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细胞沉降动态曲线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两种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 ,ES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 ,并探讨血沉动态曲线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LENA动态血沉仪和魏氏法测定ESR ,采用LENA动态血沉仪测定动态血沉曲线。结果 :两种方法的血沉测定值吻合度良好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但动态结果显示 ,动态血沉曲线共分七种类型 ,不同疾病的动态血沉曲线类型有较大差异 ,通过动态血沉的各项参数变化表现出来。结论 :动态血沉曲线对疾病的辅助诊断优于魏氏法 ,且 2h血沉函数H (t)曲线较 1h血沉函数H(t)曲线对疾病的辅助诊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LG-E&H-20动态血沉/压积测试仪检测红细胞沉降率的可靠性。方法:随机抽取健康体检者的血液10例.分别应用LG-E&H-20动态血沉/压积测试仪及魏氏法同时检测血沉,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LG-E&H-20动态血泓压积测试仪与魏氏法检测血沉两者结果无差别,结果可靠。结论:LG-E&H-20动态血沉/压积测试仪具有测定时间短、方便、仪器性能稳定等特点,可为患者提供及时、快速准确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EHK红细胞沉降压积仪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可靠性. 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液标本各50人次,分别用自动血沉仪检测EST及魏氏玻璃刻度管检测ESR. 结论 我们对两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显示自动沉降压积仪及魏氏玻璃刻度试管法的ESR和HCT的对比性较好,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它是检测血沉方法中既准确又可靠的新方法,同时还可检测血沉的方程K值.此外,根据ESR和HCT的计算值可消除红细胞数量水平对ESR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动态血沉曲线图分型及相关参数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血沉动态曲线 (H- t曲线 )图的分型及其相关参数在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应用XCY- 型电脑动态血沉测试仪对 5 0 0例健康人群和 30 0例常见疾病病人的血沉进行动态测试 ,并将测得的血沉值、血沉动态曲线图及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 :血沉动态曲线图的规律性变化及其相关参数对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血沉相关参数除了具有与血沉值相同的参考意义外 ,并且提高了相关阳性检出率 ,减少了假阴性结果 ,可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更为敏感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魏氏血沉测定法与PUC-2068A血沉仪测定的差别。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进行血沉率检测的患者91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魏氏血沉测定法进行测定,对照组患者采用PUC-2068A血沉仪测定。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测量结果。结果血沉率在正常范围之间的患者,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基本相同,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沉降率大于30 mm/1h时,魏氏血沉测定法测定准确性高于PUC-2068A血沉仪,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魏氏血沉测定法更为快速,适合大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NF-9910全自动血沉压积动态分析仪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结果与经典魏氏法进行分析比较,探讨血沉仪方法学的重复性、准确性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魏氏手工法与全自动血沉仪法对随机抽取的156例样本进行同步测定分析。结果:NF-9910全自动血沉压积动态分析仪与经典魏氏法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9910全自动血沉动态分析仪在血沉分析测定上具有简便、快速、批量、记录等优势,且其测定的血沉正常值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 探讨MICROsed-System型自动血沉仪(简称血沉仪)应用的可行性.②方法 用血沉仪与魏氏法同时测定32例体检者和60例住院患者血沉(ESR),以观察血沉仪法测定ESR的准确性;任取一份静脉血,分别加入10支血沉管内摇匀后,同时插入血沉仪测定孔内测定以观察其重复性及血沉管间的差异.③结果 血沉仪法与魏氏法测定ESR有显著性差异(P<O.05).④结论 血沉仪法简便、快捷,血沉管间差异小.即重复性好,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结果偏低,各实验室应严格定标或制定校正系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解红细胞沉降过程是否匀速均等,以确定30分钟血沉值乘以2与60分钟血沉值是否等量关系.方法 用特制血沉管吸取枸椽酸钠抗凝血至“0”位,垂直静置60分钟,其间每隔5分钟观察并记录红细胞沉降数值一次.结论 红细胞沉降过程绝非均衡等速,故血沉试验必须严格60分钟末读取数值,绝不可以只观察30分钟沉降率,将结果乘以2替代1小时血沉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两种自动血沉仪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并与经典魏氏法进行比较,评价三种方法的准确性。方法用传统魏氏手工法和两种自动血沉仪法对随机选择的21例体检血液样本同步平行测定,分析检测结果并比较这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是否有差异,了解三种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以及仪器法的测定重复性。结果魏氏法与THME ESR-2040和VES-MATIC20自动血沉分析仪所测得的血沉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血沉分析仪与魏氏法相关性较好,准确性好,重复性好,且具有测定时间缩短、能自动记录、批量测定的优点,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
鄢建华  周静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6):1575-1576
目的:探讨自动血沉分析仪的测量结果及动态曲线的意义.方法:109 mmol/L枸橼酸钠1:4抗凝静脉血,M-J自动分析仪测量.结果:242例结果<20 mmol/L,38例结果>20 mmol/L.根据曲线分型持续缓降型占84.6%,持续速降型占12.5%,后期速降型占1.8%.结论:自动血沉仪测定结果快速、稳定、可靠,且不受室温干扰,沉降动态曲线分型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动血沉分析仪的测量结果及动态曲线的意义。方法 :10 9mmol/L枸橼酸钠 1∶4抗凝静脉血 ,M -J自动分析仪测量。结果 :2 4 2例结果 <2 0mmol/L ,38例结果 >2 0mmol/L。根据曲线分型持续缓降型占 84 .6% ,持续速降型占 12 .5 % ,后期速降型占 1.8%。结论 :自动血沉仪测定结果快速、稳定、可靠 ,且不受室温干扰 ,沉降动态曲线分型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脊柱结核一期手术治疗的体温及血沉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组观察21例胸腰椎脊柱结核采用一期前路椎体间植骨并内固定治疗前后的体温及血沉变化。结合其治疗效果,认为体温及血沉曲线观察是该术式术后观察和随访的两项简单易行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352例健康人动态血沉相关参数在不同年龄组和患者组中的改变。结果表明各相关参数可以准确地反映沉降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变化。≥15岁成人血沉60min沉降值平均每年加快0.23mm;不同年龄组间血沉参数可存在显著差异;快速沉降期跨越血沉60min段,结束于61~120min内;在导致血沉加快的疾病中,由于沉降过程中缗钱形成期的速度及快速沉降期的提前发生的时间不同,使各类疾病血沉加快沉降方式各具特征。  相似文献   

