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正常人体学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九年制岐黄国医班进行的改革课程.该课程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生理学融合在一起,分为正常人体学Ⅰ、Ⅱ两部分.正常人体学Ⅱ主要讲授人体正常的功能和机制调控规律.总结正常人体学Ⅱ授课过程中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理念,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模式、内容的反馈,分析该整合课程的教学效果,以更好地推进...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课程思政”改革正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正常人体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整合式课程,掌握好这门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未来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将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方法融入正常人体学实验课教学中,通过人文关怀、美学提升、职业素养、爱护公物、动物伦理、生物安全、健康计划、劳育教育和团结协作这9个部分来探索正常人体学实验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以上探索可为各医学院校相关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医+"及"+中医"的培养理念,将西医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及其跟随各门课的实验课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融合课程:正常人体学和正常人体学实验课程.正常人体学将人体器官的大体形态和微细结构有机融合,将人体结构和功能相联系,在授课方式中将讨论式和临床案例拓展纳入教学.正常人体学实验以人体器官...  相似文献   

4.
在上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严重时期,我校全部课程转为在线授课。据此,我们在中医学九年制屠呦呦班大二学生中尝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科创中阶训练”课程的在线教学,即教师提出问题(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师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的教学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调查问卷显示,86.67%的学生认可这种教学形式,66.67%的学生觉得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合理;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激发科研兴趣、形成科研思维、提升科研相关能力、形成创新和开拓精神、促进团队协作等方面具有较大帮助。针对部分学生反映课程安排比较紧、自主探索学习时间偏长的问题,后期将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进。  相似文献   

5.
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是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部分。湖南中医药大学自2014年对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等专业实行实验教学改革,将原有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3门学科实验内容进行整合,设置了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采用独立授课、单独考核的形式,并初步形成了"4+3"教学模式。该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医学机能学各学科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应用于实验、科研当中。  相似文献   

