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理念下早期被动训练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踝关节骨折病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踝关节切开内固定术,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快速康复理念下早期被动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12周后踝关节运动度数(伸、屈、旋前及旋后)、AOFAS后足评分与Baird踝关节评分、生活质量(GQOLI)评分、干预前与干预4周后踝关节肿胀程度与初始下地行走疼痛(VAS)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12周后,观察组踝关节伸、屈、旋前及旋后角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 AOFAS后足评分、Baird踝关节评分、GQOLI量表中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踝关节肿胀程度与初始下地行走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康复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P 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下早期被动训练可有效减轻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关节肿胀与疼痛程度,促进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并发症风险,对改善患者预后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模拟情境式健康教育联合持续反馈康复训练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28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实施持续反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持续反馈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实施模拟情境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Mazur踝关节症状评分系统(Mazur)、中文修订版疾病认知问卷(IPQ-R)、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AOFAS、Mazur、IPQ-R、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6个月踝关节背伸活动度、踝关节跖屈活动度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踝关节背伸活动度、踝关节跖屈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模拟情境式健康教育联合持续反馈康复训练有利于减轻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踝关节肿胀程度,改善踝关节功能并提高其活动度,提高患者对疾病康复的认知,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强化康复训练对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下肢静脉畸形行血管瘤切除术后患者61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和强化组31例。常规组采用下肢静脉畸形术后常规康复训练进行干预,强化组则进行强化康复训练。于干预前、干预后(即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出院3个月后采用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学会(AOFAS)踝-足关节功能评分(即AOFA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背屈度、跖屈度)测量、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中文版关节炎生活质量简易评分(AIMS2-SF)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踝-足运动功能、踝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同时记录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继发跟腱挛缩、出血、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出院1个月和3个月后,2组患者的AOFAS总分、踝关节背屈角度和踝关节跖屈角度与组内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强化组患者的AOFAS总分、踝关节背屈角度、踝关节跖屈角度即优于组内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强化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AOFAS总分、踝关节背屈角度、踝关节跖屈角度亦显著优于常规组出院3个月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出院1个月和3个月后,2组患者VAS评分和AIMS2-SF总分均显著优于组内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强化组干预后和出院一个月后的VAS评分亦显著优于常规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治疗期间,常规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0%,强化组无不良事件发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康复训练可促进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缓解患者疼痛的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理念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8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骨折内固定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快速康复理念组,每组各43例。常规组术后接受传统护理干预,快速康复理念组术后接受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12周后生活质量问卷(GQOLI)评分、踝关节运动度数、Baird踝关节评分及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4周后骨折处肿胀程度及初始行走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12周后,快速康复理念组踝关节运动度数恢复明显优于常规组,GQOLI中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躯体功能评分、Baird踝关节评分及AOFAS踝-后足评分均较常规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周后,快速康复理念组骨折处肿胀程度及初始行走VAS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均较常规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护理中采取快速康复理念,能更有效地缓解肿胀与疼痛,缩短关节功能恢复进程,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北省秦皇岛军工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外侧"L"形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治疗前后通过Maryland足功能评分对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进行评价;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治疗前后通过X线片测量两组患者跟骨结节关节(Bohler)角度;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AOFAS)评分、Karnofsky评分来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踝关节恢复程度Maryland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的Maryland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踝关节Bohler角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ohler角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的Bohler角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AOFAS评分和Karnofsky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OFAS评分和Karnofsky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31%,对照组为47.1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术后踝关节结构及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王新刚  黄鹏  吕荼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3):389-391,395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重建联合内固定治疗旋后内收Ⅱ度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102例旋后内收Ⅱ度踝关节损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踝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重建联合支撑钢板内固定)和对照组(切开复位联合支撑钢板内固定),每组51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小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观察组Maryland评分中疼痛、功能、对线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OFA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踝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重建联合内固定治疗旋后内收Ⅱ度踝关节损伤恢复时间短,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佳,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保守治疗与手术切开复位治疗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2例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手术治疗)和对照组29例(保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与Liu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评分、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AOFAS总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及Liu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9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P0.05)。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切开复位治疗在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患者12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运用金属螺钉疗法,观察组运用可吸收螺钉疗法。记录、对比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踝关节功能评分、手术操作时长、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在院治疗时长。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行走能力、跑步能力、X线测定等踝关节功能评分对照,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操作时长、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等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及在院治疗时长显著缩短(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可吸收螺钉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加快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进程,而且具备较高的组织相容性,安全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式早期康复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关节活动度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医院诊治的11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予以思维导图引导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踝关节背伸、跖屈角度、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踝关节肿胀程度、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前后轴稳定指数、左右轴稳定指数、A2~A6稳定指数、A4~A8稳定指数、圆周稳定性指数]及Tinnetti平衡步态评分。