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克毒口服液治疗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昊  申平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2):154-154
内毒素血症的病原体是存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 (G- 细菌 )菌体细胞壁内的脂多糖 (LSP)。它可在细菌死亡 ,细胞壁崩解时释放 ,活菌也可以发疱形式将其释出。内毒素分为外源性 (G- 细菌感染 )及内源性 ,内源性内毒素即为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由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过多 ,或经异常途径进入体循环所致。研究表明 ,肝硬化失代偿并发内毒素血症占 70 %以上 ,并与肝功能的状态有明显相关性。内毒素血症一旦出现便可加速肝细胞的死亡 ,促进肝纤维化并使肝硬化的相关并发症如肝肾综合征 (HRS)、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等提早出…  相似文献   

2.
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内毒素是存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LPS),在细胞死亡细胞壁崩解时释放或活菌以发泡形式将其释出,分为外源性(G细菌感染)和内源性(肠源性)。国内外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各型肝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GET),与肝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其治疗方法的探讨成为近年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内毒素(Endotoxemia,EMT))是一种巨分子化合物类脂多糖体,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胞壁外膜之最外层,当血液中及组织间隙内毒素含量增多并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时称之为内毒素血症。人体的内毒素血症可分为外源性内毒素血症(主要由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后菌体裂解所释放的内毒素)、内源性内毒素血症(又称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相似文献   

4.
正重症肝炎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一般情况下,菌群失调的严重程度与肝功能的损害程度成正比~([1])。大量研究表明,益生菌制剂能使肠内菌群恢复正常,维护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吸收利用肠道内含氮有害物质,减少肠源性内毒素来源和细菌易位,抑制产氨的腐败  相似文献   

5.
马国俊  张雪 《新中医》2011,(11):127-128
内毒素存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菌体的细胞壁内,其化学成份为脂多糖(LPS),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发热反应、激活血管活性物质、导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引起低血压和休克;或作用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使之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导致肝脏和其它器官损伤等。当人患有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或茵血症或肝脏清除功能下降时,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防治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雷春萍  李勇华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2):1222-1223
内毒素存在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层,在细胞死亡、细胞壁崩解时释放或活菌以发泡形式将其释出,其化学成分主要为脂多糖 (LPS).内毒素进入体循环则致内毒素血症,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近 20年来,重型肝炎患者内毒素血症发生率升高,其中尤以慢性重型肝炎并腹水者最高.内毒素血症能促进肝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促进肝性脑病、肾 /肺功能障碍的发生 [1].  相似文献   

7.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是用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方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在一些疾病的发作期,检测到病情与病人血液中细菌内毒素的量相关联.以鲎实验来检测内毒素,能对内毒素血症、革兰氏阴性细菌败血症和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病人做出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体,在正常情况下,肠源性内毒素可被肝脏清除,外因血内毒素水平很低。当肝细胞受损坏,不同的病毒性肝炎其病理改变不尽相同,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本文对10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浆进行微量内毒素的检测,同时与30名健康者比较,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药直肠滴注佐治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肝脏是机体清除内毒素的主要器官,也是阻止肠源性内毒素进入体循环的重要屏障,在肝功能严重损害的情况下,对来自肠道的内毒素难以清除,进入体循环而形成内毒素血症,不仅会导致黄疽迅速加深、出血,也可引起肾功能衰竭与肝性昏迷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近年来,内毒素血症与肝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临床观察也表明,各种急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变与肝癌患者多伴有内毒素血症,如急性肝功能衰竭中内毒素血症发生率可高达93%,肝炎肝硬变为84%,慢性肝炎为79%[1]。笔者采用中药直肠滴注配合西医综合治疗方法对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进行了临床观察,以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解毒灌肠液对重症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变合并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方法运用解毒灌肠液 (大黄、赤芍、银花、枳实等 )结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重症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变合并内毒素血症 40例 ,并与单纯应用西医综合疗法治疗重症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变合并内毒素血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在综合疗效方面 P<0 .0 1 ,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 P<0 .0 5 ,降低内毒素方面 P<0 .0 5。提示 :本方具有清热解毒 ,通里攻下 ,活血化瘀作用 ,能够缓减临床症状 ,降低内毒素 ,改善肝功能 ,减少并发症 ,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
肝损伤是指在一系列理化因素的作用下,肝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肿胀、变性、坏死和凋亡,是各种肝病发生发展最基本的病理状态[1].内毒素即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其导致的毒性反应主要有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等.近年来,内毒素血症(ETM)与肝损伤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各种损害肝细胞的因素均可使肝脏降解内毒素的功能发生障碍而诱发内毒素血症,内毒素的生物活性又可加重肝损伤,引起多种损害,二者相互影响[2].  相似文献   

12.
内毒素血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顺保 《中医杂志》1996,37(1):53-55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外壁溶解后的一种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每当感染革兰氏阴性菌后或肠道内毒素增加及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受损时,内毒素进入血液即可发生内毒素血症(Endotoxeamia,ETM)。ETM可以出现于多系统的多种疾病之中,通常导致致死性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血管内弥漫性凝血等,病死率极高,因此ETM引起临床医生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解毒灌肠液对重症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变合并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重症肝炎和肝炎肝硬变合并内毒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解毒灌肠液结合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灌肠液对重症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变合并内毒素血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全楚 《河南中医》2009,29(2):197-198
我们结合多年临床实际经验和体会,在重症肝炎和肝硬变的治疗中首先提出“治肝先治肠”的理念。因为重症肝病患者由于肠道粘膜充血、水肿、肠壁通透性增加、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会使肠道中内毒素增加,毒素给门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若对“脾虚”进行健脾益气治疗,纠正肠功能,恢复肠道正常菌群,是为治肝先实脾。  相似文献   

15.
血液中细菌或病灶内细菌释放出大量细菌内毒素至血液,或输入大量内毒素污染的液体引起的病症称为内毒素血症(endotoxaemia).内毒素血症可引起如生物体的发热反应、使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而导致微循环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相似文献   

16.
中药灌肠治疗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中药灌肠治疗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疗效观察。[方法]每日灌肠1次,1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20天,对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治疗50例,总有效率为76%。[结论]中药灌肠治疗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具有操作简单、药物利用率高、用药安全并取得了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中药灌肠治疗重症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3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福来 《陕西中医》1999,20(4):157-158
采用中药大黄、乌梅煎液灌肠治疗重症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典型病例16例,轻症14例)30例,典型病例总有效率62.5%,病情均显蓍好转。提示本法不仅可以直接清除肠道内的毒素,同时可使进入体循环的内毒素得以清泄。  相似文献   

18.
内毒素对肝脏的二次打击及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筠 《北京中医药》2008,27(2):94-95
内毒素是慢性肝病重症化的重要因素,可以进一步加重肝脏损害,造成对肝脏的二次打击,使慢性肝炎特别是慢性重症肝胆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演变为慢性重型肝炎.本文探讨内毒素血症的产生、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制,并对内毒素血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静  冀爱英 《河南中医》2008,28(3):76-78
肝硬化为临床常见疾病,内毒素是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及其他微生物如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的细胞壁外膜以脂多糖为主的成分,循环血中出现可检出的内毒素,称之为内毒素血症(endotoxe mia,ETM)。肝硬化患者抵抗力低下,极易并发感染而出现内毒素血症。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肝  相似文献   

20.
大承气汤是祖国医学经典泻下方剂,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对于治疗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效果显著。本文综合概述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产生机理、对机体各器官的危害及大承气汤治疗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