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动物溃疡性结肠炎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UC)系由机体局部免疫器官对肠道多种抗原的高敏状态而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属自发性炎症性肠病(IBD)。鉴于其致病机制尚待探讨且国内报道少见,本文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动物UC,分析比较实验动物病理、生化及组化指标,探讨了模型建立的方法及发病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动物:雌性BALB/c小鼠,体重20 g。Harty's豚鼠,雌雄各半,体重280~310 g。均购自中山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具Ⅰ级动物合格证。恒温常规饮食,豚  相似文献   

2.
游宇  刘玉晖  卢放根  孟君 《中南药学》2007,5(4):295-299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灌肠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5%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7 d诱导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同时予以生理盐水(NS)、5-氨基水杨酸(5-ASA)、NAC保留灌肠,观察小鼠体重、粪便性状、隐血便血,计算疾病活动度(DAI)积分,检测结肠长度、结肠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肠黏膜病理改变。结果NAC组小鼠隐血、便血、体重下降、DAI积分、病理改变等均好于模型组、NS组(P<0.05),与5-ASA组疗效相似。NAC组SOD活力高于模型组,MPO活性、MDA含量则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NAC对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复方肠泰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方法 随机将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DSS模型组、复方肠泰给药组。采用2% DSS溶液对小鼠进行造模,小鼠连续5 d自由饮用DSS水,接着连续5 d自由饮水,重复3个循环。复方肠泰组每天按照18 g/kg ig给药,其他组ig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每天记录小鼠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果,采用HE染色观察结直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给予组织病理学评分;ELISA检测TNF-α、IL-10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CO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DSS模型组比较,复方肠泰组小鼠疾病状态得到明显改善,DAI和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降低,炎症因子IL-10表达升高,TNF-α、COX-2蛋白的表达降低。结论 复方肠泰对小鼠慢性UC具有显著地治疗作用,可能通过促进抗炎症因子IL-10的表达,同时抑制促炎症因子TNF-α、COX-2蛋白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覆盆子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 DSS)诱导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将溃疡性结肠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结肠炎(DSS)组、覆盆子(DSS+BB)治疗组、覆盆子对照(BB)组。其中,DSS组、DSS+BB组自由饮用2.5%DSS溶液1 w,NC组、BB组饮用正常灭菌水。期间,用中药材覆盆子(200 mg/kg)灌胃DSS+BB组及BB组,每日1次,连续1 w。实验期间,每日观察小鼠进食、活动、毛发等一般情况,检测体重,观察粪便形态。实验第8 d,异氟烷麻醉小鼠,取血后处死小鼠,取血清进行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检测,结肠HE染色行形态学观察。覆盆子对正常和实验动物体重无明显影响,DSS诱导的炎症状态引发明显的体重下降(P<0.05);覆盆子能明显改善DSS诱导的结肠炎性改变;覆盆子对DSS诱导的循环和局部炎症因子IL-6有明显下调作用(P<0.01)。覆盆子可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表型并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观察结肠炎奇效颗粒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80~220g Wistar大鼠,采用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溶液方法制备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按2.70,1.35,0.68 g·kg-1·d-1剂量灌胃给予结肠炎奇效颗粒7 d后,分别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结肠的髓过氧化物酶(MPO)、结肠黏膜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蛋白表达和核因子(NF-kBp65)的蛋白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结肠炎奇效颗粒高、中剂量组明显提高结肠炎大鼠血中SOD活性(P<0.05或P<0.01),显著降低MDA、TNF-α、IL-6的含量(P<0.05或P<0.01);明显减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中MPO活性(P<0.05或P<0.01);显著降低结肠炎大鼠结肠炎症反应中核因子蛋白(NF-kBp65)和细胞黏附因子(ICAM-1)蛋白含量(P<0.01)。结论:结肠炎奇效颗粒对葡聚糖硫酸钠溶液所致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治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衡宇  李晰  孙涛  张琰  杨鹏 《中国药师》2017,(4):603-606
摘 要 目的:比较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与灌胃两种给药方式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疾病相关指标的差异,为优化UC小鼠造模方法提供实验参考。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自由饮用组和灌胃组3组,每组10只,分别自由饮水、自由饮用3% DSS溶液及4 g·kg-1·d-1灌胃DSS,连续7 d,建立UC模型。以疾病活动指数(DAI)、小鼠结肠的组织学损伤评分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种给药方式的各指标均数及变异系数的差异。结果: 自由饮用组造模过程中有2只小鼠死亡,造模结束后存活小鼠的DAI值为(8.8±1.6)分,灌胃组无小鼠死亡,其DAI值为(9.0±0.8)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但自由饮用组的变异系数高于灌胃组(18.7 vs. 8.6)。自由饮用组与灌胃组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分别为(24.8±4.2),(27.0±2.8)分,均呈典型性炎症改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自由饮用组的变异系数高于灌胃组(16.9 vs. 10.4)。正常对照组、自由饮用组与灌胃组结肠组织MPO分别为(0.41±0.03),(2.32±0.34),(2.05±0.18)U·g-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自由饮用组与灌胃组的MP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由饮用组与灌胃组两组间MP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自由饮用组的变异系数高于灌胃组(14.7 vs. 8.8)。