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PEG)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40000Mr)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7例为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μg,肌注,每周1次,利巴韦林按体重900~1200mg/d,口服,疗程均为48周。分别于治疗中的12周、24周、48周及治疗结束后24周评价疗效,并观察药物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持续应答率为63.6%(14/22),7例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的持续应答率为42.8%(3/7)。在治疗12周时的早期应答率为72.7%(16/22),治疗结束时的应答率为77.2%(17/22)。3例患者在随访24周内出现ALT升高,血清HCV.RNA阳转,其中1例为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复发率为17.6%(3/17)。副反应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血WBC、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及低热、肌肉酸痛,1例患者于疗程近结束时出现甲状腺机能亢进.个别患者睡眠受影响,大多不影响治疗。结论PEG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对慢性丙型肝炎初治与复发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64例慢性丙型肝炎的初治和复发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对上述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快速病毒学应答、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及持续病毒学应答,并探讨影响病毒学应答的相关因素.结果 初治组患者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治疗结束应答、持续应答的概率明显高于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与复发组复发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结束后复发率明显高于初治组(33.33%与6.38%).发生持续应答患者的快速病毒学应答、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率明显高于未发生持续应答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治CHC患者较复发患者可获得较高病毒学应答率,复发率较低,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和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是疗效的阳性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a一干扰素已广泛地应用于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其副作用已有大量报道,如:发热、头痛。乏力、关节痛、肌痛是常见的,尤其在最初注射时。大部分副作用不需要改变剂量,约2~10%的病人因出现副作用需要调整剂量,甚至停止治疗,如:神经、精神方面的抑郁和兴奋、粒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的降低,还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征象如:甲状腺炎、甲状腺机能亢进或甲状腺机能低下。0.1~l%的病人可发生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副作用,这包括甲状腺、视觉、听觉、肾脏和心脏功能的损害,肺间质纤维化,其中一些是不可逆的。剂量较大时(每周3次,每次…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期间情绪障碍发生情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抗丙型肝炎病毒(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9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心理干预组每周1次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分析两组患者SCL-90的分值变化并和中国成人常模对比。结果对照组SCL-90躯体化(t=2.68,P<0.01)、焦虑(t=1.99,P<0.05)、抑郁(t=1.72,P<0.05)、人际关系(t=1.71,P<0.05)和精神病性(t=1.85,P<0.05)等因子得分与中国成人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干预组SCL-90躯体化(t=2.72,P<0.01)、焦虑(t=1.97,P<0.05)、抑郁(t=2.02,P<0.05)、精神病性(t=1.93,P<0.05)等因子得分与中国成人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心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性改善患者情绪障碍,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抑郁得分(t=1.74,P<0.05)、焦虑得分(t=1.82,P<0.05)和精神病性得分(t=1.91,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其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期间存在躯体化、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对改善患者情绪障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宏伟  王平忠 《医学信息》2002,15(9):561-563
丙型肝炎是世界性传染病之一 ,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约 10 % -2 0 %的慢性丙型肝炎在 2 0年内演变成肝硬化 ,少数进一步演变为肝癌〔1〕。慢性丙肝治疗的目的包括根除或长期抑制病毒复制 ,减轻肝内炎症和纤维化 ,最终阻抑进展为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目前认为干扰素 (IFN)是唯一对丙型肝炎病毒有效的药物〔2〕。1 确定治疗对象对所有的 HCV感染者均应考虑干扰素治疗的可能性。但并非每一例丙肝均适于干扰素治疗。干扰素的应用应遵循以下原则〔3〕。1.1 干扰素主要适用于血清转氨酶持续升高 (大于正常上界的 1.5倍 ) ,HCV-RNA阳性 ,…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网织红细胞(Ret)参数变化,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和恢复情况。方法: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37例治疗过程中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及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的变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HCV患者从PEG-IFN-α治疗第2周开始,Ret%、Ret#、IRF即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WBC、ANC于治疗4周开始显著减低;IRF、Ret%、Ret#在治疗结束后第1周开始恢复,WBC、ANC在治疗结束后第2周开始恢复。结论:Ret各参数用于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EG-IFN-α治疗后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和恢复情况,其敏感性高于WBC和ANC。  相似文献   

