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脐血胆红素早期预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脐血微量胆红素早期预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意义,方法:对130例足月新生儿采用脐血微量胆红素测定及经皮测胆红素测定(TCB),了解两者的相关性,并每日用TCB动态监测胆红素变化,在黄疸高山箕鹞 股静脉血进行血清胆红素测定以了解黄疸程度。结果:脐血胆红素与TCB呈正的直线相关(P<0.01)。当脐血胆红素<20μmol/L时,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0;当脐血胆红素21-34μmol/L时,黄疸发生率为32.84%,当脐血胆红素>35μmol/L时,黄疸发生率为69.23%,随着脐血胆红素浓度增加,亲手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相应增加,结论:脐血胆红素测定能够早期预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并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早期诊断新生儿黄疸对防治核黄疸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测定了166例足月正常新生儿脐静脉血清胆红素浓度,并用日本产无创伤经皮胆红素测量仪,动态检测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水平。结果表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34.94%,当脐血胆红素浓度<20μmol/L时,黄疸率为12.50%,而≥45μmol/L时,黄疸率高达81.82%,即随着脐血胆红素浓度的增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相应增高,提示:脐血胆红素测定能够更早地预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早期诊断新生儿黄疸对防治核黄疸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测定了166例足月正常新生儿脐静脉血清胆红素浓度.并用日本产无创伤经皮胆红素测量仪.动态检测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水平。结果表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34.94%,当脐血胆红素浓度<20μmol/L时.黄疸率为12.50%.而≥45μmol/L时.黄疸率高达81.82%.即随着脐血胆红素浓度的增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相应增高。提示:脐血胆红素测定能够更早地预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海口地区病理性黄疸新生儿G6PD缺陷及合并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76例被确诊为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患者进行血清巨细胞病毒检测,并同时进行G6PD、血常规、胆红素等各项指标的测定,进行比较。结果176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HCMV感染45例(25.6%),G6PD缺陷24例(13.6%),感染HCMV17例,其感染率为70.8%。G6PD缺陷+HCMV感染者17例(9.7%),两者合并感染者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红蛋白均比单纯G6PD缺陷者或单纯HCMV感染者明显增高。结论G6PD缺陷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HCMV感染较高。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与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病理性黄疽是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的新生儿疾病,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原因多变而复杂,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严重者可致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因此加强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原因分析及临床观察,对病因进行干预并及时治疗,减少危害是预防或减轻病理性黄疸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高胆),这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我院在开展母乳喂养过程中,发现有20%~40%的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3—4d血清胆红素超出正常生理性黄疸范围。为此我们对100例纯母乳喂养的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了血胆红素的观察,并进一步对影响新生儿血胆红素代谢的护理相关因素做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步骤 对于病理性黄疸的检查方法是取周围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的量,然后根据间接、直接胆红素两种值的高低,上升速度及相关检查来确定黄疸的性质,将病理性黄疸分为: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和高直接胆红素血症,根据二者同时升高这种表现,然后结合其他临床特点来逐一区分属于哪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黄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黄疸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200032)樊绍曾新生儿期黄疸相当常见,在我国汉族约90%新生儿在生后1周内均出现黄疸,其中大部分并非病理性而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的生理性黄疸。在诊断新生儿黄疸时要考虑下述各点。1黄疸足生理性还是病理性按公...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7,(3):385-386
目的:研究经皮胆红素联合脐血胆红素检测预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价值。方法:采集100例新生儿脐血进行总胆红素测定,分别在出生后24h、48h及72h用经皮胆红素检测仪检测胆红素值;在出生后第3天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判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情况。结果:脐血总胆红素水平越高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越高;且当脐血总胆红素水平≥35μmol/L时,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病理性黄疸组新生儿生后3d内检测经皮胆红素日均值均较高,与非病理性黄疸组新生儿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胆红素联合脐血胆红素检测能够有效地预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10.