结论:自由饮用组与灌胃组均可成功诱导小鼠UC模型。与自由饮用组相比,灌胃组各项指标数据的变异系数小,离散度低,采用灌胃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动物表现更均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在自由饮用和灌胃两种方式下诱导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成模情况和模型相关指标变异系数,优选UC造模方法。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3%DSS溶液自由饮用组、4%DSS溶液自由饮用组、30%DSS溶液灌胃组、40%DSS溶液灌胃组。灌胃组晚于自由饮用组1 d开始给予DSS,30%DSS灌胃组和40%DSS溶液灌胃组的灌胃剂量分别与3%DSS饮用组、4%DSS饮用组小鼠前1 d摄入DSS的平均剂量相等。观察记录小鼠体质量、食量、疾病活动指数(DAI)、主要脏器指数、结肠长度及组织病理学评分,比较不同造模方法上述各指标变异系数。结果4种造模方式均能成功诱导UC。其中,3%DSS自由饮用组在动物存活率、造模成本和操作方便程度方面优于其他造模方法,各指标变异系数未明显高于其他方法。结论3%DSS溶液自由饮用法是本实验中小鼠急性UC较合适的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性别差异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成模的影响,为实验造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4只C57BL/6J小鼠根据性别随机分为4组,雌性对照组、雄性对照组、雌性DSS组和雄性DSS组,每组6只,对照组正常饮食,雌性或雄性DSS组给予正常饮食+3%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自由饮用7?d进行造模.每日记录各组小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吲哚丙酸(IPA)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影响。方法将SPF级6~8周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SS模型组(饮用3%DSS 7 d)及低、中、高剂量IPA组(在DSS给药前2 d行IPA灌胃),每组12只。每日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根据体质量下降、大便性状和便血状况评定疾病活动指数(DAI); DSS给药第7日处死小鼠,测量结肠长度及评定病理学评分,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及结肠组织MPO、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SS模型组DAI、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血清MPO及结肠组织TNF-α、IL-1β、IL-6、MPO和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显著升高,结肠长度明显缩短(P <0.05,P <0.01);与DSS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IPA...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对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设正常、模型、柳氮磺胺吡啶(SASP,520 mg·kg-1)和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chloride,BER)低、中、高(15 mg·kg-1、45 mg·kg-1、150 mg·kg-1)剂量组。六组小鼠自由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 DSS)水溶液或蒸馏水,同时分别灌胃给予干预药物或溶剂(0·2 mL / 10 gWt,1次/ d×7 d)。以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评价小鼠临床症状。生化方法测定结肠组织MDA含量,SOD、MPO活性;HE染色切片,评估结肠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ICAM-1、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DAI显著增高,结肠黏膜损伤严重;MDA含量、MPO活性及ICAM-1和NF-κB p65表达明显升高,SOD活性下降。SASP 520 mg·kg-1能明显逆转上述情况改变;BER使DAI减小,结肠黏膜损伤减轻, MDA含量、MPO活性降低,阻遏ICAM-1和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SOD活性,且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BER可能通过抗氧自由基作用,抑制ICAM-1表达及NF-κB激活,缓解DSS所致的小鼠结肠炎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卡比孜胶囊(SLZ)对溃疡性结肠炎(UC)所引起炎症、病理损伤及免疫反应的缓解作用。方法 将大鼠用完全随机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卡比孜胶囊低、中、高剂量组(1.08、2.16、4.32 g·kg -1卡比孜胶囊)和美沙拉嗪组(0.4 g·kg-1美沙拉嗪)。自由饮用5%硫酸葡聚糖钠(DSS)造模液复制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按1 mL·100 g-1的剂量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其中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灌胃1 mL·100 g -1纯净水。各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7 d。用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组织病理学观察大鼠结肠,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相关因子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含有CARD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前体1、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卡比孜胶囊高剂量组和美沙拉嗪实验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表达量分别为(51.90±7.70)、(65.50±8.10)、(53.0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健脾化湿方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及健脾化湿组。对照组给予正常饮用水,其他组均自由饮用3%DSS水溶液,连续饮用7 d,建立UC小鼠动物模型;造模第1天同步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给药9 d,每天记录小鼠体质量、大便性状及便血情况。药物干预治疗9 d后处死小鼠,测量结肠长度,取结肠进行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ELISA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并通过16S rRNA测序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 健脾化湿方给药后可有效缓解小鼠结肠炎症状,降低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对UC小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菌群测序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经健脾化湿方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菌群多样性明显提高,在门水平上主要表现为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显著降低,拟杆菌门丰度增高,属水平上主要表现为Akkermansia增高和幽门螺杆菌降低。结论 ...  相似文献   

13.
