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特别是中孕早期超声诊断胎儿肢体-体壁综合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前超声诊断的6例胎儿肢体-体壁综合征的超声表现及随访结果,分析其声像图特点。结果 6例诊断的肢体-体壁综合征的胎儿4例于11~14周诊断,占66.7%,2例分别于20周及24周系统超声检查时发现。均有较大的腹壁缺损、脊柱及脐带异常。其中5例脊柱侧凸畸形,1例脊柱呈扭曲状,1例脐带显示不满意,1例无脐带,4例脐带较短而细,3例合并肢体异常,3例伴有单脐动脉,2例NT增厚(分别为0.4cm;0.6cm)。结论产前超声特别是中孕早期超声是诊断胎儿肢体-体壁综合征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对早期临床处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方法超声筛查8 368名孕16~34周的孕妇,运用二维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法(SCSA)结合三维超声表面及透明成像模式检查胎儿肢体。结果引产后胎儿肢体畸形22例,产前超声检出21例[9例双足内翻,1例一足外翻,2例四肢短小畸形,1例左小腿缺如,1例双上肢前臂缺如,3例肢体姿势异常,1例双侧桡骨缺失,3例多指(趾)]。其中19例合并其他畸形,1例漏诊及3例部分漏诊。结论二维超声连续顺序追踪检测法结合三维超声表面及透明成像法是产前检出胎儿肢体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体蒂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202医院2013—2016年收治的7例体蒂异常胎儿的临床资料,记录其超声特点与引产结果。结果产前超声显示,7例(100.0%)胎儿均存在腹壁缺损、脐带过短、脊柱异常(包括脊柱侧弯、后弯及脊柱裂),3例(42.9%)存在颅脑异常,5例(71.4%)存在肢体异常,4例(57.1%)存在羊水过少,4例(57.1%)存在其他异常(心脏、颜面、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等)。7例(100.0%)胎儿均引产成功,且引产后证实与产前超声诊断结果一致。结论产前超声可有效诊断胎儿体蒂异常。  相似文献   

4.
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材料和方法:超声筛查13 919例孕15~34周的孕妇,主要运用二维超声,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法重点检测胎儿四肢.结果:引产后胎儿肢体畸形33例,产前超声检出32例,14例双足内翻、7例四肢短小畸形、3例肢体姿势异常、3例双侧桡骨缺失、1例双上肢前臂缺如、1例右小腿缺如、1例人体鱼序列征、3例多指(趾).其中22例合并其他畸形,1例漏诊及4例部分漏诊.结论:二维超声连续顺序追踪检测法是产前胎儿肢体畸形筛查的有效方法,能及早发现胎儿肢体畸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儿足内翻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相关系统畸形汇总分析及产前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足内翻并追踪、随访其结果,经证实的62例胎儿足内翻超声声像图特征,对胎儿足内翻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总结,汇总分析足内翻合并其他系统畸形情况及提高超声诊断足内翻的有利因素。结果经产后证实的62例足内翻畸形,单足内翻29例,双足内翻33例;单纯足内翻31例,足内翻合并其它畸形31例。单纯单足内翻19例,单纯双足内翻12例;单足内翻合并畸形10例;双足内翻合并畸形21例。双足内翻合并畸形中,合并神经系统畸形占95.0%。所有足内翻合并畸形中,合并神经系统畸形占71.0%。其次是肢体、前腹壁畸形。结论胎儿足内翻超声声像图具有特征性表现,合并其他系统畸形比率较高,主要是神经系统畸形,其次是肢体畸形及前腹壁畸形。超声检测对产科评估胎儿预后及处理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超声诊断胎儿体蒂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产前超声诊断对探测胎儿体蒂异常及终止其妊娠的临床意义。方法13例胎儿体蒂异常是从2001至2008年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175350例孕龄为12~36周的孕妇中检出的。二维图像扫查包括测量胎儿生理指标,仔细观察其内脏结构,以及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分析:结果13例胎儿体芾异常主要表现为较大的腹壁缺损,严重的脊柱侧凸,神经管缺损,四肢畸形,以及脐带极短等,其中,合并胸廓狭小10例,颅而畸形5例。依据超声诊断,对13例胎儿体蒂异常及时终止了妊娠,并均经引产后尸检证实。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是探测胎儿体蒂异常的安全有效方法,在保证出生人口质量和避免畸形胎儿出生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慧静  邵剑波  涂燕君  姚红莉  陈欣林   《放射学实践》2011,26(11):1221-1223
目的:探讨胎儿体蒂异常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超声诊断体蒂异常的胎儿于3天内行MRI检查,3例在我院引产后回顾分析其MRI表现并行病理对照,2例在外院引产.结果:5例胎儿MRI均显示有复杂畸形,5例均有较大的胸腹壁或腹壁缺损、内脏器官疝入羊膜腔、脊柱异常及脊柱侧后弯、脐带无或过短伴单脐动脉.5例分别并发其它...  相似文献   

8.
