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后血管再闭塞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再闭塞情况分为再闭塞组(26例)与稳定再通组(86例).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急性后循环脑梗死(acute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APCI)血管内支架取栓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3年2月期间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行血管内支架取栓的A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血管取栓术后血管再通情况评估支架取栓术后疗效,并分为无效组(17例)及有效组(108例)。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PCI患者血管内支架取栓效果的因素。结果 125例患者中108例支架取栓有效,17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6.40%;无效组梗死至手术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取栓次数与侧支循环不良人数均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梗死至手术时间长、NIHSS评分高、取栓次数≥3次与侧支循环不良是影响APCI患者支架取栓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3.651、3.796、4.116、3.370,95%CI为1.605~8.305、1.669...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支架机械取栓治疗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中动脉M2-M3等相对小血管闭塞引起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解放军264医院采用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相对小血管(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中动脉M2-M3)闭塞引起超过静脉溶栓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例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及出院时NIHSS评分、闭塞血管再通情况,手术并发症,临床预后(3个月mRs)等指标,其中大脑中动脉M2-M3闭塞者6例,大脑前动脉闭塞者3例,大脑后动脉闭塞者4例.结果 13例中,取栓时间窗为3.5~7.0 h,从发病到复流时间为(4.53±3.21)h,13例血管均完全再通,其中TICI分级3级者11例,TICI分级2b级者2例.2例术后出现少量侧裂和蛛网膜下腔出血.NIHSS评分从入院时的(19.53±1.62)分降至2周时(3.15±0.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63,P〈0.01);90 d的mRs评分为:0分7例(53.85%),1分3例(23.08%),2分3例(23.08%),死亡0例.结论 由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中动脉M2-M3等相对小血管闭塞引起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时间窗内采取支架机械取栓治疗,血管再通率高,并发症低,可显著降低患者致残率,临床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机械取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12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通过机械取栓治疗的31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将入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n=16)和预后不良组(mRS≥3分,n=15)。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机械取栓除术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潜在预后因素。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术前、术后24 h NIHSS评分更高,房颤史比例更高,ASPECT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1、3.668、4.85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24 h NIHSS评分、ASPECT评分均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1.479、0.293,P<0.05)。结论 术后24 h NIHSS评分高、ASPECT评分低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MT)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以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和3~6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各46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并对单因素分析显示P<0.05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MT预后的因素。结果 两组的性别、居住地、婚姻状况、2型糖尿病、心房颤动、饮酒史、术前收缩压、术前舒张压、初级卒中中心转入、桥接、急性卒中治疗Org 10172试验(TOAST)分型、出血性转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年龄、高血压、吸烟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NIHSS评分、术后第3天NIHSS评分是影响MT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NIHSS评分和术后第3天NIHSS评分较高会增加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MT不良预后的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前循环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急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机械取栓(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成功再通后无效再通的发生情况,分析其无效再通的危险因素。方法120例行MT成功再通的前循环LVO-AIS患者,根据MT术后90 d 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分为有效再通组(mRS评分≤2分)42例和无效再通组(mRS评分>2分)78例,比较2组年龄、性别比例、ASPECTS评分、入院时NIHSS评分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前循环LVO-AIS患者MT成功再通后出现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及并发症预测前循环LVO-AIS患者MT成功再通后出现无效再通的效能。结果120例患者术后90 d无效再通78例(90 d mRS评分3~6分),无效再通率为65.0%。无效再通组年龄[66.00(57.00,74.00)岁]大于有效再通组[62.50(48.25,72.25)岁](Z=-2.032,P=0.044),ASPECTS评分>8分比率(41.0%)低于有效再通组(66.7%)(χ2=6.190,P=0.013),男性和糖尿病比率(64.1%、38.5%)、入院时NIHSS评分[18.00(14.25,23.00)分]、sICH和并发症发生率(33.3%、92.3%)及90 d mRS评分[4.00(3.00,5.75)分]均高于有效再通组[42.9%、16.7%、14.00(12.00,15.75)分、4.8%、61.9%、2.00(1.00,2.00)分](P<0.05)。