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联合肩带包扎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乳腺癌术后引流管拔除产生皮下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留置针穿刺皮下积液局部,连接负压球后使用弹力绷带固定胸部及肩部形成肩带,局部加压包扎引流皮下积液。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重置硅胶管法后使用弹力绷带固定胸部及肩部形成肩带,局部加压包扎引流皮下积液。比较2组感染发生率,皮下积液愈合时间及专科护理质量合格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皮下积液所需的愈合时间短(P0.05),专科护理质量合格率高(P0.05)。结论采用密闭式留置针联合肩带包扎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具有一定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寻求一种更好的乳腺癌术后切口处理方法 ,以降低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 将行改良根治术的168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86例患者采用传统的腋下单管引流和普通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组82例患者采用腋下、肋下双管引流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比较2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中有18例发生皮下积液,11例发生皮瓣坏死;观察组中5例发生皮下积液,6例发生皮瓣坏死.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术后采用腋下、肋下双管引流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弹力背心在乳腺肿物切除术后伤口包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就诊院时间次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实施乳腺肿物切除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传统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实验组术后给予弹力背心加压包扎,术后24 h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呼吸受限、皮下积液、包扎移位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呼吸受限、皮下积液、包扎移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肿物切除术后患者伤口使用弹力背心加压包扎能减轻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双管引流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创面采用双条硅胶管引流+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对照组48例,创面采用单条普通橡胶管引流+普通绷带加压包扎.观察比较两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双管引流+弹性绷带加压包扎能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腮腺手术后加压包扎与涎瘘关系的探讨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腮腺手术后正确而合理的局部加压包扎护理。方法:对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术后切口A组使用一般医疗纱布绷带加压包扎;B组使用有弹性及粘力的绷带加压包扎,观察切口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并发涎瘘1例;A组使用传统绷带加压包扎术后并发涎瘘5例。结论: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具有明显优越性,不论使用何种绷带,均注意观察加压包扎的松紧度,预防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6.
老年患者介入术后穿刺部位使用弹力绷带加压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手术后应用弹力绷带的加压包扎时间。方法:选择我院35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6例。两组在术后行徒手压迫止血20min后,应用弹力绷带8字交叉加压包扎穿刺部位,观察组冠脉造影加压包扎8h、支架植入术后12h拆除绷带;对照组冠脉造影加压包扎12h、支架植入术后24h后拆除绷带,观察两组患者股动脉穿刺处渗血、血肿、皮下淤斑、假性血管瘤等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舒适度情况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冠脉造影术后8h,支架植入术后12h拆除弹力绷带能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制胸带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加压包扎,防止术后皮下积液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3月-2008年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使用自制胸带加压包扎;对照组使用传统绷带加压包扎.观察2组患者引流管引流量、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情况等.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观察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切口Ⅰ期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自制胸带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加压包扎可以降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制胸带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加压包扎,防止术后皮下积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8年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使用自制胸带加压包扎;对照组使用传统绷带加压包扎,观察2组患者引流管引流量、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情况等。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观察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切口Ⅰ期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自制胸带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加压包扎可以降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配合弹力绷带以及中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在预防胸腹腔穿刺术后积液渗漏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恶性肿瘤合并大量胸腹腔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穿刺点换药处理,治疗组则给予明胶海绵配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并予中药汤剂口服处理。比较2组患者穿刺完成后12h内的渗漏液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渗漏率为28.33%,对照组的渗漏率为6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能有效地防止恶性胸腹水患者胸腹腔穿刺后的积液渗漏,预防穿刺点的感染,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使用弹力绷带包扎患肢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将128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加患肢弹力绷带包扎,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2周后比较2组患者伤肢肿胀程度及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数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弹力绷带包扎患肢能显著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制冰袋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冷敷对经桡动脉介入术后上肢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发生上肢血肿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组采用自制冰袋冷敷,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冰袋4h更换1次,均持续24h。