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突发性耳鸣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应用脑电生物反馈放松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后效果,及对睡眠质量与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06月~2021年06月期间收治的突发性耳鸣合并睡眠障碍患者16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药物组患者84例给予艾司唑仑口服治疗,联合组患者84例增加脑电生物反馈放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脑电Alpha波频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联合组及药物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脑电阿尔法(Alpha)波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PSQI评分、Alpha波频率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HAMA评分、HAMD评分、PSQI评分及Alpha波频率均低于药物组,临床疗效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放松联合艾司唑仑能够有效消除突发性耳鸣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调节脑电波,提升患者睡眠质量,促进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曲唑酮片联合唑吡坦治疗失眠对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D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多导睡眠图(PSG)的影响.方法 纳入120例于2018-05—2021-10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失眠患者,A组40例施予曲唑酮片治疗,B组40例施予唑吡坦治疗,C组40例施予曲唑酮片联合唑吡坦治疗,对比3组SDRS、PSQI评分及PSG各指标.结果 治疗后7 d、14 d、28 d,C组SDRS评分分别为(14.04±5.57)分、(10.15±4.32)分、(7.82±3.62)分,均较A组(18.73±6.41、12.15±5.53、11.37±4.55)、B组(18.32±5.92、12.42±4.37、11.23±4.65)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PSQI评分分别为(12.29±1.29)分、(12.35±1.04)分、(7.14±0.63)分,均较A组(15.83±1.34、14.32±1.27、12.29±1.29)、B组(15.84±1.43、14.45±1.15、12.35±1.04)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中PSG睡眠效率、睡眠总时间、醒觉时间、入睡时间(82.53±6.74、389.24±33.34、80.27±32.63、29.24±4.77)各项指标优于A组(74.18±6.83、333.61±34.69、120.53±33.48、36.08±4.17)、B组(73.84±7.03、334.63±35.75、120.63±34.15、35.93±3.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失眠患者给予曲唑酮片联合唑吡坦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SDRS、PSQI评分及PSG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唑吡坦5 mg每日1次治疗老年原发性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性、前瞻性、固定剂量、多中心、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115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原发性失眠诊断标准的老年门诊患者每日1次服用固定剂量唑吡坦5 mg,疗程3周.以治疗第1周末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相对于基线的差值作为研究的主要疗效评价指标,次要疗效指标包括:治疗第3周末PSQI评分相对于基线的差值,治疗第1周末和第3周末主观睡眠有效参数评分(睡眠潜伏期、总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相对于基线的差值,治疗第3周末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相对于基线的差值.结果 治疗第1周末,PSQI量表总分较基线下降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3周末,PSQI评分较基线下降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1周末和第3周末主观睡眠有效参数均有明显改善:睡眠潜伏期缩短(P<0.01),睡眠时间延长(P<0.01),日间功能提高(P<0.01);治疗第3周末,患者的HAMD-17和HAMA评分较基线均有降低(P<0.01);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9.1%,主要为头晕、头痛、困倦、恶心、乏力等,程度为轻、中度.结论 每日1次服用固定剂量唑吡坦5 mg治疗老年原发性失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年卒中伴睡眠障碍患者应用常规药物联合心理疗法干预后效果。方法将我院150例青年卒中伴睡眠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75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75例增加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精神心理状态、细胞因子水平、神经功能及睡眠质量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睡眠潜伏期(SL)时间及觉醒次数(AT)均低于对照组,总睡眠时间(TST)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心理疗法,能够有效改善青年卒中伴睡眠障碍患者精神心理状态,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提升睡眠质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放松训练用于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合并失眠患者的改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0年12月~2016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合并失眠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帕罗西汀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放松训练,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睡眠脑电图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睡眠状况进行评价对比。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A、HAMD、PSQI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AMA、HAMD、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脑电图参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时治疗组的睡眠潜伏期(SL)、睡眠总时间(TSA)、觉醒次数(AT)、觉醒时间(AS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松训练联合帕罗西汀用于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合并失眠症状患者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和焦虑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针刺疗法联合丁螺环酮、右佐匹克隆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伴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63例广泛性焦虑障碍伴失眠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口服丁螺环酮与右佐匹克隆)32例,观察组(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3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情况与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AMA、PSQI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组HAMA和PSQI评分与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广泛性焦虑障碍伴失眠患者治疗中加入针刺疗法能够明显改善其焦虑症状,同时改善其睡眠,疗效显著,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心内科住院失眠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心内科住院且有明确失眠症的老年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3例,均服用一片阿普唑仑助眠。