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病证、方证和药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国平 《中医杂志》2006,47(7):544-545
强调要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就应对病证、方证、药证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认为:(1)病证是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矛;(2)方证是对使用方剂适应病证的诊断标准;(3)药证是对选用中药适应病证的诊断标准;(4)在临证中应将病证、方证、药证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并贯穿于诊疗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方证辨证源于《伤寒论》,其强调方剂与病证的高度对应,即所谓"有是证,用是方",是中医辨证方法化繁为简的集中体现。储全根教授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仲景学说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并勤于临床实践,学验俱丰,临证善用经方化裁治疗疑难杂症,且将方证和药证紧密结合。笔者有幸忝列门墙,耳濡目染,获益匪浅,现将储教授运用方证药证结合辨证验案3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1温经汤化裁治疗经后腹痛案  相似文献   

3.
证候要素及其应证组合是完善辨证方法体系的重要环节,方证对应理论实践在此体系构建中起重要作用。以证候要素作为方证对应中证的基本内涵,保持有效经典方配伍,并深入细化方剂主治,重视证候动态演变,提高方证对应契合度是方证对应取得临床疗效的基本要求,也是完善辨证体系的基础。在临床科研设计中需借鉴循证医学思维,重视以方测证的逆向思维对辨证体系构建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文章详细介绍了“类方-方证-主证”辨证新体系,包含其内涵和外延.该辨证体系包含三大要素:一是类方,即具有相似组成或功效的一类方剂;二是方证,即某一方剂的使用指征,是区分同一类方中不同方剂的依据;三是主证,主证作为临证时患者最重要的四诊信息,帮助辨证,迅速确定合适的方剂. “类方-方证-主证”辨证新体系要求临证时,抓住疾...  相似文献   

5.
赵厚睿 《河南中医》2010,30(11):1137-1137
多数医家认为:《伤寒杂病论》体现了一大特色,即方证辨证,有是证,用是方。而作者认为方证辨证所包括的内涵绝非简单的症状与药物相对应的对症下药,而是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方法审机定治的高度体现,是理法方药的高度统一,既重视研究方药的功效主治,也重视研究能体现内在病机的症状组合,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不断继承与发扬之。  相似文献   

6.
7.
病证结合与方证相应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探讨病证结合与分证相应,主要从病证结合方证相应两大方面进行研究,涉及辨证论治,辨病治疗,辨症治疗、病证关系等多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8.
采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以病为依托,以辨证结果为依据,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突出了中医辨证特色和优势,是对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补充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生脉散为例,探讨病证结合方证动物模型构建中关键病理环节及造模方法的选择思路。方法:采用文献信息挖掘方法,利用频数分析、潜变量分析及信息挖掘方法。研究内容包括生脉散主治疾病谱、临床应用指征及与主治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物质及过程。结果:生脉散主要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休克、恶性肿瘤等疾病。其方证的一般特征包括乏力、口渴、纳差、神疲、消瘦等表现。生脉散主治疾病与内皮生长因子等生理病理物质及缺氧、肥胖、贫血等病理过程有关,其中缺氧符合该方证的一般特点。结论:纳差、神疲、消瘦等可以作为生脉散方证动物模型的目标症状表现,缺氧是该模型的关键病理环节,可以作为造模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证的分类原则及辨证指标。方法:结合中、西医学的理论特征,参考现代相关标准,从理论及临床实用的角度对证的分类及辨证指标进行梳理。结果:现代中医证候研究及以证候为主体的其他中医药临床研究中,有三个"证"的概念,对应有三种不同的分类原则:单纯的中医证的分类、基于病的证的分类、基于方(药)疗效的证的分类,相应又有各自的辨证指标,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研究工作。结论:按照"概念—分类原则—辨证指标—应用范围"的线索将不同的"证"梳理清楚,可以为今后的中医证候研究及以证候为主体的其他临床研究提供比较清晰的思路,为规范辨证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邢俊梅 《河南中医》2009,29(9):836-838
仲景用药特点有四,即:药味精简、峻剂取效、中病即止、注重调护。经方之重剂用药,需注意以下四点:①君药剂量宜大。②病情危重时剂量宜大。③辨证准确而屡治无效者宜重剂应用。④体质壮实者剂量宜大。  相似文献   