结果 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VAS评分、踝关节肿胀程度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时间与组间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术前,两组VAS评分、踝关节背伸、跖屈角度及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前后轴稳定指数、左右轴稳定指数、A2~A6稳定指数、A4~A8稳定指数、圆周稳定性指数、BBS、Tinnett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两组踝关节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清醒至72 h NRS评分、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术后苏醒时间、术后12 h、24 h、48 h睡眠时间及出院前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清醒至术后72 h,两组NR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术后12 h、24 h、48 h 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清醒、术后72 h两组NRS评分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干预前SDS、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比对照组均更低(P<0.05);观察组术后呼之睁眼时间、呼之握拳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气管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12 h、24 h、48 h,两组睡眠时间均呈延长趋势,且观察组术后12 h、24 h、48 h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前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可促进机体恢复,减轻疼痛,缓解负性情绪,缩短苏醒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讨股骨骨折执行优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接受诊治的80例股骨骨折患者进行组别划分,分别为以常规模式开展护理的对照组40例,以优质综合护理开展干预的观察组40例,在干预效用的评价上以腰椎功能、生活质量为依据。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腰椎前屈、腰椎后伸、腰椎左侧屈、腰椎右侧屈数值接近(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上述指标数值均较对照组高,统计学意义明确(P<0.05)。干预前组间6项生活质量评分(生理职能、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数据接近(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上述6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统计学意义明确(P<0.05)。结论 对股骨骨折患者开展优质综合护理,对其腰椎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结合医护查房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40例妇科肿瘤行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结合医护查房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肠鸣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腹胀、恶心呕吐、腰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II(HPLP I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结合医护查房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可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旋前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与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恢复优良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折恢复优良率依次为(86.34±6.65)分、(53.09±6.84) d、93.48%,对照组依次为(78.52±7.21)分、(64.16±7.15) d、76.0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折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胫腓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2、4、8、10周,观察组的骨痂形成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HSS及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HSS及AOFA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胫腓骨骨折效果显著,可以促进骨痂的形成,缩短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膝、踝关节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结合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病人患侧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29例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4例行穴位电刺激疗法,观察组65例增加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6周后对比表面肌电测试指标、踝关节运动学参数、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患侧踝关节最大用力背屈时胫骨前肌积分肌电值(iEMG)水平高于对照组,在最大自主收缩条件下踝关节背屈时的EMG协同收缩率(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侧踝关节最大背屈及最大跖屈角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下肢Fulg-Meyer评分、Tinnetti平衡步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步长、步速、步频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结合穴位电刺激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病人下肢运动功能,提高病人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H”模式结合“五步法”护理在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1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踝关节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3H”模式结合“五步法”护理;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量表(GSES)]、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术后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关节肿胀消退率、踝关节功能、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术后关节肿胀消退率、踝关节足功能评分逐渐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H”模式结合“五步法”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改善应对方式,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关节肿胀消退,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激励式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自我效能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该院肿瘤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激励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改善情况、术后康复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上肢外展、前屈、内旋、外旋、后伸等角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医疗环境、心理护理、服务态度及操作性护理等方面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激励式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张军武  台琦 《医学临床研究》2022,(10):1563-1566
【目的】探讨膝关节屈曲体位与运动体位间断缝合切口对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疼痛、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榆林市第二医院初次拟行TKA的80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中选择膝关节屈曲体位间断缝合切口,观察组术中选择运动体位间断缝合切口。比较两组切口长度、切口缝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曲马多使用量、住院时间、拆线时间、切口愈合评分(HWES评分)、患者切口自评满意度评分(Liktert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天屈伸功能锻炼时、术后第1天睡觉前和术后拆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和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结果】观察组切口缝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曲马多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拆线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ikter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WE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至术后拆线时,两组VAS评分均呈递减趋势(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屈伸功能锻炼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第1天睡觉前、术后拆线时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至术后6个月,两组HSS评分和ROM均呈递增趋势(P<0.05);观察组术前HSS评分和RO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SS评分和RO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屈曲体位间断缝合切口,TKA术中运动体位间断缝合切口可获得满意的切口愈合效果,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且并未增加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在车祸致老年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120例车祸致老年胫腓骨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术后12个月手术疗效(Johner-Wruh胫骨骨折疗效标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AOFAS踝-后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手术疗效优良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18.33%(P<0.05)。结论 相比传统锁定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20.
黄芳 《临床医学》2023,(5):61-62
目的 探讨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减重行走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LDH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减重行走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外治疗仪,两组均持续干预3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关节活动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关节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外治疗仪联合减重行走训练能够减轻LDH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增加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