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全输血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降低输血风险,保证输血治疗的安全有效。方法重视输血管理,合理用血,加强输血知识的宣传,主动与临床沟通,使输血程序中的每一环节相互配合。结果最大程度地保证输血的安全、有效。结论输血管理工作不能局限于实验室操作,要重视输血过程中每一环节的安全管理,以保证输血治疗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该院2008~2012年临床输血信息的回顾分析,探讨输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所发生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该院临床输血中血液制品、输血申请单填写规范、标本以及输血不良反应4大类,17小类质量缺陷进行分析。结果输血安全隐患事件以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不规范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备血标本及输血不良反应问题,血液制品问题所占比例最低。输血申请单填写不规范以缺少上级医生签名、输血前检查不全、用血量申请错误及患者病史不全等较为常见;备血标本问题以标本量不足和标本溶血多见。结论输血安全需要医院相关科室的共同努力,认真贯彻落实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制度及规范临床用血行为,明确岗位职责,才能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3.
郭利晓 《全科护理》2011,9(27):2500-2500
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措施,是一种支持性和代偿性疗法,在临床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正确安全的输血可以救命,失误亦可害人,故怎么正确安全的输血关系重大。输血是由血液中心、医院输血科等临床各部门很多工作人员先后经手完成的一项共同的治疗任务。而护理人员是输血治疗实施过程中最后一步的执行者,如果输血护理制度严密,操作过程程序规范,可以实现为病人安全输血的最好的把关人作用。广东省卫生部颁发的《输血安全护理单》为护理工作人员输血操作程序提供了规范,为护理人员在输血时把关。以下是我在输血工作中运用《输血安全护理单》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医院输血科经常会遇到一些血型不能正确判断或交叉配合试验不符合等疑难问题,或者是难以解释的异常实验室结果 ,常导致患者不能得到现、分析并解决临床疑难交叉配血及时有效的输血治疗,这一系列问题就是临床疑难输血病例,其在延误病情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1]。所以正确发问题,对于保证患者临床输血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做好临床成分输血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晋萍 《护理研究》2005,19(3):530-531
输血医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型学科,现代输血已进入成分输血的新时代。成分血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血液中各种成分分离制成高浓度、高纯度的制品。成分输血是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什么成分就输什么成分的输血治疗方法。保证临床输血安全,除医生要掌握科学合理用血的适应证,并正确使用血液成分制品外,成分输血的临床护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成分输血的临床护理已成为医疗护理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输血相关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输血是临床治疗及急救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安全输血是病人输血治疗良好效果的保证。随着病人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安全输血已成为保证病人康复的基本要求。然而,在血液输注前及输注过程中仍存在着安全问题。如何消除安全隐患,达到病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输血存在的安全问题1.1血液输注前存在的安全问题1.1.1血源安全问题WHO统计表明,全球HIV感染者中约5%~10%为经血液传播而感染[1]。专家认为,90%以上输血后病毒感染是由“窗口期”漏检所造成的。抗-HCV通过ZLISA的筛查,仍有约0.3%的病人在输血后发生丙肝[2]。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应用零缺陷管理理论,避免输血错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方法按零缺陷管理理论内涵要求强化零缺陷意识;规范输血流程;加强层次、环节控制和沟通配合工作。结果 2005年1月~2009年12月完成输血9775人次、33327单位输血量均未发生差错。结论输血过程中应用零缺陷管理,追求零缺陷,能有效规避输血风险,避免错误输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安全输血的全程质量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全输血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如何提高血液质量,确保输血安全、有效,是广大输血工作者研究的课题。几年来,在各级人民政府正确领导下,在采供血机构共同努力下,临床用血基本得到保障,血液管理工作稳步发展,血液质量明显提高。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颁布实施,进一步从法律上明确了采供血工作的重要性,标志着我国血液管理工作进入全面依法管理的新阶段。加强血液质量管理,实行全程血液质量控制,是保证安全输血关键所在,也是广大输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输血技术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用血可以挽救病人生命和改善健康状况。但是,输血不当也会导致严重的不良输血反应。随着输血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安全输血已经成为医疗工作中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临床上,输血工作是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的一项治疗任务,其中护士对安全输血起着至关重要的把关作用。护士了解有关输血的政策法规,掌握各种成分血的输注特点,可以更好地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下面将做好完全输血工作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邓丽丽  刘雪君 《全科护理》2011,(10):869-870
总结输血安全护理单的临床应用体会,强调对输血前标本的采集、取血、输血前、中、后双人核对、双人签名制度和输注技术、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等输血技术操作程序进行规范,使护理人员有章可循,以安全输血、避免误差。  相似文献   

