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对ARDS患者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ARDS机械通气患者88例,分为A(俯卧位治疗组)、B(常规治疗组)2组,采取俯卧位通气观察0.5h,3h,5h后,将2组的SpO2、PaO2:、PaO2/FiO2、HR、MAP等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俯卧位通气对患者的HR、MAP影响不大(P〉0.05),2组Sp02、PaO2、PaO2/FiO2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能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状态,从而实现早日脱机,且实施方便,加强护理和观察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ARDS患者侧俯卧位机械通气改善氧合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侧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ARDS机械通气患者28例,采取侧卧位111、半卧位1h、侧俯卧位1h,观察3个不同时段患者HR、MAP、PaO2的变化。结果 不同卧位机械通气对患者HR影响不大(P〉0.05),MAP改变无显著性意义(P〉0.05),PaO2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侧俯卧位机械通气能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状态,从而降低FiO2和PEEP水平,且实施比较方便,加强护理和观察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用于肺结核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ARDS患者92例,根据通气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行常规机械通气,观察组45例患者行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比两组患者通气后总有效率,通气前后的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通气前后的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结果通气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前两组患者PaO2、SpO2、PaCO2、PaO2/Fi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前两组CVP、M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后观察组CVP、MA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ARDS患者,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氧合状态,从而提高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俯卧位机械通气时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30例俯卧位机械通气老年病人,记录俯卧位前和俯卧位后1 h、2 h病人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MAP)和动脉血气变化。[结果]俯卧位通气治疗后1 h、2 h病人的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升高(P〈0.01),心率、呼吸均减慢(P〈0.01),而 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 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应用俯卧位机械通气,可以提高老年病人的氧合状态,减慢心率、呼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仰卧位和俯卧位通气联合振动排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病人血流动力学、氧合、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ARDS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仰卧位通气(SP组)、俯卧位通气(PP组)、仰卧位通气+联合振动排痰(SP+VS组)、俯卧位通气联合振动排痰(PP+VS组),每组15例。观察体位改变前(T0)、体位改变后(SP+VS组和PP+VS组在振动排痰治疗后)1h(T1)、2h(T_2)、4h(T_3)及转复为仰卧位后1h(T4)5个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呼吸频率(RR)、气道峰压(PIP)、平均气道压(Pmean)、静态肺顺应性(Cst)及护理并发症。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动脉氧分压改变(ΔPaO_2)10 mmHg作为有效标准。[结果]4组病人体位改变后对HR、MAP、CVP、RR、PaCO_2、Pmean、Cst无影响(P0.05)。而SPO_2、PaO_2、PaO_2/FiO_2有不同程度升高,氧合状态改善效果依次为PP+VS组PP组SP+VS组SP组,且组间比较PP+VS组与SP+VS组、PP组与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VS组与PP组、SP+VS组与S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联合振动排痰较单纯俯卧位通气、仰卧位通气相比,更能改善ARDS病人的氧合,且该种体位治疗期间病人循环功能稳定,呼吸参数无明显改变,且无明显不良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李婷婷  都继微  苏兰若 《护理研究》2014,(14):1728-1729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将重症医学科2012年收治的56例ARDS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两组治疗措施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间断俯卧位通气。[结果]通气24h时两组病人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血氧饱和度(SaO2)等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HR)、呼吸(RR)、平均动脉压(MAP)、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以有效改善ARDS病人各项血气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应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2019年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伴不同程度ARDS患者,按照通气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接受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相关指标。结果 通气前两组患者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通气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通气前后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通气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伴ARDS患者可改善患者氧合指数,充分引流气道分泌物,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侧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血流动力学及痰液引流的影响。方法纳入25例 ARDS 患者,监测初始仰卧位、侧卧位1小时后、转仰卧位1小时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痰液引流量等指标。结果与初始仰卧位比较,患者侧卧位1小时 PaO2(75±12)mmHg vs (65±11)mmHg,PaO2/FiO2(280±14)mmHg vs (200±20) mmHg 明显升高(P <0.05),SpO2(96.5±2.2)vs (88.5±1.2)明显升高(P <0.05),且转仰卧位1小时仍能保持, MAP、HR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侧卧位1小时气道痰液引流量较初始仰卧位明显增加(15.2±1.8)ml vs (8.2±2.0)ml(P <0.05)。结论侧卧位通气可改善 ARDS 患者的氧合,且恢复仰卧位后氧合改善持续存在;可改善气道痰液引流,但对血流动力学、呼吸机力学参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改善ARDS患者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ARDS患者2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1例。A组采用俯卧位,B组采用平卧位或床头抬高10~30°。分别在通气后2h、4h两个时间点采血行血气分析。并对两组SPO2、PaO2、PaCO2、PaO2∕FiO2、HR、MAP、CVP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两组HR、MAP、CV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SPO2、PaO2、PaCO2、PaO2/FiO2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能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状态,从而实现早日脱机,且实施方便,加强护理和观察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效果。方法:42例ARDS患者分为2组,其中一组采用仰卧位肺保护通气策略,另一组采用俯卧位肺保护通气策略。比较2组患者PaCO2、PaO2/FiO2及pH值的改善情况。结果:俯卧位组与仰卧位组比较氧合指数、动脉血气分析明显改善(P〈0.05)。上机时间、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大大降低。结论:俯卧位肺保护通气策略治疗ARDS具有良好的肺保护效果和疗效,在抢救ARDS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控制性肺膨胀(sustained inflation,SI)在肺外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9月入住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24例肺外源型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SI组14例。两组均进行保护性肺通气,SI组采用SI(45 cmH2O,20 s)。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指末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PaO2/FiO2)、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结果:SI组患者SI后2 h,SpO2、PaO2/FiO2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MAP、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组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SI能有效改善肺外型ARDS患者的氧合能力,对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是安全有效的肺复张方法。  相似文献   

12.