7.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可导致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抗病毒治疗是丙型肝炎治疗的根本疗法。我们对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分别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和干扰素α-2b(IFNα-2b)治疗,并对两种干扰素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43例CHC患者为20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aylated interferon α-2a,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40例我院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老年患者(治疗组)20例,采用peg-IFNα-2a 135~180μg(个别患者维持剂量选择9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利巴韦林600~1000 mg/d,疗程48周;成年患者(对照组)20例,采用peg-IFNα-2a 135~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利巴韦林800~1200 mg/d,疗程48周.比较两组快速病毒学应答(RVR)率、早期病毒学应答(EVR)率、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率、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无应答率及复发率,评价疗效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RVR率、EVR率、ETVR率、SVR率及复发率分别为60%、70%、75%、60%、10%、10%和75%、80%、85%、75%、5%、1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中性粒细胞减低率更高(P<0.05);贫血及低血小板症,类流感样症状,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积极控制基础病,使用常规剂量的PEG-IFN及小剂量利巴韦林,积极处理不良反应,仍可获得较高的有效率和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失败患者的再治疗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方案。方法回顾54例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失败患者所采用的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标准治疗或强化方案再治疗方案,比较SVR率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讨论标准治疗或强化方案的适用人群。结果54例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失败患者,再治疗后SVR率可达75.92%。其中复发者再次治疗SVR率为88.46%,无应答者再治疗SVR率64.29%。在初始普通干扰素治疗失败组、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失败组、单用PEG—IFNα-2a失败组,再治疗后SVR率分别为95.45%、64.71%、60%。初治复发患者再治疗SVR率明显高于初治无应答患者。结论初治失败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选择标准或强化方案再治疗仍可获得60%~90%的SVR率。初始治疗单用普通干扰素失败或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复发患者可选择标准方案再治疗;初始治疗采用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无应答、单用PEG-IFNα-2a无应答及初始治疗选用标准治疗失败患者需选择强化方案再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易导致慢性肝损害。目前认为,干扰素对丙型肝炎有较理想疗效。为此我们应用干扰能(进口)治疗50例慢性丙型肝炎,获得较满意效果。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病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分为治疗Ⅰ组和Ⅱ组。治疗Ⅰ组25例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寻找难治性小儿丙型肝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病毒唑,维克拉,Ribavirin)治疗15例经α干扰素治疗无效或复发、病程长者达5-9年的难治性小儿丙型肝炎。采用年龄分组的方法,经病毒血清及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结果 本组平均年龄6-8岁,最大10岁,最小6个月,平均病程4.5年,男12例,女3例,14例有输注血制品史。经联合治疗后,血清HCV RNA阴转率为12/15,平均阴转时间为3个月,最短1.5个月,最长为5个月。本组无一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一过性发热和感冒样症状与单独应用α干扰素无差别。个别(2例)病例有一性轻度纳差、恶心,部分病例(9例)有一过性血色素轻度下降,降幅平均值为5g/L,最多者降幅为20g/L,网织红细胞均有一过性轻度升高。均不影响治疗,可自行恢复。未见皮疹,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及肾功异常改变。