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用多模式的神经电生理检测包括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肌电图(EMG),以及肌松剂四联刺激肌肉收缩试验(TOF)对脊柱手术监测进行研究,探究检查的方法和对报警的判断.方法: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方法对120例不同类型脊柱手术进行监测.结果:术中报警67例(63.3%),其中SEP报警46.7%,MEP报警19.1%,EMG报警35.0%.术后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并且及时发现了1例术后的血肿压迫并及时予以将其清除.结论: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能最大程度地有效降低脊柱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脊柱术手术中有很多因素会导致脊柱手术对神经的损伤,甚至是脊髓的损伤.多模式的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就是尽可能的减少脊柱手术的风险,和传统的方法比较,更易为患者和手术医生接受,能使手术的损伤显著的降低.本文对目前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做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26例听神经瘤患者,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听神经瘤切除术,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病人中20例完全切除肿瘤,6例大部切除肿瘤。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面瘫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所有患者均未遗留明显后组颅神经及脑干损害表现。结论:在听神经瘤切除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可较好地保护面、听神经的功能,提高听神经瘤全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CPA)手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意义。方法:本组CPA肿瘤病人25例,均于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主要包括面神经、三又神经和对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监测,观察术后面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结果:面神经功能保留15例。术中对侧BAEP变化最明显的是Ⅲ、Ⅴ峰波幅和峰间潜伏期。结论:在CPA肿瘤手术中,采用诱发电位和肌电图等实时神经电生理监测有助于面神经、三叉神经和脑干等重要结构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目的是通过电生理技术,向手术和麻醉医生及时反馈术中神经功能完整性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以避免不可逆的损害,降低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的风险。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脊柱手术监测的应用已愈来愈广泛,监测的领域包括脊柱侧弯矫形、髓内或髓外肿瘤切除、椎管狭窄扩大的前路或后路减压术等,对于减少术中医源性神经损伤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神经电生理仪监测下开颅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一例位于功能区脑血管瘤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专科护理以及手术中导航仪和电生理仪应用的综合护理,评价相关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手术的影响.结果 患者适应良好,积极配合,手术成功,痊愈出院.结论 个体化的综合护理是解决临床上非常规患者护理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是一种在整体护理基础上充分体现人文特性的更高境界的护理新模式,并富有内涵的护理新模式[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动脉瘤患者142例,术前行颅脑CTA和/或DSA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行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根据术中是否采用电生理监测分为监测组(n=70例)和对照组(n=72例).监测组术中应用体感诱发电...  相似文献   

8.
9.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监测的方法是经皮肤刺激四肢外周神经的末梢段,如腕部正中神经、尺神经、内踝部胫后神经等一定部位,将记录电极放置于感觉通路的不同部位以至头皮,记录通过的信号的反应波形.通过分析波形、波幅和潜伏期的变化判断神经传导是否正常,从而提供给手术医师可靠的信息,以防止因手术操作的影响造成神经功能不必要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查项目很多,同时各种神经肌肉疾病的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用同一套检查方案处理所有病人显然是不适当的,必须在亲自进行临床检查并全面掌握病人的所有相关资料之后,针对性地个体化地设计检查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随时调整,方有可能得到对临床真正有帮助的检查结果和诊断意见.换言之,神经电生理检查不应是一种纯技术操作,而应是一个临床诊断过程或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在回放式 2 4h动态心电监护系统的自动分析软件系统中 ,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从而实现对心电信号的检测 ,分类 ,心律失常、心律变异分析等功能。由于数据量庞大 ,按常规的处理方式务必使处理速度太慢 ,本文介绍了在面向对象 /控件的Delphi开发平台上 ,利用线程技术来开发分析软件中的数据解压和数据分析功能 ,使得处理速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影响感应电场分布的线圈设计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理论上分析了影响头部磁刺激感应电场分布的各种因素,包括刺激线圈的形状、线圈的直径、直径与刺激深度比的影响以及线圈间距和通过线圈电流方向的影响等。