马孝忠 《临床荟萃》2014,(5):543-546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模式(BiPAP+PSV)改良叹气法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ARD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36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BiPAP+PSV改良叹气法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压力支持法(PSV)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复张前后氧合指数[氧分压/吸入气体氧含量(PaO2/FiO2)]、静态肺顺应性(Cstat)及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复张前、复张后30分钟、60分钟两组PaO2/FiO2、Cst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张后120分钟试验组PaO2/FiO2、Csta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复张后即刻HR、CVP、MAP即开始改善,复张后10分钟恢复原有水平,对照组复张后20分钟才恢复到原有水平。结论与PSV相比,BiPAP+PSV改良叹气法对于ARDS患者复张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氧合与肺顺应性,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体位对ARDS患者机械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机械通气治疗且无俯卧位机械通气禁忌证的ARDS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俯卧位通气组和仰卧位通气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前后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变化,治疗3d后平均气道压、平台压、气道阻力,机械通气时间和急诊科住院时间。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T、P、MAP、PaCO2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TCO2、pH值、PaO2、PaO2/FiO2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T、P、PETCO2、MAP、pH值、PaO2、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通气组患者在俯卧位治疗3 d后PaO2/FiO2为(282±177;22),高于仰卧位通气组治疗3 d后的(245±17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8,P<0.01)。治疗3 d后,俯卧位通气组患者平均气道压、平台压、气道阻力分别为(6.8±177;0.5)cmH2O,(17.1±177;2.0)cmH2O,(14.9±177;1.2)cmH2O/(L±183; s),仰卧位通气组分别为(8.5±177;0.9)cmH2O,(20.6±177;2.3)cmH2O,(21.1±177;0.8)cmH2O/(L±183;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8,5.13,18.83;P<0.01)。俯卧位通气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急诊科住院时间均短于仰卧位通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9.007,6.379;P<0.01)。结论俯卧位通气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氧合指数,纠正低氧血症,同时对患者气道影响较小,是较为理想的通气体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护理团队模式在新冠肺炎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5月新冠疫情期间上海市某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给予呼吸科常规护理措施及俯卧位通气,观察组给予呼吸科常规护理措施及联合护理团队模式下俯卧位通气管理方案。于通气2、4、24h检测患者pH、SpO2、PaCO2、PaO2、氧合指数(PaO2 /FiO2)、心率、呼吸、血压。结果:通气24h,观察组pH、SpO2、PaCO2、PaO2、PaO2 /FiO2、HR、平均动脉压( MAP)指标较对照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护理团队模式对新冠肺炎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氧合状况,提高护理人员对俯卧位通气有效性的重视和认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PEEP)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12头家猪静脉注射油酸建立ARDS模型,分为仰卧位组和俯卧位组,均给予0(ZEEP)、10(PEEP10)、20 cm H2O(PEEP20,1 cm H2O=0.098 kPa)PEEP的机械通气15 min,监测家猪血流动力学、肺气体交换和呼吸力学指标;处死动物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俯卧位组ZEEP、PEEP10时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优于仰卧位组[ZEEP:(234.00±72.55)mm Hg比(106.58±34.93)mm Hg,PEEP10:(342.97±60.15) mm Hg比(246.80±83.69)mm Hg,1 mm Hg=0.133 kPa,P均<0.05];PEEP20时两组PaO2/Fi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EP10时两组肺复张容积(R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EEP20时俯卧位组RV显著高于仰卧位组[(378.55±101.80)ml比(302.95±34.31)ml,P<0.05].两组间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指数(CI)、呼吸系统顺应性(Cst)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仰卧位组背侧肺组织的肺损伤总评分明显高于俯卧位组[(12.00±1.69)分比(6.03±1.56)分,P<0.05].结论 俯卧位通气联合合适的PEEP可改善ARDS家猪氧合,并且不影响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力学,肺组织损伤的重新分布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腹部手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实施改良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我科收治的老年腹部手术后并发ALI/ARDS患者18例,实施改良俯卧位通气,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2h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PaO2/FiO2)的变化,以观察体位通气治疗对患者循环功能和氧合状态的影响。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改良俯卧位通气治疗后1、2h患者的SpO2、PaO2/FiO2均升高(P<0.01),而HR、MA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俯卧位通气能有效改善老年腹部手术后并发ALI/ARDS患者的氧合状态,且对患者的HR、MAP无明显影响,是老年腹部手术后并发ALI/ARDS患者支持治疗的有效手段。实施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法对急性呼吸衰竭病人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对46例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共进行了60次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监测仰卧位、俯卧位1、2h的呼吸循环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俯卧位1、2h后病人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较仰卧位时明显升高(t=4.042~7.923,P〈0.01),心率、平均动脉压、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仰卧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氧分压增加幅度大于1.33kPa为有效标准,俯卧位通气法治疗有效率达86.7%。结论俯卧位通气法能明显改善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的氧合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血液滤过对严重创伤后并发ARDS患者氧合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严重创伤后ARDS患者12例,在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下行血液滤过治疗,于血液滤过后1-5d内用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和肺氧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血液滤过前比较,滤过后第1天CVP、MPAP、SVRI、PVRI显著降低,整个血液滤过时间PaO2/FiO2升高非常显著,MAP、PCWP、HR、CI、DO2、VO2、ExtrO2、Qs/Qt无显著变化。结论 血液滤过对严重创伤后ARD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氧合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可使氧合指数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