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治疗作用及临床监护要点。方法对22例MODS患者经中心静脉插管留置单针双腔导管,使用BRAUN Diapact CRRT机行CVVH方式治疗。于治疗前后30min抽取静脉血,检测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及血清K^+的浓度,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自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8(IL-8),同时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对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结果所有患者的CVVH治疗过程中生命休征稳定。CVVH后血清BUN、Scr、K^+均逐渐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血浆TNF-α、IL-1、IL-8水平均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结论CVVH能改善血液生化指标,能清除血浆中多种细胞因子,且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适用于MODS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高容量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 (Hv -CVVH)技术 ,探讨其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2 0例非创伤性MODS患者经中心静脉插管留置单针双腔导管 ,使用BaxterBM2 5机器行Hv CVVH方式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2、 4、 6、 8h时分别抽取静脉血 ,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白细胞介素 1(IL - 1)、白细胞介素 6 (IL - 6 )、白细胞介素 8(IL - 8)的含量 ,并在每日早晨抽取静脉血检测Bun、Scr、K+ 的浓度 ,同时抽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的Hv CVVH后血清Bun、Scr、K+ 均逐渐明显下降 (P <0 0 5或P <0 0 1) ,血浆TNF -α、IL - 1、IL - 8水平均逐渐降低 (P <0 0 5 ) ,血浆IL 6水平在CBP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Hv CVVH能清除MODS患者血浆中多种细胞因子 ,并改善血液生化指标 ,因此可以用于MODS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技术,探讨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17例MODS患者经右侧股静脉插管留置单针单腔导管,行CVVH模式治疗。于CVVH治疗前后,检测血液电解质,肾功能,于CVVH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8h抽取静脉血液检测炎症介质,其中采用EUSA法测定有关炎症介质因子。结果 17例患者CVVH后血清BUN,Ser,K^ 均呈下降趋势(P<0.05),血浆TNF-α,IL-6,IL-8水平均降低。结论 CVVH能清除MODs患者血浆多种炎症介质因子,并可降低BUN,Cr,K^ 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炎症介质的清除效果,探讨HVHF对MODS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19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HVHF组10例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组9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HVHF和CVVH治疗前及治疗后6、12、24 h时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死亡率、ICU住院时间和血浆尿素氮(BUN)、肌酐(Scr)值的变化.结果:HVHF和CVVH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有下降;HVHF治疗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中TNFα、IL-6、IL-8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HVHF治疗能明显增加MODS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的清除能力,改善MO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树脂吸附串联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浆部分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浓度、细胞免疫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符合MODS、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1)治疗组:常规治疗+血液灌流树脂吸附串联CVVH治疗;(2)对照组:常规治疗+CVVH治疗.治疗组每天给予2h血液灌流树脂吸附治疗后,继续CVVH治疗10 h;对照组每天给予CVVH治疗12 h,均连续3d.治疗组于每天血液灌流树脂吸附前、2h后及CVVH治疗10 h后,对照组于每天CVVH治疗前后及以后两组均在病程第5、7、10天分别采血,分离血浆标本置入- 60℃冰箱冻存待检.入室24 h行APACHEⅡ评分,第1、2、3、5、7、10天查T细胞分类,每天监测血乳酸、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液灌流树脂吸附治疗后,血浆TNF-α、IL-6、IL-1β浓度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分类CD3+、CD4+、CD8+、CD4+/CD8+比值均上升(P<0.05);两组患者比较,在第1、2、3天血液净化治疗结束后,TNF-α、IL-1β、IL-6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5天TNF-α、IL-1β、IL-6浓度治疗组较对照组均下降(P<0.05);第10天血浆TNF-α、IL-1β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略低(P>0.05);治疗组28 d死亡5例,对照组28 d死亡6例.结论 血液灌流树脂吸附串联CVVH治疗与CVVH治疗均能有效清除血浆中所检测的3种细胞因子,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体征;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病程中期(治疗第5天)降低所检测细胞因子的血浆浓度及提高患者28 d存活等方面似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心脏病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效果,减少护理并发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53例心脏病术后并发重症ARF患者进行CVVH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MAP,CVP,BUN,Scr,K+等的变化,观察治疗过程中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3例患者经过CVVH治疗后32例存活,15例死亡,6例放弃治疗。存活患者经过CVVH治疗后CVP,Scr,BUN,K+,MAP升高。结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ARF对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改善预后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过程中科学的护理计划,严密的护理监测和管理是使患者安全及治疗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单用与联用血液灌流(HP)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MOD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例,CVVH+HP组治疗42次,CVVH组治疗45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aO2/FiO2)、血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C-反应蛋白(CRP)、乳酸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APACHE II)评分,同时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评价治疗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PaO2/FiO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上升(P均<0.05),LPS、TNF-α、IL-1、CRP、乳酸水平及APACHE II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CVVH+HP组疗效优于CVVH组(P均<0.05).CVVH+HP组与CVVH组的存活率分别为40%和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出血、休克、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 