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仁济医院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共计105例患者,其中56例患者基线NIHSS≤5,为轻型卒中组。其余49例患者基线NIHSS5,为非轻型卒中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溶栓后NIHSS降分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14 d功能恢复良好率(MRS3分)的差异。结果基线资料比较了两组性别比、年龄、溶栓DNT时间、高血压,糖尿病,TIA,既往卒中史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非轻型卒中组有心脏疾病史的比例明显高于较轻型卒中组,有统计学差异。(23(46.9%)vs 7(12.5%),P0.01)。非轻型卒中组心源性卒中的比例明显高于较轻型卒中组,有统计学差异。[15(30.6%)vs 3(35.4%).,P0.01]。非轻型卒中组并发症发生率较轻型卒中组并发症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11(22.4%)vs.2(3.6%),P0.01]。非轻型卒中组发生溶栓后颅内出血5例,牙龈出血1例,而轻型卒中组没有出血发生。非轻型卒中组有6例死亡,轻型卒中组无死亡病例,两组有统计学差异(6(12.2%)vs.0(0%),P0.01)。两组在溶栓治疗后24 h、14 d NIHSS降分率相似,没有统计学差异。溶栓后14 d MRS3分患者,轻型卒中组为(76.8%)优于非轻型卒中组(59.2%),但是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与非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相似,且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低,未发现颅内出血,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Solitaire支架血管内治疗院内急性缺血性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内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特点及Solitaire支架血管内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院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均为大脑中动脉闭塞,其中合并同侧颈内动脉闭塞1例,合并同侧颈内动脉夹层1例,合并大脑后动脉闭塞1例,合并基底动脉闭塞1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发病及术后的神经功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的预后,并记录患者发病至血管再通的时间。结果 12例均选择Solitaire支架血管内治疗,10例行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术,2例行Solitaire支架植入术。术前NIHSS评分(18.1±6.3)分(10~31分),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234.2±155.9)min(60~654 min),术中血管再通TICI 2b级4例,3级8例,术后死亡5例,3例为心源性死亡,1例为大面积脑梗死,1例高龄(83岁)心肺功能障碍。7例患者获得随访,出院NIHSS评分(2.7±2.6)分(0~8分),术后3月随访mRS≤2分6例(50%),mRS2分1例(8.3%)。结论院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更具复杂性和隐蔽性,Solitaire支架血管内治疗是治疗院内急性缺血卒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完全可逆性DWI高信号病例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完全可逆性DWI高信号病例9例,通过 基线与随访数据评估其临床与影像学特征。 结果 急性缺血性卒中完全可逆性DWI高信号病例基线NIHSS评分为1(1~2.5)分,基线DWI高信号 体积为0.94(0.28~2.39)mL,病变既见于皮层/皮层下,又见于深部白质,随访90 d的mRS评分为0 (0~1)分。 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完全可逆性DWI高信号多见于轻型卒中,病灶梗死体积小,临床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正>轻型卒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类型,其定义目前尚不统一,但大多数研究采用NIHSS评分≤3或5分的定义。由于轻型卒中有恶化和复发的风险,如不积极治疗可导致患者致残或死亡,所以积极的治疗势在必行。本文现围绕轻型卒中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临床医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1轻型卒中静脉溶栓治疗轻型卒中是否应当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是一大争议点。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在4. 5 h内静脉溶栓已被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优化溶栓流程对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院内延误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资料。按照流程优化时间前后,分为优化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到溶栓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溶栓后7 d NIHSS评分和溶栓后3个月mRS评分。结果共纳入57例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平均年龄61.7±5.4岁,男性44例(77.2%)。其中对照组24例,优化组3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优化组DNT缩短(68.7±19.1 vs 88.8±23.1 min,P=0.001),DNT≤60 min的患者比例更高(42.4%vs 12.5%,P=0.015);溶栓治疗后3个月mRS评分更低[0(0~0.5)vs 0.5(0~2),P=0.017],良好预后(mRS评分≤1分)患者比例更高(87.9%vs 62.5%,P=0.024)。结论优化溶栓流程可以缩短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DNT,提高DNT≤60 min达标率,改善患者3个月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轻型卒中患者90d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46例轻型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以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1分)和预后不良组(mRS≥2分),纳入超早期即可快速获得,并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13个因素,对所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预后不良者38例(26%),预后良好者108例(7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就诊时间、入院收缩压等8个因素与轻型卒中90 d预后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轻型卒中预后的危险因素为:卒中史、NIHSS评分及大血管病变.