随访结果中均未发生血清阳转。结论:HIV职业暴露后及时处理,尽早联合应用抗HIV药物可降低HIV感染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HIV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笔者所在医院近1年发生数十起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事件,本文从临床工作的角度出发,探讨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这对于杜绝医护人员医源性HIV感染的发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艾滋病流行趋势,探讨血液检测人员防护措施。方法结合近年来各方面研究资料,了解职业暴露的各方面原因,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和《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对艾滋病防护措施进行详细分析总结。结果根据美国CDC研究资料,发生针具刺伤时,HIV感染的机率为0.33%(20/6 135),粘膜表面暴露时,感染HIV的机率为0.09%(1/1 143)。严格执行防护措施是从事医疗和实验室检测活动的前提。结论按要求进行安全操作,认真进行防护,能够避免医护及血液实验室检测人员的暴露事件。  相似文献   

11.
26例AIDS/HIV感染产科手术中职业暴露防范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孕妇,产科手术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职业暴露的防范。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住院26例AIDS/HIV感染孕妇,由10位助产人员(其中,医生4人,助产护士6人)给予接产,并实施产科手术28次(其中,接产11次,剖宫产15次,剖腹探查术2次),对其产科手术中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0位产科人员中,1人次发生职业暴露。危险行为4处4次,经规范紧急处理、随访观察后,没有发生职业感染。结论:产科人员对AIDS/HIV感染处于高度暴露的环境:只要加强防范意识,严格执行艾滋病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防范、处理措施,可以大大减少产科中艾滋病的职业暴露,并预防职业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云南省省、县两级医务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现状,探讨自我保护意识和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高对职业暴露防护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45名云南省省/县两级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个人情况、艾滋病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程度、针刺伤情况及对职业暴露态度、发生职业暴露的频率等.结果云南省省、县两级医务人员对HIV传播途径等相关知识知晓率达92.68%,对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2.10%,自我保护意识也基本形成,但仍普遍存在以针刺伤或锐器伤为主要职业暴露问题.结论基层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还存在潜在的危险,应进一步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及技能培训,尽可能地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从事HIV感染者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现状及其防护意识,以减少HIV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方法:对我县19个乡镇成立的HIV/AIDS(艾滋病患者)8个救治点及妇幼机构中从事HIV母婴阻断的护理人员共82人,以无记名调查问卷搜集资料,对问卷综合分析。结果:每年接受2次以上培训者占3.7%,每次戴无菌手套者16.1%,熟悉普遍性防护原则占9.6%,职业暴露后能够正确处置占25.8%。结论:对从事HIV感染者护理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持培训合格证上岗、严格操作规程、提高个人防护意识等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孙树平 《医学综述》2009,15(14):2163-2165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血液传播疾病,因传播速度快、波及传播地区广和病死率高而备受关注。大多数艾滋病患者首诊于口腔科且出现特殊的口腔症状如白色念珠菌病、口腔白斑、牙周病、坏死性牙龈炎、Kaposis肉瘤等,因此口腔医务人员应警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的口腔表现,以便早期发现。同时医护人员在治疗中直接与患者接触,手易被唾液、血液的分泌物等污染,所以口腔医护人员做好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实名制在全国的实施,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赞同者认为实名制有利于艾滋病人的治疗和社会的整体防护。反对者认为实名制会使感染者讳疾忌医,或导致艾滋病感染者的隐私泄露。只有严格的隐私保护措施的实行,才能保证艾滋病实名制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医务人员HIV/AIDS防护知识与职业暴露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HIV/AIDS防护知识与职业暴露的现况及其相关性。方法:对开封市3所医院的在岗医务人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①被调查的287名医务人员中,AIDS基本知识的正确回答率较高,但“标准预防的概念”和“HIV职业暴露后报告程序”正确回答率较低。88.3%的人有防护意识,一半的医务人员“非常重视”HIV/AIDS自我防护。②177人2年内有职业暴露的经历,暴露总次数为492次,每人每年平均暴露1.39次。暴露发生最多的为护士(63.2%),主要方式为针刺切割伤(40.3%)和经损伤后的皮肤接触(33.7%)暴露。③医务人员HIV/AIDS防护知识中“防护意识”、“自我防护态度”与发生职业暴露之间均存在关联性(P〈0.001)。结论:医务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较大,应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绍丽  张旭 《重庆医学》2008,37(1):25-26
随着艾滋病(AIDS)在我国的流行,预防和治疗AIDS已经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由于医务人员长期工作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第一线,发生HIV职业暴露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而一旦发生,则可能对医务人员个人、所在单位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了解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现状并作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In dealing with HIV infection and AIDS, the law must balance the public health interests of the community against the potentially conflicting rights of individuals to liberty and privacy. This article reviews public health legislation currently in force in Australian States and Territories, discusses the potential for coercive strategies to be applied to AIDS sufferers and persons who are or who are presumed to be infected with HIV, and considers how to deal with HIV-infected persons who knowingly or recklessly spread the virus. It is possible that strong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spread of HIV may be counterproductive because they discourage the cooperation of infected persons and groups at high risk of infection. Although the potential for restrictive practices is great, the law must make, and in Australia has made, some compromises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larger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9.
王建萍  王秀芳 《中华医护杂志》2006,3(4):311-311,310
目的对手术患者加强术中防护措施,防止医源性感染和职业暴露。方法术前充分准备,做好防护措施;术中、术毕医护人员密切配合,规范操作,做好各项消毒工作,预防感染。结果37例手术患者未发生一例交叉感染和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结论医护人员应熟悉的传播途径,消除恐惧心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和防护措施,医源性感染和职业暴露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患者外科手术80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艾滋病(HIV/AIDS)患者围手术期需重视的问题,为各级医院开展此类手术提供借鉴.方法对80例进行普外科手术的HIV/AIDS患者从心理分析、术前准备、术中的防护、职业暴露、术前、术后CD4、CD4/CD8检测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所有病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机会性感染,无死亡病例,医务人员无1例职业暴露.结论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范,对医患双方而言,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