12.
张维亮  李金田 《河南中医》2011,31(7):697-699
张仲景将阴阳五行学说的抽象思维、取类比象的形象思维、实践基础上形成直觉认识的"灵感"思维完美结合,形成了病证结合辨证法、排除式辨证法、假设辨证法、定量辨证法、定势辩证法、相似辨证法、体质辨证法等辨证论治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伤寒论》、《金匮要略》著作中,张仲景将《内经》脾胃气机升降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对后世脾胃气机升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笔者通过分析张仲景的三泻心汤,运用其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体现了张仲景重视脾胃气机升降的学术思想,将其治法特点运用于临床,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从净制费工,药纯力雄;切制有术,视药而殊;水火炮制,辨方而施;炮制诸法,安全效佳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医圣张仲景对中药炮制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张仲景生平暨《伤寒论》版本流传考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证张仲景里籍、名字、任长沙太守、王粲死因、建安当作建宁诸端,依据《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证知《伤寒论》据《伊尹汤液》而成书。  相似文献   

16.
李明  丁艳亭  王新佩 《河南中医》2013,33(8):1197-1198
心与胃在生理和病理上密切相关:在经络联系方面,二者在脏腑相关经脉、脉络分属、经筋分布方面关系密切;在功能联系方面,二者间有五行相生、血脉、宗气等联系.临证时仲景将心胃相关理论应用于神志疾病中阳明内热、阳明湿郁、胃虚饮停、胃虚湿滞、胃虚痞烦、胃虚血弱等证型及胸痹杂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赵天才  杨景锋 《河南中医》2010,30(8):729-730
张仲景辨治百合病,首论百合病成因主症治则以识病立纲;次论百合病救误治法以警示后学谨防误诊误治;继论百合病正治法示人以规矩准绳;列举百合病变证治法教人以知常达变;给药方法内治与外治合用以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综合评分法比较基于张仲景炮制思想的4种炮附子饮片质量,为炮附子的现代炮制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利用CM-5分光测色计、TMS-Pro质构仪等客观量化检测仪器,以颜色、质地、3种单酯型生物碱含量、麻舌感结合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7种水溶性生物碱含量以及操作简便性为指标,以药典法炮附片为参照,采用综合评分法从古代干热法、现代烘烤法、清炒法和砂烫法中筛选质量较优的炮附子饮片。结果:各指标综合评分结果为:现代烘烤法≈砂烫法>清炒法>古代干热法>药典法。现代烘烤法和砂烫法所制备的炮附 子均可达到内外皆黄、质地酥脆的传统质量要求。与生附片比较,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降低88.9%~90.5%,3种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增加255.2%~385.6%;与药典炮附片比较,3种单酯型生物碱和7种水溶性生物碱含量均显著增加。结论:现代烘烤法和砂烫法炮附子毒性成分含量低,有效成分含量高,且无胆巴液浸泡工序、操作简便易行、生产周期短。做为秉承张仲景学术思想且便于现代操作的炮附子炮制方法,值得挖掘与传承。  相似文献   

19.
从《伤寒论》药物归经看仲景注重脾胃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韦义展  黄贵华 《河南中医》2010,30(4):313-315
目的:探讨《伤寒论》处方用药特点与仲景重视脾胃的关系。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伤寒论》药物的归经进行调查和统计,并在五脏、六腑之间分别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中高频分类药物中,使用味数及使用频数均以归脾经、胃经为最多,提示仲景高密度地、高重复率地使用归脾经、胃经药物。结论:仲景在处方用药方面高度注重脾胃。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通过对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蕴含的模糊数学概念的总结,从理、法、方、药几个方面全面的提炼了仲景的精准辨证思维,探讨了张仲景对疾病的准确把握,以期为中医学从循证医学向精准医学转变找到切入点,使中医可以用科学的理论所阐释,为中医的继承发扬以及走向现代化提供依据,为进一步研究中医提供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