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破裂脑动脉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15例在起病后2 d内首次CT或MRI上表现为脑内出血(ICH),和(或)脑室内出血(IVH)、硬脑膜下血肿(SDH)和壁间出血(IMH)而无SAH的破裂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 、治疗方法 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首次CT或MRI检查表现为ICH者3例、IVH合并ICH者6例、SDH者1例、IVH者1例、IMH者3例和等高混合密度者1例.其中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6例、前交通动脉4例、后交通动脉3例、大脑前动脉1例和小脑后下动脉1例.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13例,血管内栓塞2例.出院时GOS评分:恢复良好8例、中残3例、重残3例和植物生存1例.本组15例占同期破裂脑动脉瘤的3.8%.结论 破裂脑动脉瘤首次CT扫描可表现为单纯ICH,和(或)IVH、SDH、IMH而无SAH,与CT扫描时间、动脉瘤的部位和指向以及出血量有关.早期控制颅内高压、及时诊断和有效处理破裂动脉瘤,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后交通动脉异常扩张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临床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脑积水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对病人的预后有直接的影响 ,本文报告 2 1例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的治疗。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   1.一般资料 :男 9例 ,女 12例 ,年龄 2 2~ 6 6岁 ,平均 4 7 5岁。颈内 后交通动脉瘤 10例 ,前交通动脉瘤 7例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2例 ,大脑后动脉动脉瘤 2例。SAH次数 :1次 2例、 2次 15例、3次 3例、 4次 1例。动脉瘤大小 :0 6~ 1 0cm 10例、 1 1~ 1 5cm 7例、 1 6~ 2 5cm 4例。Hunt Hess分级 :Ⅱ级 3例、Ⅲ级 4例、Ⅳ级 11例、Ⅴ级 3例。临床症状 :…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瘤破裂在CT上的特征性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也可能伴随脑内出血(intraparenchymal hemorrhage,IPH)、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硬脑膜下出血(subdural  相似文献   

5.
1对象与方法我院自2004年1月~2005年7月对15例颅内动瘤施行早期动脉瘤夹闭术,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9~60岁,平均34.5岁.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首发症状.术前Hunt分级:Ⅰ级4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2例.其中合并癫癎5例,偏瘫4例,动眼神经麻痹3例.DSA检查示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瘤M1段5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4例,前交通动脉3例,颈内动脉3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原因。方法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神经科自2007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住院期间死亡或即将死亡的11例颅内前交通动脉瘤破裂致自发性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死亡原因。结果死亡原因分别为,再出血7例,其中术前再出血5例,栓塞术后颅内出血增加2例;严重脑血管痉挛致脑梗死2例;肺部感染2例。结论再出血、脑梗死或脑血管痉挛、肺部感染是动脉瘤性SAH患者住院期间主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和机理。方法 对16例经CT,脑血管造影,手术和11例尸解证实的颅内动脉瘤破裂致SAH合并SDH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意识障碍12例,玻璃体下出血7例,死亡13例。导致SAH合并SDH的原理可能为:(1)动脉瘤破裂,大量血液破入蛛钢膜下腔,撕破蛛钢膜;(2)伴随的脑内血肿破入蛛网膜下腔井撕破蛛网膜;(3)发病时突发意识丧失,摔倒,  相似文献   

8.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积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积水杨俊,苏亦兵,赵继宗我院从1982年至1992年,收治了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所致急性脑室扩张、脑积水病人23例,约占同期颅内动脉瘤的0.4%,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2例,女11例,年龄24~67岁,平均...  相似文献   

