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桂香 《中外医疗》2009,28(17):29-29
随着鼻腔、鼻旁窦黏膜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重新认识鼻腔与鼻旁窦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保护功能,黏膜分泌功能以及中鼻甲的重要作用,这些崭新的理论在内窥镜鼻旁窦外科的实践中得到验证并指导着内窥镜鼻旁窦外科不断进步,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这项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今天的功能性内窥镜鼻旁窦外科(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在鼻真菌病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12例鼻真菌病应用鼻内窥镜技术检查,手术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惠者均治愈,随访1—4年,未见明显复发。结论在对鼻腔鼻窦真菌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应用鼻内窥镜技术创伤小,恢复快,减少复发,缩短了治疗时间,鼻内窥镜技术是诊治鼻真菌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鼻内窥镜手术在国内广泛开展,其应用范围已达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整个领域.现将3年来我科鼻内窥镜治疗少年后鼻孔息肉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 1999年 1月应用 70°鼻内窥镜进行喉部检查、活检、良性病变摘除 ,取得较好的效果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应用德国Wolf鼻内窥镜 (2 0 0mm× 4mm× 70°)行喉部新生物活检术 13例 ;取下咽部鱼刺 2 3例 ;声带良性病变摘除术 2 7例 ,其中声带小结 11例 ,声带息肉 14例 ,声带囊肿 2例。1 2 方法 :以 1%地卡因喷雾咽喉部 3~ 4次。患者端坐 ,张口拉舌 ,平静呼吸。术者左手持鼻内窥镜伸入患者口咽部下方 ,远端抵达会厌游离缘上方 ,通过内窥镜可清楚窥及喉部及下咽部病变 ,右手持喉钳由口腔沿舌根缓慢送入 ,直视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技术在中老年鼻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1例中老年鼻出血急诊行鼻内窥镜检查和止血治疗。结果全部病例经治疗后出血停止:其中嗅裂及鼻中隔中后部出血达49.3%,未发现鼻-鼻咽静脉丛出血。结论中老年人鼻出血应急诊行鼻内窥镜检查及镜下进行相关治疗,有利于明确出血点及局部情况,减轻病人痛苦,尽快完成止血治疗。  相似文献   

6.
应用鼻内窥镜寻找鼻腔后部出血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鼻腔后部出血往往来势凶猛 ,由于用鼻镜难于查明出血点 ,以致延误治疗。据此 ,1 996年 6月~ 2 0 0 0年 1 2月 ,笔者应用鼻内窥镜寻找鼻腔后部出血点共 3 2例 ,并同时依病情予以处理 ,疗效明显。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3 2例中男 2 2例 ,女1 0例 ;年龄 2 8~ 83岁 ,平均 46.6岁。从出血到就诊时间 ,最短 2小时 ,最长1 0天。 3 2例中有高血压病史者 1 4例 ,占 43 .8% ;既往均无局部外伤史及肝肾疾病。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检查结果均正常。全部病例均为单侧鼻腔后部出血 ,量多少不等 ,曾行经鼻孔填塞者 1 2例 ,经鼻…  相似文献   

7.
鼻内窥镜外科是鼻科学领域划时代的变革,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日益成熟,其应用范围已拓宽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整个领域推动了学科整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鼻渊舒对鼻窦炎、鼻息肉病人鼻内窥镜术后鼻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2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行鼻内窥镜术后分为应用鼻渊舒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随访结果。结果 应用鼻渊舒组在术后早期(1~4周)鼻功能恢复比未用鼻渊舒组好(P〈0.01),而在中后期,两组的鼻功能恢复无明显的差别(P〉O.05)。结论 鼻内窥镜术后应用鼻渊舒可改善鼻腔的通气引流,促进鼻粘膜的修复和术腔的上皮化,促进鼻腔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徐志远 《河北医学》2001,7(5):411-413
目的与方法:在鼻内窥镜下对鼻息肉,鼻窦炎,鼻窦囊肿等疾病手术治疗106例,深感较肉眼直视下手术优点殊多。结果与结论:镜下观察局部解剖特点清楚,病变范围及其形态明确,手术操作细致,创伤小,因而避免了病变的残留,减少了健康组织过多切除,经过6-12个月的手术后观察。近期疗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疗效。方法对156例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治愈109例。好转29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88.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有良好的疗效。术前了解手术史。仔细阅读CT片,了解解剖结构,彻底清除病变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应用鼻内窥镜技术行鼻中隔成形术 4 3例 ,其中鼻中隔合并鼻窦炎 2 2例 ,单纯鼻中隔偏曲 2 1例 ;介绍了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手术技巧 ,注意事项。具有较传统手术术野清晰、操作仔细准确、简单易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鼻腔、鼻窦黏膜生理学和病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正常中鼻甲的存在对保持鼻腔、鼻窦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ESS)是近年来鼻科学领域中对慢性鼻窦炎诊治的一大革命,是一种创伤小、痛苦小的新手术方法,我院耳鼻喉科于1996年开始采用Stryker公司提供的电动微切吸器(microdebrider),并把它应用于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  相似文献   