结论 脑卒中史、入院NIHSS评分>3分以及经TCD或颈部血管彩超证实存在相关大动脉病变是影响轻型卒中90 d不良转归的重要因素,应予此类患者更加积极的治疗,溶栓时间窗内者,必须考虑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NIHSS评分5分)及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及TIA患者93人,收集患者的血液学检查、头部MRI、颈动脉超声等临床资料,入院后3 d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评分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及非障碍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5. 1%的轻型缺血性卒中合并认知障碍,认知障碍与认知正常两组间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的受教育水平、年龄、既往静息性腔梗、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增高是急性轻型脑梗死及TIA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相关分析表明HS-CRP水平与MMSE评分无线性相关(P0. 05)。结论 HS-CRP增高及既往静息性腔梗是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TIA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CP-1的测定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神经内科自2007年4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10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NIHSS>5分组和NIHSS≤5分组.以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做为对照.入院时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MCP-1水平并分析其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随访患者半年死亡和缺血性血管疾病新发情况并分析MCP-1水平对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C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5组患者血清MCP-1水平显著高于NIHSS≤5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MCP-1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244,P=0.014);随访结果显示血清MCP-1≤133.90 pg/mL患者预后好于MCP-1>133.90pg/mL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K(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CP-1水平升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MCP-1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半年内的预后有一定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钙调蛋白(CaM)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9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分为NIHSS≤5分组和NIHSS >5分组.选择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所有入组者血清CaM水平,并分析CaM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aM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t =0.296,P<0.01);(2) NIHSS>5分组患者血清CaM水平显著高于NIHSS≤5分组有统计学意义(=2.417,P<0.05);(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aM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318,P=0.002).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aM水平明显增高,可作为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症状性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轻型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288例轻型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分]根据脑梗死溶栓(TICI)系统分级,将0~1级定义为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采集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于出院时行NIHSS评分、发病90 d时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症状首发5 d内原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重、NIHSS评分增加值≥2分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90 d mRS评分≥3分为预后不良。结果根据TICI分级,本组中66例患者(22.9%)为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轻型卒中患者。与不伴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组比较,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组轻型卒中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空腹血糖及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比例明显增高(P0.05~0.01);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预后不良的比例及出院时NIHSS评分、发病90 d时mRS评分明显增高(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是轻型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OR=7.4,95%CI:3.4~15.9,P0.01)及预后不良(OR=7.8,95%CI:4.0~15.2,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轻型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预后不良比例较高,不应被视为"轻型卒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超早期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无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结局及预测结局的因素。方法选择超早期(发病6 h内)完成急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且MRA无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1例,收集其临床及影像学数据,在MRI检查前完成NIHSS评分,随访发病后24 h的NIHSS评分及3个月时mRS评分。