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孕妇分娩前后以及分娩方式体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84例临产孕妇和非孕健康对照组40例,将临产孕妇分成自然分娩组(n=83),剖宫产组(n=101);采用酶免荧光法和凝固法检测孕妇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评价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并随访其妊娠结局,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追踪.结果 剖宫产组年龄、孕龄、住院天数明显大于自然分娩组;所有孕妇体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孕妇产后D-二聚体水平高于分娩前,而且剖宫产组产后第1天D-二聚体水平也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产后第1天(P<0.01);临产孕妇中共有5例发生产后DIC,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无相关性(P>0.05).结论 妊娠妇女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体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非孕健康人群,然而对于高危人群应该动态监测D-二聚体水平,降低血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非孕和正常孕妇各80例、妊高征孕妇83例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及非孕妇女组比较,三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在妊高征组中血浆D-二聚体随病情的加重而升高。结论:妊高征妇女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在孕期进行D-二聚体的检测,对高危孕妇预防出血及避免DIC发生等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李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7):1009-1011
D-二聚体(D- dimer,DD)是纤溶酶水解交联蛋白后形成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DD水平的增高表明体内有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和纤溶发生,DD含量变化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DD对血栓性疾病如DIC、肺栓塞、深静脉血栓、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等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对恶性肿瘤观察也有重要价值,综述如下。1 D-二聚体的形成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作用后的终末产物。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在水解纤维蛋白原后,即相继释放出纤维蛋白肽A(FPA)和肽B(FPB) ,剩余部分为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SFM) ,在转行酰胺酶作用下,S…  相似文献   

4.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血浆D-二聚体是纤溶酶水解交联纤维蛋白形成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肿瘤、肺部感染、糖尿病肾病、冠心病等疾病的诊断、疗效判定和预后估计方面有重要意义,综述如下。1 D-二聚体的形成 机体发生凝血时,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使其转变为交联纤维蛋白,同时纤溶系统被激活,降解交联纤维蛋白形成各种fdp碎片。由于r链的交联,便产生了包含r链相连的2个D片段,即形成D-二聚体碎片。D-二聚体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中的最小片段,是血栓已被溶解的直接证据。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标志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双重激活,是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敏感和特异指标。FDP的敏感性高,D-二聚体的特异性强,二者配合,可提高对DI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李烨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4905-4906
纤溶、抗凝和凝血系统是维持机体出血与止血平衡的重要因素,当这些系统中某些因子的数量或功能发生改变的时候,就有可能导致出血或形成血栓。因此测定这些因子的改变有助于诊断易栓症和监测血浆凝血状态。本文主要介绍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它的存在表明体内有纤维蛋白的形成和溶解,它可作为反映高凝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D-二聚体反映着继发性纤溶的增强,是唯一反映凝血和纤溶的理想指标,在临床上已视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对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定有一定指导意义。监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患者血栓前状态的早期诊断,以期早期预防性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D-二聚体水平在血栓前状态及血栓形成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及病理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现着重对D-二聚体的形成机理、方法学和其在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在脑梗死患都治疗前后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9例脑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在脑梗死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能监测脑梗死患者血液纤溶和凝血状态,反映病人治疗情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健康非孕女性60例、正常临产孕妇80例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孕妇60例AT-Ⅲ、D-二聚体和Fib水平。结果正常临产孕妇组、妊高征孕妇组D-二聚体、Fib水平高于健康非孕组,AT-Ⅲ活性则低于健康非孕组(P<0.05)。妊高征孕妇组与正常临产孕妇组比较,AT-Ⅲ、D-二聚体、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孕妇AT-Ⅲ、D-二聚体、Fib联合检测对预防产后出血、血栓性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耿洁 《检验医学》2008,23(6):687-68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引起全身多器官损害,患者常存在高凝状态,甚至发生血栓或栓塞而引起相应的器官缺血性改变及功能障碍,同时也影响了免疫治疗的效果。血浆D-二聚体(DD)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中的小片段,可作为纤维蛋白形成和纤溶的敏感分子标记物。其血浆水平增高往往提示高凝、纤溶状态的存在。我们分析了本院收治的SLE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其血浆DD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检测结果,对SLE患者体内存在的高凝、纤溶系统异常进行了评估,为临床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妇血浆和羊水中凝血、抗凝血及纤溶状态。方法采用磁珠法检测孕妇第一产程末血浆和羊水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活性、蛋白C活性、蛋白S活性、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水平。结果孕妇血浆纤维蛋白原、蛋白C活性、D-二聚体、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羊水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超出了试剂盒的检测上限,未检测到蛋白S活性,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活性、蛋白C活性、D-二聚体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水平分别为(0.27±0.46)g/L、(2.07±1.22)、(1.80±1.52)、(0.22±0.05)μg/mL和(0.32±0.09)。结论孕妇是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孕妇血浆和羊水中凝血、抗凝血及纤溶活性成分的变化可作为孕妇和胎儿健康状况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可疑DIC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3P试验测定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后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凡伴有微血栓形成的许多疾病都可导致D-二聚体的增高,可作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DIC前状态的诊断依据之一[1].