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微血管密度(MVD)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0例垂体腺瘤(其中侵袭性17例,非侵袭性13例)标本和3例正常脑组织中OPN、MMP-9及MVD的表达。结果垂体腺瘤侵袭组OPN、MMP-9及MVD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侵袭组(P〈0.05);OPN、MMP-9及MVD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互为正相关(P〈0.01)。结论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可能与其上调表达OPN、MMP-9及MVD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相关性。方法选取垂体腺瘤手术标本41例,分为侵袭组(18例)和非侵袭组(23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在两组中的表达水平,并计数垂体腺瘤组织中MVD。结果MMP-2在侵袭组和非侵袭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2%(13/18)、26.1%(6/2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VD计数在侵袭组和非侵袭组分别为50.51、13.4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中MMP-2的表达水平与MVD计数呈正相关(P=0.000)。结论MMP-2和MVD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以及它们与垂体腺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垂体腺瘤组织标本50例,其中侵袭性26例,非侵袭性24例,利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并分析比较PTTG、MMP-2、MMP-9及VEGF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中PTTG、MMP-2、MMP-9及VEGF的表达均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5);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PTTG和VEGF与MMP-2、MMP-9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垂体腺瘤的侵袭性与PTTG、MMPs、VEGF的过度表达有关,PTTG、MMPs可作为辅助诊断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一项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MMP-9、HPA及CD34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乙酰肝素酶(HPA)及CD34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侵袭发生的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方法对63例垂体腺瘤患者标本的MMP-9、HPA及CD34的表达进行检测,记数CD34标记的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结果63例标本中,34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29例为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免疫组化显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MMP-9和HPA阳性表达率及强阳性率均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均<0.01);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微血管密度(MVD)也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1)。RT-PCR法显示,侵袭性垂体腺瘤组MMP-9及HPA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P均<0.01);侵袭性腺瘤组中MMP-9与HPAmRNA的表达成正相关(r=0.65,P<0.05),非侵袭性腺瘤组中MMP-9与HPAmRNA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32,P>0.05)。结论MMP-9、HPA高表达及高MVD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MMP-9、MVD和HPA可以作为判别垂体腺瘤侵袭性的有效参考指标。在肿瘤侵袭过程中HPA可能与MMP-9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研究LRIG2蛋白表达水平与人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59例垂体标本(8例正常人垂体标本,151例人垂体腺瘤标本)中LRIG2和MMP-9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LRIG2、在正常人垂体中无阳性反应,LRIG2蛋白表达水平在侵袭性垂体腺瘤比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显著增高(P〈0.001),且LRIG2蛋白与MMP-9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98,P〈00.001)。结论LRIG2可能作为一个新的垂体腺瘤侵袭性预测指标,检测LRIG2表达水平可指导临床评价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三者在50例垂体瘤中的表达。结果侵袭组和非侵袭组的Survivin、VEGF、MVD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Survivin的高表达将直接导致血管发生显著增强,其高表达与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呈正相关.VEGF具有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MVD则是血管形成的量化指标。结论Survivin、MVD、VEGF可作为判断垂体腺瘤侵袭性和评估预后的良好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垂体腺瘤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蛋白的表达与肿瘤侵袭性和增殖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手术切除的63例垂体腺瘤(侵袭组45例,非侵袭组18例)组织中PTTG蛋白的表达,检测染色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同时计数组织内微血管数量(MVD)。结果PTTG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中PCNA标记指数和微血管密度也显著性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相关分析显示:PTTG表达与垂体腺瘤内PCNA标记指数和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PTTG在垂体腺瘤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和增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38例侵袭性垂体腺瘤、17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和6例正常垂体组织中PTTG和bFGF蛋白的表达,并用CD34免疫组化染色计数肿瘤间质血管数量.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PTTG蛋白表达率为86.8%,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表达率23.5%及正常垂体组织的阴性表达(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PTTG蛋白表达与bFGF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PTTG、bFGF蛋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PTTG可能通过激活bFGF蛋白的表达促进微血管形成而在垂体腺瘤的侵袭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垂体瘤转化基因在垂体大腺瘤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在垂体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垂体大腺瘤患者40例,其中无功能腺瘤22例,生长激素(GH)腺瘤8例,泌乳素(PRL)腺瘤10例。