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比较学方法 ,将《内经》与儒家学说代表作《春秋繁露》两书中相关内容从 3方面加以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内经》与儒家学说皆注重阳气的主导作用 ,基本观点较为一致。但在运用该观点分别解释不同学科领域的事物和现象时 ,却有本质的区别。《内经》注重阳气在自然界和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并强调阴阳互根互用的辩证关系 ;而儒家学说则片面强调阳永远处于主导地位 ,借以论证封建社会君主的统治地位和封建道德及其伦常秩序的合理性。因此 ,《内经》重视阳气与儒家学说的观点 ,从哲学角度看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2.
“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命题,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观以人与宇宙共体为特征,人与自然界和谐统一为准则,中医学汲取《周易》人与宇宙共体整体思想观念,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观念;儒家“天人合一”体现在中庸思想上的“和”的概念,使中医学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构建了人体五脏六腑四肢九窍和谐统一的理论体系;道家“天人合一”观中人与“道”为一的认识,使中医学进一步在生理、病理、养生诸方面确立了顺应自然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试论“天人相应”的全息相关杜小林几千年来,“天人相应”这一世界观一直指导着中国医药学的理论发展和临床医疗实践,它着重表述人体“小宇宙”与自然“大宇宙”之间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此,本文拟以全息相关理论阐述“天人相应”的科学意蕴。一、人与自然界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4.
《内经》的基本思想,就是把人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变化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而自然界的变化又影响到人的生理病理变化,中医学天人系统观产生于古人对人体和天文的同步观察研究。薛伯寿教授重视《内经》天人相应观,认为岁气、四季、六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有密切的关系。掌握应用五运六气,结合临床就要"必先岁气,毋伐天和",四季热病亦各有特点,选方用药应不同。治疗外感热病必须掌握岁气、四季、六气对诊疗的影响,有时内伤杂病亦要注意气候影响因素,方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今人讨论《内经》与易的关系,大多只从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取象比类等思想方法方面加以联系,虽亦揭示了《内经》医理与易理的相通,但人们可以认为这只是“间接的思想文化方面的方法论方面的影响”,难以说明《内经》与易的直接源流关系。有人曾断言“在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中无法找出什么内容是直接来源于易”,本文即专从《内经》中具体的医学内容来看易学模式对《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天人相应"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内经》奠定了天人相应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历代医家通过临床实践,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了天人相应思想。现代学者通过临床和实验方法,证实了其科学性与合理性;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体生命活动必然与外部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和规律才能健康无病,逆自然规律而行必将发生疾病。"天人相应"对人们防病、养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1.小天地思想为主导的“唯象”学 “小天地”思想,是在“天人相应”观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其核心是人与天地相应。因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受自然界的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的机制也不例外。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就必须适应自然,直至把握自然。  相似文献   

8.
王宏伟 《开卷有益》2013,(12):26-27
“天人相应”是我国古典经学的一种哲学思想,系指人体与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变化。如《灵枢·邪客》云:“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在自然界中,天地人_二者是相应的。《易经》并立天、地、人为三才,其基本涵义是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的统一与对应,天地人三者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本源。这一思想源于《易经·乾卦·文言》,  相似文献   

9.
阴阳思想在《内经》和《周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探讨《内经》对《周易》阴阳思想的继承与应用有助于我们从根源上深刻把握《内经》阴阳思想.从阴阳为天地之道、阴阳的属性与内涵、阴阳分类3个方面分析《内经》阴阳思想与《周易》之间的继承关系.“阴阳为天地之道”部分用天人相应的思想深入解读,“阴阳的属性与内涵”部分从阴阳的整体性(不易性、变易性、简易性)和阴阳的相对性(阳尊阴卑、阴阳之位、阴阳之动、同类相应、异类消长)两部分分别讨论,“阴阳分类”部分讨论了阴阳的二分法和三分法.  相似文献   