11.
正输血作为战创伤救治的主要手段之一,首先要保证其安全。输血安全一是保证献血者的安全,二是杜绝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三是保证输血操作准确无误,四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血液标准化工作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保障血  相似文献   

12.
总结输血安全护理单的临床应用体会,强调对输血前标本的采集、取血、输血前、中、后双人核对、双人签名制度和输注技术、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等输血技术操作程序进行规范,使护理人员有章可循,以安全输血、避免误差.  相似文献   

13.
麻春英  裴莉萍  生本有 《护理研究》2013,(23):2515-2516
[目的]探讨移动信息技术在静脉输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原静脉输血流程和移动输血流程的对比分析,论证移动输血流程的优势。[结果]将移动信息技术应用于静脉输血流程后,保证了血样标本的正确性,提高了对病人身份识别及血制品种类输注的准确性,降低了临床输血的安全隐患,病人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结论]移动信息技术在静脉输血流程中的应用保证了病人的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4.
安全输血指输血既能达到预期和应有的治疗效果,又能避免由于输血不当或者血液制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与副作用,甚至发生的并发症[1],将血液错误地输给患者(输血错误)是最主要、最严重的输血危险[2].如何做好安全的输血工作,保证医院输血安全,防范输血风险,护理人员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笔者通过分析临床输血所出现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将安全输血的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杨帆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9):1128-1129
目的了解长寿区人民医院临床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防止因输血而导致的医疗纠纷发生。方法抽查长寿区人民医院2011年7~9月的临床输血申请单1 017份,以项目填写完整、字迹清楚公整、有经治医生和审核医生签字者为合格。结果 1 017份输血申请单中,规范填写的共计752份,占73.9%;未规范填写的265份,占26.1%。结论通过对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的回顾性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使临床医务工作者充分认识到规范填写输血申请单的重要性,以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防范因输血而导致的医疗纠纷发生,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保障我国输血安全的策略和措施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输血安全是当前国内外十分关注的问题。输血安全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安全献血者的选择、血液检验、血液制品的制备、血液运输与保存、血液制品的质量保证、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相关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以及诸多服务性措施等。简言之,血液从献血者血管采集到输入病人血管内,这种从“血管到血管”的一系列工作环节都须有严格的质量保证与规范化处理措施,现在国家颁布的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都是同保证输血安全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随着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临床输血工作中,为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保证患者用血安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显得尤为重要[1-3]。现将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对输  相似文献   

18.
沈健  施欣蔚 《浙江临床医学》2013,(11):1737-1738
随着医学治疗手段的迅速发展,临床医生更需要不断纠错和更新临床输血安全知识。而良好的理论基础又是做好临床输血工作、保障安全输血的重要前提。而有文献报道:临床医护人员输血知识欠缺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若要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就必须从医院新上岗医生抓起,提高其输血安全认知程度,从而加强对临床输血关键环节的控制。为进一步了解医院新上岗医生对输血安全的认知程度,更好地开展针对性强的输血培训提供依据,本次调查对本院新上岗医生关于输血安全的认知程度进行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护士对输血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护士对输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对护士进行输血新知识训练,保证对患者输血能达到预期效果。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对输血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护士对全血细胞、红细胞的正确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掌握较好;对血小板的储存时间,全血、红细胞和新鲜冷冻血浆的输注时限以及血小板在常温下规定输完时间掌握较好;其他问题掌握均较差。结论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需对护士不断加强新知识培训,提高输血质量。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探讨信息化输血系统在手术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手术患者血制品申请、领取、核对、输注、观察、交接、记录及归档等功能。结果 采用信息化输血系统可提高手术室输血效率和质量,手术室申请用血至血制品输注开始平均耗时由(19.48±3.25min)降至(13.14±1.6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05 ,P<0.01)。输血前核对规范率由92.50%升至97.60%(X2=0.31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血制品交接规范率由77.50%升至9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P<0.05)。输血记录单书写正确率由52.50%升至97.62%(X2=22.61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信息化输血系统可实现手术患者输血全流程记录,有效提高手术室血制品输注效率,提高血制品输注、观察及术后交接的依从性,提高输血记录单填写的正确率。确保各环节用血信息能够得到全面如实的追溯,保障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