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截瘫并发四肢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36例患者中除1例尺骨骨折、2例挠骨骨折、手法复位外,余均行手术治疗,并遵循先脊柱后四肢的原则。对脊髓神经损伤的病例,早期行椎管减压内固定术,对四肢骨折按照治疗原则处理。结果:36例中按frankel标准评定,术前A级9例,术后恢复到B级3例,C级1例,D级1例;术前B级13例,术后恢复到C级8例;术前C级9例,术后恢复到D级5例,E级4例;术前D级5例,均恢复到E级。四肢骨折全部骨性愈合。结论:本组病例所采用的治疗方案和手术术式,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不全性截瘫1 261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12月~2005年2月,我们对外伤性不全性截瘫1261例采取救治与康复一体化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顾开宏  朱建非 《人民军医》1999,42(11):635-635
我科1996年11月对T6~T12椎管狭窄1例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术后并发永久性截瘫。1 病例报告患者女,40岁,因腰、背痛,行走后双下肢放射痛,麻木半年入院。查体:脊柱呈生理弯曲,双下肢无肌萎缩,无肌张力增强、减弱现象,肌力4级,T9~10平面以下感觉稍减退,膝、跟腱反射双侧对称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胸腰椎X线片见T5~L1小关节骨质增生伴椎间孔变窄。MRI检查示T7~L2椎管严重狭窄。入院后在气管插管麻醉下行T6~T12全椎板切除减压,术中见椎板异常增厚,骨质坚硬,黄韧带与硬脊膜之间无间隙存在。手术历时6h,切口置皮片引流。术后次日发现T9…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8岁,因煤块坠落砸伤左腰背部,下半身不能动弹9小时入院。检查,呼吸30次/分,其余生命征正常。左胸廓较膨隆,呼吸运动左胸较弱,左第3、4肋有压肩,呼吸音左胸明显减弱,左心浊音界消失,呈鼓音,心尖部仅听到微弱心音,胸骨右缘可闻心音较左侧明显。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1例胸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Kaneda内固定术,观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Kaneda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临床疗效。认为:此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截瘫是有效的,但影响疗效的因素有:(1)原发性脊髓损伤程度是影响减压效果的决定因素;(3)减压是否充分,彻底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伴截瘫的效果。方法采用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陈旧性骨折伴截瘫共26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术后6个月~2.5年。后凸角术前为23°,术后为6°。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术前A级2例,B级3例,C级5例,D级7例,E级9例;术后A级1例,B级3例,C级4例,D级6例,E级12例。结论对于因前方压迫造成神经损伤的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尤其对于仅由中柱的骨折移位而致脊髓损伤者,侧前方减压、植骨加内固定是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作用,并比较国产改良金田钉棒(Kaneda)装置、胸腰椎前路“Z”形钢板内固定系统(Zplate^TM anterior thoraco-lambar fixation system,Zplate^TM ATL)及AO钉棒固定系统(VentroFix)3种技术的特点。方法 总结1997年3月-2000年3月应用胸腰椎前路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41例(包括Kaneda 24例、Zplate 12例及VentroFix 5例)。结果 随访1.5年-4年,疗效满意,内固定可靠,植骨愈合,无断钉、断棒等并发症。结论 胸腰椎前路固定系统可早期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比较结果显示,Zplate和VentroFix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合并症少、固定材料生物相窝性好、无磁性干扰、省时及术中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和评价经改良的侧前方入路侧前方减压AF复位内固定并后路植骨在治疗新鲜胸腰段椎体骨折中的作用。方法  14例胸腰段椎体新鲜骨折病人经改良的侧前方入路行侧前方减压并AF复位内固定 ,减压对侧椎板植骨融合治疗 ,比较神经功能恢复及骨折矫正情况。结果  14例病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骨折复位良好 ,Cobb’s角及椎体前缘高度明显恢复。结论 经改良的侧前方入路行侧前方减压 ,减压彻底 ,对脊柱术后的稳定性破坏小 ,AF内固定对骨折复位固定较好 ,同时行对侧椎板植骨可重建术后脊柱的稳定性 ,但手术的操作较复杂。  相似文献   

9.
椎管内畸胎瘤的CT脊髓造影表现(附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畸胎瘤,重点讨论其CT脊髓造影的表现。椎管内畸胎瘤在CT上多表现为混杂密度的肿块,可同时测出软组织密度、脂肪密度和骨质密度,据此可与椎管内其他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0.
侧前方经椎间孔入路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对于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治疗的手术进路选择仍然存在争议 ,但是由于前路手术存在减压直接、彻底及稳定性重建可靠等优点而受到许多学者推崇[1]。目前最常采用的术式是经腹 (胸 )膜外入路 ,但存在创伤大、操作技术要求高等问题。本院对经典入路进行改进 ,发展为侧前方经椎间孔入路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现总结报告已往病例 ,同时与经腹膜外入路进行对比研究。临床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收集 1998年 6月~ 2 0 0 2年 12月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10 4例 ,男 73例 ,女 3 1例 ;年龄 18~ 64岁 ,平均 43岁。损伤节段 :T119…  相似文献   