6.
机能学实验是多学科整合后形成的一门创新型实验课程,中西医结合机能学实验是根据高等中医药院校特色构建而成的机能学实验教学模式。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很大优势,为探究PBL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模式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模式机能学实验的特点、学科设置和实施方式,浅析了PBL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机能学实验中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法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正常人体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级高职临床医学专业1班46名学生为观察班,2班47名学生为对照班,在正常人体学教学中,分别采用多元化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2班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实验考核和问卷调查,综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班理论考试及实验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P <0.01)。问卷调查显示,观察班学生对本班教学法赞同率显著高于对照班(均P <0.01)。结论 运用多元化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正常人体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人体机能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1].是后继的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及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学习人体机能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充分了解人体各组织器官如何发挥正常功能,也为将来的进入临床或研究应用提供充分的关于人体机能的理论依据,人体机能学的许多理论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很难理解和记忆,无法做到像形态学那样直观,通常只能用口头阐述来达到学生的理解.随着科学研究的深人,人体机能学渗透了越来越多的边缘学科知识,这些知识只能通过特定的实验方法来证实,而教学中目前还不可能开展这些实验操作,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重点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PBL的翻转课堂在机能学实验中的应用。选取2016级临床医学104名学生,随机分对照组与实验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讲授,实验组接受基于PBL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授课。结果实验成功率提高,实验组理论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6,P0.05);实验组学生普遍认同基于PBL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论以植根基于PBL翻转课堂、IT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为理论指导,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交融,课上与课下两手抓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混合,情境模拟与真实呈现的互补,为机能学实验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人体寄生虫学中西医结合改革的教学模式。方法:在现行的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模式中,适当加入中医学的理论和知识,以西医教学为主,辅以中医知识介绍,在本校2004~2005级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进行了初步教学实践。结果:提高了学生对人体寄生虫学的兴趣和对中医学的认识,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基于蓝墨云班课的中医学专业组织学教学改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级和2017级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238人,将使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学生设为对照组共121人,应用蓝墨云班课进行教学的学生设为实验组共117人,对比两组期末成绩(包括理论成绩和实验成绩),分别运用"头脑风暴"板块功能和纸质方式匿名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反馈意见。结果实验组的期末考试成绩总体上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学生普遍表示组织学学习难度较大,实验组大部分学生认为蓝墨云班课有助于掌握本门课程。结论基于蓝墨云班课的中医学专业组织学教学改革有助于学生理解组织学课程知识,提升学习兴趣,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于2020年11月发布的"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提出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聚焦立德树人.课程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中医学概论的课堂教学中以"大医精诚"为导向,将中医学概论与中医各家学说课程有机融合,融入德育元素,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融入理想信念的精神指引,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夯实中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精诚计划’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培养模式对中医专业学生综合掌握和应用方剂知识的影响。方法对中医基础课程模块进行整合,组织校内专家编写了《中医辨治学总论》《中医辨治学各论》;以本校中医学专业2009级为研究对象,1班采用"精诚计划"培养模式,2班采用现行一般模式;第四学期末考试后对方剂学简答题、问答题、案例分析题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精诚计划"培养模式下,简答题平均分、论述题平均分、案例分析题合格率与现行一般模式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精诚计划"培养模式下,学生方剂知识综合掌握与方剂应用能力优于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校中医学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及需求状况,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以内蒙古医科大学2015级中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对预防医学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及需求性进行调查。结果 77.8%的学生对于教师对教学进度的把握满意,对于授课方式的满意度为73.5%;认为需要增加案例教学及增加过程考核比重的学生分别占89.7%和74.4%;有75.2%的学生认为需要增加社区或疾控中心见习。结论中医学专业学生对于预防医学课程设置基本满意,但仍需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线上教学模式在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效果,以为完善本学科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甘肃中医药大学2020级中医学(免费医学定向)C班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雨课堂线上教学,与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的2019级中医学(免费医学定向)B班进行比较,分析雨课堂线上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2020级中医学(免费医学定向)C班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理论成绩均高于2019级中医学(免费医学定向)B班。结论:基于雨课堂的线上教学用于中医诊断学教学效果显著,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辨证能力等方面较传统教学方法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整合性课程教学已经发展成为医学教育的主要课程教学模式。上海中医药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在相继开展了生理科学综合实验和正常人体学两门整合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践后,体会到整合课程的建设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教学内容的适当取舍和整合,顶层设计是课程改革的保障,师资培训是课程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课程是临床医学系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是中国高校新的教育模式,是新时代教学改革的主方向。中医学专业课程蕴含着中医药文化优秀品质,把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应用于中医学教学中,将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职业信念及中医药文化传承起到关键的作用。西部高校开展好临床专业中医学课程思政教育,能够加强西部落后地区中医学教育,鼓励学生奉献西部医学事业,创造性地让医学人才培养取得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科教融合理念,强化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实 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推动药物治疗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法:本研究以 92 名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为教学实施对象,以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为标准,从基础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实践创新能力 3 个模块开 展课程设计,通过自主学习能力量表与硕士研究生、专家及同行教师填写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 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评分及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均高于常模数据(P<0.05)。学 生、同行教师及专家教师均对该教学模式做出了较高的教学效果评价,以“该培养模式可应用到其他相关护理 课程中”“营造了更好的教学氛围与效果”这两项指标尤为突出。结论:基于科教融合理念的中医院校护理学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药物治疗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将人才培养、教学设计、评价方式一体化教学融入课程教学 的全过程,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环境中进行三大核心能力的提升,体现了教学内容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 度,培养了学生的中医辨证思维能力,突出了中医院校的特色优势,推动了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超声诊断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设计与探索实践,制定思政建设的具体步骤,探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方法 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开设《超声诊断学》课程的114名2018级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教学、翻转课堂,技能培养等教学方法,将专业知识培养和思政教育自然融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超声诊断学教学全过程,在课程结束后以调查问卷和技能考核的形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调查问卷结果:95.61%的学生认为专业内容与思政教育过渡自然,形式多样;92.11%的学生认为通过该课程,提高了专业认同感,建立了专业自信心;94.74%的学生反馈本课程的学习帮助自己树立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实践技能考核结果:实践技能考核优秀42人(36.84%),良好50人(43.86%),及格12人(10.53%),不及格0人。结论 超声诊断学课程思政改革从元素挖掘、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等各个环节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为目标,以社会心理学课程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医药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心理学的课程目标,探索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无缝衔接、有机融合,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与价值观的引领。基于此,此研究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效果评价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期为全国中医药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