同期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垂体微腺瘤11例为对照组,其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8例。PRL腺瘤3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LSAB法)检测垂体大腺瘤和垂体微腺瘤中PTTG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资料及影像学分级标准,分析PTTG表达水平与垂体大腺瘤发生机制、生物学行为之间的联系。结果40例垂体大腺瘤中均发现PTTG的表达显著高于垂体微腺瘤组(P〈0.01)。在侵袭性垂体大腺瘤中,PTTG的表达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大腺瘤(P〈0.01)。PTTG的表达与大腺瘤向鞍上生长的高度和向海绵窦侵袭性生长的程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PTTG表达增高与垂体大腺瘤的生长以及肿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PTTG的表达水平及结合影像学资料可以为患者预后及术后的辅助治疗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LRIG2基因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免疫球蛋白样多肽2(LRIG2)基因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临床手术切除的23例侵袭性(13例)和非侵袭性(10例)垂体腺瘤标本中,LRIG2基因在mRNA表达水平上的差异。结果RT-PCR显示在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mRNA表达的阳性率均为100%。在表达强度上,LRIG2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mRNA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5)。结论LRIG2可能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垂体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垂体瘤的抗血管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8例垂体瘤组织中PTTG、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并分析PTTG、VEGF的相关性以及与MVD和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结果PTTG和VEGF在垂体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32/48)和79.2%(38/48),PTTG和/或VEGF阳性表达的垂体腺瘤组织中的MVD值均显著高于PTTG和VEGF阴性者(P〈0.05),PTTG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PTTG、VEGF的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有关(P〈0.05)。结论PTTG、VEGF对肿瘤血管形成起重要作用,可能通过PTTG—VEGF调节旁路途径促进垂体腺瘤的肿瘤血管形成;PTTG、VEGF的表达可作为判断垂体腺瘤侵袭性的一项生物学指标,对判断预后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微血管密度(MVD)与肿瘤大小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血管内皮标记因子CD31、CD34及Ⅷ因子,比较正常垂体(7例)和垂体腺瘤(63例)组织中的MVD差异。结果正常垂体MVD较垂体腺瘤高(P〈0.05)。与PRL微腺瘤和ACTH腺瘤比较,PRL大腺瘤中含有较多微血管(P〈0.01)。与正常垂体和其他类型垂体腺瘤比较,ACTH腺瘤MVD较低。结论垂体腺瘤大小与血管密度具有相关性,肿瘤大小可能会影响与血管形成相关的内源性抑制信息的表达、肿瘤血管形成的表型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3.
FHIT、CD147和MVD的表达与垂体腺瘤复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及微血管密度(MVD)表达与垂体腺瘤激素分泌和复发性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FHIT、CD147和MVD(用CD34标记)在63例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影像学资料分析它们的表达与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分泌型垂体腺瘤(50例)与非分泌型垂体腺瘤(13例)相比,FHIT、CD147及MVD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或经综合治疗后复发性垂体腺瘤组织中CD147阳性表达率(100%,6/6)高于无复发者(84.2%,48/57;P〈0.05),而FHIT的阳性表达率(16.7%,1/6)低于无复发者(75.4%,43/57;P〈0.05),MVD表达水平(59.4333±9.8569)高于无复发者(30.6947±16.2573,P〈0.01)。结论FHIT、CD147及MVD的表达与垂体腺瘤激素分泌无关;FHIT的低表达和CD147的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复发行为有关;血管形成可能增加了细胞存活能力,高增殖状态对肿瘤细胞抑制降低,易导致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miR-134在正常垂体组织和各垂体腺瘤亚型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无功能垂体腺瘤(NFPA)增殖侵袭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垂体腺瘤标本52例(NFPA33例,PRL腺瘤5例,GH腺瘤9例,ACTH腺瘤5例)和尸检正常腺垂体4例及临床相关病例资料,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等实验技术检测miR-134、MEG3和Ki-67等在各标本中的表达量,并结合病例资料分析数据.结果 miR-134在NFPA中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类型垂体腺瘤和正常腺垂体(P<0.01);并且miR-134的表达水平与NFPA患者发病年龄、肿瘤细胞Ki-67阳性率及肿瘤侵袭性呈负相关(P<0.01).结论 miR-134表达下调可能是NFPA肿瘤发生及肿瘤呈侵袭样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miR-134有望成为用于NFPA诊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62例人脑胶质瘤中HIF-1α、VEGF、和MVD的表达情况。结果:本组HIF-1α的总阳性表达率是66.1%,它们在正常脑组织和Ⅰ-Ⅱ、Ⅲ、Ⅳ肿瘤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0%、39.3%、81.8%、10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IF-1α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恶性度存在相关性(P<0.01)。VEGF在HIF-1α阳性组中的阳性率(95.1%)明显高于HIF-1α阴性组中的VEGF的阳性率47.6%(P<0.01)。结论:HIF-1α和VEGF的表达与MVD存在正相关关系;VEGF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性,二者与人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与脑胶质瘤新生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叶酸受体α(FRα)在各型垂体腺瘤和正常腺垂体中的表达情况;寻找对无功能垂体腺瘤(NFPA)诊断及其侵袭性判断具有重要意义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方法 收集垂体腺瘤组织标本44例和正常腺垂体组织3例,利用免疫荧光共聚焦,实时定量反转录(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FRα在各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FRa仅在NFPA中特异性表达,在其他类型的垂体腺瘤和正常腺垂体中不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Ra的表达水平与NFPA侵袭性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FRα可能在NFPA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FRα可能作为NFPA特异性的诊断指标,为肿瘤的靶向诊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