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乳腺癌病人30%~40%发生广泛转移,新发乳腺癌有3.5%~7%已出现转移。晚期乳腺癌(Ⅲ期和Ⅳ期)指不可手术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或转移性乳腺癌,仍是一种几乎无法治愈的疾病。全身治疗是其标准治疗方法[1]。其中位总生存期约为3年,5年生存率约为25%[2-3]。  相似文献   

2.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20年其新发病例已超过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针对乳腺癌的外科治疗,起始于1894年Halsted创立的乳腺癌根治术。随后经历了扩大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目前早期乳腺癌倾向于保乳术(肿块扩大切除+放疗)以及保留乳头乳晕乳房切除(nipple-sparing mastectomy,NSM)联合重建手术[2-3]。从历史演变中可看出,  相似文献   

3.
<正>生育力保存是指使用手术、药物或辅助生殖技术等对存在不孕或不育风险的成人或儿童提供帮助,保护其生殖内分泌功能并产生遗传学后代[1]。化疗是临床上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大剂量化疗可使患者病情得到缓解[2]。然而化疗药品具有性腺毒性作用,可导致年轻女性卵巢功能低下,造成卵巢衰竭、闭经,增加不孕风险,使患者生育能力下降[3,4]。由于化疗导致的卵泡医源性破坏,在儿科及年轻女性中表现更为明显[5]。对于女性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常用、  相似文献   

4.
<正>淋巴系统是乳腺癌的重要转移途径,主要包括腋窝、内乳、锁骨下、锁骨上和胸肌间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分别为98.2%、35.3%、1.7%、3.1%、0.7%[1]。区域淋巴结状态是乳腺癌患者分期、预后、辅助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影响因素。既往针对内乳、腋窝等区域的处理主要采用淋巴结清扫术。但清扫内乳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lymph node,IMLN)并不会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2],并且对于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阴性的患者,清扫淋巴结无治疗意义,还有可能出现上肢水肿、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等并发症。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技术无疑为乳腺癌患者带来福音,已成为早期乳腺癌腋窝处理的标准术式[3]。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是指接受原发灶引流的首站淋巴结。乳腺和皮肤的淋巴引流较肺、胃、胰腺等内脏器官简单,因此,SLN通常可代表区域淋巴结病理学状态[4,5]  相似文献   

5.
<正>肝癌是世界第三大死亡原因,我国是第五大死亡原因[1]。肝脏同时是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第一个转移部位[2]。术前明确肝癌患者肝内是否存在转移病灶和转移病灶的数目与肝癌患者的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外科手术方案的制定以及病人的预后显著相关[3]。  相似文献   

6.
<正>血液透析是延缓慢性肾衰患者死亡的有效措施,便秘是血液透析的消化系统并发症之一。研究[1]显示,国内外血液透析患者出现便秘的情况超过28%。在日常生活中约30%的人有便秘的问题[2],包括各年龄段的人。便秘会增加患者的身心和经济的负担,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活,并增加其他系统疾病发生的可能性。目前,防治便秘包括泻药[3]、灌肠、微生物制剂[3]、中药免煎颗粒[4]、中药贴敷[5]、耳穴压豆[5]、灸法[5]和穴位按压等中西医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引起腰背痛的主要原因,全球有75%~85%的老年腰背痛患者由IDD导致[1、2]。中国慢性腰背痛的整体患病率为27.6%,男性高于女性,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俨然成为一项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3、4]。IDD的发病机制复杂多维,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治疗以保守和手术治疗为主,在根除患者腰背部疼痛、恢复脊柱功能和避免疼痛复发等方面疗效欠佳[5]。  相似文献   

8.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为3.7%~5.1%[1],有0.5%~1%的患者需手术治疗[2],其不仅耗费了巨大的医疗资源,而且会导致较高的致残率与误工率[3]。自Yeung提出YESS (Yeung endoscopic spine system)[4]和Hoogland提出TESSY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urgical system)[5]以来,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逐渐兴起,其  相似文献   

9.
<正>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是常见的骨骼肌肉系统损伤,常见于中青年[1~3]。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如何选择尚存争议[4,5],但对于运动员、年轻人等运动功能要求较高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加肯定[6]。跟腱断裂的手术方式多样,近年来出现各种微创术式[7,8]。术式以及医生经验的差异导致术后外固定佩戴时间以及早期功能锻炼计划有所不同[9,10]。传统的术后康复方案通常需要严格非负重跖屈位石膏固定6周[11],  相似文献   