11.
12.
13.
少见原发椎管占位病变的MRI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少见原发椎管内肿瘤或瘤样病变的MRI形态特征。资料与方法 搜集1995~2003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少见的原发椎管肿瘤或瘤样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在椎管内的多发或形态怪异的神经纤维瘤病,肠源性囊肿,淋巴瘤,血管脂肪瘤.海绵状血管瘤,节神经细胞瘤,淋巴管瘤等少罕见病例,有其特征性影像改变。结论 MRI是诊断椎管占位病变的最佳影像检查手段.对诊断少见原发椎管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有很大帮助,要确立诊断,仍须结合临床及完整的病理资料分析。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椎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5岁。因颈背部疼痛2月余,双下肢麻木半月入院。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下自觉后颈背部疼痛,性质不详,未予重视,近半月来出现双下肢麻木,呈进行性加重,且行走困难,右侧肢体乏力,在外院予以骨盆牵引、推拿及抗炎脱水治疗,症状无改善。病程中患者无畏寒发热、无四肢抽搐,食纳可,小便正常,大便便秘。吸烟指数400年支,嗜酒20年,每日饮0.1~0.2kg。患者无手术史,无肿瘤、结核及传染病史。查体:神志清晰,精神可;全身皮肤黏膜未见恶性黑痣;右手握力差,四肢腱反射偏活跃(除左膝反射),两侧Chaddock征阳性,右侧Babinski征阳性;左侧T3以下痛觉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不同手术时机对视神经管减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以关键词"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手术时机"检索三大中文数据库,严格按照诊断标准筛查病例,最后收录了16篇国内关于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文献报道,通过目前公认的视神经损伤恢复标准判定方法:"无光感、光感、眼前手动、眼前指数、视力表0.04以上",术后与术前视力相比提高1个等级视为有效,分析了这16篇(共670例683眼)文章,讨论选择不同时机行视神经管减压术病例的术后疗效。结果670例683眼中外伤后3d以内手术组,手术有效率77.3%;3~7d手术组,手术有效率65.8%;>7d手术组,手术有效率30%,三组之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在明确诊断下,如有手术指征并且病人全身条件允许,越早行视神经减压术效果越好。外伤后3d以内手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椎管内硬膜外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椎管内硬膜外原发性恶性淋巴瘤MRI特点 ,以提高诊断正确性。材料和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硬膜外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6例 ,男 4例 ,女 2例 ;所有病例均有MR扫描及增强扫描。结果 :MR表现为长达数个椎体的椎管内硬膜外梭形占位 ,呈等T1或略短T1,长T2信号 ;与脊髓间可见低信号硬脊膜线 ,3例环绕脊髓生长 ,3例为偏于一侧 ,2例穿破低信号硬脊膜线侵蚀脊髓 ,1例沿神经根向椎管外生长 ;增强扫描 ,占位呈均质或略显混杂重度增强。结论 :MRI能全面观察肿块及脊髓情况 ,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MRI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定性和定位诊断的准确率。材料与方法:神经源性肿瘤27例(男13例,女14例;年龄7-68岁),经病理证实其中神经鞘瘤18例,神经纤维瘤9例,所有病例最初均经采用快速SE T_1加权和T_2加权序列行MR成像,其中5例还附加作了增强扫描。结果: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在T_1加权像上未见特征性表现,但在T_2加权像上多数表现为有短T_2低信号的包膜内有长T_2信号或混杂信号,长T_2信号强度与脑脊液者相似。同时,还通过MRI找出了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分布、位置、形态特征等。结论: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都有赖以增强的MRI可证实的恒定的增强与形态特征,因此MRI,尤其是增强的MRI可用于判定神经源性肿瘤的性质与位置。  相似文献   

18.
脊椎血管瘤综合治疗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在椎体血管瘤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2例有症状椎体血管瘤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以及治疗后随访情况。结果 本组 2 2例单纯放疗 10例 ,综合治疗 12例 ,治疗后 19例症状完全缓解 ,3例部分缓解 ,无明显并发症及恶性变 ,无治疗后复发。结论 对脊椎血管瘤采用术前介入法栓塞供血动脉并椎体减压术结合术后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具有快速缓解压迫、减少术中出血、疗效确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价值.方法 27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共33节椎体骨折,均经MRI、CT及平片证实.在透视监视下经椎弓根行椎体穿刺,注入粉(g)GA955液(ml)GA955硫酸钡粉(g)为15GA95510GA9553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术后即刻摄X线正侧位片,1 d后CT观察PMMA分布渗漏状况,定期观察疗效和椎体高度.结果 PVP技术成功率100%,PMMA平均注入量4.6 ml (2.3~7.5 ml),术后1 d CT证实椎体周围PMMA少量渗漏7节,但无临床症状.术后1 d,所有病例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平均随访8个月,疼痛均无复发,椎体高度无进一步塌陷.结论 PVP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所致的腰背疼痛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转移性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脊椎骨转移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PVP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40例共46个椎体。在X线电视监视下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至病变椎体后注入适量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观察术后止痛效果、脊椎稳定性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40例穿刺全部成功,术后1~3d,患者的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疼痛完全缓解(CR)30例33个椎体、疼痛部分缓解(PR)8例10个椎体、轻度缓解(MR)2例3个椎体、疼痛无缓解(NR)0例;病变脊椎稳定性良好,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24例26个病椎的肿瘤区域被PMMA完全均匀充填加固,另16例20个椎体大部分充填。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3月效果良好。结论PVP可作为脊椎骨转移瘤缓解疼痛的方法之一,并可加强病变椎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