10.
谈《金匮》天人相应观赵云芳河南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450003)耿宏伟,郝玲河南中医学院二附院(450003)主题词《金匮要略方证》,人体生理昼夜节律/分析,时间因素/分析天人相应观是祖国医学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整体指导思想,它揭示了自然界与...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内经》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等基本法则阐述了《内经》养生的精髓与实质,突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性。今人只要遵循《内经》的养生法则,持之以恒的自我保健,就能长寿百岁。  相似文献   

12.
《内经》以古代自然科学成就为基础,对人体生理、病理活动规律进行了阐述,并确立了以经络为通道的外应四时气候变化,内与脏腑、五官、筋骨、肌肉等相联系的生理、病理系统。因此把人与自然界当作统一的整体来认识,是《内经》的基本思想,也是祖国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天人相应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在承认物质第一性的基础上,强调人与自然息息相应,人与整个自然界均是由气所构成的,天人一“气”是天人相应整体观的理论支点;人与天地万物又遵循共同的规律,称之为“道”,理解天人一“气”,天人同“道”,可以更好地领会中医学“天人相应”整体观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4.
肖娴 《开卷有益》2003,(5):18-19
天人合一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为“天人相应”或“天人一体”。“天”指的是宇宙天地,也即大自然。中医学认为,人是宇宙间的万物之一,与自然界息息相通,休戚相关。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变化,如季节的更替、地域的差异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及人体,而人体对这些影响,也必然相应地反映出各种不同的生理活动或病理变化。这就叫天人相应。举例说:夏暑季节,天气炎热,自然界的阳气发泄,人体的气血亦容易趋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松弛,疏泄多汗;冬季天气寒冷,自然界的阳气收藏,人体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内,表现为皮肤致密,血管收缩,所以汗…  相似文献   

15.
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术源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内经》“五脏相通”、汉代张仲景“五脏病”论、金元时期刘完素“五运主病”,以及明清医家提出的“五脏旁通”、“五脏穿凿”、药性归经、五行相生子母相应之义、“五脏互相关涉”等理论学说比较研究,认为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与上述理论有学术渊源,但五脏相关运用现代语言表述了自《内经》以来五行学说的合理内核,凝炼成为解释复杂病理现象、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体现了当代中医学术继承与创新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儒家在生命追求、生命原则、生命实践等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构成儒家生命观的体系.先秦儒家生命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生命追求—修养仁德,精神不朽;生命原则—仁爱、公义、诚信、和谐;生命实践—择善固执.先秦儒家生命观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德”,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仁”,追求人与社会和谐;主张“修养仁德”“养身侍为”,追求人与自身和谐.  相似文献   

17.
我认为“日晡潮热”不单纯是一个症状学概念,还内涵着发病学和病理学的概念,亦寓有运气说(主要是古代天文、气象、医学气象学等方面)的概念。自然界客观存在着的气候变化以及生物对这些变化所产生的相应反应,是运气学说提出的物质基础。“日晡潮热”就是《内经》“天人相应”观  相似文献   

18.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作为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体现的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老、庄的道家思想与中医养生理论有着非常直接的渊源关系。老、庄理论认为 :天地人三者合一于道 ,即天地人三者都遵循一种“自然之道”而运行着。《老子·二十五章》云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庄子·养生主》强调养生要“依乎天理”。老、庄思想认为顺应自然环境与人的相互协调、一致和融通 ,而构成一自然与人结合的整体。这种“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内经》养生思想的立足点。“夫人生…  相似文献   

19.
《内经》及先秦诸子的养生、康复思想主要有二:一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二是人体本身,即“形与神俱”的整体观。为此提出“形神共养”应是中医养生和康复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包括养神和养形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中医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它以“天人相应”观及“形神若一”的心身统一思想为基本理论。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心理活动与脏腑、生理、病因病理、诊断、治疗、预后及养生保健等方面的论述,对于医疗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