286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86例新生儿黄疸病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以围产因素占首位116例(40.6%),其次是感染因素72例(25.2%),第三是新生儿溶血病68例(23.8%)。[结论]重视孕期健康教育,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加强新生儿胆红素监测,及早发现病理性黄疸,是减少黄疸发生,预防核黄疸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尤以出生1周内为多。是由胆红素在血液及组织中聚集导致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的一种疾病。根据血清胆红素浓度及持续时间不同可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后者又称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病理性黄疸,常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而危及生命或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是指未结合胆红素为主的黄疽。其发生多少与种族、地区、胎龄和喂养方式等有关。发病以早产儿、母乳喂养儿居多。母乳喂养且未发现致病因素的占80%。成人血清胆红素超过34μmol/L出现黄疸,而新生儿由于毛细血管丰富,要超过85μmol/L。“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疽是相对的,不能人为的依靠血清胆红素值把二者分开。个别“生理性”黄疸可因胆红素高到一定程度而造成危害;某些“病理性”黄疸也可因胆红素不高而相安无事。在某些情况下,低于现行生理性黄疸标准也有形成胆红素脑病的可能。而超过生理性黄疽水平的健康足月儿不一定会造成病理性损害。新生儿血脑屏障的发育和胆红素水平是一个动态发育的过程,胎龄及日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血清胆红紊超过一定限度对新生儿造成危害的危险性就越大。因此在临床上应注意黄疸出现的时间和进度,并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分析,因为黄疸的性质是可以转化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动态经皮测胆红素联合血清学最终检测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具有病理性黄疸高危因素的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采用NJ33A经皮胆红素仪监测胆红素,联合血清学最终胆红素检测为观察组,利用传统目测观察并经血清胆红素检测为对照组.结果 2组在确诊病理性黄疸和符合黄疸干预推荐方案的足月新生儿时龄、日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新生儿生后2周后黄疸消退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经皮测胆红素明确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的阳性率高达91.5%.结论 对经皮测胆红素符合病理性黄疸的诊断和黄疸干预推荐方案的新生儿,同时血清胆红素最终检测,使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得以早期明确诊断和干预治疗,明显降低了新生儿黄疸消退延迟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黄疸亦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生理和病理现象。病理性黄疸尤其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的的病理性黄疸若不及时治疗,严重时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危及患儿生命,存活者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害。据统计大约有50%的足月儿、80%的早产儿生后1周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还有约10%的母乳喂养儿生后1个月时黄疸仍不退。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病因及早期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青萍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12):1182-1183
对158例符合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胆红素。结果示母乳性黄疸69例(43.7%)占第1位,围产因素63例(39.9%)占第2位,其次是新生儿ABO溶血10例(6.3%)和细菌感染10例(6.3%)。认为由于胆红素对神经系统有损害,故要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6.
<正>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巩膜和黏膜等黄染的症状。病理性黄疸较之生理性黄疸有黄疸出现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黄疸消退后又出现的特点,如处理不当部分病理性黄疸进展为核黄疸即胆红素脑病,严重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出现严重后遗症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应加强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促进黄疸尽早消退。笔者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病理性黄疸对婴幼儿气质因子的影响,揭示病理性黄疸对脑神经的损害致气质因子改变。方法对234例婴幼儿分别进行了新生儿期(1-7d)血清胆红素测定和9~24个月龄婴幼儿气质测评。结果病理性黄疸对婴幼儿气质因子注意分散度有明显的影响。结论对于病理性黄疸应积极预防治疗,防止核黄疸,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儿童适应社会因素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即时早期干预治疗,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方法对1987年~2006年工作中病因明确,资料完整的43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中28例(65.12%)出现重度高胆红毒血症,8例(18.6%)发生胆红毒脑病。结论樟脑丸能导致新生儿体内红细胞的破坏而发生病理性黄疸,不宜将新生儿衣物放置于放有或放过樟脑丸的衣柜之中,凡接触过樟脑丸的衣物新生儿均不宜再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关系,探讨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对40例正常新生儿、40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4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的CK-MB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正常组新生儿的CK-MB水平与生理性黄疸组、病理性黄疸组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理性黄疸组与病理性黄疸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胆红素可引起心肌损害,血清CK-MB可作为胆红素对心肌细胞损伤的一个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约90%有不同程度的黄疸。以往总是等到新生儿黄疸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才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干预治疗,并且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治疗,这样就有可能出现血清胆红素水平过高而容易出现核黄疸,进而影响小儿的生长与发育,是小儿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探讨一个早期有效且安全降低新生儿的胆红素的方法,我们对480例新生儿进行早期给予小剂量维生素E的试验,并定期测定其血清胆红素水平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