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僵硬。方法将100例下肢骨折行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骨科护理;干预组住院后至术前应用中药九号膏外敷患侧膝关节,术后对膝关节进行穴位按摩。结果干预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等级显著优于对照组,膝关节僵硬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中药外敷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僵硬,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行本体感觉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19年12月,对96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进行康复,其中48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模式,48例采用本体感觉训练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及随访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平衡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骨折术后注射玻璃酸钠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内骨折多由高能损伤和直接暴力引起。这些膝关节周围的骨折可造成关节软骨破坏、关节腔积血、膝周软组织损伤,若治疗不当极易造成膝关节粘连和僵硬,造成患者生活及工作上的极大困难。笔者自2003年8月~2006年12月,对膝关节内骨折患者,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后,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7例,男69例,女28例;年龄18~72岁,平均38.4岁。全部为关节内骨折,其中,股骨髁间骨折37例,股骨内外髁骨折26例,胫骨平台骨折34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伤后1周…  相似文献   

4.
目的减少股骨颈骨折股骨髁上骨牵引患者膝关节僵硬发生率,提高膝关节活动度。方法将50例股骨颈骨折行持续骨牵引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卧床休养,保持合适的体位,持续牵引6~8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使用自制的下肢简易功能锻炼装置辅助功能锻炼。结果观察组撤除骨牵引后膝关节在30&#176;范围内未出现僵硬;对照组25例均出现膝关节僵硬,膝关节活动范围0&#176;~10&#176;,两组膝关节僵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下肢简易功能锻炼装置有助于降低骨牵引患者膝关节僵硬发生率,加速膝关节恢复。  相似文献   