结果31例患者中28例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提示梗死灶,治疗后24 h时NIHSS显著改善者17例,3个月随访mRS0-2分者28例,未发现预测结局的因素。结论超早期MRA无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大部分DWI可见责任梗死灶,即使未溶栓,大多数患者临床结局也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远期预后。方法收集544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卒中后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卒中后肺炎组年龄≥80岁、高血压、心房纤颤、既往卒中或TIA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恶性肿瘤、NIHSS评分≥15分、GCS评分≤8分、卧床时间≥7 d、吞咽障碍、早期鼻饲、早期应用质子泵受体阻滞剂、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基线空腹血糖≥7.0 mmol/L、低蛋白血症、贫血的比率均显著高于无肺炎组;早期康复治疗的比率明显低于无肺炎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NIHSS评分≥15分、GCS评分≤8分、卧床时间≥7 d、吞咽障碍、基线空腹血糖≥7.0 mmol/L、低蛋白血症是卒中后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康复治疗是卒中后肺炎的保护因素。卒中后肺炎组患者预后良好的比率显著低于无肺炎组(P0.05)。结论年龄≥80岁、NIHSS评分≥15分、GCS评分≤8分、卧床时间≥7 d、吞咽障碍、基线空腹血糖≥7.0 mmol/L、低蛋白血症是卒中后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卒中后肺炎是导致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5月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NIHSS评分
≤5分)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血管成功再通率(mTICI≥2b级)、围手术期并发症、90 d良好预后率
(mRS评分≤2分)等。
结果 共纳入13例患者,平均年龄58.7±14.5岁,男性11例(84.6%)。术后血管成功再通率100%;围
手术期并发症2例,假性动脉瘤1例、无症状性颅内出血1例;90 d良好预后率100%。
结论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行血管内治疗可能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D62E+微粒水平变化及其与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9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80例非脑卒中患者,利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对所有研究对象血浆中CD62E+微粒水平进行检测,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利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预后,分析CD62E+微粒水平与患者一般资料、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CD62E+微粒水平为(1.67±0.53)个/μl,高于对照组的(0.98±0.37)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61,P<0.05);相关分析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CD62E+微粒水平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呈正相关(r=0.335,P<0.05);NIHSS评分≤5分患者的血浆CD62E+微粒水平低于NIHSS评分>5分患者(P<0.05);Barthel指数<50分的患者血浆CD62E+微粒水平高于Bar-thel指数≥50分的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CD62E+微粒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593,P<0.05),与Barthel指数呈负相关(r=-0.614,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CD62E+微粒水平升高,且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5月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NIHSS评分 ≤5分)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血管成功再通率(mTICI≥2b级)、围手术期并发症、90 d良好预后率 (mRS评分≤2分)等。 结果 共纳入13例患者,平均年龄58.7±14.5岁,男性11例(84.6%)。术后血管成功再通率100%;围 手术期并发症2例,假性动脉瘤1例、无症状性颅内出血1例;90 d良好预后率100%。 结论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行血管内治疗可能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性研究伴前庭症状的急性轻型卒中患者卒中后6个月焦虑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前瞻性连续收集2020年9月—2022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伴发前庭症状的急性轻型卒中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卒中危险因素、发病前m RS评分、入院时NIHSS评分、卒中类型和部位。评估住院期间及卒中后6个月HAMA和HAMD评分。根据卒中后6个月HAMA和HAMD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焦虑抑郁组和非焦虑抑郁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卒中后6个月焦虑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同时随访m RS以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共纳入患者230例,平均年龄(56.2±11.9)岁,全部患者发病6个月均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卒中后6个月时30例患者(13.0%)存在焦虑和(或)抑郁状态。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期存在焦虑和(或)抑郁状态(OR 3.734,95%CI 1.659~8.400,P=0.001)是卒中后6个月存在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结论 伴前庭症状的急性轻型卒中患者整体神经功能预后良好,住院期间存在焦虑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西安地区卒中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预测模型。 方法 以西安市卒中数据库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的急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 资料,并在出院后1年时进行随访。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患者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单 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应用逐步回归前进法构建卒中1年复发的预测模型。 