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2008-08~2010-08保定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检查的41800例孕妇按照该院胎儿超声筛查规范进行检查。筛查分四个阶段:11~14周、18~24周、25~32周和33~足月,将其中的18~24周、25~32周作为常规检查肢体的两个重要时期。使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SCSA)检测胎儿四肢,观察胎儿肢体的形态、结构、姿势、运动情况。结果:检测出肢体异常53例,胎儿肢体畸形9种(桡骨缺如5例、前臂缺失1例、四肢短小畸形11例、手缺失5例、肢体姿势异常6例、足内翻10例、双侧股骨不等长2例、下肢小腿缺如1例、多(或)并指(趾)12例,其中21例合并其他畸形。本组病例均经产后证实。结论:规范的产前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肢体畸形重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是胎儿超声筛查质量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RI在胎儿先灭性肢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胎儿先天性肢体畸形的MRI表现.16例孕妇年龄22~40岁,平均29岁;孕龄22~39周,平均29周.产前常规行超卢(US)检查后24~48 h内行MR检查,采用二维快速稳态自由进动序列(2D FIESTA),行胎儿颅脑脊柱胸腹部常规及肢体重点扫描,将产前MRI、US表现与出牛后影像表现或外观(4例胎儿)、引产后尸体解剖或外观检查结果 (12例孕妇共13例胎儿,其中1例孕妇为双胎)对照.结果 16例孕妇共检出胎儿17例.包括先天性双上肢完全截肢1例,人体鱼序列征1例,短肢畸彤6例,双手腕内翻畸形2例,右手多指畸形1例,单纯有手缺指畸形1例,右手截指畸形1例,单纯马蹄内翻足2例,脊柱裂脑积水伴马蹄内翻足2例(其中1例还伴双手叠指样屈曲).16例孕妇随访结果 与产前MRI诊断完全一致14例,不完全一致2例.结论 MRI在胎儿先天性肢体畸形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提供超声以外的额外信息,甚至更正超声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消化道异常及腹壁缺损的价值。方法 对美国加州一产前诊断中心 5年中超声发现的13 6例消化道异常及 41例腹壁缺损的孕妇检查结果进行声像图特点分析。结果 发现 13 6例消化道异常中 ,食管闭锁 9例 ,十二指肠闭锁 19例 ,空肠闭锁 12例 ,强回声小肠 68例 ,胎粪性腹膜炎 19例 ,膈疝 9例。 41例腹壁缺损中 ,腹裂 11例 ,脐疝 18例 ,羊膜带综合征 12例 ,各类型有其特异声像图表现 ,其特征与其胚胎发育过程异常相关。结论 超声能准确地发现各种畸形 ,在诊断胎儿先天性消化道异常及腹壁缺损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SCSA)在筛查胎儿肢体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对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产前超声筛查的3680名孕18~24周的孕妇,行胎儿肢体SCSA检测,观察胎儿有无肢体形态、结构、姿势、运动等异常,仔细排查有无其他合并畸形,分析各种类型胎儿肢体畸形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SCSA共检出26例,13种69处胎儿肢体畸形,2例3处漏诊,其中单纯肢体畸形9例,肢体畸形合并其他结构异常19例,以上所有畸形病例均在我院引产后得到证实。结论SCSA是筛查胎儿肢体畸形的重要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眼部异常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眼部异常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果 40 000例胎儿(妊娠11~40周)中共检出眼部异常36例(0.09%),其中先天性白内障21例(双侧16例,单侧5例),小眼畸形3例,独眼2例,无眼1例,眼距异常9例(眼距过宽3例,眼距过窄6例);其中14例合并其他畸形。引产后病理结果证实31例与产前超声诊断相符,5例失访。结论超声检查能直观显示胎儿眼部的结构,胎儿眼部异常的声像图特征明显,超声筛查11~40周孕期胎儿眼部异常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8-三体综合征胎儿的声像特征及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经羊水穿刺或脐血穿刺胎儿染色体检查确诊为18-三体综合征的胎儿声像特征.结果 19例18-三体综合征16例有两个及以上异常声像表现.最常见异常为心脏畸形(9例),其次为手畸形(5例),再其次为脉络丛囊肿,脐膨出,Dandy-Walker综合征,唇裂,食道闭锁,小颌畸形,足内翻,膈疝,单脐动脉等.结论 中、晚孕期超声筛查是提高产前检出18-三体综合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刘欣 《西南军医》2010,12(1):35-37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对经超声诊断的胎儿畸形54例进行分析。结果54例胎儿畸形中产前诊断与产后结果完全符合49例,漏诊5例,单发畸形47例,复合畸形7例,诊断符合率90.7%(49/54)。结论绝大多数先天性胎儿畸形形态改变较大,并具有典型的异常声像图特征。因此,产前常规超声检查是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的重要方法。能为临床尽早终止妊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肺动脉瓣缺如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引产后尸检证实的肺动脉瓣缺如胎儿的声像图资料及尸检结果,总结其声像图特征及病理改变。结果 8例胎儿右室流出道切面均显示主肺动脉扩张与肺动脉瓣环狭窄,呈"沙漏状"征象,无肺动脉瓣叶回声及启闭活动,其中5例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呈瘤样扩张;彩色多普勒均显示肺动脉瓣口往返的五彩镶嵌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显示肺动脉瓣口全收缩期湍流和全舒张期反流频谱。8例肺动脉瓣缺如胎儿中3例伴发法洛四联症,2例伴发三尖瓣闭锁、右心发育不良,伴发右室双出口、三尖瓣下移畸形各1例,1例为孤立性肺动脉瓣缺如。伴发法洛四联症及右室双出口的4例胎儿均显示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缺如,另4例胎儿室间隔完整并显示动脉导管。