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旋转DSA在血管性病变介入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角度触发旋转DSA与NATIVE(非减影)的巧妙配合,在血管性疾病介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6例脑血管性疾病实施介入诊断,以Seld ingers技术行单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至所需的靶血管,调整C型臂的起始点与反转点,造影部位始终在球心点处。根据旋转角度,计算好高压注射器注射速率与总量,准备好高压注射器,曝光至采集结束,得到完整的血管造影像,手动方法与NATIVE相对应,得到完整的旋转数字减影图像。结果分别对46例脑血管性疾病采用相同采集方法,即使用常规的正侧位减影及旋转DSA方法。31例在正侧位显示动脉瘤,但有9例动脉瘤的形状、大小显示不清,16例动脉瘤的瘤颈以及载瘤动脉、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不清;采用旋转DSA方法,清楚的显示动脉瘤形状、大小,瘤颈、载瘤动脉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有15例在常规造影上未见阳性病变,采用旋转DSA发现,6例显示阳性,5例显示小动脉瘤,1例显示动静脉畸形。结论采用旋转DSA与NATIVE(非减影)的精确配合,进行实时动态减影,图像质量高,减少减影伪影,减少射线剂量,采集图像时间短,造影剂用量少,提高图像密度分辨率,弥补了普通旋转数字减影与正侧位减影无法显示的病变,大大提高了病变阳性诊断率,减少了误诊,为治疗方案的设置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RDSA)在颅内动脉瘤成像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西门子Angiostar Plus数字血管造影系统,对56例患者进行正、侧位造影和对其中38例进行BDSA检查,研究RDSA的技术参数及应用价值。结果56例中,18例常规DSA能清楚显示,其余38例在常规DSA基础上加RDSA,动脉瘤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得到清楚显示。结论RDSA对颅内动脉瘤的成像、治疗及复查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旋转DSA结合Automap在颅内动脉瘤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搜集本院2004-01-2006-03经CT和(或)腰穿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作脑血管造影的患者43例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旋转DSA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自1996年12月-1999年12月对45例经常规DSA检查脑血管病患者行旋转DSA检查,效果良好.为探讨其在脑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旋转DSA技术在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Artist FA数字血管造影系统,对46例疑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正、侧位及其中37例行旋转DSA检查.结果:25例确诊为动脉瘤,4例排除动脉瘤,12例狭窄患者,能正确评估狭窄程度及长度.4例动静脉畸形及1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可清楚显示病变结构及瘘口.结论:旋转DSA诊断脑血管疾病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对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AVM)、血管狭窄的诊断更为安全,为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DSA在血管造影和介入放射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数学减因管造血的应用价值。本文报告了27例接受DSA检查的病人,其中完成单纯血管造影220例,造影及介入治疗56例,并进行了影像质量分析,结果:最远端解剖段血管分支获满意显示及影像质量优良的264例,结论:数字减影技术能为临床提供充分信息并减少操作时间和造影用量,它在介入放射学中具有相当的价值,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方烂基 《医学文选》2004,23(6):705-707
目的 探讨旋转DS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 使用荷兰PHILIPS-INTEGRISV5000型DSA系统对15例疑有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常规和旋转DSA检查。结果常规DSA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11例,4例疑似动脉瘤,其中7例未能清楚显示动脉瘤,加摄旋转DSA检查,4例可疑病例得以证实,所有病例的动脉瘤全貌、瘤颈位置与结构及其与载瘤动脉关系清晰显示,15病例均成功地进行栓塞治疗。结论 旋转DSA采集的图像可多方位的、立体的观察动脉瘤全貌及其周围的血管解剖结构,是对常规DSA一种重要补充,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崔永强 《中外医疗》2016,(4):181-182
目的:研究DSA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及旋转DSA造影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2例行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分别采用常规DSA血管造影诊断(记为对照组﹚和旋转DSA血管造影诊断(记为观察组﹚。观察两组造影成像的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旋转DSA造影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均取得较好的造影图像质量,对照组图像清晰度优良率84.62%较观察组8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造影采集图像时患者头部的摆动、造影剂使用不合理以及采集图像曝光时间段是影响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观察组瘤颈显示率98.08%较对照组82.69%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观察最大瘤颈直径为3.6 mm,对照组观察仅为3.2 mm。结论患者的配合程度、造影操作的专业度是影响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旋转DSA造影能较好的观察动脉血管和动脉瘤颈病变情况,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rotational DSA)及三维重建技术较常规DSA检查能克服影像中病变血管与周围血管重叠的问题而广泛应用于临床[1].为了探讨该技术在颅内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我院自2006年4~12月以来,对119例颅内血管造影进行了常规DSA、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检查,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DSA血管造影在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入院治疗的4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上述患者入院后给予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及DSA血管造影检测诊断,对比两种方法患者的冠脉腔狭窄检出率及螺旋CT对于冠脉狭窄方法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两种方法检测后冠脉中重度狭窄检出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测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冠脉腔径狭窄高于50%)发生误诊11支,漏诊4支,检测敏感性为88.17%,特异性为92.41%。