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健康教育对西安市城市流动女性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市8个社区内符合纳入标准的城市流动女性584人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4个月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干预前后应用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评估.[结果]实施综合健康教育后,两组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艾滋病相关态度评分、正确使用安全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安市城市流动女性艾滋病知识总体认知水平中等,对艾滋病态度的正向倾向性较差,并存在高危行为.综合健康教育对提高城市流动女性艾滋病知识、转变其态度及部分行为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及态度,为指导医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中南大学和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生共366名,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较高,对艾滋病的认知及态度平均得分为75.91分,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由高到低依次为学校专门教育、大众传播、宣传栏.[结论]医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但知识掌握不全面,应加强正规的医疗卫生部门开展的健康教育和同伴教育.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 (AIDS)相关知识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状况 ,为今后改进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杭州市某高校 ,随机抽取 2 5 5名二、三年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 ,内容包括AIDS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 ,获得AIDS相关知识的途径与易于接受AIDS知识的宣传方式等。结果 该校学生对AIDS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 87 5 0 % ,对AIDS预防措施的知晓率为 72 15 % ;85 %的学生表示愿意为了避免感染性病 /艾滋病而使用安全套 ;对于涉及隐私的问题 ,2 8. 33%的学生拒绝回答 ;99. 1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 ;报刊、杂志 ,广播、电视 ,网络是他们获取AIDS知识的主要途径 ;电影、专题讲座、录像、宣传读本是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结论 当前大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认识水平尚可 ,但对AIDS的态度仍有不足 ,对该人群开展针对性强的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 ,促进该群体对AIDS态度的转变 ,进而改变该群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丁郭平 《全科护理》2008,(20):2734-2736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及态度,为指导医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中南大学和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生共366名,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较高,对艾滋病的认知及态度平均得分为75.91分,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由高到低依次为学校专门教育、大众传播、宣传栏。[结论]医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但知识掌握不全面,应加强正规的医疗卫生部门开展的健康教育和同伴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护理学专业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Herek AIDS大众认知表作为调查表,该表调查内容涉及到一般资料、艾滋病传播途径、对艾滋病患者的情感及回避行为和意图几个方面的知识.对682名护理学专业学生发放调查表.结果 92.08%的学生愿意照顾患有艾滋病的朋友或亲戚,60.12%的学生对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感到害怕.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了解护理学专业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和态度,以便在校开展针对性教育.  相似文献   

6.
宋佳荔  魏雪梅 《华西医学》2009,(6):1450-1452
目的:了解铁路职工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的基本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530名铁路职工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502份。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知率达到80%以上,但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认知水平较低。对艾滋病治疗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认知率在22.31%~57.77%)。对于安全性行为的正确认知率为48.01%,正确使用安全套的认知率为69.92%。对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的态度正向选择率为58.16%。不同文化程度对艾滋病态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铁路职工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认知水平较低,应加强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相关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韩英 《护理学报》2005,12(10):21-23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为学校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医学院校护理本科257名学生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正确使用安全套相关知识进行调查。结果257名学生在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方面,对AIDS的传播途径和使用安全套前查看生产日期和有效期是否必要掌握最好,对义务献血可以预防AIDS传播和性交时一次使用几个安全套是安全的掌握最差。不同年级护生对AIDS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01),四年级学生对AIDS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最好,一年级学生掌握情况最差。结论护理本科学生对AIDS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学校应对护生进行系统正确的AIDS相关知识教育,着力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技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实习学生对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的认知及行为现状,探讨加强艾滋病职业防护的对策.