结果 研究共纳入2775例急性卒中患者,一年随访结束时,累计复发144例,累计复发率为5.34%。 对与卒中复发有关的变量进行分析后,建立卒中1年复发的预测模型:h(t)=h0 exp(0.02900×年龄 +0.83649×既往卒中+0.26683×周围血管病+0.12887×入院NIHSS评分)。模型ROC曲线下的面积为 0.82,最佳截断值为0.197,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69和0.78,总的准确度为83%。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西安地区卒中患者1年复发预测模型针对性强,简单实用,易于操作。通过预 测模型可以早期识别西安地区卒中高危患者并进行个体化治疗,从而降低本地区卒中复发率,改善 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后炎症因子水平及其与神经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2018年1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轻中度 (NIHSS≤15分)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在入院时、1周、2周、4周进行白细胞计数 (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s,NEU)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IL-6、TNF-α 等炎症因子的检测,同时进行NIHSS评分;并在发病4周进行mRS评分。根据入组时NIHSS评分,将患者 分为轻型卒中(NIHSS 0~4分)和中型卒中(NIHSS 5~15分)两组,比较两组间发病4周内的炎症因子 水平。分析WBC、NEU和Fib水平与同期NIHSS的相关性,入院时WBC、NEU和Fib水平与后续随访(1周、2 周和4周)时NIHSS以及4周时mRS的相关性。 结果 研究共入组61例患者,轻型卒中组5 0例、中型卒中组11例。入院时中型卒中组W B C [(8.87±2.99)×109/L v s(7.07±2.06)×109/L,P =0.019]、N E U [(6.38±2.77)×109/L v s (4.72±1.66)×109/L,P =0.010]和Fib[3.31(2.74~4.24)g/L vs 2.71(2.36~3.30)g/L,P =0.041] 水平均高于轻型卒中组;发病1周时,中型卒中组WBC([ 8.80±1.47)×109/L vs(6.99±2.32)×109/L, P=0.032]、NEU([ 6.16±1.09)×109/L vs(4.72±2.14)×109/L,P =0.049]和Fib[3.73(2.92~4.39)vs 2.65 (2.25~3.11),P=0.022]水平均高于轻型卒中组;发病2周时,中型卒中组WBC([ 8.40±1.68)×109/L vs(6.89±1.28)×109/L,P=0.012]、NEU([ 5.76±1.46)×109/L vs(4.59±1.12)×109/L,P =0.024]仍 高于轻型卒中组,但两组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4周时两组的WBC、NEU和Fib水平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两组各个时间点IL-6、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r =0.225,P =0.048)、 发病1周时(r =0.413,P =0.005)和发病2周(r =0.382,P =0.034)时NIHSS与Fib水平呈正相关;入院 时(r =0.257,P =0.046)和发病2周时(r =0.396,P =0.027)NIHSS与NEU水平呈正相关;发病2周时 (r =0.451,P =0.011)NIHSS与WBC水平呈正相关。入院时WBC水平与发病2周(r =0.442,P =0.007)和 4周(r =0.518,P =0.011)时的NIHSS呈正相关;入院时NEU水平与发病1周(r =0.268,P =0.048)、2周 (r =0.402,P =0.015)和4周(r =0.431,P =0.040)时的NIHSS评分呈正相关;入院时Fib水平与发病1周 (r =0.318,P =0.023)和2周(r =0.378,P =0.025)时NIHSS呈正相关。 结论 对于轻中度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发病2周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Fib和NEU水平呈 正相关;中型缺血性卒中在发病2周内的WBC、NEU和Fib水平高于轻型缺血性卒中,该差异在发病4周时 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架技术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颅内外动脉狭窄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4月至2016年10月在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29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责任动脉闭塞,患者取栓后仍有重度狭窄,遂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记录患者治疗前、后7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0d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的复发率及90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临床随访分别在术后30d和90d进行。结果29例患者的技术成功率为100%,支架治疗后平均残留狭窄率为(10.4±8.1)%。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30d内再次卒中1例。NIHSS评分:治疗前为(19.5±3.5)分,治疗后7d为(5.8±2.1)分,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d患者的病死率为0%,其中28例(97%)90dmRS评分≤2分,预后良好。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应用支架技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安全、有效;但残余狭窄以及合并基础性疾病、医嘱依从性差被认为是卒中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大型多中心卒中队列研究数据与行政管理数据匹配的情况,为同类临床研究数据质量控 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5-2017年入组并完成90 d随访的12 112例缺血性卒中队列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研究对象与2015-2017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库中所有死亡个案进行匹配,比较卒中 队列中未匹配到死亡信息而死因监测数据库显示死亡的队列患者与死亡信息正确匹配的队列患者在 地区、医院分布及患者特征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两组患者在地区、医院分布及患者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从数据趋势来 看,入院时NIHSS评分≤3分患者未成功匹配到死亡信息的比率明显高于入院时NIHSS评分>3分患者 (11.36% vs 6.56%);单独居住患者未成功匹配到死亡信息的比率明显高于与家人同住患者(13.16% vs 7.65%)。 结论 通过数据分析提示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的患者、独居的患者随访调查时获得准确死 亡结局信息更不易。数据库匹配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大型多中心队列研究随访信息缺失的 现象,通过两种不同来源死亡结局信息的互补,可获得更为准确的卒中死亡结局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