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灌肠法解除老年习惯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便秘患者按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以改良式清洁灌肠法灌肠治疗,对照组以传统清洁灌肠法灌肠治疗。对2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解除便秘的排便次数及治疗后便秘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解除便秘的排便次数少于对照组,治疗后便秘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灌肠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疗效优于传统清洁灌肠法。  相似文献   

2.
唐菁倩 《当代护士》2014,(11):104-105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灌肠法治疗患者术后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术后便秘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按改良灌肠法给予灌肠,对照组按传统灌肠法予以灌肠。对2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后解便次数、解便后便秘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改良灌肠法的观察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灌肠后解便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便秘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灌肠法治疗便秘效果优于传统灌肠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习惯性便秘的老年患者通过高位结肠透析机进行三联活菌保留灌肠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 将60例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高位结肠透析机配合三联活菌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排便间隔时间、大便性状、排便费力情况、便秘的伴随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位结肠透析配合三联活菌保留灌肠对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托肛法对提高老年妇科手术患者清洁灌肠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托肛法对提高老年妇科手术患者清洁灌肠的效果。方法将68例患者按手术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在头低臀高侧卧位行大量不保留灌肠,观察组加用托肛法。观察两组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次数、肠道清洁效果。结果观察组灌肠后灌肠液保留时间长,灌肠次数少,肠道清洁效果较对照组好,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灌肠时加用托肛法可提高老年妇科手术患者清洁灌肠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清洁灌肠法用于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前准备中清洁肠道的效果。方法将140例老年直肠癌需手术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70例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法,观察组70例采用改良清洁灌肠法,观察2组患者灌肠时有无不适感,灌肠次数,每次灌肠液量以及肠道清洁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患者满意度,灌肠次数,肠道清洁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良清洁灌肠法在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前清洁肠道应用中,效果优于传统清洁灌肠法。  相似文献   

6.
许萍萍  顾惠凤  孙丹   《护理与康复》2016,15(11):1077-1078
目的观察托肛法联合抬高臀部法对提高老年盆底手术患者清洁灌肠的效果。方法将84例老年盆底手术患者按手术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侧卧位行大量不保留灌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托肛法联合抬高臀部法,观察两组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次数、肠道清洁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灌肠后灌肠液保留时间较对照组长,灌肠次数较对照组少,肠道清洁效果较对照组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灌肠时采用托肛法联合抬高臀部法可提高老年盆底手术患者清洁灌肠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清洁灌肠法在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本院特诊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28例及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清洁灌肠法行术前肠道准备,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法行术前肠道准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灌肠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每次灌入液体量、灌肠次数、灌肠液保留时间及自觉症状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每次灌入液体量较多,保留时间长,而灌肠次数减少,自觉症状减轻。结论改良清洁灌肠法在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清洁灌肠法。  相似文献   

8.
刘淑英  郑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640-6641
目的 探讨提高截瘫患者大量不保留灌肠效果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96例截瘫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实验组采用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15 cm,肛管插入15~30 cm,液面距肛门20~30 cm进行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法.观察两组有效灌肠量、灌肠后保留时间、排便情况.结果 实验组有效灌肠量、灌肠液保留时间、排便量及排便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进截瘫患者大量不保留灌肠法能提高灌肠效果.  相似文献   

9.
段京娟 《临床医学》2013,33(5):125-126
目的探讨吸痰管在便秘患者中通过灌肠通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吸痰管加开塞露药物小量不保留灌肠法,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灌肠筒大量不保留灌肠法,观察两组患者排便顺利情况、灌肠次数、灌肠时间、灌肠液外溢、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吸痰管灌肠法是解除便秘患者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甘露醇加肥皂水保留灌肠治疗难治性便秘5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一种简便、快捷、有效的治疗难治性便秘的方法.方法:将长期便秘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病例采用甘露醇加肥皂水保留灌肠法,对照组病例采用传统的肥皂水灌肠法.结果:观察组的排便成功率、灌肠液保留时间和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甘露醇加肥皂水保留灌肠法的优点在于液体与硬结的粪便有充分的渗透时间,软化粪便效果明显,减少了因液体输入的刺激造成通便失效,易于被老年便秘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灌肠用于解除骨科下肢手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72例骨科下肢手术术后尿潴留病人,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用生理盐水灌肠,对照组用传统诱导法。排除下尿路梗阻、语言障碍、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4%,对照组有效率7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首次排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理盐水灌肠用于解除骨科下肢手术术后尿潴留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及小茴香腹部热熨对下肢骨折病人术后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32例下肢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穴位按摩及小茴香腹部热熨,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排便时间比对照组少,排便次数比对照组多,且排便症状分级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病人在手术后容易出现便秘,使用穴位按摩及小茴香腹部热熨能够缓解便秘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球囊灌注器应用于结肠造口患者灌肠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胃肠外科结肠造口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结肠灌洗方法,使用灌肠筒进行灌洗,通过调节器控制;观察组采用球囊灌注器,每次灌洗器内吸入灌洗液25~30ml,肛管与灌洗器角度为120°,利用封闭液体以上气体的压强,将液体通过肛管快速注入肠腔进行结肠灌洗。比较两组患者的结肠结肠灌洗时间、肠腔清洁程度、患者满意度以及被服污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结肠灌洗时间、肠腔清洁程度、患者满意度以及被服污染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球囊灌注器应用于结肠造口灌肠可有效缩短灌洗时间,提高灌洗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在老年便秘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30例住院老年便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随机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效果和有效排便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能促进老年便秘患者的排便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结合神阙穴外敷消积散对功能性便秘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推拿结合神阙穴外敷消积散。比较两组的身心健康状态、排便情况及胃肠激素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的WHO-5各项评分及MLT、GAS及SP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排便不尽感、排便费力评分均显著降低,排便不成功次数均显著减少,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推拿结合神阙穴外敷消积散可改善功能性便秘患儿的身心健康状况及便秘情况,促进胃肠激素分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研究普芦卡必利治疗慢性便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10月78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观察组应用普芦卡必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排便频度、排便时间、便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芦卡必利用于慢性便秘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症状,且较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塞露不同纳肛方式对高龄长期卧床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0例高龄长期卧床脑卒中便秘患者的资料,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采用新型开塞露纳肛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法.结果:试验组排便后有效44例,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排便后有效36例,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药液外溢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新型开塞露纳肛法效果好于常规法,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减少了便秘引起的危害,有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刮痧疗法改善骨科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症状的效果。方法120例骨科长期卧床并发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刮痧全息穴区,同时配合艾灸、走罐、按摩等干预。观察2组便秘改善情况,比较2组排便频率、粪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结果观察组便秘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便频率、粪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刮痧疗法能有效改善骨科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对痔疮术后便秘患者应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围术期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在河池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痔疮术后便秘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35,常规西医治疗)与观察组(n=36,对照组+大承气汤加减).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排便情况、肛门疼痛情况与睡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睡眠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排便次数正常时间、大便性质正常时间与肛门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痔疮术后便秘患者使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情况,减轻患者的肛门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