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外症状主要指非转移性肺外症状,又称副癌综合征。总结我院2000年7月至2002年4月收治的226例肺癌患者,其中出现肺外症状的患者21例(9.3%),其中16例肺外症状出现于呼吸系统症状之前,临床医师往往忽视这些肺外症状。本文就我院肺癌前期、肺外症状的发生、类型、治疗和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肺癌作为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肿瘤,近几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因其症状的不典型性、多样性而导致早期肺癌发现率极低,尤其是肺癌的肺外表现非常复杂,其症状和体征各异,往往被忽视,临床上常出现漏诊和误诊。现将我院1999年1月至2 0 0 3年12月肺癌误诊情况进行回顾分析。1 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除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和体征外,可出现肺外转移症状为首发表现,而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易致误诊。收集1998年6月~2004年6月我院明确诊断为肺癌的患者960例,对其中因肺外转移症状为首发表现而误诊的32例作一回顾性分  相似文献   

4.
肺癌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较为少见。本文回顾总结7例典型病例,以提高对肺癌的认识。临床资料7例患者均为我院1994—1996年住院病例。男5例,女2例。年龄43—65岁,平均65.71岁。7例中首发症状分别为;腰背酸痛1例,左侧臀部疼痛1例,腰骶部疼痛1例。下肢酸痛1例,左上肢麻木  相似文献   

5.
胸部X线片和CT检查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型肺癌是目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逐年升高。早期诊断、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键。因此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尤其是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经病理证实的5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X线资料与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鉴别诊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食道癌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临床症状颇为典型,患者常以胸骨后不适,吞咽时噎感,严重吞咽困难呕吐等症状。做钡剂透视,食道镜检查就可以明确诊断,而我们所发现2例食道癌是在胸部CT扫描中以呼吸道症状,胸部不适,胸骨后胀痛就诊,而CT表现出典型食道癌的影像。现报道如下。 病例1:男49岁,农民。主诉:近4个月来以胸痛明显就诊,且消瘦,CT表现:食道中下段可见食道周围环形软组织高密度肿块影,CT值Ho 55Hu,食道狭窄,其上方有轻度扩张。食道钡餐检查:食道中下段可见食管狭窄,约6.0cm长,食道粘膜破坏中断。食道镜检查…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及诊断依据 本组病例男性29例,女性10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7岁。既往有肺结核8例,血吸虫病史7例,肝硬化3例,慢性支气管炎史4例,有吸烟史者8例。所有病人入院后均行痰检、胸片及胸部CT检查,部分病人行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检查。1.2就诊原因 就诊时主诉为头痛、眩晕者7例,左腰部酸痛者2例,右上腹痛7例,胸闷、气憋者1 3例,双下肢乏力2例,咳嗽、吞咽困难者3例,胸痛、声嘶3例。  相似文献   

8.
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患者误诊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我院 34例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提高对肺癌的早期诊断。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患者 34例 ,其中男性 2 6例 ,女性 8例 ;年龄 34~ 79岁 ,平均年龄 5 8.9岁 ,吸烟者 2 1例 (6 1.7% ) ,吸烟指数均在每年 4 0 0支以上。组织类型 :细支气管—肺泡癌 1例 (2 .9% ) ,鳞癌 8例(2 3.5 % ) ,腺癌 11例 (32 .3% ) ,小细胞未分化癌 14例(4 1.2 % )。大体分型 :中心型肺癌 11例 (32 .3% ) ,周围型肺癌 2 1例 (6 1.7% ) ,从膈型肺癌 2例 (5 .8% )。1.2 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低剂量螺旋CT扫描与胸部X线检查在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评价两种方法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640例符合标准的受检者随机分为CT扫描组和X线检查组,每组320例,CT扫描组给予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X线检查组给予胸部X线检查.对2组高危人群的肺癌检出率、诊断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CT扫描组检测可疑肺癌者54例,检出率为16.9%,经病理检查确诊44例,其中假阴性4例,诊断敏感性为90.9%(40/44),阳性预测值为74.1%(40/54),阴性预测值为98.5%(262/266).X线检查组检查可疑肺癌者29例,检出率为9.1%;经病理检查确诊36例,其中假阴性11例,诊断敏感性为69.4%(25/36),阳性预测值为86.2%(25/29),阴性预测值为96.2%(280/291).CT扫描组可疑肺癌的检出率和敏感性均高于X线检查组,但阳性预测值低于X线检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螺旋CT扫描比胸部X线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对早期肺癌的筛选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显著降低晚期肺癌的诊断数量,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率,进一步降低被检者肺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首发症状为肺外表现的肺癌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肺癌是全世界目前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癌症,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肺癌是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按目前检查手段,临床较易诊断,但有少部分患者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临床上常易漏诊。笔者自1992~2007共诊治23例此类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典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表现已为广大医生所熟知 ,但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却少见 ,临床上极易误诊。现收集我院 1991年 2月至 2 0 0 1年 2月 14例 ,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14例病人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 8例 ,女 6例 ,年龄 4 0~ 68岁。全部经X线、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或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临床表现 :2例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 ;1例表现乏力 ,食欲不振 ;2例多汗、皮肤粗糙 ;1例浮肿、肌无力及高血压 ;1例表现甲状腺肿大、突眼征 ;1例表现面部臀部皮肤损伤 ;3例表现双侧肢体的共济失调、构音障碍 ;2例四肢无力 ;1例…  相似文献   