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睡眠进程参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量表(HAMA、HAMD)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2%(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入睡潜伏时间、觉醒次数及觉醒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际睡眠时间及睡眠维持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PSQI量表各维度评分、HAMA及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合并助眠药物能够改善心内科失眠老年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及失眠症状,提高其睡眠质量并促进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强化心理疏导结合个体化睡眠干预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Sleep Disturbance After Stroke,PSS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60例PSSD患者,以单盲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病例30例),对照组采纳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纳强化心理疏导结合个体化睡眠干预,两组均在护理2周后评价护理效果,对比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NIHSS评分、PSQI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NIHS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强化心理疏导结合个体化睡眠干预可有效减轻PSSD患者不良情绪及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提高睡眠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以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4—2015-11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失眠患者52例为观察组,正常人52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2组PSQI(匹兹堡睡眠指数)、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评分,观察组采取认知行为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PSQI、HAMA、HAMD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后PSQI、HAMA以及HAMD等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4次认知行为治疗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未完成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失眠患者较正常人群睡眠指数较低,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与抑郁情绪,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可明显改善其失眠症状,减轻焦虑与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睡眠质量与睡眠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广泛性焦虑(GA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确诊的42例广泛焦虑患者,随机分为真刺激组和假刺激组。22例患者采用真刺激线圈即风冷线圈刺激右侧顶叶,20名患者采用假刺激线圈,真刺激组和假刺激组采用的刺激参数相同(1Hz,500个刺激/串,每天共刺激三串,连续治疗10天)。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两周和治疗结束后一个月共四次评定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匹兹堡质量指数评分(PSQI)的评分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真刺激组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两周和治疗结束后一个月HAMA、HAMD及PSQI评分均有显著降低;假刺激组HAMA、HAMD及PSQI评分无显著改变。结论用重复经颅磁刺激低频刺激广泛性焦虑患者的右顶叶,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同时能改善抑郁症状和失眠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02—2016-03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67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4例选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3例仅选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PSQI)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为(7.32±0.47)分,HAMA评分为(5.59±0.34)分,对照组HAMD评分为(11.22±1.79)分,HAMA评分为(8.49±1.23)分,观察组HAMD、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评分方面,观察组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于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唑吡坦治疗失眠症双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国产唑吡坦片和进口唑吡坦片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32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国产或进口唑吡坦。采用睡眠障碍量表(SD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SDRS评定国产唑吡坦组减分率为49.7%,与进口唑吡坦组49.8%相近,主要不良反应为头痛、口干、便秘和出汗等,病人均能耐受。结论:国产唑吡坦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和进口唑吡坦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超低频经颅磁刺激(ILF-TM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 取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ILF-TMS治疗组(30 例), 两组患者均口服酒石酸唑吡坦片,每晚睡前口服5 mg。ILF-TMS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ILF-TMS 治疗, 常规治疗组每日接受伪ILF-TMS治疗,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0 d 后)均给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和多导睡眠图(PSG)相关参数评价睡眠情况,PSG 评价参数主要包括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L) 以及睡眠NREM(S1、S2、S3 +S4 )、REM 的睡眠结构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TST、SL、S1、S2、 S3+S4、REM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治疗组患者10 d 后PQSI评分较前明显降低 [(18.03±1.37)分比(12.60±2.43)分];TST 较前明显延长[(251.42±42.42)min 比(288.80±40.32)min]; SL 较治疗前有显著缩短[(39.60±17.62)min 比(34.40±14.8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睡 眠结构S1、S2、S3+S4、REM 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ILF-TMS 治疗组患者10 d 后PQSI评分较前明显降 低[(18.17±1.29)分比(10.40±2.13)分];TST较前明显延长[(241.50±51.75)min 比(353.45±52.20)min]; SL 较治疗前有显著缩短[(40.80±17.47)min 比(26.60±13.2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 睡眠结构S1、S2、S3+S4、REM 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与常规治疗组比较,ILF-TMS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 PSQI评分更低,TST更长,SL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LF-TMS 可以改善缺血性脑 卒中后失眠症状,短期(10 d)ILF-TMS 治疗尚不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睡眠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辅助治疗甲亢伴抑郁患者对焦虑抑郁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甲亢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甲巯基咪唑联合抗抑郁药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应用乌灵胶囊辅助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等指标。