分别计算了这些因素的变化引起的感应电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直径为刺激浓度的2-4倍时刺激的定位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录像脑电图(VEEG)长程监测对癫痫的诊断及致痫灶定位的意义。方法:对50例癫痫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脑电图(REEG)检查和 VEEG 长程监测,比较两种监测方法。结果:REEG 检查50例患者中,痫样波检出率38%,定位率32%。经 VEEG 长程监测痫样波检出率78%,定则定位33例,定位率66%。VEEG 长程监测与 REEG 相比,特异性波检出率及定位准确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EEG 长程监测明显优于 REEG,与其他检查如 CT/MRI、SPECT、PET 等结合运用,可进一步提高癫痫的诊断率及定位准确性,对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动脉血栓形成过程的血流动力学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ANSYS V5.4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血管建模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观察了该模型因动脉粥样硬化斑或血栓形成所致血管逐步狭窄后血流状态的改变。同时观察了血液粘度逐步下降过程对血流状态的影响。结果:正常情况下,动脉血管内血流形式为层流,每层间血流速度不同,中心处血流速度最快,越向管壁处血流速度越慢。在血管狭窄部位则主要为高速层流,且该高速层流区流速随狭窄加重而回加快,缩窄区两端出现血液瘀滞区。血液粘度下降,高速层流区向远心端移动,缩窄区两端血液瘀滞区发生改变。结论:实验提示,临床上通过持续扩张血管的治疗有可能性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血液粘度在该病治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技术对后颅凹肿瘤术中监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6例后颅凹肿瘤患者进行术前检查,术中监护,并对BAEP各波波形、潜伏期进行分析。结果:Ⅰ、Ⅲ、Ⅴ波潜伏期延长10例伴Ⅰ—Ⅲ、Ⅲ—Ⅴ或Ⅰ—Ⅴ波波间期延长;波形分化不良或波幅较低6例;手术操作牵拉可引起BAEP不同程度变化。结论:后颅凹占位病变术中的BAEP监护,对保护听觉和脑干功能及术后功能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模拟失重大鼠延髓 FOS表达以及脊髓交感节前神经元是否发生一定改变 ,本研究采用尾部悬吊大鼠模型模拟失重影响 ,用抗 FOS蛋白和抗酪氨酸羟化酶 ( TH)双重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和 Nissl染色法 ,观察了 4周的在模拟失重下延髓 FOS蛋白表达与 TH阳性神经元的关系以及脊髓 C8、T1侧角细胞大小的改变 ,并与对照大鼠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大鼠比较 ,模拟失重大鼠出现了以下的改变 :( 1) FOS蛋白表达主要局限在延髓内脏带 ( MVZ)区 ,并以背内侧的孤束核与腹外侧区较为密集 ,并且发现有近 3 0 %的 TH神经元出现 FOS表达 ;( 2 )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薄束核亦出现 FOS表达 ;( 3 ) C8、T1侧角细胞胞体增大。本研究提示 ,在 4周模拟失重条件下 MVZ可能参与失重状态下心血管适应性变化的中枢调控 ,且儿茶酚胺能神经元参与这种作用的调节 ;脊髓侧角细胞发生代偿性增大变化。本文还就这种变化在航天飞行后心血管失调发生机理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实验性哮喘豚鼠内脏感觉传入部位SP免疫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显微图像分析 ,观察哮喘豚鼠脊神经节、结状神经节、脊髓和孤束核内 P物质的变化。正常豚鼠 C7~ T5 脊神经节及结状神经节内存在 SP阳性反应细胞 ,其细胞质内充满棕色阳性反应颗粒 ,并可见大量的阳性反应纤维。 P物质免疫反应也见于 C7~ T5 脊髓后角板层 、板层 、中间带外侧核 ,呈点状分布 ,偶见阳性纤维。孤束核内可见大量的 P物质阳性反应。哮喘豚鼠结状神经节、C7~ T5 脊神经节和相应节段脊髓后角、孤束核内 P物质阳性反应的密度明显增多而平均灰度值却明显地低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 ,哮喘豚鼠内脏感觉传入部位 P物质表达增强 ,提示这些部位的 P物质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细胞周期全程标记物Ki-67和有丝分裂期标记物磷酸化的组蛋白H3(P-H3)在不同胚胎发育阶段小鼠脊髓的分布状况。结果显示:在胚胎第12d(E12)和E13,Ki-67标记细胞密集分布在脑室带(VZ)。E14以后,随着胎龄的增长,VZ内的Ki-67标记细胞逐渐减少,而套层内Ki-67阳性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多并于E17达到高峰。在此阶段,套层内Ki-67阳性细胞的数量占其阳性细胞总量的87.3%。在各胚胎阶段的脊髓内,VZ和套层内Ki-67阳性细胞的分布无背腹方向上的差异。P-H3标记细胞在胚胎发育阶段脊髓内分布的时空模式与Ki-67相似,其在套层内的分布同样于E17时达到高峰。另外,我们在E16之后的脊髓白质内还观察到了Ki-67和P-H3的标记细胞,以E18时数量最多。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脊髓套层内存在着具有增殖活性的神经祖细胞,它们可能是脊髓神经细胞产生的另外的来源。  相似文献   

19.
分析北京市输入性疟疾死亡病例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减少病例死亡提供依据.2010-2020年北京市报告15例疟疾死亡病例,均为非洲感染的恶性疟病例.病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4.80±15.19岁,职业主要是工人和干部职员.死亡病例发病到初次就诊的时间中位数为1d,初次就诊到确诊的时间中位数为3d,病例初次就诊时诊断为疟疾的有7例.选择14名死亡病例,按照1∶4配对选择56名对照,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在3个变量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并发症、初次诊断疾病、初次就诊—确诊时间间隔;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为疟疾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表明,北京市输入性疟疾死亡病例主要是由于延迟诊断导致,应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增强病例就诊意识,强化培训提高医生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