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简称3PTest)检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与纤维蛋白单体的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单体,提示存在DIC可能[2].本研究对疑似DIC患者分别进行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3P试验的测定,以比较两种方法在诊断疑似DIC和出血性疾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正常孕妇孕晚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前置胎盘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患者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挪威NyeoCard ReaderⅡ型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检测仪分别测定正常非孕育龄妇女3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40例、妊高征孕妇85例(轻度28例,中度25例,重度32例)、前置胎盘20例和DIC患者6例的血浆D-D含量。结果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妊高征孕妇、前置胎盘和DIC患者血浆D-D水平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1);妊高征孕妇、前置胎盘和DIC患者与正常晚期妊娠孕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妊高征组中轻、中、重度患者血浆D-D含量随病情的发展含量逐渐升高(P〈0.05)。结论正常妊娠孕妇血浆D-D水平升高,表明正常孕妇已处于相对高凝及继发性纤溶性增强状态,妊高征、前置胎盘患者血浆D-D水平明显升高,提示此类患者体内处于高凝状态及继发性纤溶亢进,更倾向于血栓形成。因此,产前检测血浆D-D含量对病情监测、治疗、预防出血、降低及避免DIC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肺结核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浓度变化,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了142例肺结核患者和86例健康对照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肺结核组较健康对照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性疾病,监测相关指标,预防血栓性并发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妊高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变化。方法:测定20例正常孕妇及15例妊局征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g)含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A)、α2-纤溶酶抑制物活性(α2-PI:A)。结果:非孕妇与正常孕妇、正常孕妇与好高征患者之间D—D含量有明显差异(P<0.01,P<0.001);好高征患者FDP阳性率(100%)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15%);非孕妇与正常孕妇及好高征患者间Fg含量有明显差异(P<0.01);非孕妇与正常孕妇之间t-PA:A无差异,但与妊高征之间有明显差异(P<0.001),α2-PI:A则无组间差异。结论:正常孕妇处于高凝状态,妊高征者有血栓形成倾向。本文所检测的指标,尤其D-D、t-PA:A和α2-PI:A为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可作为监测妊高征纤溶及凝血变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易光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375-8375
目的探讨正常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其检测意义。方法 D-二聚体的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40例正常非孕育龄妇女,40例正常孕妇,40例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比较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结果正常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对孕妇特别是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于及时发现妊高症,预防DIC的发生和及时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检测,掌握临产孕妇的高凝状态,预防分娩过量中出现产后大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血栓栓塞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正常临产孕妇(产后无大出血、无DIC)血浆中PT、APTT、Fib和D-Dimer含量和50例妇科一般炎症非妊娠妇女作对照。结果临产孕妇的PT、APTT明显低于非妊娠妇女对照组(P<0.05),Fib和D-Dimer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临产孕妇监测PT、APTT、Fib和D-Dimer,了解其凝血状态,预防产后大出血、DIC和血栓栓塞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D-二聚体生成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血浆D-二聚体是纤溶酶水解交联纤维蛋白形成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对肺栓塞,血栓性疾病,DIC,及肿瘤等疾病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现就D-二聚体的形成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妊娠妇女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的凝血及纤溶系统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妊娠妇女和60名健康育龄非妊娠妇女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测其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的水平及抗凝血酶Ⅲ(AT-Ⅲ)的活性。结果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相比PT、APTT缩短(P〈0.05)此两指标在妊娠早、中、晚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妊娠早、中、晚期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D-二聚体两者水平都显著升高(P〈0.01),FIB在妊娠晚期明显高于妊娠早、中期(P〈0.01)D-二聚体随孕期增加而不断升高(P〈0.01)AT-Ⅲ活性显著下降(P〈0.01),随孕期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P〈0.01)。结论正常孕妇处于高凝状态,妊娠期进行凝血指标的监测,对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纤溶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0例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结果:急性心肌梗死(14例)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10例)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稳定性心绞痛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比其它各组明显缩短(P〈0.01);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组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组各组间4个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着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血小板活化,凝血激活系统及内皮细胞损伤在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围产期孕妇D-二聚体参考范围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它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纤溶系统的激活,是监测纤溶酶活性有价值的重要指标。妊娠血液的凝血与纤溶系统是妇科临床关注的焦点问题,原有正常人群的D-二聚体参考值范围不适用于妊娠期妇女,临床诊断应该根据不同的孕周采取相应的参考价值范围。为此,我们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456例正常围产期孕妇、103例正常育龄非孕妇女,测定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并计算其参考值范围,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