观察两组术后4h、12h、24h患肢疼痛和肿胀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4h、12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上肢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自制冰袋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冷敷,对缓解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上肢血肿引起的局部肿胀和疼痛,明显优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传统沙袋压迫法与弹力绷带包扎加沙袋压迫法对于降低患者切口牵拉疼痛,出血率,舒适度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128例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传统沙袋压迫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护理方法-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加沙袋压迫法,比较两组在临床工作中的疗效。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对于降低患者切口牵拉疼痛,出血率及改善不适症状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可以有效的制动患者术侧肩关节,减轻切口牵拉疼痛,明显减少切口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杨红叶  Liu Lingling  周燕秋 《护理研究》2008,22(23):2107-2107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有效包扎方法.[方法]将15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创面采用胸带加压包扎,B组创面采用宽绷带加压包扎,C组采用双层弹力网制成的网袋套入胸部加压包扎.观察3组病人创面皮下积液、伤口愈合情况、愈合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C组病人创面皮下积液发生率、拔管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低于A组、B组,切口Ⅰ期愈合率高于A组、B组.[结论]双层弹力网加压包扎方法能均匀施压,有效减少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杨红叶  刘玲玲  周燕秋 《护理研究》2008,22(8):2107-2107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有效包扎方法。[方法]将15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创面采用胸带加压包扎,B组创面采用宽绷带加压包扎,C组采用双层弹力网制成的网袋套入胸部加压包扎。观察3组病人创面皮下积液、伤口愈合情况、愈合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C组病人创面皮下积液发生率、拔管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低于A组、B组,切口I期愈合率高于A组、B组。[结论]双层弹力网加压包扎方法能均匀施压,有效减少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皮下积液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燚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0):914-915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1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为干预组54例和对照组58例,干预组早期应用定时手法挤压、无菌盐水疏通引流及死腔局部固定加压等措施,比较两组术后10d内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皮下积液23例,干预组6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早期通过细致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此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智能可控气囊胸带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伤口包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智能可控气囊胸带包扎,对照组采用弹力绷带包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拔管时间、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智能可控气囊胸带加压包扎在减少术后引流量、缩短置管时间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弹性绷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术后弹性固定胸带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思凤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1):1007-1009
目的提高乳腺癌术后切口包扎的舒适度,避免患者呼吸受限,降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将216例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08例,其切口给予弹性固定胸带包扎;对照组108例,其切口给予传统的绷带加压包扎。结果观察组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自制弹性固定胸带能避免呼吸受限,从而提高舒适度;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省时省力,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制冰袋局部冰敷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预防乳腺肿物微创术后出血和止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10月我院住院的400例乳腺良性肿物患者,随机将其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乳腺微创术后加压包扎护理,观察组术后采用常规乳腺微创术后加压包扎联合冰袋冰敷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肿发生情况、疼痛评分、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4 h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冰袋冷敷联合加压包扎能有效减少乳腺微创术后出血,减轻术后局部疼痛,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减少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弹力绷带局部松解时间的研究,减少患者手腕部加压包扎的不适。方法选择我院12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术后应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穿刺部位,观察组为包扎后予床边应用弹力绷带松解时间提示牌,分别予30min,1h,2h,4h松解绷带,12h拆除绷带;对照组予传统法加压包扎2h,4h松解、12h后拆除绷带。观察两组止血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等。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弹力绷带松解时间提示牌,并按照提示时间予定时松解弹力绷带,减少患者手腕部不适感且止血效果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美皮康敷料预防介入术后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将符合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术后穿刺处应用美皮康无边形吸收性软聚硅酮泡沫敷料覆盖伤口,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对照组穿刺处直接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去除弹力绷带后,两组患者穿刺处周围皮肤损伤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0%,对照组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美皮康无边形吸收性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可显著降低介入术穿刺处周围皮肤损伤发生率,有效减轻患者穿刺口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