结论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难治性小儿丙型肝炎是有效的、安全、可靠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慢性丙型肝炎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的慢性化与持续性病毒轿症密切相关,治疗的关键是及时应用有交的抗病毒药物,清除病毒,恢复肝功能,目前慢性丙肝的标准治疗是用α-干扰素,文中以干扰互治疗慢性肝的适应征证,疗效评价标准及如何预测疗效和控制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并论述了其它的治疗方法(包括降低血铁浓度,抗氧化治疗,细胞因子,免疫调节剂,抗病毒药物,其它药物等)指出今后对慢性丙肝的治疗,很可能是二种或二种以上药物的联合使用,文中所述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医用臭氧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 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抗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慢性丙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48周,另一组在此基础上早期联合医用臭氧治疗12周,观察4周、12周、48周患者HCV-RNA阴转率、谷丙转氨酶(ALT)、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瞬时肝弹性测定(FibroScan)数值,并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治疗4周、12周、48周,患者HCV-RNA阴转率逐渐增加;ALT、BFGF、FibroScan数值逐渐下降,医用臭氧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组各治疗节点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在慢性丙肝患者的抗病毒、抗纤维化治疗中,疗效确定,且早期联合医用臭氧治疗,能提高患者的病毒学应答率及抗纤维化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0年6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66例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Child Pugh评分、肝脏纤维化指标、病毒学应答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ALT、AST、ALB、TBIL、HA、PC、LN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早期应答、完全应答及持续应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能明显促进丙肝肝硬化代偿患者的抗纤维化能力,同时使患者肝功能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代偿期丙肝后肝硬化临床疗效.方法 21例慢性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治疗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35~180 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利巴韦林片600~1000 mg/d,疗程48周,随访24周;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35~180 g皮下注射,每周1次,利巴韦林600~1000 mg/d,疗程48周,随访24周.比较两组快速病毒学应答(RVR)率、早期病毒学应答(EVR)率、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RVR、EVR、ETVR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SVR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中骨髓抑制及贫血发生率更高(P<0.05),流感样症状,脱发,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肝后肝硬化患者,临床使用135 μg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个体化、小剂量利巴韦林较为安全,可获得较好的早期应答,持续病毒学应答率较慢性肝炎为低,治疗过程应密切观察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并处理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代偿期丙肝后肝硬化临床疗效.方法 21例慢性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治疗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35~180 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利巴韦林片600~1000 mg/d,疗程48周,随访24周;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35~180 g皮下注射,每周1次,利巴韦林600~1000 mg/d,疗程48周,随访24周.比较两组快速病毒学应答(RVR)率、早期病毒学应答(EVR)率、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RVR、EVR、ETVR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SVR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中骨髓抑制及贫血发生率更高(P<0.05),流感样症状,脱发,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肝后肝硬化患者,临床使用135 μg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个体化、小剂量利巴韦林较为安全,可获得较好的早期应答,持续病毒学应答率较慢性肝炎为低,治疗过程应密切观察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并处理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α干扰素治疗小儿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已被公认。但对于α干扰素治疗无效及治疗后复发的难治性病例仍是目前临床工作中的难题。为探索小儿难治性丙型肝炎治疗的有效方法 ,我们采用随机年龄分组的方法 ,对 6例患儿采用α 1胸腺肽 (Tα 1)和α 2b干扰素 (IFNα 2b)联合治疗 ,进行临床追踪观察。1 研究对象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为 1997~ 199830 2医院小儿肝病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小儿慢性丙型肝炎。入组者符合以下条件。①血清HCVRNA阳性 ,抗 HCV阳性 ,入选2月内血清ALT异常。②经α 干扰素治疗无效或有效后病情复发 (AL…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小儿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相关因素及不良反应,采用年龄分组的方法,对43例小儿和24例成人慢性丙型肝炎分别采用重组干扰素(INF)α-2b(Intron A)治疗,43例小儿慢性丙型肝炎平均年龄8.15岁,平均病程23.1月,其中男31例,女12例。肝活检病理分型为: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CPH)11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AH)29例,肝硬化(LC)3例。INFα-2b剂量100U至300万U  相似文献   

20.
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研究近况山东省泰安市卫生防疫站(泰安271000)杨平,楚贻康综述目前认为,干扰素(IFN)是一类具有抗病毒感染作用的天然机体防御物,它不仅有直接的抗病毒作用,而且还可通过对免疫应答的调节发挥抗病毒作用。因此能有效预防丙型肝炎由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