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后外侧结构联合损伤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2003年10月-2005年11月,采用关节镜下重建交叉韧带,修复或重建侧副韧带和后外侧结构治疗急性膝联合韧带损伤12例。术后早期荨长肌力练习、早期完全负重、早期本体感觉练习、早期被动练习。出院后随诊并功能评分。结果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Lysholm评分:优2例,良8例,可2例。关节稳定性良好,有2例胭绳肌腱重建者抽屉试验Ⅰ度阳性。膝关节屈曲超过120°者9例,90~120°者3例。结论膝关节联合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治疗配合正确的康复护理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一期关节镜辅助下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复合体重建治疗急性膝关节前后脱位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选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10例膝关节前后脱位患者,10例患者均证实为前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复合体完全断裂,内侧副韧带Ⅰ-Ⅱ°损伤,一期行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后外侧复合体,6例男性,4例女性,年龄18-52岁,平均31岁,均为单膝损伤,其中左膝7例,右膝3例,于伤后5h-7d入院.未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有2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评估患者术后并发症、膝关节活动范围和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0例患者行走时未出现不稳情况,膝内外翻 应力试验及后抽屉试验均为阴性,胫骨前后移动均<10 mm;关节活动范围术前(78.5 ± 12.5) °,术后(120.0 ± 10.2) °.结论:一期关节镜辅助下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复合体重建是治疗急性膝关节前后脱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分析同种异体肌腱单切口重建内侧副股韧带和双切口重建内侧副股韧带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内侧不稳定患者26例(26膝),均采用内侧副韧带重建;其中单切口重建内侧副韧带12例,双切口重建内侧副韧带14例.术前、术后按照IKDC及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并测量术后膝关节内侧开口、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稳定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14~49个月).末次随访2种方法术后IKDC评分分别为(84.33±7.85)分和(84.21±7.67)分;Lysholm评分分别为(84.41±8.67)分和(84.5±7.52)分,与术前相比评分明显提高;2种方法术后IKDC及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活动度与内侧关节间隙在术后得到明显改善,2种方法的术后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切口重建内侧副股韧带和双切口重建内侧副股韧带治疗膝关节内侧不稳定的临床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4.
吴晓萍 《吉林医学》2013,(33):7076-7076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3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术后疼痛,2例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欠佳,21例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使关节功能恢复到良好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完全脱位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严重创伤.如处理不当,可使患者发生严重伤残. 膝关节没有较稳定的骨性结构,主要靠强大的肌肉和韧带维持关节稳定,当外力引起完全性脱位时,其脱位的方向决定于暴力方向、着地姿势和着力部位.根据胫骨移位方向可将膝关节脱位分为五种,即前侧脱位、后侧脱位、内侧脱位、外侧脱位及旋转脱位.有的学者将完全性膝关节脱位分为九种类型,除上述五种外,另加前内侧脱位、后内侧脱位、前外侧脱位和后外侧脱位.因膝关节脱位多因强大暴力造成,完全脱位时,不但有关节囊的破裂,还有关节内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及肌肉的撕裂,有时还可合并胫骨髁间撕脱骨折、半月板破裂或移位,腘窝内的神经血管也可以被压或撕断.故应仔细检查足背动脉,如有动脉损伤征象时,为明确损伤的性质,决定治疗方针,挽救伤肢,应作血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自体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3月在本科收治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19例,手术采用关节镜下外侧副韧带松解,取同侧腘绳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术后正规关节功能锻炼,评估术后关节疼痛、无力、髌骨倾斜实验、恐惧实验等变化,术后关节功能改善采用Lyshom和Kujala膝关节评分及Insall疗效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术前膝关节Lyshom评分为(68.3±1.4)分,术后(95.4±1.8)分;Kujala评分术前(63.2±2.3)分,术后(92.4±2.5)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sall疗效标准,优良率达94.7%。所有患者术后关节疼痛、无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髌骨倾斜、恐惧实验阴性,关节无再次脱位发生。结论:在把握适应证前提下,关节镜辅助内侧髌骨韧带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是一种不错的手术方法。关节镜下外侧副韧带的松解、术中双股髌骨韧带重建、髌骨端金属锚钉固定、屈膝关节60°位股骨端固定增加了髌骨的稳定性,提高了手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一期关节镜下重建修复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7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患者29例(Schenck分型:KD Ⅱ~Ⅳ型)。采用全身麻醉,从膝关节内、外侧入路进行关节镜镜检及清理,取对侧膝腘绳肌腱进行前交叉韧带(ACL)重建,采用异体肌腱行后交叉韧带(PCL)、外侧副韧带(LCL)重建,内侧副韧带(MCL)行带线锚钉修复,并进行个体化康复功能锻炼。记录手术并发症、随访结果,比较术前、末次随访患者的前、后抽屉试验、侧方应力试验、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和关节屈伸活动范围。结果 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手术相关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8.5±5.4)个月。29例患者末次随访关节活动功能良好,前后及侧方稳定性良好,其中2例术后随访期间出现膝关节粘连,经过正规康复锻炼后,1例患者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另1例连续进行3个月功能锻炼后关节活动范围未有改善,接受了关节镜下膝关节粘连松解术,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患者术前前、后抽屉试验及侧方应力试验均为阳性,末次随访前、后抽屉试验、侧方应力试验均为阴性。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IKDC评分和关节活动度低于末次随访(P<0.05)。结论 关节镜下一期重建ACL、PCL,同期重建修复副韧带,术后可恢复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稳定性,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的关节囊松弛薄弱,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韧带和肌肉.韧带包括内、外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位于股骨内上髁与股骨内髁之间,有深、浅两层纤维.浅层呈三角形,甚为坚韧;深层纤维与关节囊融合,部分并与内侧半月板相连.外侧副韧带起于股骨外上髁,它的远端呈腱性结构,与股二头肌腱汇合成联合肌腱结构,一起附着于腓骨小头上.外侧副韧带与外侧半月板之间有滑囊相隔.膝关节伸直时两侧副韧带拉紧,无内收、外展与旋转动作;膝关节屈曲时,韧带逐渐松弛,膝关节的内收、外展与旋转动作亦增加.前交叉韧带起自股骨髁间凹外侧面,向前内下方止于胫骨髁问棘的前方.当膝关节屈曲和内旋股骨时,此韧带牵拉变紧,防止胫骨向前移动.后交叉韧带起止股骨髁间凹内侧面,向后下方止于胫骨髁间棘的后方.膝关节屈曲时可防止胫骨向后移动.  相似文献   

9.