CVVH联用HP较单用CVVH能更有效地清除炎症介质,改善MO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单用与联用血液灌流(HP)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MOD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例,CVVH+HP组治疗42次,CVVH组治疗45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aO2/FiO2)、血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C-反应蛋白(CRP)、乳酸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APACHE II)评分,同时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评价治疗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PaO2/FiO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上升(P均<0.05),LPS、TNF-α、IL-1、CRP、乳酸水平及APACHE II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CVVH+HP组疗效优于CVVH组(P均<0.05).CVVH+HP组与CVVH组的存活率分别为40%和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出血、休克、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 CVVH联用HP较单用CVVH能更有效地清除炎症介质,改善MO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单用与联用血液灌流(HP)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MOD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例,CVVH+HP组治疗42次,CVVH组治疗45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aO2/FiO2)、血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C-反应蛋白(CRP)、乳酸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APACHE II)评分,同时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评价治疗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PaO2/FiO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上升(P均<0.05),LPS、TNF-α、IL-1、CRP、乳酸水平及APACHE II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CVVH+HP组疗效优于CVVH组(P均<0.05).CVVH+HP组与CVVH组的存活率分别为40%和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出血、休克、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 CVVH联用HP较单用CVVH能更有效地清除炎症介质,改善MO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单用与联用血液灌流(HP)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MOD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例,CVVH+HP组治疗42次,CVVH组治疗45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aO2/FiO2)、血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C-反应蛋白(CRP)、乳酸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APACHE II)评分,同时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评价治疗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PaO2/FiO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上升(P均<0.05),LPS、TNF-α、IL-1、CRP、乳酸水平及APACHE II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CVVH+HP组疗效优于CVVH组(P均<0.05).CVVH+HP组与CVVH组的存活率分别为40%和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出血、休克、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 CVVH联用HP较单用CVVH能更有效地清除炎症介质,改善MO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人体新鲜冰冻血浆作透析液行血液透析(PHD)后继续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观察其对肝移植术前高胆红素血症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4例拟行肝移植手术的肝功能衰竭患者行PHD治疗6 h后,应用同一滤器(AV600)继续行CVVH治疗24 h。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TB、DB、IB)、总胆汁酸(TBA)、血氨(BA)及细胞因子TNF-a,IL-6和IL-8的水平。结果PHD治疗6 h后患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IB)和总胆汁酸(TBA)分别下降(24.38±4.89)%(、26.23±2.67)%(、25.02±0.01)%、(27.38±8.59)%(P<0.05);PHD后继续行CVVH治疗24 h,总胆红素(TB)仍有所下降(10.61±0.32)%;CVVH在清除血氨,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方面比PHD更有效(P<0.05);PHD及CVVH治疗后TNF-aI、L 6、IL-8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肝功能衰竭患者,PHD联合CVVH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总胆汁酸、血氨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相似文献   

12.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分析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2009年期间采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方法治疗SAP75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75例患者均很好的耐受治疗。经过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液生化检验指标、APACHEⅡ评分等均有明显改善,大大降低了SAP的病死率。【结论】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可成为SAP患者重要而安全可靠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探讨失血性休克猪复苏输血同时输注不同剂量游离血红蛋白(free hemoglobin,FHb)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表达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的变化,以了解FHb对动物机体的影响,为战伤时含高浓度FHb库存血的使用提供指导。于动物休克复苏时经静脉途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FHb,监测动物生命体征及各重要器官功能变化;计算MODS发生率的变化,并收集动物静脉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结果表明:动物在输注10mg/kgFHb后血清TNF-α、IL-6含量与休克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在输注5mg/kg FHb后血清TNF—α、IL-6含量与休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MODS发生率与休克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结论失血性休克猪复苏输血时,含有高剂量(大于10mg/kg体重)FHb的库存血对失血性休克猪的细胞因子影响显著,加重了其对于重要器官的损害,MODS的发生率增加。