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按便利抽样法对274名护理专业实习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但对窗口期、非传染性体液等的认知率都低于70%;80.3%未接受过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培训,22.6%曾接诊或护理过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18.6%在职业暴露后未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46.4%对艾滋病患者持同情态度,仅32.8%有护理艾滋病患者的意愿;22.6%在戴手套、消毒双手、针头处理等预防血液、体液污染方面未能正确处理,不同学历的护理专业实习学生在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95,P<0.01).结论 护理专业实习学生对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认知不够系统和全面,在实习中未采取全面的职业防护措施,加强相关知识的系统教育及行为干预有助于实习学生有效地应对严峻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某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1152名大一至大三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对于艾滋病的认知程度、对艾滋病的态度以及获得相关知识的渠道及需求情况。结果调查对象中,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的总合格率为90. 06%,男生的认知程度高于女生(P 0. 05);随年级升高表现出上升趋势,大一的合格率最低,大三最高(P0. 05)。有50%以上的调查对象介意室友或好朋友是感染者。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需求不同,大一需求率最高,为97. 05%,大三最低,为84. 82%(P 0. 05)。结论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同,且对于相关知识的需求及获取渠道有所不同,在进行艾滋病预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取得更有效的健康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戒毒所警察对艾滋病认知、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开展对警察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培训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广州市某强制隔离戒毒所146名警察就艾滋病相关知识、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及对HIV/AIDS的态度及行为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戒毒所警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及一般性防治知识,如HIV/AIDS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基本防治原则等掌握较好,正确率80.8%-100%;对专业性较强的艾滋病知识,如窗溃口期、检测方法 、我国AIDS流行状况等掌握一般,正确率48.6%-66.4%;对HIV的抵抗力、传染病类型、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等掌握较差.正确率6.8%-28.8%.30.8%警察对HIVIAIDS存在歧视心理,69.9%存在害怕、担心、恐惧心理,100%警察需要了解更多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结论 戒毒所警察对艾滋病普遍缺乏深人了解,且了解相关知识的愿望强烈,需要加强对警察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及技能培训.保障警察的职业安全,转变"恐艾"观念,更好地为HIV/AIDS病人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实习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AIDS患者的态度。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00名临床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实验对AIDS基本知识认知普遍较高,但对非传播途径认识不足,大专以上者正确回答率仅66.7%,中专60.1%;93.0%的护生担心接触AIDS患者受感染,39.0%的护生不愿意护理AIDS患者。结论应加强对临床护理实习生AIDS防治专业知识的培训,端正对AIDS患者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村镇流动人口孕产妇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态度,为流动人口孕产妇艾滋病相关知识及防护指导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抽取2010年11月-2011年3月住院的非广东省户籍流动人口孕产妇,调查其对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传染性的认知及防治态度.结果 90%以上的流动人口孕产妇了解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流动人口孕产妇对艾滋病病毒传染性和非传播途径的认知较低,为44.2%~62.9%;高中及以上学历者对艾滋病认知明显高于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参加社会工作者明显高于没有参加社会工作者(P<0.01).89.1%的孕产妇对艾滋病存在恐惧心理,96.0%期望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结论 流动人口孕产妇对艾滋病认知不足,但都期望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全社会重视、多部门合作,促进孕妇孕期检查,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及防护的宣传教育,在孕妇学校中对孕妇这一特定人群进行宣传教育是一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军队官兵艾滋病认知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军队官兵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和态度,为军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1069名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官兵对艾滋病一般知识、传播途径等回答正确率较高,军官高于士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84.67%的军官、64.91%的士兵表示同情、关心艾滋病病人。③多数官兵对国家相关艾滋病的政策缺乏了解。结论军队官兵对艾滋病知识及国家相关政策了解不够,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应增加宣教的范围及深度,并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中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为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广州市白云区某中学623名高中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623名学生对“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餐不会感染艾滋病”的正确回答率最低,分别为44.4%、43.0%;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不同。