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影响.方法采用针灸、神经促进技术、心理治疗、医疗体操、作业治疗等方法对6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另65例作对照,以Fugl-Meyer评分法、Barthel指数、三级平衡评价、步行功能评价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在肢体功能、ADL、平衡、步行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脑卒中患者早日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200例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疼痛程度、肢体功能、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NFDS、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FDS、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缓解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肢体功能障碍是脑卒中较典型的后遗症,患者难以参与社会活动,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针灸疗法应用广泛,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是针灸的适宜病症,近年来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增多,具体针灸疗法各异,包括单纯针刺、艾灸、针灸为主联合疗法,以及火针、针刀、梅花针等特色针灸疗法。本文从不同疗法的治疗作用、优势和不足为切入点,以期为临床选择针灸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以及为进一步揭示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4.
针灸并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红  王爱东 《现代康复》2001,5(6):131-13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影响。方法:采用针灸,神经促进技术,心理治疗,医疗体操,作业治疗等方法对65例脑卒中患进行治疗,另65例作对照,以Fugl-Meyer评分法,Barthel指数,三级平衡评价,步行功能评价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在肢体功能,ADL,平衡,步行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性(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脑卒中患早日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动静平衡康复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疗效.方法: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单纯治疗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动静平衡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组另给予针灸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卒中患者关节疼痛与早期康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关节疼痛、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所有患者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发病后7d之内,无严重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无关节病变,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关节疼痛及肢体功能采用Fud-Meyer评分法测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a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治疗组为43.36&;#177;1.61。对照组为37.36&;#177;9.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846,P&;lt;0.001)。治疗组上、下肢运动功能和Barthel指数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对预防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关节疼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付云  唐燕 《护理与康复》2011,10(7):614-616
目的 探讨应用健康教育处方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52例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住院时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出院时行口头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在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6月后,进行脑卒中知识认知评价、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结果 出...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中频脉冲电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7 月至 2023 年 7 月进行治疗的 58 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9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中频脉冲电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张力、平衡功能、生活质量、血液流变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 组 , Fugl-Meyer 运 动 功 能 量 表 ( FMA )评 分 及 改 良 Barthel 指 数( MBI )评分高于对照组,肌张力分级优于对照组, Berg 平衡量表( BBS )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量表 ( QLQ-C30 )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浆黏度( PV )、纤维蛋白原( FIB )、全血低切黏度( LBV )、全血高切黏度( HBV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前后一般生命体征、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指标等均未出现明显异 常 ,仅 观 察 组 出 现 1 例 针刺部位轻微皮下血肿。 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联合中频脉冲电治疗可改善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针灸治疗方法应用于脑卒中引发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于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存在肢体运动障碍患者中筛选9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常规训练的对照组和用针灸治疗的观察组。两组均予以常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临床效果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83%,和对照组的82.98%相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38.86±10.25)分和对照组(39.07±11.17)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3.32±16.54)分高于对照组(52.96±16.71)分(t=3.037,P=0.003);治疗前观察组步态评估评分(40.26±3.58)分和对照组(40.11±2.23)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步态评估评分(78.33±4.52)分高于对照组(74.21±5.09)分(t=4.174,P=0.000)。结论:脑卒中患者发生肢体功能障碍在常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同时应用针灸治疗,有助于提升治疗有效率,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效果确切,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目的:探讨脑卒中功能障碍患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的必要性。方法:对67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施以早期(发病24h以内开始)康复护理训练,建立协调的运动模式。结果:67例肢体功能均明显提高。结论: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重组力或可塑性,在条件适宜时可以再生,早期康复训练促进了代偿和重组的产生,特别在24h内,及时训练可以防止疾病进展,减轻神经功能的损害,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减轻废用性萎缩程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病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康复组40例,常规组40例,两组病人均采用脑卒中后的常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肢体功能康复治疗,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均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改良的Barthel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结果:两组病人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均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改良的Barthel指数、HAMD评分,康复组治疗前FAM评分为:28.65±16.58,治疗后评分:59.80±23.39,P<0.01,常规组治疗前FAM评分为:32.20±12.38,治疗后评分:48.28±13.02,P<0.01;康复组治疗前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26.88±10.90,治疗后评分:53.50±12.82,P<0.01,常规组治疗前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25.75±9.01,治疗后评分:39.75±11.66,P<0.01;康复组治疗前HAMD评分:27.50±4.73,治疗后评分:14.28±3.66,P<0.01,常规组治疗前评分:26.45±4.66,治疗后评分:18.7±2.82,P<0.01.结果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1).排除重度痴呆以及由于失语、失用、感知功能有障碍而不能参与Fugl-Meyer运动功能、改良的Barthel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患者. 结论: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某院接收的7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给予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肢体功能。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肢、下肢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均有所上升,且实验组上肢FMA评分(37.58±9.06)分、下肢FMA评分(23.39±8.27)分高于对照组上肢FMA评分(20.89±7.56)分、下肢FMA评分(14.36±6.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可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患者早期双侧肢体康复训练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观察早期双侧肢体康复训练对恢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方法 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成双侧和单侧治疗组各30例,对双侧治疗组患者进行健侧、患侧肢体交替训练,对双侧肢体同时进行电刺激;单侧治疗组仅进行患侧肢体康复训练,并对患侧肢体进行电刺激.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E)、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双侧治疗组患者的NDE评分、Fugl-Meyer评分(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均明显好于单侧治疗组( 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双侧肢体康复训练优于单侧训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灸与电针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某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的诊疗记录以及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中的122例患者纳入此次实验研究。依据编号的奇偶性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电针刺激。依据FMA肢体运动功能量表评价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采用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量表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治疗后,FAM(46.28±4.06)分、Barthel(85.67±4.96)分、NIHSS(13.27±3.47)分、总有效率98.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电针刺激治疗脑卒中患者,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并可以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的常见症状,严重地影响了患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进行积极、及时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采用康复评定TEAM会的形式,对具体的脑梗死后偏瘫患进行讨论、分析,制定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对患进行积极治疗。治疗1个月后,再次对患进行疗效及功能评定,并制定出患后期所需接受的社区康复治疗方案,以期最终达到功能恢复。发病3个月后进行第三次康复评定,发病6个月后进行第四次评定,以观测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的康复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及后遗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实施早起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针刺结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肢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邱玲  曹娣 《中国临床康复》2002,6(3):361-361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患肢体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71例脑卒中患,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Bobath和运动再学习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同时施以常规针刺疗法,对照组公季以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Fugl-Meger测量得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提高,治疗组继发性残疾的发生率20.51%,对照组为43.74%。结论:针刺结合促通技术促进患功能恢复、提高患生活自理能力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  相似文献   

18.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对2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并与28例对照组患者比较,结果表明,康复组肢体运动功能明善(P<0.01),但随着年龄增加,功能积分逐渐减少。说明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对26例脑卒中患进行早期康复训练,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并与28例对照组患比较.结果表明,康复组肢体运动功能明善(P<0.01),但随着年龄增加.功能积分逐渐减少。说明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提高脑卒中后瘫痪肢体康复疗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脑卒中不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身心痛苦和经济问题,也给整个社会增加了难以估算的经济负担和社会问题,因此研究脑卒中后瘫痪肢体的康复,尤其运动功能的康复就成为当前神经科学研究和临床工作的首要任务。随着人们对脑卒中后中枢神经可塑性理论的深入研究,一些新的康复疗法也随之出现,并且对康复治疗的介入时间、康复评定方法的选择以及影响康复疗效的因素等方面都有了较为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