14.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etysedimentationrate简称ESR或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的沉降速度,该结果的变化对临床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观察某些疾病的活动情况等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魏氏法为传统的血沉测定方法,简便实用,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CSH)推荐该法为血沉测定的标准方法,但质量控制难以保证,受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为了提高血沉检验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6例异常形态血沉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检验科董怡礼崔楠盛慧光叶丹姚洁在快速动态血沉的测定中,发现一种异常形态的血沉:血沉在30min左右迅速下降到某一水平后不再改变。对发现的6例进行分析。采用XCY Ⅱ电脑动态血沉仪(中国华洋电器天津有限公司制造...  相似文献   

16.
宫存杞  任瑞霞 《甘肃医药》2014,33(2):100-101
目的:通过对两台不同全自动血沉分析仪检测结果的比对,实现同一实验室不同仪器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随机抽取50例标本,分别用两台仪器检测血沉,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台仪器血沉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欠佳(r=0.92),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两台血沉仪检测结果不一致,应对仪器参数重新设定。  相似文献   

17.
本组观察21例胸腰椎脊柱结核采用一期前路椎体间植骨并内固定治疗前后的体温及血沉变化,结合其治疗效果,认为体温及血沉曲线观察是该术式术后观察和随访的两项简单易行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骨折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可导致人体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过帮辅在对创伤后的生理病理进行阐述时,认为刨伤可引起神经内分泌反应,代谢的改变(1);陈加尔对损伤的全身反应也有论述(2);Covey观察了168例骨折患者的血沉变化,在伤后一周血沉加速至40~mm/第1小时末,在一月内可恢复正常(3).本文对临床34例骨折病人进行了血沉的观察,并对此进行方差分析,认为血沉的变化可了解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损伤的程度,并可作为衡量骨及周围组织修复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黄燕妮 《海南医学》2011,22(10):128-129
目的通过与传统手工魏氏法比较,探讨ESR-30型全自动动态血沉分析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高、中、低三组血沉值各10份标本进行重复性试验,采用两法测定180例患者血沉,以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魏氏法为标准,评价全自动血沉分析仪的准确性。结果重复性:1例CV为9.1%,其余29例CV均小于5%。准确性:ESR值在2~100mm/h的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SR值〉100mm/h时的两法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沉仪法数值与魏氏法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75)。结论 ESR-30型全自动动态血沉分析仪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准确性较高,检测迅速,结果与魏氏法结果无差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对于ESR〉100mm/h时建议用魏氏法复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赛科希德SD-100型自动血沉仪测定结果与传统手工魏氏法的相关性和线性。方法 分别用自动血沉仪法30rain和传统魏氏法1h两种方法测定100例检测者血沉。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2种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相关系数为0.98。在正常范围内,二者测定结果一致,但血沉〉15mm/h后,手工方法测定均值高于仪器法(U=2.17,P〈0.05),而且随着测定值的增加,二者之间差异越明显。结论 自动血沉仪方法对正常标本的测定结果与手工法接近,而对血沉升高的标本,手工方法测定的结果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