结果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白天功能等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9.58%,明显优于对照组72.92%(P0.05)。结论乌灵胶囊辅助治疗有助于缓解甲亢伴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赋能心理干预模式对重症脑梗死患者应激障碍及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11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赋能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CL-C)、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的PCL-C评分、NIHS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HAMA、HAMD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PSQI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赋能心理干预模式可显著降低重症脑梗死患者的应激障碍程度及负性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舍曲林早期治疗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n=30)和卒中单元常规治疗基础上舍曲林早期治疗组(早期治疗组,n=30),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NIHSS评分、MMSE评分、MoCA评分、BI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和常规治疗组相比,早期治疗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MoCA评分、BI评分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评分、MoCA评分、BI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和常规治疗组相比,早期治疗组患者的MMSE评分、MoCA评分、BI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舍曲林早期治疗脑卒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障碍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7.
认知-行为疗法及结合药物治疗原发性失眠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认知-行为疗法在原发性失眠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99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3组:认知行为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认知-行为疗法、药物疗法(唑吡坦10mg)及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递减疗法(联合治疗)治疗原发性失眠症患者99例的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及药物治疗组在治疗第1周较认知-行为治疗组PSQI值明显下降(P0.01);联合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PSQ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周3组PSQ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联合治疗组与认知-行为治疗组较药物治疗组PSQI明显下降(P0.01),联合治疗组与认知-行为治疗组PSQ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不同时间点PSQ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治疗组治疗第1周及治疗第6周与治疗前PSQI比较明显下降(P0.01),治疗第6周与治疗3个月时PSQ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认知行为治疗组在治疗前与治疗第1周PSQ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第6周及3个月PSQI明显下降(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结合非苯二氮卓艹类安眠药物治疗失眠,起效快,与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同样具有显著稳定持久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在难治性老年躯体化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84例难治性老年躯体化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方案;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刺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受试者治疗前、治疗3周、6周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结果差异,记录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周、6周后,两组受试者PSQI评分、HAMD、HAMA评分及SCL-90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受试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vs 7.3%,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疗法在促进难治性老年躯体化障碍患者病情转归、改善其预后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电话指导下的认知行为自助疗法(CBTI-SH)和酒石酸唑吡坦对慢性失眠的疗效. 方法 选择自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三院精神心理科门诊慢性失眠患者60例,按奇偶数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睡眠卫生教育+剂量递减的酒石酸唑吡坦治疗:药物起始剂量为10 mg/d,每周递减1/4剂量,疗程4周;研究组给予睡眠卫生教育+CBTI-SH治疗:疗程4周,内容包括认知重建、睡眠限制、刺激控制、放松训练,将CBTI-SH的内容制成文字材料,由患者自助实施,第1、3周末分别给予15 min的电话指导.在基线时及第2、4、6周末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对睡眠情况进行评价;要求患者每天记录睡眠日志,评价指标包括入睡潜伏期、入睡后觉醒时间、睡眠时间、卧床时间、睡眠效率;要求患者进行依从性评价,即过去1周内有多少天按照要求执行了CBTI-SH或睡眠卫生教育的6种主要成分. 结果 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PSQI量表、ESS量表评分及入睡潜伏期、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卧床时间、入睡后觉醒时间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效应量分别为1.93、0.04、1.00、0.98、0.11、0.57、0.43.研究组对“不在床上做其他事”和“不在床上担忧”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而对“限制卧床时间”、“不能睡则离开床”的依从性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和应用剂量递减的酒石酸唑吡坦治疗策略相比,CBTI-SH治疗慢性失眠及伴随的日间思睡的疗效更优,但部分依从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生物反馈治疗卒中恢复期焦虑抑郁状态伴失眠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纳入卒中恢复期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均给予生物反馈训练,训练方法为每周五次,每次 30 min的自主神经系统放松康复训练。所有患者在训练前后评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患者健康问卷-9(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简 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 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Fugle-Meyer肢体功能评分(Fugl e-Meyer Scale,FM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以及 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并采集患者的睡眠时间,对比分析训练前后这些量表评分及睡眠时 间的变化。 结果 研究共纳入并完成3 0例患者的数据统计。治疗后患者睡眠时间较治疗前显著增 加[(4.81±1.58)h vs(7.30±1.34)h,P<0.001]。HA M A[(17.50±8.41)vs(9.00±7.01)]和 HAMD([ 19.53±7.82)vs(9.23±4.42)]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均P<0.001)。训练4周后患者的MMSE评 分有提高,Fugl e-Meyer分数增加,Barthel指数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NIHSS评分降低,差异有显著性 (P =0.033)。 结论 生物反馈疗法有利于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的睡眠和情绪改善,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