年龄(OR=1.040,95%CI:1.000~1.080,P=0.041)、入院时NIHSS评分(OR=1.130,95%CI:1.020~1.250,P=0.016)、sICH(OR=5.930,95%CI:1.080~32.730,P=0.041)、并发症(OR=4.540,95%CI:1.340~15.370,P=0.015)是前循环LVO-AIS患者MT成功再通后出现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以55.5岁、15.5分为最佳截断值,预测前循环LVO-AIS患者MT成功再通后出现无效再通的AUC分别为0.592(95%CI:0.480~0.703,P=0.010)、0.735(95%CI:0.644~0.825,P<0.001),灵敏度分别为80.77%、69.23%,特异度分别为40.48%、73.81%;有sICH、并发症预测前循环LVO-AIS患者MT成功再通后出现无效再通的AUC分别为0.643(95%CI:0.545~0.741,P=0.010)、0.652(95%CI:0.543~0.761,P=0.006),灵敏度分别为33.33%、92.31%,特异度分别为95.24%、38.10%;4项联合预测的AUC为0.828(95%CI:0.750~0.907,P<0.001),灵敏度为87.18%,特异度为66.67%。结论高龄、高基线NIHSS评分及有sICH和并发症的前循环LVO-AIS患者MT成功再通后易出现无效再通,4项指标联合预测无效再通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7.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及时血管再通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机械取栓作为再通的手段之一,有着更高的再通率及良好预后,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取栓术后血压控制目标尚未明确。高收缩压及较大的血压变异率与90 d功能预后差及脑出血转化相关,把握血压控制靶点尤为重要。美国卒中协会推荐取栓术后将血压控制在180/105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高水平的血压目标必然会导致出血转化风险加大。文章对急性脑梗死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病理生理机制、机械取栓术后不同再通程度血压的合理控制目标及血压治疗作综述,旨在为机械取栓术后血压控制提供更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22年7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机械取栓治疗;n=41)与研究组(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治疗;n=44)。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结果:研究组血管再通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0.73%(P<0.05);2组治疗后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M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率为68.18%,高于对照组的43.90%(P<0.05);治疗后90 d内,2组颅内出血、再闭塞发生率与病死率比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连续收治的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50例,采用术后90天改良Rankin(mRS)评分分为远期预后良好(mRS≤2)组29例和远期预后不良(mRS≥3)组21例。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基础疾病、性别、年龄、术前ASPECT评分、术前NIHSS评分)、诊疗情况(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责任闭塞动脉、侧支循环、取栓次数、复合再通方式)、诊疗结果(血管再通率、术后24小时NIHSS评分、颅内出血转化、死亡)等进行单因素对比,单因素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两组在合并糖尿病、术前NIHSS评分、侧支循环、术后24小时NIHSS评分、责任闭塞动脉、血管再通率、术后1周颅内出血转化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侧支循环、血管再通率、术后1周颅内出血转化、术后24小时NIH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糖尿病、术前NIHSS评分、侧支循环、责任闭塞动脉、术后24小时 NIHSS评分、血管再通率、术后1周颅内出血转化是影响支架取栓治疗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因素,侧支循环代偿良好、血管再通率高、术后1周出血转化高、术后24小时 NIHSS评分恶化等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血管再闭塞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05—2017-04期间我院就诊的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再闭塞分为再闭塞组(13例)和稳定再通组(43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年龄和性别等)、既往病史(心房颤动史、高脂血症、高血压史、脑卒中史、吸烟史和糖尿病病史等)、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收缩压、溶栓时间窗等指标同血管再闭塞的联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血管再闭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同稳定再通组相比,再闭塞组中患者的年龄、性别、心房颤动史、高血压史、收缩压、高脂血症、脑卒中史、TC、HDL-C、吸烟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NIHSS评分≥13分、溶栓时间窗、糖尿病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再闭塞显著相关(P0.05),血管再闭塞组的总体生存时间显著降低(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血糖、NIHSS评分≥13分、溶栓时间窗、糖尿病病史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对中重度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管再通、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衡水市第六医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6例中重度ACI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动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支架机械取栓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再通率,术前及术后第1、7天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术后24 h出血率和术前及术后3、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血管再通率为84.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1、7天,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高于术前1 d,且研究组患者MMSE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出血率为5.1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mR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研究组患者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重度ACI患者应用支架机械取栓可以早期快速清除病变血管血栓,恢复血流灌注,增加血管再通率,且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好,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侧支循环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治疗疗效及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31 例进行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级评估患者的侧支循环状态,并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与侧支 循环不良组,根据NIHSS评分判定疗效,以90 d 的mRS评分判定临床转归并分为转归良好(0~2 分)和转归 不良(3~5 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研究侧支循环对机械取栓治疗临床转归的影响。