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肺动脉瓣缺如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应注意其合并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超声筛查胎儿及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超声筛查和诊断胎儿及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088例孕13~40周胎儿的超声学资料,包括四腔心、左、右室流出道声像图,以及其新生儿期的超声学资料,分析胎儿期和新生儿期超声检出和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能力.结果:①共诊断先天性心脏病105例.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畸形34例,包括:肺动脉闭锁3例、重度肺动脉狭窄1例、心内膜垫缺损7例、大动脉转位2例、法洛四联症2例、永存动脉干1例、单心室1例、右位心1例、无心畸形1例、心脏肿瘤1例、室间隔缺损12例(小于5mm室间隔缺损5例,大于5mm室间隔缺损7例)、房间隔缺损2例.中止妊娠24例,9例分娩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证实,1例失访.②产后7天内心脏听诊、超声心动图共发现71例先天性心脏病,包括:24例室间隔缺损、3例房间隔缺损、17例动脉导管未闭、15例卵圆孔未闭、11例动脉导管未闭和卵圆孔未闭、1例肺动脉闭锁.除去动脉导管未闭和卵圆孔未闭43例,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检出率为54.8%.③单纯性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室间隔缺损36例,占先天性心脏病58%.产前检出12例,产后检出24例.单纯性室间隔缺损产前超声检出率33.3%.结论:大部分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可在产前诊断.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产前常漏诊,单纯性室间隔缺损是发病率最高、产前漏诊最多的先天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7.
郑研  郑红  梅华 《西南军医》2011,13(5):825-827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7例胎儿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声像图特征,均通过临床分娩或引产证实.结果 27例胎儿畸形中,产前超声准确诊断25例,诊断符合率为92.59%.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方便易行,对产前胎儿畸形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临床产前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五切面(UAT、4C、LVOT、RVOT和3VT)在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超声五切面对9237例孕16~41周胎儿进行心脏超声筛查,发现心血管异常或可疑异常,即进行详细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将产前超声检查结果与引产后尸解结果和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9237例胎儿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38例,其中4例(10.53%,4/38)合并其它心内畸形,11例(28.95%,11/38)合并心外畸形。胎儿心脏畸形在五切面上的产前超声图像特征包括腹部大血管位置异常、心尖指向异常、非四腔心结构、四腔心不对称、室间隔缺损、冠状静脉窦扩张、室壁增厚、心腔占位、胸部大血管连接、数目、位置、瓣膜和内径比例异常、房室瓣反流、穿隔血流、主、肺动脉弓血流反向。38例胎儿心脏畸形均经病理解剖或产后随访验证,其中36例与产前诊断结果符合,1例法洛四联症误诊为永存动脉干,1例主动脉弓缩窄胎儿经产后超声心动图复查正常。漏诊3例,包括2例室间隔缺损和1例房间隔缺损。超声五切面筛查胎儿先心病的敏感度为90.24%,特异度为100%。结论超声五切面在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筛查出大多数的先心病,但对部分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易漏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膈疝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对97490名孕妇进行常规产前超声筛查,对可疑胎儿膈疝病例进行胸腹部多切面扫查,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协助诊断,仔细排查有无其他合并畸形或染色体异常,分析各种类型胎儿膈疝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产前超声筛查97490名孕妇,检出胎儿膈疝31名,胎儿膈疝发病率0.03%。其中单纯膈疝8例,膈疝合并其他结构异常23例;左侧膈疝26例,右侧膈疝4例,双侧膈疝1例。胎儿膈疝主要超声声像图特征包括:胸腔异常回声;胸腔内囊性结构有蠕动或实性占位,血供来自肝;心脏纵隔移位;胎儿腹围小于相应孕周;常伴羊水过多和其他结构异常。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膈疝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RI在诊断胎儿肾发育异常(FRDA)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快速成像序列对11例超声(US)提示FRDA的胎儿进行盆腹部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扫描,将MRI表现与产前和产后超声结果对照.结果 MRI诊断结果与产后US一致,MRI和产后US诊断一侧异位肾4例(左侧2例、右侧2例,其中1例产前US诊断为右肾缺如),一侧肾缺如5例(左侧2例、右侧3例,其中1例产前US诊断为左肾发育不全),1例左肾发育不全,1例双肾发育不全(产前US诊断为右肾缺如伴左肾发育不全).结论 MRI可以清晰显示胎儿肾的形态和位置,是产前US诊断FRDA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