结论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是无创性的检测方法,可大大提高疑似冠心病的临床检出率,该方法检测冠心病具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因其无创其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旋转DS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旋转DSA在颅内动脉瘤血管造影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了45例分别施行过常规 DSA和旋转DSA的脑动脉瘤患者的血管造影图像,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8-67岁,平均42.6岁。常规DSA 为正位及侧位影像,旋转DSA 360°旋转采集图像。结果旋转DSA对45例脑动脉瘤患者均能做出正确诊断,且均能在适当的角度,清晰显示瘤体颈部的结构,开口大小和方向,准确的把血管弯折与动脉瘤鉴别开来。常规DSA 检查发现40例动脉瘤。其中15/40动脉瘤的载瘤动脉与周围血管关系不清,19/40动脉瘤的颈部显示不清。结论旋转DSA对颅内动脉瘤病变显示极佳,可更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瘤体、瘤颈形态及载瘤动脉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旋转DSA技术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旋转DS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本岛津1 250 mA CCD数字减影C臂X光机系统,对35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常规正侧位造影检查和旋转DSA检查,比较颅内动脉瘤的显示情况.结果:35例疑似患者中,经旋转DSA技术检出32例,且清晰显示瘤颈及载瘤血管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常规DSA检出27例,其中有9例动脉瘤的载瘤血管动脉与周围血管显示不清,6例瘤颈显示不清.结论:旋转DSA可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瘤体、瘤颈及载瘤血管与周围血管关系,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肝动脉解剖变异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检查情况,以更好的指导临床介入治疗。方法从该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肝癌患者中随机选择350例进行研究,均行DSA检查,对直接参与肿瘤供血的变异肝动脉起源和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350例患者中,63例患者的变异动脉直接参与到肿瘤的供血之中,46例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6例起源于腹腔干,4例起源于胃左动脉,3例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3例起源于腹主动脉,1例起源于肝总动脉。结论肝癌患者肝动脉解剖变异中,直接参与肝癌瘤体供血的变异动脉起源在分布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临床可以结合患者的DSA资料来制定介入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旋转DSA在脑动脉瘤介入治疗过程中对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成功后,进行旋转DSA减影及脑动脉三维重建技术观测脑动脉瘤的瘤颈、瘤体等详细情况并进行准确测量给介入治疗提供详细的数据.结果 32例脑动脉瘤患者旋转DSA减影和三维重建对瘤体、瘤颈等的显示比普通正、侧、斜位数字减影更加清晰,为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数据.结论 旋转DSA三维重建对脑动脉瘤的瘤颈,瘤体显示更加清晰,给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提供准确的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理 《大家健康》2017,(10):91-92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成像中旋转DSA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行常规DSA检查和旋转DSA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结果.结果:本组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共发现41例患者存在动脉瘤,共有45枚动脉瘤;常规DSA检查检出率为77.78%,旋转DSA检查检出率为100.00%,旋转DSA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DSA检查,经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DSA技术应用于脑动脉瘤成像中可便于对检查部位的多角度观察,有助于避免血管重叠或者成角等因素的干扰,从而提高诊断检出率,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选择造影参数探讨一种保证肝癌DSA的图像质量的方法。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0年1月78例肝癌介入病人,分析DSA图像时排除机器设备、后处理软件等因素的影响,只分析与造影相关参数的选择进行质量评判。结果通过对所选病例的图像进行分析评判,其中图像质量优43例、良26例、差9例。结论选择恰当的造影参数是高质量DSA成像的关键,需根据病变的位置、大小及性质等因素来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在肝癌临床介入治疗过程中64排CT血管成像的运用及其所取得的价值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所收治的76名肝癌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76名患者均在实施介入治疗之前接受64排CT血管成像检查,观察其对于肿瘤供血动脉的显示效果,并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显示效果加以对比。结果:经对比发现,采取64排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所显示的肿瘤供血动脉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不过在肿瘤供血动脉三维结构的显示效果上,64排CT血管成像检查效果更加显著。结论:在肝癌临床介入治疗过程中,64排CT血管成像的运用能够取得更加良好的肿瘤供血动脉显示效果,对于肝癌介入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可以在临床加以推广与实施。  相似文献   

19.
旋转DSA检查技术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50例旋转DSA检查,探讨旋转DSA技术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DSA脑血管造影中,对常规位置没有显示病变或显示病变不完全的病例行旋转DSA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能清晰显示病变,能满足临床介入放射诊断和治疗的需要。结论旋转DSA检查技术是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探讨肝癌栓塞治疗中DSA成像的新方法。①肝动脉加门静脉像,将mask分别设在肝动脉早、中、晚期和实质期,对应的减影像设在门静脉期。②肝动脉双期像,将mask设在肝动脉早期,对应的减影像设在肝动脉中,晚期和实质期。结果发现:腹腔动脉DSA单帧双期成像37例次,肝动脉DSA单帧双期重建33例次。提示:DSA单帧双期成像法有利于指导肝癌栓塞治疗的操作,提高超选择性肝内动脉插管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