汪敏  黄亚威  黄然 《安徽医药》2024,28(5):894-898
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 UC)小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并探讨核转录因子 E2相关因子( Nrf2)/血红素加氧酶 -1(HO-1)通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2023年 1―5月,小鼠自由饮用 3%葡聚糖硫酸钠( DSS)1周,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60只雄性 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 100 mg/kg)、半夏泻心汤高、中、低剂量组( 32.76、16.38、8.19 g/kg)。造模同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 10 d。实验结束时称量小鼠体质量、测量结肠长度并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活性氧自由基( 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变化情况; 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 Nrf2、HO-1、醌氧化还原酶 -1(NQO-1)的 mRNA和蛋白含量。结果空白组小鼠结肠长度、 ROS、MDA、SOD、GSH-px含量分别为( 12.53±0.94)cm、(9.39±0.76)U/mL、(4.32±0.37)nmol/L、(124.79±11.27)U/mL、(1 102.92±87.20)U/mL;模型组小鼠结肠长度、 ROS、MDA、SOD、GSH-px含量分别为( 5.63±0.45)cm、(13.30±1.47) U/mL、(7.65±0.81)nmol/L、(80.31±8.98)U/mL、(823.00±89.63)U/mL。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和结肠长度明显降低,结肠黏膜组织隐窝结构被破坏、杯状细胞减少、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血清中 ROS、MDA含量明显增加,抗氧化酶 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 Nrf2、HO-1、NQO-1 mRNA及蛋白含量显著下降。半夏泻心汤高剂量组小鼠结肠长度、 ROS、MDA、SOD、GSH-px含量分别为( 8.97±1.20)cm、(10.49±1.04)U/mL、5.72±0.57 nmol/L、112.24±10.85 U/mL、1032.20±117.66 U/mL;半夏泻心汤中剂量组小鼠结肠长度、 ROS、MDA、SOD、GSH-px含量分别为( 8.03±0.69)cm、(11.23±1.11)U/mL、(6.47±0.30)nmol/L、(93.20±11.47)U/ mL、(993.96±96.72)U/mL;半夏泻心汤低剂量组小鼠结肠长度、 ROS、MDA、SOD、GSH-px含量分别为( 7.53±0.69)cm、(12.33±1.45)U/mL、(7.23±0.65)nmol/L、(84.89±9.07)U/mL、(891.06±86.61)U/mL。与模型组相比,半夏泻心汤干预后,小鼠体质量和结肠长度明显增加,结肠组织隐窝结构清晰且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血清中 ROS和 MDA含量明显降低, SOD和 GSH-px活性明显增加,结肠组织中 Nrf2、HO-1、NQO-1 mRNA和蛋白表达亦显著提高。结论半夏泻心汤可改善 UC症状,通过调节 Nrf2/HO-1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进而影响氧化应激指标 ROS、MDA、SOD和 GSH-px含量,减轻结肠病理损伤程度。为半夏泻心汤开发为防治 UC药物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L-21/STAT3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小鼠肠道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DSS模型组各10只。小鼠UC模型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sodiumsulphate,DSS)诱导,观察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病变结肠常规病理切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21含量,免疫组化检测结肠STAT3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DAI评分、血清IL-6和IL-21含量、结肠病理评分、黏膜STAT3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血清炎症介质及肠道STAT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推测IL-21/STAT3通路可能参与UC小鼠肠道炎症损伤,阻断病变肠道IL-21/STAT3通路,减少STAT3蛋白表达或许是治疗UC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内注射白介素-17A(IL-17A)抗体与IL-17F抗体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影响.方法 48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抗IL-17A组、抗IL-17F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均饲以DSS溶液.抗IL-17A组和抗IL-17F组于实验第2、...  相似文献   