13.
鼻内窥镜修补脑脊液鼻漏临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界内窥镜下修补脑脊液界漏的注意事项、修补材料的选择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界内窥镜下脑脊液界漏修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垂体瘤放疗术后并发脑脊液界漏1例,自发性2例,外伤性6例,医源性(鞍区手术)6例,均在鼻内窥镜下修补成功,修补成功率达85.6%,其中有2例因脑脊液鼻漏在不同位置再发,行3次以上修补,修补次数最多达5次。结论:脑脊液鼻漏经鼻内镜修补是一种极好的方法,具有方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重复多次修补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对脑脊液鼻漏修补的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03~2008年经鼻内窥镜修补脑脊液鼻漏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脑脊液鼻漏的病因、手术时机、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疗效。结果 8例患者中,一次修补成功7例,1例经鼻外联合进路修补。随访3个月~5年,全部治愈。结论经鼻内窥镜修补脑脊液鼻漏操作简单,创伤小,定位准确,术后恢复快。但对某些病例,联合鼻外进路可弥补内镜下操作困难,有助于提高修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马世英  由力 《新疆医学》2002,32(4):45-46
我院采用鼻内窥镜行鼻腔鼻窦手术45例,取得了一些临床经验及体会,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45例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16~68岁,平均42岁,病程3个月~12年。有高血压病2例,心脏病1例。术前经鼻镜、鼻内窥镜、鼻窦冠状位CT扫描明确慢性鼻窦炎20例,鼻息肉9例,肥厚性鼻炎12例,鼻中隔偏曲4例,按海口会议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标准:Ⅰ型1期3例,Ⅰ型2期14例,Ⅱ型1期2例,Ⅱ型2期9例,Ⅱ型3期1例。二、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麻,1%的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行双鼻腔粘膜表面麻醉,2%碳酸利  相似文献   

16.
范敏  蒋锐明 《四川医学》2003,24(5):511-512
为进一步评估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临床疗效 ,现将我院耳鼻喉科 1998年 2月至 2 0 0 1年 1月 ,采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 186例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总结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慢性鼻窦炎患者 186例 (2 90侧 ) ,男12 0例 ,女 6 6例 ,年龄 14~ 6 2岁 ,平均 32岁。病程 6个月至 30年 ,平均 1 8年。主要临床症状为鼻阻、流脓涕、头痛。术前常规鼻窦CT扫描 ,结合鼻镜检查 ,按照海口 (1997年 )会议标准进行分型分期 :Ⅰ型 1期12例 (14侧 ) ,2期 2 6例 (38侧 ) ,3期 2 3例 (30侧 ) ;Ⅱ型 1期 18例 (2 4侧 ) ,2期 36例 (5 4侧 ) ,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应用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从该院1999年3月~12月完成随访的56例内窥镜鼻窦手术进行分析,56例中I型29例(51.7%)、II类22例(39.3%),III型5例(9%)。其中17例在局部麻醉下完成,38例在局麻辅以静脉强化麻醉下完成,1例在全麻插管下完成,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2例,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结果:I型治愈率89.7%,II型治愈率86.4%,III型治愈率60%,三型之间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2.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的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手术疗效与临床分析术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耳科手术中,对显微镜或放大镜看不到或窥视不清的隐蔽区域进行检查及手术.方法选用30°、70°不同角度、2.7mm及4mm不同直径的内窥镜,在中耳、耳道手术中,从不同方向角度对各部位进行检查及手术.结果鼻内窥镜配合显微镜或放大镜行中耳、耳道手术42例,其中32例发现显微镜下的盲区及残留病变组织.结论术中内窥镜配合显微镜手术,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鼻内窥镜手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金花 《当代医学》2003,9(4):61-61
一、概述 慢性副鼻窦炎手术,长期以来以Colaweel-Luc手术为引流。随着近年来副鼻窦炎症状轻症化,应用了鼻科临床的鼻内窥镜检查。内窥镜鼻窦手术作为治疗慢性和复发性鼻窦炎的一种新术式,由Messeikingei于1978年首先介绍,其手术的目的是仅去除不可逆病变组织,重建和恢复鼻腔通气引流及粘膜纤毛清除功能,又被命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50例内窥镜鼻窦手术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其中Ⅰ型35例(23.3%)、Ⅱ型68例(45.3%)、Ⅲ型47例(31.3%)。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 治愈98例(65.3%),好转44例(29.3%),无效8例(5.3%),总有效率94.7%。结论 鼻窦内窥镜手术是目前治疗慢性鼻窦炎最有效的方法,术中正确处理中、下鼻甲,术后疗效与临床分型,随访处理关系密切,定期随访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