岳丽君   《中国医学工程》2012,(2):126-12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髌骨脱位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74例髌骨脱位患者行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术后采取循序渐进的股四头肌肌力和膝关节活动度训练。结果全部病例术后未发生膝关节屈伸受限和髌骨脱位。结论围术期护理和康复指导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功能锻炼,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刘洪东   《中国医学工程》2014,(3):121-121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疾病临床诊断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214例膝关节疾病(创伤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全部患者均行核磁共振成像。术后,统计患者MRI诊断结果与关节镜或手术结果是否相同。结果 214例患者中,术前MRI诊断42例关节软骨损伤,5例髌下韧带损伤,145例交叉韧带损伤,143例副韧带损伤,183例内侧、外侧半月板损伤,137例骨损伤,167例关节囊积液,参照关节镜或手术结果,MRI诊断准确率高达97.2%。结论 MRI是一种准确、安全的临床检测方法,它可准确诊断膝关节疾病,可为诊断膝关节骨损伤、关节囊积液、半月板损伤、副韧带损伤、交叉韧带损伤、髌下韧带损伤及关节软骨损伤等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研究初次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中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患者的处理方法以及随访结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共612例(798膝),术中出现MCL损伤的患者共10例(10膝)。其中体部损伤患者7例,除1例采取同种异体肌腱加强固定以外,其余患者均采用了断端直接缝合的方法;股骨侧止点撕脱2例,采用双排锚钉桥样缝合进行止点重建;胫骨侧止点撕脱1例,采用单排带线锚钉重建止点的方法。所有MCL损伤的患者均未使用限制性假体,术后康复过程中佩戴下肢膝关节保护支具,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检查患者侧方应力情况,并记录手术前及最后一次随访时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以及膝关节的活动度。结果 患者术中出现MCL损伤的总发生率为1.2%(10/798,95% CI:0.5%~2.0%),10例MCL损伤的患者中无失访病例,随访时间25~6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6.5个月);门诊检查伸直位外翻应力均未见松弛,屈膝30°位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松弛(+);患者KSS由术前的74.5分(52~96分)改善为术后的149.8分(124~172分);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78.5°(65°~95°)改善为术后的105.5°(95°~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最后一次随访无患者因为内侧松弛而进行膝关节翻修手术。结论 对TKA术中出现MCL的损伤应该积极地进行修复,采用牢靠的固定方法可以避免术中更换限制性假体,降低术后因为内侧松弛而进行膝关节翻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Sun Q  Zhao DW  Tian 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5):3196-3199
目的 探讨应用自体骨-髌腱-骨重建受损的前交叉韧带(ACL),同时半腱肌腱转位联合内侧副韧带股骨止点上移治疗内侧副韧带松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自体骨-髌腱-骨重建受损的ACL,同时半腱肌腱转位联合内侧副韧带股骨止点上移的方法治疗内侧副韧带松弛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6~64岁,平均年龄32.6岁.术前X线评估Ⅱ度1例,Ⅲ度19例,MRI评估均为3度损伤,术前Lysholm膝关节评估法评分35~65分(平均48.9分).结果 术后20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59个月,平均19.2个月.术后Lysholm评分50~96分,平均83.9分,优良率90%.术后1例关节屈曲90°,1例关节疼痛加重,其余膝关节功能均正常.结论 自体骨-髌腱-骨重建及半腱肌腱转位联合MCL股骨止点上移是一种可靠的治疗膝内侧副韧带松弛合ACL损伤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背景]探讨关节膝内侧副韧带重建的手术方法和疗效.[病例报告]采用带有2条不可吸收线的骨锚钉对16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进行修补,重建韧带.术后随访3~12个月,Lysholm评分结果优者为15例,良者为1例.[讨论]利用骨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同时损伤后,应用LARS人工韧带关节镜下重建PCL,并同时利用残余LARS人工韧带重建MCL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关节损伤的患者在关节镜下行LARS人工韧带重建PCL,同时利用残余人工韧带重建MCL,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术前、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稳定性。结果 8例患者术前物理检查均表现为膝关节不稳,术后所有患膝不稳定表现消失。术后无膝关节感染、韧带自发断裂和韧带松动并发症,屈膝活动度110°~120°,术后1、3、6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LARS人工韧带关节镜下重建PCL,同时利用残余人工韧带修复MCL,术后膝关节可获得即时稳定,利于膝关节早期活动,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MCL)损伤的治疗时机及方法。方法 2002年12月-2008年10月,治疗急性ACL损伤合并MCL损伤58例。MCL损伤Ⅰ度7例,Ⅱ度25例,Ⅲ度26例。MCLⅠ、Ⅱ度损伤共32例经3-4周制动,待关节活动功能恢复后行ACL重建;Ⅲ度损伤7例经制动6周,伤后9-10周行ACL重建。