动物对于FHb的耐受剂量在10mg/kg左右,榆注库存血时FHb含量如低于10mg/kg(体重)对于在失血性休克情况下的动物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配对血浆分离吸附法(CPFA)联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伴急性肝功能衰竭(ALF)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CPFA+CVVH技术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中11例MODS伴ALF患者进行38例次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a02/FiO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肝功能、肾功能、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同时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并进行治疗安全性评价。结果患者治疗后尿量较治疗前增多,黄疽减轻,发热、乏力、腹胀、食欲明显改善,精神好转,意识转清。治疗后MAP较治疗前上升了12mmHg(1mmHg=0.133kPa),PaO2/FiO2上升了40mmHg(P均<0.05);TNF-α、IL-1β、IL-6、IL-8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氨、血尿素氮、肌酐均明显下降(P均<20.05);SIRS、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均<0.05)。11例患者存活5例,存活率为45.5%;未发生出血、休克、过敏等并发症,患者耐受好。结论CPFA联合CVVH能有效清除炎症介质,改善MODS伴ALF患者的预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文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6):1102-1104
【目的】通过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5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不同剂量治疗组(A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5例。C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A组在C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B组则40mg/d。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的变化。【结果】A、B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FBG、SCR、BUN及TC、TG水平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B组TNFld、SCR、BUN及TC、TG均低于C组(P〈0.05或P〈0.01),且B组TNF-α、SCR及BUN优于A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不但能降低DN患者的血脂水平。而且可能通过降低血清TNF—α的含量,达到对DN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在该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疏血通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BUN、Scr、全血黏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CRP、TNF-α、MD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24 h尿蛋白定量、BUN、Scr、全血黏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CRP、TNF-α、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能显著提高患者肾功能水平,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状态和血液流变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 (HVHF)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 (CVVH)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及可溶性 TNF受体 (s TNF R1和 s TNF R2 )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 12例确诊为合并急性肾衰竭 (ARF)的 MO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应用 CVVH和 HVHF方式治疗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测定 CVVH和 HVHF治疗过程中血清 TNFα、s TNF R1和 s TNF R2水平。结果  HVHF和 CVVH治疗 8h后 ,患者血浆中肌酐 (SCr)和尿素氮 (BU N)均降低 (P均 <0 .0 5 )。在 HVHF治疗期间 ,血清 TNFα水平逐渐降低 ,以治疗后 8h下降最明显 ,与治疗前、治疗后 1h和 4 h血清TNFα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0 1)。在 CVVH治疗期间血清 TNFα水平以及 CVVH和HVHF治疗过程中血清 s TNF R1、s TNF R2水平均无明显的变化 (P均 >0 .0 5 )。结论  HVHF治疗能明显增加 MODS患者的血清 TNFα清除能力 ,其对 s TNF R1和 s TNF R2等抗炎介质的影响较小。在MODS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 (CRRT)治疗方式选择上 ,更宜选用 HVHF治疗。  相似文献   

18.
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与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住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的38例SAP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72 h内随机(随机数字法)接受PHVHF或CVVH治疗,分别为18例及20例,血滤72 h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生化指标的改变及死亡率.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浆TNF-α,IL-6,IL-10水平.观察休克患者多巴胺的使用量.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采用t检验分析相关指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两组症状明显改善,APACHEⅡ评分、血清淀粉酶、肌酐、白细胞均有下降(P<0.05),低氧血症、酸中毒纠正,在心率、呼吸、APACHE Ⅱ评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IL-10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PHVHF组优于CVVH组(P<0.01).两组休克患者多巴胺使用量均明显下降(P<0.01),PHVH组下降更明显(P<0.05).PHVHF组死亡率为11.1%,CVVH组为25%.结论 PHVHF治疗SAP效果显著,明显优于CVVH组,它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维持血流动力学,降低死亡率,故可以作为SAP的重要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配对血浆滤过吸附(coupled plasma filtration adsorption,CPFA)治疗重症感染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s,MODS)患者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感染并MODS的患者7例,采用前瞻性,随机,自身交叉对照研究。每例患者均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CPFA(A)和高容量血液滤过(B)(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各治疗10h,A,B治疗顺序随机,间隔一夜洗脱期(12h),即A+B或B+A方案,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对七种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和受体2(sTNFR1、sTNFR2)的影响。结果①CPFA能明显降低血清TNF-α,升高IL-1Ra及sTNFR2/TNF-α、IL-1Ra/IL-1β的比值。10h与0h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VHF中,血清IL-1β在5h时较0h有下降,至10h又恢复到0h水平;血清IL-1Ra、IL-1Ra/IL-1β比值在5h时上升,至10h又明显下降至0h的水平。CPFA、HVHF对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Ra、sTNFR2/TNF-α、IL-1Ra/IL-1β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PFA0h,TNF-α、IL-1β、IL-6经过整个装置后的下降率分别为38.95%,41.76%,44.39%;5h时下降率分别降至23.55%,16.18%,7.53%。HVHF除在0hIL-1β经过血滤器的下降率为45.52%外,HVHF0h或5h以上细胞因子浓度在动、静脉端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FA在降低致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高抗炎/致炎因子比值方面,优于HVHF。提示CPFA治疗MODS有更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