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3,(3):441-444
文章首先阐释了研究《针灸大成》中针灸药结合治疗疾病的必要性,接着从《针灸大成》中对针、灸、药多措并举的理论认识,对针、灸、药适应证的认识和杨氏针药并用的医案记载三个方面整理了《针灸大成》的记载内容,通过分析,得出结论:(1)《针灸大成》在理论上阐释了针灸药的治疗原则;(2)《针灸大成》在临床应用上体现了针灸药相互配合,灵活应用的思想;(3)《针灸大成》中强调针灸的优势和长处;(4)《针灸大成》中的杨氏医案体现了针灸药综合疗效,取长补短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我国针灸学术界对《针灸大成》一书的作者项存在颇多争议,运用传统中医文献学的方法,根据史料记载对该书作者项进行考证。经过考察、分析,认为《针灸大成》得以面世是数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赵文炳是《针灸大成》刊印的投资者;靳贤是受赵文炳之托,在杨氏的策划和指导下担任《针灸大成》的选集校正工作,类似于职业编辑。《针灸大成》体现了杨氏的学术成就和学术观点,从针灸学术层面来看,杨继洲对《针灸大成》一书的贡献最大,相当于该书原作者。  相似文献   

3.
杨继洲(约1522~1620年),字济时,浙江三衢(今浙江衢县)人,出生于医学世家,他的祖父曾为太医,有著作传世。杨氏在《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又汇集了明以前诸家的针灸论著,编撰《针灸大成》。《针灸大成》共存针灸医案29则,本文精选期中的三则,在原文基础上加以评述、分析,总结杨氏学术思想,供中医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继洲《针灸大成》一书对针灸理论及临床有重大学术价值。现就杨氏对中风病的预防与治疗诸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明代杨继洲撰著的《针灸大成》是一部蜚声针坛的历史名著。学习《针灸大成》文选及《针灸大成》病案三十余首,深刻体会到杨氏临证用针选穴别具匠心,安排合理,疗效显著,不愧为明代的针灸大师。分析针灸学术思想,具体体现杨继洲临证十要素。  相似文献   

6.
杨占元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系明代御医《针灸大成》作者杨继州之后。他自幼受家庭熏陶,熟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祖传《杨氏针灸按摩诀要》。  相似文献   

7.
正杨继洲,为明代著名针灸医家,他在其家传之学《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总结明以前针灸经典著作,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著成《针灸大成》~([1])一书,对后世针灸学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该书内涵丰富,其所记载的针灸医案突出体现了杨氏治病辨证准确,用穴精炼的特点。笔者发现在诸多医案中,三阴交穴应用较为常见,因此本文就杨氏临证运用三阴交穴规律进行探讨,总结如下。1腧穴定位关于三阴交的定位,《针灸大成》中有四处记载,取  相似文献   

8.
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所著《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后扩充成《针灸大成》。其中《胜玉歌》、《治症总要》和《杨氏医案》三篇,记载杨氏的用穴经验和临证实例。本文结合杨氏的学术理论,从“执要驭繁”、“以奇辅正”和“随证变通”三方面进行探讨,以见杨氏的理法方穴自成体系,足资参考。  相似文献   

9.
倪夕期 《针灸临床杂志》1997,13(9):56-56,F003
《针灸大成·医案》证治特色探讨225800江苏省宝应县中医医院倪夕朗《针灸大成》是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在其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又汇集了诸家的针灸资料而编成,其《医案》篇集中记载了杨氏本人的临证验案33则,本文就其证治特色探讨如下:1.擅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三衢杨氏秉承家学,汇集明代以前名家之针理、针技、针法精髓,并结合自身临证经验,整理编纂而成《针灸大成》,堪称明代以前针灸学术发展的一次重要总结。《针灸大成》内容贴近临床,取穴精炼,值得深入研究,其中卷之九《治症总要》篇,是为杨氏临床经验之精华,反映出杨氏的针灸学术思想和诊疗特点,对后世针灸学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治症总要》篇治疗疾病范围广泛,涉及内、外、妇、儿、五官、气血津液、经络肢体等病证~([1])。经络肢体病证是由于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机体经络失养,或经络不畅而出现以肢体酸楚、疼痛、麻  相似文献   