结果:侧支循 环良好组与侧支循环不良组基线NIHS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5 d NIHSS 评分对比有显 著性差异(P=0.004);31 例患者中临床转归良好17 例,转归不良14 例,基线NIHSS 评分(P=0.044)和侧支循 环评分(P=0.021)是临床转归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进行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侧支循环良 好者更易获得神经功能改善,侧支循环评分及基线NIHSS评分与临床转归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患者90 d良好预后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 该研究为前瞻性登记、观察性、回顾性分析研究。连续纳入2015年6月—2019年6月入住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与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患者。根据性别,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影像学和临床资料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纳入患者298例。其中,男性185例,女性113例。两组年龄、吸烟、心房颤动、病前抗血小板、TOAST分型、主要受累血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基线资料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90 d良好预后率低于男性[比值比(odds ratio, OR)=0.46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0.275,0.775),P=0.0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校正混杂因素,性别与急性脑梗死取栓患者90 d良好预后无独立相关性[OR=1.511,95%CI(0.745,3.066),P=0.2...  相似文献   

14.
程飞 《大医生》2023,(3):18-20
目的 研究静脉溶栓后机械取栓桥接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反应蛋白(CRP)、人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和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急性大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单纯静脉溶栓治疗)、B组(直接机械取栓治疗)和C组(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各35例。比较3组患者血清ICAM-1、CRP、MCP-1水平变化,评估其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ICAM-1、CRP、MCP-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C组患者血清ICAM-1、CRP、MCP-1水平低于A组、B组(P <0.05),治疗后,3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C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A组、B组(P<0.05)。结论 静脉溶栓后机械取栓桥接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脑梗死能够促使血清水平恢复正常,减轻病情,减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再通术中应用Embotrap Ⅱ取栓支架的近期疗效,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闭塞患者31例,均于发病24 h内行血管内再通术,术中首选应用Embotrap Ⅱ取栓支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双支架(Embotrap+Solitaire)“Y”补救、抽吸术。记录1次再通率、最终再通率、穿刺至再通时间及术后死亡、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术后1、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随防至2022年1月,记录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2分]。结果 术后即刻行血管造影及CT检查,31例中30例(96.8%)血流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 mTICI)≥2b级],1例(3.2%)mTICI 2a级,穿刺至开通时间(50.5±25.0)min。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清对氧磷酶-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按随机抽取红黄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清对氧磷酶-1水平与神经功能、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降低,血清对氧磷酶-1水平升高,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大(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生活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减轻脑损伤,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其主要特点为发病率逐年增高,死亡风险大,疾病预后不良。对于急性大脑动脉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单纯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的闭塞血管再通率低,远期预后差。随着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动脉溶栓、支架置入术、机械取栓等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段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超早期应用越来越多。该文就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动脉闭塞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机械取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极具前景的方法,已成为AIS脑血管闭塞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可通过缩小梗死区获得更好的临床结果,但仍有50%的患者出现不良结局,以出血转化(HT)最为常见,尤其是实质出血,与神经症状的恶化密切相关。本文就AIS患者经机械取栓治疗后发生HT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动脉闭塞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采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急性颅内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建立急救流程与绿色通道,积极快速进行术前准备,术后做好血压的监测与管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同时加强康复护理。结果2例取栓未成功,术中行DynaCT检查,明显再灌注出血,结束手术。其余34例取栓成功,造影显示血管再通,取栓术后3 d复查SWI提示再灌注微出血16例。出院后1~3个月随访mRs,显示0分11例、1分14例、2分5例、3分3例、5分1例、6分2例。结论T6SS配合做好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术患者的护理,能最大程度为患者赢得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通过实施康复护理可减轻残障程度,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20.
李军  李薇  苏杭 《大医生》2022,(3):20-23
目的 探索RECO脑血流恢复装置(RECO支架)取栓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大血管闭塞并行RECO支架取栓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25例,mRs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