5.
股骨下段骨折在临床上很常见 ,通常采用加压钢板或L型钢板内固定 ,术后由于限制患膝的活动及股四头肌粘连等原因 ,常合并膝关节强直。以往在取内固定后数月再作膝关节粘连松解术 ,治疗时间长 ,膝关节屈曲功能恢复亦不理想。我科对 18例患者采用了内固定加一期膝关节松解术 ,膝关节屈曲功能恢复较好。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18例 ,男 11例 ,女 7例 ,年龄 19~ 4 5岁。股骨下段骨折加压钢板内固定 10例 ,股骨髁上骨折L型钢板内固定 8例 ,均合并有严重的膝关节伸直位强直 ,屈膝 <2 0°。1.2 治疗方法 在椎管内麻醉 (蛛网膜下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折术后伸直性膝关节僵硬的手术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自2006年5月~2011年12月采用关节镜联合小切口粘连松解术治疗的17例股骨远端骨折术后伸直性膝关节僵硬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Judet疗效评定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并对股骨远端骨折术后发生膝关节僵硬的诸多因素及影响粘连松解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获随访6~73个月,平均31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根据Judet疗效评定标准:优9例,良7例,可1例。术中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与术前膝关节活动度比较明显改善(P<0.05),粘连松解术的疗效与术前膝关节的活动度、松解术的手术时期、术中松解程度有关。结论应用关节镜联合小切口粘连松解术,辅以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伸直性膝关节僵硬较有效的方法,其手术创伤小、术后功能康复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陈成帷  张超  陈雷  潘哲尔 《中国骨伤》2015,28(7):660-662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馅饼皮松解技术(pie-crusting technique)结合关节粘连松解术应用于膝关节伸直挛缩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本院自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住的13例膝关节伸直挛缩的患者,均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关节粘连松解术加经皮微创股四头肌馅饼皮松解术治疗.其中男6例,女7例;年龄39~70岁,平均55.6岁.其中骨折相关性关节僵直8例(4例为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术后,3例为粉碎性股骨远端骨折术后,1例为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僵直5例.结果:13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8~12个月,平均10个月.膝关节屈曲度术前平均(37±6)°,关节粘连松解术后(52±7)°,结合馅饼皮技术松解后(108±7)°,术后末次随访时(105±6)°,均较术前改善.根据Judet评分标准,优10例,良3例.使用馅饼皮技术松解后膝关节功能改善同穿刺针穿刺松解次数呈正相关(r=0.98).术后无一例出现膝关节伸直滞缺、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再发关节僵硬和髌骨脱位等并发症.结论:经皮馅饼皮松解技术能有效改善膝关节伸直挛缩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是一种微创、简单、有效而又容易掌握的松解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关节镜下松解膝关节粘连僵硬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僵硬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关节镜下行膝关节伸膝装置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僵硬 2 0例 ,术中切断关节内粘连 ,松解髌骨支持带 ,在股中间肌同股骨干之间作切割分离 ,然后用刨削器将股中间肌刨除。术后早期CPM及主动股四头肌锻炼。结果 随访 3个月~3年 ,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屈膝活动均超过 90° ;膝关节活动度达 12 0°者 13例 ,占 6 5 % ;股四头肌肌力均恢复到 5级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关节镜下作粘连松解创伤小 ,可早期功能锻炼 ,发生再粘连机会少 ,术后效果好 ,术中发现关节内其它病变可同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下肢简易功能锻炼装置在骨牵引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股骨颈骨折股骨髁上骨牵引患者膝关节僵硬发生率,提高膝关节活动度。方法将50例股骨颈骨折行持续骨牵引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卧床休养,保持合适的体位,持续牵引6~8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使用自制的下肢简易功能锻炼装置辅助功能锻炼。结果观察组撤除骨牵引后膝关节在30°范围内未出现僵硬;对照组25例均出现膝关节僵硬,膝关节活动范围0°~10°,两组膝关节僵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下肢简易功能锻炼装置有助于降低骨牵引患者膝关节僵硬发生率,加速膝关节恢复。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膝关节僵硬4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兆宏  邱晗  柳伟  雷利生 《中国骨伤》2008,21(10):789-790
膝关节僵硬多为膝部骨折、韧带损伤手术及长期制动等各种原因造成,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也是一个治疗上的难题。自2003年至2006年采用关节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膝关节僵硬4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僵硬膝关节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0例(25膝)僵硬膝关节患者,其中男2例(3膝),女18例(22膝);年龄55~78岁,平均(64.5±4.9)岁;病程5~21年,平均8.3年。观察并比较手术前后HS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关节活动范围(ROM)。结果:20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69个月,平均35.3个月。术后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HSS评分由术前的32.36±12.31提高至术后的80.70±18.5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优7膝,良15膝,可3膝。膝关节ROM由术前的(39.4±5.3)°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2.5±11.2)°。结论:僵硬膝关节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可行的,术后可获得满意的膝关节活动范围及功能。  相似文献   

12.
尹立刚 《中国骨伤》2007,20(10):618-619
膝关节僵硬和强直是骨科临床的并发症,多由膝关节创伤、手术、感染等所致。大多数关节僵硬患者经过主、被动锻炼或手术松解等治疗后均能得到满意的恢复。但一些由于关节创伤严重、病程长、治疗不及时而致关节完全强直的患者,治疗非常困难。我院2000-2004年,共收治此类患者18例,采用手术松解粘连,股直肌肌腱延长,人造髌上囊,术后早期主、被动锻炼,中药熏洗等中西医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1752岁。病程1·512年。膝关节活动范围均在15°以下,基本为完全强直。股骨干慢性骨髓炎5例,膝关节外伤性感染2例,膝关节滑膜结核1例,髌骨骨折6例,股骨髁间  相似文献   