16.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以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为特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IBD已成为全球性的医疗保健问题。临床上尚缺乏有效治疗药物。本研究聚焦于UC模型,旨在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前期研究发现,五味子甲素(schisandrin A, SchA)体外具有抗炎作用,并促进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 FXR)的转录活性。FXR反向调控NF-κB的转录活性,在调节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SchA对UC的保护作用及其通过FXR信号通路调控的机制。在RAW264.7细胞上评价SchA对炎症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SchA与FXR靶向关系。动物实验遵循上海中医药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规定(批准号:PZSHUTCM2304250005)。野生型或FXR敲除的C57BL/6小鼠自由饮用3%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 DSS) 7天诱导小鼠急性UC,...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牡荆素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药效作用及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n=10):正常对照组、模型组(4%DSS)和牡荆素组(4%DSS+牡荆素,50 mg·kg-1)。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饮用水中加入4%DSS造模,造模同时牡荆素灌胃给药,每天1次,并每天称重和观察血便等症状,直到实验结束。于造模7 d处死小鼠,截取结肠做HE染色并进行组织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评分;ELISA方法检测小鼠结肠黏膜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反转录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 2,COX-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减轻,组织病理评分增高,同时结肠匀浆MPO水平明显升高,结肠组织TNF-α、IL-6和COX-2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牡荆素组小鼠上述指标明显改善。结论牡荆素能有效减轻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缓解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研究体外培育牛黄(CBS)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2% 的DSS溶液连续给药3周期,在雄性C57BL/6小鼠中诱导慢性UC动物模型。造模的最后7 d连续给予50 mg · kg-1和150 mg · kg-1的CBS灌胃给药处理,每日1次;通过小鼠一般情况、疾病活动(DAI)指数、结肠状态、HE染色和Tunel检测细胞凋亡等来评价CBS对DSS诱导慢性UC的疗效。结果: CBS减弱了DSS诱导的小鼠体质量降低、腹泻、便血等症状,并减少了其DAI指数,同时减轻了结肠的组织病理损伤。结论:CBS对于DSS诱导的慢性UC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8,(3):356-360
目的:研究黄芩-白芍药对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芩组(1.5 g/kg)、白芍组(1.5 g/kg)和黄芩-白芍(2∶1、1∶1、1∶2,m/m)组(黄芩和白芍总量为1.5 g/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复制UC模型。造模结束后次日,各给药组小鼠均按0.2 m L/10 g灌胃相应药液(以生药计质量浓度均为75 mg/m L),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7 d。给药结束后,对小鼠疾病活动指数进行评分,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D-乳酸(D-LA)及二胺氧化酶(DAO)水平,测量小鼠结肠长度并计算肠质量指数,测定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评分以及血清中TNF-α、IL-1β、IL-6、D-LA、DAO水平和结肠组织中MPO、NO、MDA水平显著升高,结肠长度、肠质量指数和结肠组织中SOD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芩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和血清中TNF-α、IL-1β、DAO水平以及结肠组织中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白芍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和结肠组织中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黄芩-白芍(2∶1)组小鼠除结肠长度外的其余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黄芩-白芍(1∶1)组小鼠除血清中IL-6水平和结肠组织中SOD水平外的其余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黄芩-白芍(1∶2)组小鼠除血清中NO水平外的其余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黄芩-白芍药对可通过降低促炎因子的表达,增加机体抗氧化作用,降低肠道黏膜通透性,从而改善小鼠的UC症状,且以黄芩-白芍(2∶1)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异荭草苷(isoorientin, ISO)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诱导小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SS组(2%DSS)、美沙拉嗪(5-ASA, 150 mg·kg-1·d-1)+DSS组、低剂量ISO(L-ISO, 10 mg·kg-1·d-1)+DSS组和高剂量ISO(H-ISO, 20 mg·kg-1·d-1)+DSS组,每组各8只。ISO灌胃治疗37 d后采用脊椎脱臼的方式处死小鼠,收集结肠组织并记录其长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黏蛋白分泌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结肠黏膜超微结构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P-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DSS组相比,ISO显著改善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