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程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根据前期查阅的相关文献及当前的实际情况,初步拟定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新教学模式,对我校某年级护理学本科某教学班的社区护理学课程采用线上课堂理论教学结合线下情景模拟教学、线下基地实践汇报的方式开展新模式的教学,并在微信平台设置供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的内容,促进师生间的交流。课程结束后使用社区护士核心能力评价问卷进行评估,并评价该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社区护理核心能力的优势,同时调查学生对课程的教学满意度。结果社区护士核心能力评价得分总分为(115.48±6.62)分,与2015级护理学本科某教学班学生得分总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得分前5名的条目人际沟通能力维度占2个条目,得分后5名的条目伦理法律实践能力维度占2个条目,教学满意度评价中,总体满意率80.85%。结论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课程社区护理学的教学中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学生能更好地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可继续将该模式用于该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中医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影响。方法 以广东药科大学护理学院2019级90名四年制护理专业本科生与2018级84名同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中医护理学思政教学改革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课堂思政教学的方法。课程结束后对2组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评分和综合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文化认同评价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相信并喜欢中医”“对中医药文化发展持积极态度”“中医药文化有好的发展前景”等中医药文化自信维度评价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综合成绩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助于增进本科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和提高中医护理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科教融合理念,强化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实 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推动药物治疗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法:本研究以 92 名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为教学实施对象,以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为标准,从基础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实践创新能力 3 个模块开 展课程设计,通过自主学习能力量表与硕士研究生、专家及同行教师填写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 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评分及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均高于常模数据(P<0.05)。学 生、同行教师及专家教师均对该教学模式做出了较高的教学效果评价,以“该培养模式可应用到其他相关护理 课程中”“营造了更好的教学氛围与效果”这两项指标尤为突出。结论:基于科教融合理念的中医院校护理学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药物治疗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将人才培养、教学设计、评价方式一体化教学融入课程教学 的全过程,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环境中进行三大核心能力的提升,体现了教学内容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 度,培养了学生的中医辨证思维能力,突出了中医院校的特色优势,推动了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思政元素贯穿、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的整体过程中,实现思政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和接班人。方法基于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课程特点,通过对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初步挖掘、探索与融入,运用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职业素养、互联网平台等手段相结合,把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思政素质恰当融合进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结果 "课程思政"是当代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更好地发挥了"思政育人"的协同效应。结论中医耳鼻咽喉喉科教学中"课程思政"是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更好地实现全程多维度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中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新冠疫情下的课程思政在中医护理在线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9级中医护理专业学生47名为研究对象,对中医护理专业课程思政线上教学效果评估,分别比较于新冠疫情期间展开的在线教学(2020年2月—2020年5月)与新冠疫情前展开的线下教学(2019年7月—2019年10月)中学生对于中医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情况,并比较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满意度。结果 在新冠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中,中医护理专业课程理论考核、中医护理实践考核、案例分析能力评估3项考核得分皆高于新冠疫情前线下教学考核得分,学生的满意度也高于新冠疫情前线下教学。结论 在中医护理专业的教学中,将新冠疫情背景结合其中,展开在线课程思政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升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教学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周旭 《光明中医》2023,(5):972-975
目的 探讨融入中医学思政元素的CBL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临床实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发掘中医医学思政元素,在临床实习教学运用CBL教学将中医学思政元素融入实习教学,2020年6月—2021年10月对护理专业实习生32名实习生进行教学实践。结果 通过参与式观察、访谈教学试验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提取了4个主题:课堂思政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生命至上”的责任感;树立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学习中医护理技术的积极性,创新、发展中医护理的使命感。结论 在护理专业临床实习中运用CBL教学模式将中医学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有助于塑造学生价值观、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医人文精神在小儿推拿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寻求中医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方法 以2017级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结课后通过问卷调查和成绩分析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树立了文化自信及对专业的认同感,并将中医人文精神体现在日常诊疗过程中。结论 小儿推拿学专业知识与中医人文精神的融合在培养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中医临床护理学教学中培养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方法:采用重组课程教学内容、PBL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构建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果: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结论:突出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是中医临床护理学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实践为导向的新教学模式在课程《社区保健与预防》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实践为导向,对我院护理本科社区班学生《社区保健与预防》课程采用理论知识课堂讲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见习、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讨论、见习汇报——分享交流见习所得、家庭访视情景模拟5个模块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新模式的教学,课程结束后使用课程评价问卷进行效果评价,并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教学满意度。