12.
肺癌是临床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及时发现,早期作出正确诊断十分重要。虽然近年来CT、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肺穿刺活检等技术得到了迅速普及,但胸部平片作为必须的初检手段,在肺癌诊断中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早期、不典型的X线平片表现常被疏忽或误诊,而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为了提高对这类肺癌的认识,我们收集了38例经病理证实为肺癌的胸部平片,并与其病理及临床表现对照分析,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交通事故和意外损伤日益增多 ,胸部创伤正在成为一种常见损伤 ,下面就有常规X线摄片和CT胸部检查并资料完整的 3 5例病人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3 5例中男 2 9例 ,女 6例 ;年龄 12~ 71岁。其中 2 8例为车祸伤 ,5例为堕落伤 ,1例为挤压伤 ,1例为打击伤。临床表现为胸痛、吸气性困难 ,部分病人有咯血 ,昏迷。1 2 以上病例均在受伤后 2 4h内摄取了胸部平片 ,正位、斜位肋骨片和进行了胸部CT检查。平片摄影所用机型为上海产XG 2 0 0mAX线机。CT检查所用机型为西门子产Somatom ar全身CT ;扫描为每 10mm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茯苓多糖对Lewis肺癌小鼠自发肺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右腋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分为茯苓多糖高(0.50 mg/只)、低(0.33 mg/只)剂量组,顺铂组(顺铂0.04 mg/只),模型组(生理盐水),接种瘤细胞后第2天开始尾iv给药,隔天一次。观察小鼠一般状态,造模后第7天开始,隔天测量肿瘤体积。造模后21 d取肺,计数肺表面转移灶个数,HE染色检测肺微小转移灶个数,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及脾质量、脾指数。结果 茯苓多糖高、低剂量对实体瘤无明显抑制,茯苓多糖高剂量可减少肺表面转移灶个数,增加白细胞CD11bmRNA表达,不影响外周血白细胞数、脾质量及脾指数,一般状况较好;茯苓多糖低剂量对肺表面转移灶个数、外周血白细胞数、脾质量及脾指数无明显影响,可增加白细胞CD11b、CD18mRNA表达,一般状况较好。结论 茯苓多糖对Lewis肺癌小鼠实体瘤无明显抑制作用,但能够抑制其自发肺转移,对外周血白细胞数量、脾质量及脾指数无明显影响,可增加外周血白细胞CD11b、CD18mRNA表达,活化外周血白细胞可能是茯苓多糖抑制肿瘤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肺结节病与中央型肺癌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武  段蕴铀 《天津医药》1997,25(6):341-343
分析29例I期肺结节病和116例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特点。肺结节病多发于41岁左右女性,而肺癌则多发于55岁左右男性。前者呼吸道症状较少,后者则较多。X线胸片:肺结节病多为双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肺癌多为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且常伴肺门肿块、肺不张和胸膜病变。纤维支气管镜所见肺结节病无特征性变化,而肺癌则可见增生性改变和充血、水肿等,病理可见癌细胞。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20例胸部闭合性创伤患者CR分析,归纳为肺外及肺内两种表现。在肺外表现中,肋骨骨折最为常见,但易漏诊,应定期追踪摄片复查,其他肺外征象大都为肋骨骨折合并症。肺内表现有3种表现,即创伤性湿肺、肺挫伤和肺撕裂伤。三者产生机制和病理基础不同,其中"面纱征"为创伤性湿肺所特有。创伤性湿肺、肺挫伤、肺撕裂伤在影像学上表现可互存,应仔细分析全面观察。  相似文献   

17.
李秋荣  薛爱凤 《天津医药》2002,30(5):297-297
1 病例报告 患者 男,72岁。因左侧肢体活动受限反复发作3个月,于2001年1月12日入院。3个月前突发左手不能持重物,行走时左下肢发颤,抬腿困难,住当地医院,未作颅脑CT检查。按“脑梗死”予静脉滴注甘露醇、维脑路通、胞二磷胆碱等治疗10天后,患者下床行走左腿较前有力。20天后病情又复加重,再次应用脱水药,促脑细胞代谢及改善脑血循环药物,病情控制欠佳,渐不能下床活动,3个月后来我院就诊。患者有吸烟史40年,平均每日1包。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20/12.7kPa。左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左,颈软。心脏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肺痿合剂对肺癌脑转移患者唾液酸水平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癌脑转移患者共87例,其中采用肺痿合剂治疗的患者41例作为观察组,未采用肺痿合剂治疗的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唾液酸水平的变化。结果在化疗前,两组患者的唾液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差异( P<0.05);化疗2个周期后,组间比较,观察组唾液酸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 P<0.05)。化疗2个周期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观察组患者临床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χ2=4.370,P<0.05)。结论肺痿合剂能够显著提高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唾液酸水平,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