10.
<正>参乌益肾片(原名保肾片)源于一代名医、中医肾病宗师邹云翔教授1980年献出的其临床60余年治疗慢性肾脏病(CKD)行之有效经验方[1]。CKD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严重卫生问题。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对CKD制定了精确定义与分期。CKD在中国的发病率2012年已超过10.8%[2],且有患病率高,并发症多,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治疗费用高的特点。本研究以《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技术规范》为依据[3],  相似文献   

11.
<正>肛肠疾病为临床常见病,病发部位主要在肛门以及大肠部位,主要治疗措施为手术切除,手术以后产生强烈的疼痛感[1],很大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良的情绪反应,影响术后的预后和康复[2]。临床药师参与肛肠外科术后患者康复管理治疗,组成医师、护士与临床药师康复管理小组,可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方案,一方面,规范化疼痛管理,  相似文献   

12.
<正>肛肠疾病为临床常见病,病发部位主要在肛门以及大肠部位,主要治疗措施为手术切除,手术以后产生强烈的疼痛感[1],很大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良的情绪反应,影响术后的预后和康复[2]。临床药师参与肛肠外科术后患者康复管理治疗,组成医师、护士与临床药师康复管理小组,可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方案,一方面,规范化疼痛管理,  相似文献   

13.
<正>乳腺癌是目前中国乃至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同时也是全球女性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1-2]。乳腺癌具有较强的遗传背景,5%~10%的病人由特定乳腺癌遗传易感基因致病性胚系突变所致[3-4]。鉴于BRCA1和BRCA2的高外显率,其是最早明确的乳腺癌易感基因。近年来,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更多中、低外显率的乳腺癌易感基因被发现,如PALB2、CHEK2等,  相似文献   

14.
<正>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常见且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由于肝脏解剖结构特点以及HCC侵袭转移能力强,癌细胞易侵犯门静脉形成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有文献指出大约44%~62.2%的HCC患者合并PVTT[1]。HCC患者一旦合并PVTT,病情迅速进展,预后极差。PVTT的分型与患者预后息息相关,针对PVTT分型标准主要是中国程氏分型和日本肝癌研究学会的分型[2,3],西方尚未形成完整的分型体系。目前,东西方对HCC合并PVTT的治疗策略有很大不同。西方指南认为,PVTT是疾病晚期的标志,治愈希望渺茫,推荐系统抗肿瘤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法[4-6]。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临床实践指南推荐对部分严格选择的HCC合并PVTT患者进行更积极的抗癌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经动脉化疗栓塞等其他治疗[7]。本文结合国内外HCC诊疗指南及临床实践,对HCC合并PVTT东西方治疗差异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15.
<正>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多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其发生率为1%~4%,严重影响预后[2]。其中大部分感染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特别是葡萄球菌[3]。相比之下,真菌感染比较罕见,但其导致的后果更为严重[4]。  相似文献   

16.
<正>早期乳腺癌的治疗现状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已严重危害女性健康。自2020年起,乳腺癌已超过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1]。临床治疗中,基于病理结果,乳腺癌可被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过表达)、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等。对于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采取精准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胰腺癌是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因其发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故预后极差[1]。近年来,随着对胰腺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以外科为基础的综合治疗理念与技术的迅速发展,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也有一定提升。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及中国抗癌协会胰腺专业委员会在2021年与2020年分别对《中国胰腺癌诊治指南》[2]及《中国胰腺癌综合治疗指南》[3]进行更新与修订。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已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首要病因之一[1]。DKD患者肾脏预后较差,最终将进展为肾脏替代治疗[2],由于DKD患者常合并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其它并发症,DKD患者死亡率较其它病因显著升高,约占CKD患者死亡总数的34%~36%[3]。DKD的临床表现具有较大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9.
<正>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人类消化道肿瘤最常见的种类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与癌症相关死亡率分别位列第五位和第四位[1]。根据2022年我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与癌症相关死亡率均位列第三[2]。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和有效分子标志物,胃癌通常发现较晚,预后较差。其中,原发病灶的局部和远处转移是胃癌患者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3]。从解剖学上讲,肝脏是晚期胃癌最常见的血行转移部位。据统计,4~14%的患者在诊断时有肝脏转移[4-6]。  相似文献   

20.
<正>肺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重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1-2],然而术后5年生存率仅50%左右,术后排斥反应是影响手术长期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3]。虽然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有效地抑制了T细胞的增殖与活化,仍有许多患者出现严重的移植物功能障碍,其中诸多患者体内存在供体特异性抗体(donor-specific antibodies,DSA)。这表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4]。本文梳理了现有对于肺移植AMR的认识,全面概述了其发生机制、风险因素、诊断路径、治疗策略和预后,探索了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提高肺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