13.
手术松解结合髌骨牵引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手术松解结合髌骨牵引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方法对21例膝关节僵硬患者行手术松解结合髌骨牵引行术后功能锻炼。结果21例中,优11例,良7例,可2例。1例2次骨折髋人字石膏制动后失访,余20例获7~15个月随访。结论膝关节僵硬是膝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屈曲不足70°时对生活影响大,需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腔造影技术在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中对骨折复位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5月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医院下肢病区收治的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27~63岁,平均45.5岁;骨折根据Schatzker分型:Ⅱ型6例,Ⅲ型1例,Ⅳ型2例。术中所有患者均在关节腔内注入造影剂后透视寻找造影剂填充最低点;骨折复位植骨后再次造影透视,关节面复位满意后经皮微创置入接骨板。术前和术后6个月测量并比较膝关节活动度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6个月根据Rasmussen影像学评价标准对膝关节X线片进行评分,同时记录手术前后关节面塌陷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3~10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2周内达骨性愈合。术前膝关节屈曲60.7°±13.1°,伸直4.6°±2.9°,HSS评分为(51.9±5.7)分;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曲122.4°±10.8°,伸直4.4°±2.5°,HSS关节评分为(84.9±5.3)分。术前与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和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伸直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面塌陷程度由术前9.5 mm(5~15 mm)恢复至术后1.3 mm(0~3 mm)。术后6个月Rasmussen影像学评分:优6例,良3例。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关节僵硬、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中通过关节腔造影可较好地观察骨折塌陷的情况,同时准确判断关节面间接复位的情况,有益于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膝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关节之一,股骨、胫骨骨折及膝关节创伤的治疗大多需要较长时间的固定,结果因肌肉萎缩、关节囊挛缩、关节内外粘连等而导致膝关节僵硬〔1〕。膝关节僵硬可分为关节内僵硬,关节外僵硬;可僵硬于完全伸直位,屈曲位,或屈曲外旋和外翻位〔2、...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01—2013-01诊治的190例SchatzkerⅤ、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其中40例(21.1%)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术中、术后共22个临床评估因素,对上述有意义的影响因素(P0.05)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的高危因素。结果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导致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相关因素包括:合并膝关节周围损伤、高能量损伤、肥胖、关节面复位质量、石膏制动时间、伤口感染、软组织缺损、关节异位骨化、规范康复指导、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导致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高危因素包括:合并膝关节周围多处损伤、关节面恢复质量差、术后长时间石膏制动、术后缺乏规范化的康复治疗、膝关节周围异常骨化、皮肤软组织广泛缺损。结论关节面恢复质量欠佳、长时间石膏制动、膝关节周围异位骨化及缺乏积极主动功能锻炼将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质量,并可能导致膝关节僵硬。  相似文献   

17.
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处理方式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共治疗26例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18-62岁,平均38.6岁。中段骨折10例,下段骨折16例,给予手法及切开松解。观察术后并发症和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6个月,按膝关节外科临床评分系统[1]进行疗效评价,优14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5%。2次以上再手术发生率为11.5%。结论根据内固定及骨折愈合情况,选择合适的松解方法及术后功能康复,均可取得较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8-06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72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单因素分析各观察指标与膝关节僵硬的相关性,有意义的变量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确定膝关节僵硬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工人、吸烟史、高能量损伤、开放性骨折Gustilo分型、术后镇痛、术后引流、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术后膝关节僵硬没有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hatzkerⅥ型、合并伸膝装置损伤、外固定架固定时间60 d、需植皮或皮瓣修复的软组织损伤、清创术超过2次、合并异位骨化、未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与术后膝关节僵硬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伸膝装置损伤、外固定架固定时间60 d、需植皮或皮瓣修复的软组织损伤、清创术超过2次、未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是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14.5%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僵硬;膝关节僵硬各危险因素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延迟患膝早期主动功能锻炼从而增加了膝关节纤维化或粘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8):1683-1687
膝关节术后僵硬是膝关节部位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常见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平台骨折、全膝关节置换等术后,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膝关节术后僵硬发病率约为1.3%~6.3%。本文通过搜索"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有关膝关节术后僵硬的文献,对膝关节术后僵硬的发病因素、形成机制、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做一概括总结,并对膝关节术后僵硬的预防及治疗等术后康复措施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膝关节伸直位僵硬的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9例膝关节伸直位僵硬患者(12膝)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术中采用二次截骨加软组织松解的方法,分别记录手术前后膝关节HS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 12~56(36.2±9.61)个月的随访,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13~45(28.6±7.12)分提高到术后56~89(65.45±6.25)分(P<0.01).关节活动度由术前0°提高到术后70°~110°(85.5°±10.18°)(P<0.01).结论 膝关节伸直位僵硬可以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效果满意.掌握熟练的手术技巧及正确术后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