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双柏散外敷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口服中药汤剂,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并用双柏散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0%和7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双柏散外敷辅佐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炎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2.
王进云  刘艳  张坤 《临床医学》2013,33(8):118-119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则不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而是根据患者药敏试验和培养细菌的结果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66.8%(P〈0.05),而观察组高达97.5%.两组对照,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能显著提高慢性盆腔炎的治愈率,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芒硝外敷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以进一步提高盆腔炎治疗的综合疗效.方法 将90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芒硝外敷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经过芒硝外敷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总有效率为90%,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芒硝外敷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明显效果且操作简便,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4.
吴继萍 《现代护理》2007,13(8):2079-2081
目的探讨芒硝外敷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以进一步提高盆腔炎治疗的综合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芒硝外敷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经过芒硝外敷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总有效率为90%,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芒硝外敷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明显效果且操作简便,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针联合冬青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冬青液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腹针联合冬青灌肠液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针刺加隔姜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盆腔炎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慢性盆腔炎常规治疗方法+中药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慢性盆腔炎常规治疗方法+中药保留灌肠+针刺与隔姜灸治疗方法.比较2组病人腹痛、腰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加隔姜灸能明显缓解慢性盆腔炎的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病人易于接受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微波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1例盆腔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疗法(抗生素及中药内服加中药灌肠),观察组采用中药外敷联合微波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及痊愈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微波治疗可以提高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孙瑾 《当代护士》2010,(6):60-61
目的 探讨自制清毒液灌肠、双柏散外敷加TDP照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效果,并介绍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时照组60例,予中西药结合治疗;治疗组60例,予清毒液保留灌肠、双柏散外敷加红外线(TDP)照射.2组均15d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毒液灌肠、双柏散外敷加TDP照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为慢性盆腔炎性不孕症患者3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6例)和对照组(18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妊娠情况。结果:追综两组所有病例,治疗后1年,总复孕率为46.87%,其中观察组宫内复孕率(56.45%)显著高于对照组(37.02%),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性不孕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芒硝外敷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以进一步提高盆腔炎治疗的综合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芒硝外敷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经过芒硝外敷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总有效率为90%,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芒硝外敷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明显效果且操作简便,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内生肠+深部热疗对盆腔炎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盆腔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内生场深部热疗)和对照组(常规药物)。对比两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及总体疗效上的差异。结果痊愈率观察组88.90%,对照组60.00%( P<0.05);下腹腰部酸痛下坠治疗改善情况﹝观察组100.00%,对照组84.00%( P<0.05)﹞,子宫活动受限、压痛治疗改善情况﹝观察组100.00%,对照组86.00%( P<0.05)﹞,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内生肠热疗治疗盆腔炎,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无毒副作用,治愈率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时辰中药保留灌肠对药物保留时间及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辰时(7:00—9:00)进行灌肠,对照组在常规时间戌时(19:00—21:00)进行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观感受和不良反应、灌肠前排便率、灌肠后出现便意感程度、灌肠后药物保留时间、灌肠前后血肌酐( Scr )、尿素氮( BUN)、尿酸( Ua)的变化。观察周期为30 d(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肛门疼痛、肛门坠迫感与对照组相比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灌肠后出现便意感的人次数及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前平均排便率观察组为83.3%,对照组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52,P<0.01);药物保留时间观察组为(324.12±129.47)min,对照组为(225.32±104.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5,P<0.01);两组患者灌肠后血BUN、Scr、Ua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辰时(7:00—9:00)中药保留灌肠可以增加药物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并可提高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不同时间洗肠后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朱炜  杨玉英 《护理与康复》2007,6(3):147-148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洗肠后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就诊日单、双号分为A组(白天组)43例和B组(晚间组)41例,洗肠后予妇抗I号保留灌肠治疗,10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灌肠后保留时间、便意感、临床疗效及证候体征评分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保留时间及灌肠后便意感比较t=0.586和Uc=1.745,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Uc=0.529,P>0.05;两组治疗前与1疗程后证候体征评分比较t值为0.658和0.345,P>0.0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而两组治疗前后的证候体征评分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t值分别为28.598和18.00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天和晚间洗肠后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均满意.  相似文献   

14.
中药膝胸位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药保留灌肠的最佳方法。方法 :将 10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5 0例。观察组予以膝胸卧位灌肠 ,对照组予以左侧卧位灌肠 ,根据症状消失和疗程判断效果。结果 :膝胸卧位灌肠效果优于左侧卧位 ,可缩短疗程 ,有效率提高 12 %~ 16 %。结论 :膝胸卧位灌肠是治疗慢性盆腔炎较好的灌肠方法 ,有助于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5.
佟晓霞  史宝松 《全科护理》2011,9(19):1703-1704
[目的]观察自拟祛瘀化癥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丸,观察组采用自拟祛瘀化癥汤保留灌肠。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及观察组病人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47.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后痛经症状、伴随症状和局部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自拟祛瘀化癥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优于口服桂枝茯苓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祛瘀化癥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丸,观察组采用自拟祛瘀化癥汤保留灌肠.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及观察组病人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47.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后痛经症状、伴随症状和局部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自拟祛瘀化癥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优于口服桂枝茯苓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改良方法灌肠)和对照组(传统方法灌肠)各60例,比较两组药物在肠内的保留时间、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溃疡面的变化。结果试验组药液在肠内的保留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疗效也优于后者;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及镜检溃疡面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改良方法灌肠使灌肠液顺应人体解剖特点,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长,增加药物的吸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利于肠黏膜的愈合,明显提高了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微波治疗仪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仪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将68例慢性盆腔炎的住院病人分成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抗感染和口服中药治疗,现察组采用按方煎药并浓缩至100 mL灌肠同时配合微波治疗.[结果]现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现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 4.12%、64.71%,观察组有效病人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改良保留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更好的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住院符合条件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保留灌肠14d。观察组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灌肠药物保留时间分别为(7.02±1.89)h和(5.23±2.11)h,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灌肠后腹泻、腹痛、脓血便、血沉和C反应蛋白均较之前好转(P<0.05);灌肠后观察组腹痛、腹泻、脓血便症状和C反应蛋白积分较对照组减轻,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灌肠后的血沉积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操作方便,能尽可能避免因保留灌肠前肠道清洁准备不足而导致的疗效差异,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