11.
《针灸大成》医案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灸大成》是一部蜚声针坛的历史名著,为明代杨继州撰著。笔者学习《针灸大成》病案30余首,深刻体会到杨氏用针选穴别具匠心,安排合理,疗效显著,不愧为明代的针灸大师。分析针灸学术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读明代针灸医家杨继洲著《针灸大成》的杨氏医案,虽仅三十一例,但给予后人的启示却是非常宝贵的。其中有三例为中药专案、一例  相似文献   

13.
《针灸大成·医案》析(续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大成·医案》析(续一)李永方尚景盛指导郑蕙田(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200030)图书分类号R249.1关键词中医药学文献杨继洲医案杨继洲是明代著名针灸家,生活于明代万历年间,为浙江衢县六都人,其祖父为太医,杨氏继承家学,又注意吸收诸家经验、学说...  相似文献   

14.
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所著《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后扩充成《针灸大成》。其中《胜玉歌》,《治症总要》和《杨氏医案》三篇,记载杨氏的用穴经验和临证实例。本文结合杨氏的学术理论,从“执要驭繁”,“以奇辅正”和“随证变通”三方面进行探讨,以见杨氏的理法方穴自成体系,足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灸大成·医案》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著明针灸学家杨继洲 ,所著的《针灸大成》是一部蜚声针坛的历史名著 ,是我们学习针灸的主要参考书籍之一。其中的医案 ,跨越了 1555~ 1580年间 ,是杨氏从事临床经验的总结 ,蕴含了深刻的理论 ,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 ,至今仍对我们的临床有所启示和借鉴。1 针灸药物并重  在《针灸大成·医案》中共存有杨氏验案 33个 :包括针灸配合 13个、单纯针治 9个、专用药物治疗3个、针药结合 3个、针灸药并施 1个、单灸法 1个 ,灸药结合 1个 ,以指代针结合药物 1个 ,机理分析 1个。这些医案体现杨氏针灸药并重的思想。  从医案看 ,杨氏对急重症…  相似文献   

16.
《针灸大成》中"杨氏医案"共计33案,其中涉及灸法运用的共16则。本文通过对灸法医案进行分析归纳,发现其具有选穴精简、辨势施灸、重视灸后调护的特点,对现在针灸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灸大成》[1]是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在其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基础上,采辑明代以前经典、诸家学说并结合个人实践经验编纂而成.《针灸大成》是继《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第 3 次对针灸学进行总结.本书集针灸理论之精华,又注重临床实践,其影响深远,堪称中国古代的针灸百科全书,对现代针灸理论研究、临床实践仍具有指导作用.笔者对《针灸大成》中照海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了明代及明以前对照海的认识和临床应用,以期为现代临床应用照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朱仲华 《新中医》2014,46(7):242-243
<正>《针灸大成》一书是明代靳贤在针灸家杨继洲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又汇集了明以前有关针灸学的文献资料而编成[1]。其内卷九末附录有杨氏临证验案33则,所载入者均是杨氏临证验案资料,内容包括对痢疾、便血、血厥、神志等疾病的证治,均能体现出杨氏辨证之精确,选穴之精当,取效之迅捷。其中有数则医案记载了杨氏对因痰邪所致疾病的治疗经验。痰属内生之邪,有有形和无形、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为病则全身各处均可出现,无处不到,其临床表现亦十  相似文献   

19.
张晶 《山西中医》2012,28(2):38-40
阐释研究《针灸大成》的必要性,并从国内外研究《针灸大成》的基本情况、版本流传、著录内容与学术特点3个方面分析了《针灸大成》的研究成果。认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1)对《针灸大成》研究缺少全面系统的整理工作;(2)缺少对《针灸大成》腧穴应用总体规律的把握。  相似文献   

20.
正明代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十卷,包含容括了关于针灸理论操作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详实,见解客观精辟,其中很多内容依然值得当今临床学习与借鉴。以下就《针灸大成》中关于灸法的内容作一探讨。1灸法的选穴方法1.1辨证选穴,脉理为要:杨氏在《针灸大成·治症总要》篇中有98条条文对疾病的病因病机作出分析,在治疗上先辨证后列出针灸处方,如在头痛篇中将头痛分为"正头大痛""偏正头风""头风目眩""头风项痛""醉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