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毒蕈中毒性肝炎型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毒蕈中毒性肝炎型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关系。方法对16例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毒性肝炎型患者均有明显消化道症状,黄疸12例,肝肿大9例,并发肝性脑病9例,消化道出血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MOF)4例。5例患者经血液净化治疗后肝功能有好转;死亡8例,病死率50%。死亡组较治愈组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显著升高。结论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患者病情危重,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血液净化治疗可改善肝功能,总胆红素、PT等指标对预后判定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组报道三种疗法治疗毒蕈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25例 ,治愈21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病例选择 :病例选自我院1995年以后住院的毒蕈中毒所至ARF患者25例 ,诊断均符合1982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1 2治疗分组 :药物治疗组 :9例 ,男4例 ,女5例 ,年龄19~52岁 ,平均血BUN23 4mmol/L,Cr645.8μmol/L。血液透析(HD)组 :10例 ,男4例 ,女6例 ,年龄23~64岁 ,平均血BUN40 4mmol/L ,Cr1018.7μmol/L…  相似文献   

3.
毒蕈中毒死亡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5.
孙慧 《中国基层医药》2014,(16):2478-2479
目的:分析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的发生和临床表现,探讨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患儿共17例,对其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17例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患儿经药物治疗后,痊愈12例,死亡5例,痊愈率70.6%;所有患儿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均正常,7例出现便血,6例出现血尿,所有患者肝功能检查转氨酶及黄疸指数均明显升高,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8例,窦性心动过速2例,1例出现肾功能损害。结论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病死率较高,彻底清除毒物是救治关键,血浆置换治疗有一定疗效,肝移植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报道例1:患儿,男性,8岁,因"食毒蕈后出现腹痛伴巩膜黄染7d"于2008年6月2日入院。患儿7d前与其5个家人同吃自己采的6种野生蕈约0.5公斤混合煮的汤,吃后5h即出现恶心、呕吐,腹  相似文献   

7.
毒蕈又称毒蘑菇,在农村自采野生蕈食用者比较常见.食用毒蕈中毒,经常群体发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严重者可出现多脏器损害,危及生命[1].我院于2000年7月至2010年7月共受治毒蕈中毒13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32例毒蕈中毒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慧能  宋林 《成都医药》2003,29(5):264-264
  相似文献   

9.
<正>1病例资料患儿女性,10岁,因食用蘑菇11h出现频繁呕吐伴稀便数次而入院。患儿因中午食用蘑菇后夜间突然出现恶心呕吐数次,呕吐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伴有稀水便数次,家人疑似毒蕈中毒,因同食者有类是症状较轻,并去往当地医院清洗胃液并输液后症状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通过总结毒草中毒的救治经验,分析中毒死亡原因,促进医务人员提高急性中毒的救活能力,警示广大群众不要误食未曾见过或食用过的蕈类,执法部门应加大食品卫生的监管,社区及相关部门应加大识别食用蕈知识的宣传力度,有效防治毒蕈中毒的发生,降低中毒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毒蕈常被误采食用属常见的食物中毒.最近我院收治11例毒蕈中毒患者,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血清前血蛋白(PA)是肝脏合成的一种蛋白质,其在血清中的含量与肝功能(LFT)密切相关,笔于1998年3月-12月检测了172例各种肝病患的血清PA水平,探讨其肝功能指标问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茜 《江西医药》2022,(12):2122-2124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和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肝功能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58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同时选择同等数量的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IgM、免疫球蛋白IgA和肝功能指标的水平,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与肝功能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三类血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三种肝功能指标水平(GGT、AST、ALT)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 免疫球蛋白和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肝功能衰竭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林芝地区毒蕈中毒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我院 2 0 0 3年 7~ 8月收治的78例毒蕈中毒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77例患者以胃肠炎型为主 ,1例中毒患者因急性溶血、多脏器功能衰竭及出血倾向死亡。 结论 重视毒蕈中毒的临床特点 ,争取早期联合治疗 ,防止肝、肾等多脏器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夏永庆  余成敏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2):3140-3142
我国居民有进食野蘑菇的习惯,每年均有毒蕈中毒致死的病例,由于毒蕈中毒引起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须引起临床特别是急诊医生高度重视。作者现就目前国内毒蕈中毒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毒蕈是指食后可引起中毒的蕈类,全世界已知的毒蕈约百余种,目前在我国已发现的约80余种,对人生命有威胁的有20多种,其中含有剧毒可致死的超过10种。分别是:褐鳞环柄菇、肉褐麟环柄菇[1]。由于群众缺乏辨认知识,常因误食后引起中毒,每年夏秋的蕈类成熟季节,都有大量的中毒病例。现对我院2005-2013年间收治的87例毒蕈中毒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毒蕈中毒14例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毒蕈俗称毒蘑菇,其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蕈碱、类阿托品样毒素、溶血毒素、肝毒素、神经毒素[1].因每种毒素的毒性和毒理作用各不相同,毒蕈中毒的症状也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各异,重者可危及生命.我院于1999~2001年共收治毒蕈中毒14例,现将其急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忠 《黑龙江医药》2002,15(4):313-314
肝脏是人体内极为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广泛的代谢作用,它除在蛋白质、脂类、糖、维生素激素和胆色素等物质代谢中具有重要意义外,尚具有生物转化和排泄功能。当肝细胞受内外环境影响发生病变时,物质代谢过程必然受到干扰而导致血液某些化学成份的改变。临床上通过这种变化的测定,可帮助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判断病变的性质,程度和预后。笔者就生化室开展的肝功能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高脂血症和肝功能检测的先惯性和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受检者并对其进行5mL的血液分离血清和检测,对高血脂组与正常肝功能对照组指标检测结果做数据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检测,高血脂组肝功能酶学指标比正常肝功能对照组有显著增高。结论及早的检测出高脂血症患者肝功能酶学指标异常状态,有利于对患有脂肪肝的患者进行早期的治疗以及收到更好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