19例伤后两周内行ACL重建,术后在伸直位和屈膝30°位用支具制动6-8周,11例阴性,8例阳性,6例有后内侧关节囊撕裂,于损伤部位小切口用缝合铆钉原位修复后内侧结构,术后用支具制动6-8周。结果平均随访15月(6-34月),Ⅰ-Ⅱ度损伤32例外翻应力试验阴性,前抽屉试验(+)2例,术后Lysholm评分91.2。18例MCLⅢ度损伤保守治疗,外翻应力试验Ⅰ度3例、Ⅱ度1例,前抽屉试验(+)2例、(++)1例,术后Lysholm评分86.5。MCLⅢ度损伤8例经手术修复治疗,外翻应力试验Ⅰ度2例,前抽屉试验(+)1例,术后Lysholm评分89.3。结论急性ACL损伤合并Ⅲ度MCL损伤应早期手术,ACL重建后外翻应力试验不稳者需早期手术修复MCL。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应用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4月~2011年2月对36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应用锚钉固定重建韧带手术。结果:术后随访36例,随访2~36个月,优良率为94.2%。结论:锚钉固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能够立即稳定膝关节,减少膝关节进一步损伤,是早期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齐荣秀  闭安业  陆云  陈静  叶镜明 《中外医疗》2010,29(11):180-181
目的探讨超声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内侧副韧带不同类型损伤的声像图表现,并与手术及临床结果对照比较。结果11例内侧副韧带完全或部分撕裂伤的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相符,8例挫伤经临床保守治疗前后超声对比观察证实超声检查与临床诊断相符。结论超声是诊断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膝关节多韧带损伤合并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情况以及膝关节多韧带损伤和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相关性, 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台州市中医院诊治的62例膝关节多韧带损伤合并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分析其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情况, 运用Schatzker分型法、AO分型法、Duparc分型法进行胫骨平台骨折分型, 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膝关节多韧带损伤和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相关性。  结果  前交叉韧带损伤(ACL)、后交叉韧带损伤(PCL)、内侧副韧带损伤(MCL)、后外侧角损伤(PLC)、ACL+PCL、ACL+MCL、ACL+PLC、PCL+MCL、PCL+PLC、MCL+PLC的发生率分别为30.65%、8.06%、12.90%、27.42%、1.61%、3.23%、8.06%、1.61%、3.23%、3.23%。Schatzker分型中, Ⅰ~Ⅵ型分别为12、12、4、23、7、4例; AO分型中, B型、C型分别为33、29例; Duparc分型中, 外侧平台骨折、内侧平台骨折、双平台骨折、髁间嵴骨折、后内侧骨折分别为16、15、7、13、11例。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 Schatzker、AO分型与ACL、MCL、PLC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Duparc分型与MCL、PLC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结论  膝关节多韧带损伤合并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膝关节多韧带损伤和胫骨平台骨折的Schatzker、AO、Duparc分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缝合锚钉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缝合锚钉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5年1月-2006年3月对23例(男14例、女9例)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患者采用缝合锚钉进行缝合固定,受伤至手术时间6-15d,平均8d。结果随访14-19个月,平均15.7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稳定好,在伸直0°和屈曲30°时外翻应力试验阴性,Lysholm评分平均为89分,其中优16例,良4例,中3例。结论缝合锚钉修复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具有组织剥离范围小,操作方法简单,固定牢靠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直视下空心钉内固定在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临床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行空心钉治疗。同时直视下检查韧带与半月板的损伤情况,并予以治疗。结果 30例胫骨髁间棘骨折,Megers和Mckeever分型Ⅱ16例,Ⅲ14例。术中发现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14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7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9例。经临床随访26例,平均随访时间为23.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按Lysholm标准评定,优良率为89%。术后6个月X线检查骨折愈合良好,无膝关节内外畸形、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不稳及跛行。患者满意率为83.3%。结论关节镜下空心钉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既可复位关节内软骨面,减少关节炎的发生,又能在直视下探查和治疗膝关节内韧带和半月板的损伤情况,预防膝关节不稳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