结果课程评价总分为(107.61±11.91)分,得分前五名的条目课程价值维度占3个条目,得分后五名的条目个人领会维度占3个条目,教学满意度评价中,总体满意率84.8%。结论以实践为导向的新教学模式应用于课程《社区保健与预防》的教学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有利于顺应时代对社区护理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可继续用于该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开展课程思政,以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开展课程思政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共识。中医传统治疗技术是高等职业院校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将该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充分挖掘并开展教学实践,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德技并修”的中医康复技术人才。从设计思路、思政元素挖掘、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4个方面对中医传统治疗技术课程的思政教学实践进行探讨,为该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突出中医特色,实现现代护理教育与中医护理教育有机融合,促进和带动护理高等教育及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培养服务大健康产业需求的护理学专业实用人才。方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强化中医理论及实践教学;创新师资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科研促进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编写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学专业教材;建立综合评价体系,适应社会需求。结果构建了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教育中双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中医院校中开设中医类课程双语教学势在必行。中医护理学核心课程——中医护理学基础应迫切考虑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及科学的课程设计方案,因此,本课题组成员借鉴以往双语教学经验,秉承双语分层教学的理念,探讨中医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课程设计,为中医院校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中医护理专业英语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培养具备双语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3.
在多元化的今天,高校思政教育尤为重要,课程思政应运而生。中医诊断学是中医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优秀的中医综合人才的基础和重要课程,因此在中医诊断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尤为重要。在中医诊断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建立课程体系,调整中医诊断学的评价体系和教学方法,打造中医诊断学思政课堂,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和专业自信,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同时也促进教师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攻击性行为现状、影响因素及与共情的相关关系,为降低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学生450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攻击性行为量表和杰弗逊共情量表对护理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分值为(72.62±14.88)分,略低于普通大学生的攻击性水平;其中,男性护理专业学生的攻击性水平高于女性;农村护理专业学生高于城市护理专业学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在4个年级的学生中,大一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得分最高,其次是大二的学生,大三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得分最低,大四的学生得分略高于大二的学生,4个年级护理学专业学生攻击性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总分与共情能力总分呈负相关。结论:农村、独生子女的男性护理专业学生是攻击性行为发生的高危人群,院校应对此类学生加以关注;不同年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得分有明显的差异,相关高校应采取措施对护理专业学生尤其是大一和大四学生进行干预;护理专业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与共情能力呈显著负相关,采取相关措施提升共情能力,可以降低学生的攻击性水平。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全面深入融合,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重要途径.基于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结合中医诊断学的课程特点及内容,课程组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凝练课程思政内涵,并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完善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思政建设,逐步建立了中医诊断学实训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为增强学生的职业使命感,提升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奠定基础,以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医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教研室对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培养了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把中医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提升实践应用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药学专业及学生特点,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基础知识模块,方法学模块,应用模块、拓展模块和课程思政模块化课程体系。挖掘中药分析学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研究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基本思路、教学策略与评价方法,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知识传播中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三位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在中医院高校护理学本科社区康复护理课程教学应用的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医院-社区-学校”三位一体化实践教学新模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质性和量性结合的评价方式。结果 课程评价总分为(100.73±13.25)分,与整体教学效果满意度80%一致,其中对实践性教学场所、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的满意度分别为90.00%(27/30)、83.33%(25/30)和90.00%(27/30)。课程评价问卷4个维度得分中,个人领会维度的得分最高,得分前5名的条目排序中课程价值维度占3个条目,得分后5名的条目排序中,个人领会维度占3个条目。结论 “三位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在社区康复护理实际教学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有助于构建“学校实训+社区实践+医院实习”紧密联合型护理实践教育模式,顺应新时代对社区康复护理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手段,以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药物合成反应为依托,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合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文章在全方位育人思想要求的大环境气候下,充分挖掘了本门专业基础课程中潜在的思政元素,使学生的专业素养实现质的飞跃,并重塑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将德育渗透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以方剂学为载体,充分挖掘蕴含在方剂学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通过“课堂思政”“线上思政”“临床思政”,将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增强中医文化自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医德医风等优良品德,为中医药事业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