9.
颅脑损伤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6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了解出血类型与头部损伤的关系,提出创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咏瘤诊断的可能性。结果6例创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经DSA检查证实为颅内囊状动脉瘤破裂出血,其中前交通动脉瘤2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1例,分别行血管内栓塞(4例),开颅动脉瘤夹闭(2例)治疗,无再出血,全部治愈。结论颅脑损伤后应注意合并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能性,尤其是基底池或侧裂池出血者。积极的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动脉瘤性与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和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差异.方法对同期发现的非动脉瘤性SAH 16例与动脉瘤性SAH 11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入院时意识状况、Hunt and Hess分级以及头颅CT扫描、并发症及预后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非动脉瘤性SAH与非动脉瘤性SAH相比,前者临床症状轻,无局灶性神经体征,16例中仅有2例出现意识障碍(12.5%,2/16),93.75%(15/16)患者Hunt and Hess分级为Ⅰ、Ⅱ级,Franz量化为(7.2+3.2)分.结论非动脉瘤性SAH,尤其是非动脉瘤性中脑周围SA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出血模式,临床过程轻微,并发症少,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aSAH)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及其易患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月至2005年9月我科aSAH病例221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与慢性脑积水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为12.7%(28/221)。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Hunt-Hess级别、Fisher级别、前交通动脉瘤、aSAH次数以及脑室内出血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sher级别、脑室内出血、aSAH次数、前交通动脉瘤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脑积水为aSAH后一较常见并发症,影响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Fisher级别、脑室内出血、aSAH次数、前交通动脉瘤。对具上述危险因素的aSAH患者应注意跟踪随访,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且住院期间死亡的24例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死亡原因.结果 死亡原因分别为:颅内再出血11例,其中术前再出血5例,介入栓塞术中出血3例,栓塞术后颅内再次出血3例;术后脑血管痉挛或脑梗死8例,其中早期(术后3d内)CT表现为脑梗死3例,晚期(术后3d后)脑血管痉挛或脑梗死5例;椎动脉瘤栓塞术后呼吸骤停1例;肺部感染3例;肾功能衰竭1例. 结论 颅内再次出血、脑梗死或脑血管痉挛、非神经系统并发症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住院期间主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硬膜下血肿(SDH)的临床特点和机理。方法对16例经CT、脑血管造影、手术和11例尸解证实的颅内动脉瘤破裂致SAH合并SDH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结果临床表现意识障碍12例,玻璃体下出血7例,死亡13例。导致SAH合并SDH的原因可能为:(1)动脉瘤破裂,大量血液破入蛛网膜下腔,撕破蛛网膜;(2)伴随的脑内血肿破入蛛网膜下腔并撕破蛛网膜;(3)发病时突发意识丧失、摔倒,致头部外伤。结论颅内动脉瘤致SAH可合并SDH,其预后不佳,病死率高,CT阴性者不能完全排除合并SDH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了解不同部位动脉瘤对患者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10—2021-10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收治的19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方法、量表评分、主要功能障碍。结果 经过康复治疗,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t=—8.239,P<0.001)、Fugl-Meyer评定量表运动评分(t=—7.360,P<0.001)和Fugl-Meyer平衡评分(t=—10.096,P<0.001)、ADL明显改善(t=—12.392,P<0.001),NIHSS评分下降(t=8.257,P<0.001)。不同位置动脉瘤手术方法选择不同,前交通动脉瘤、颈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术较高分别达56.2%、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4,P=0.028;χ2=5.229,P=0.022),大脑中动脉瘤行夹闭术组更高,达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67,P<0.001)。动脉瘤的位置对于运动功能障碍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破裂后交通动脉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10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7例破裂后交通动脉微小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共19枚动脉瘤),其中2枚动脉瘤采用单纯支架贴敷术,另外17枚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术(术后即刻造影显示,12枚致密栓塞,4枚近全栓赛,1枚部分栓塞)。随访6个月~2年,19枚动脉瘤均未出现再次破裂,弹簧圈及支架均未移位。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分1例,0分16例。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后交通动脉微小动脉瘤是有效的、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资料女性,46岁。因被发现跌倒、肢体活动障碍18 h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神志嗜睡,双侧瞳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2级,双侧锥体束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既往有高血压病5年余,有多囊肾病史。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CTA示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检查肾功能:尿素氮7.78 mmol/L,肌酐100.0μmol/L,尿酸510.0μmol/L。在全麻下行颅内动  相似文献   

17.
脑积水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报告我科1992年6月~2002年1月16例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的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中脑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PNSH病人的临床 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病例2d~6d内DSA检查均阴性,全部治愈出院,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 生。结论:PNS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SAH,临床表现平稳,影像学检查独特,恢复期短,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积水的手术时机、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8-06-2012-12我院收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26例,其中25例并发脑积水,对其治疗方法、手术时机、临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5例中急性脑积水9例,采用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16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均恢复良好;22例脑室系统基本恢复正常;3例脑室系统较前缩小,但无临床症状;无感染病例.结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积水,要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手术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9例,女28例,年龄30~77岁,平均54.6岁。Hunt-Hess分级:Ⅰ级3例,Ⅱ级17例,Ⅲ级13例,Ⅳ级3例,Ⅴ级1例。合并动眼神经麻痹10例,脑内血肿和脑积水各5例。SAH诊断依据:突发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病史,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腰穿示血性脑脊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