结论高中一、三年级学生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三年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一年级学生,一、三年级女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均高于男生。总体而言,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健康教育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监狱医院艾滋病(AIDS)监区警察对AIDS认知、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开展对警察AIDS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法,对38名AIDS监区警察就AIDS相关知识、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及对HIV/AIDS的态度、行为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AIDS监区所有警察对AIDS基本知识及一般性防治知识掌握的正确率在66.7%~100.0%,医务人员较好;对专业性较强的AIDS知识医务人员掌握较好,正确率76.9%~92.3%,监管警察掌握一般,正确率25.0%~58.3%;对HIV的抵抗力、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等医务人员掌握较好,正确率84.6%~100.0%;监管警察掌握较差,正确率25.0%~50.0%。71.1%警察对HIV/AIDS病犯有歧视心理,84.2%警察存在害怕、担心、恐惧心理,100.0%监管警察需要了解更多的AIDS防治知识。结论:AIDS监区医务人员对AIDS知识了解全面,监管警察对AIDS知识缺乏深入了解,且了解相关知识的愿望强烈。需要加强对监管警察AIDS健康教育知识及技能培训,保障监管警察的职业暴露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用整群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抽取共计544例实习护生,采取不记名独立填写的方式进行艾滋病认知、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对艾滋病知识处于中等水平,平均得分(9.49±3.16)分,对主要传播途径认识正确率为81.40%;对高危行为和安全套等知识掌握仅有42.28%.实习护生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呈中等水平,平均得分(172.11±14.37)分.艾滋病知识水平、态度水平的影响因素为学历、民族以及知识得分.结论 实习护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够,态度有待提高.对实习护生开展健康教育不仅要注重提高知识水平,更要加大对艾滋病的态度及高危行为的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更好地在无偿献血者中开展防治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石家庄某固定采血点无偿献血者进行随机抽样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等。结果共调查无偿献血者1 967人次。艾滋病3大传播途径知识回答正确率为75.4%;对非传播途径如蚊虫叮咬、共同用餐、握手等知识回答正确率为67.4%~73.3%,不同年龄、教育、职业及献血次数艾滋病预防及相关知识认知率有差异;不同婚姻状况、不同经济状况艾滋病预防及相关知识知晓率无差异;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有76%的人愿意与艾滋病患者来往,并有84%的人表示同情愿意给予患者帮助。无偿献血者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来源主要是电视、广播、宣传资料,占总来源的74%。结论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己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认知率的提高有助于固定献血者队伍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713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静  绳宇  于荣辉 《护理学报》2006,13(9):73-76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高危行为现状。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山东省、陕西省3所大学,以班级为单位抽取学生共计730名,采取不记名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1)713名大学生对HIV/AIDS相关知识的认知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19.01±5.19)分;(2)大学生对HIV/AIDS的态度总体上属于中等水平,(108.10±9.95)分;(3)大学生HIV/AIDS知识、态度呈正相关(r=0.438,P<0.01);知识、态度得分与行为得分均呈负相关(r=-0.133,-0.136,P<0.01)。结论目前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态度有待改善,对大学生开展艾滋病教育不仅仅要注重知识态度水平的提高,对其进行高危行为的干预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中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行为现状、态度,对中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的有效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在某中学随机抽取初一、初二各2个班301名学生开展讲座,于讲座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结果:301名学生干预前后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的调查应答率分别为90.03%、86.71%。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P<0.01),态度和行为也有明显的转变(P<0.01)。结论: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作为预防艾滋病有效可靠的疫苗,应该作为初中生健康教育必修课,并考虑将初中生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毕业考核之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苏北地区部分大中专院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状况熏为指导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06-02对徐州市4所不同专业类型大中专院校的800名一、二年级大学生,进行了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的问卷调查。问卷分一般情况5题、艾滋病知识18题,分值权重相同,满分为100分。对艾滋病及艾滋病患者的态度20题,分值权重相同,满分为100分。结果:发出问卷800份,最后得到合格问卷766份。男346人,女420人,年龄16~25岁。①认知和态度得分: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平均得分为62.51±15.42熏对艾滋病的态度平均得分为57.23±21.96。②不同性别学生认知与态度得分:认知得分男性为61.90±15.34,女性为63.02±15.49,态度得分男性为54.49±23.49,女性为59.48±20.40,在对艾滋病的认知方面,性别间没有差异穴F=0.997,P=0.318雪熏但态度得分女性优于男性穴F=9.881,P=0.002雪。③认知得分城市学生为63.70±15.89,农村学生为61.35±14.88,城市高于农村穴F=4.441,P=0.035雪。态度得分城市为57.74±22.75,农村为56.73±21.17,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穴F=0.406,P=0.524雪。④认知得分高年龄组穴≥20岁雪为70.77±14.31,低年龄组穴<20岁雪为59.31±14.71,高年龄组显著高于低年龄组穴F=95.69,P=0.000雪。态度得分高年龄组为67.70±18.61,低年龄组为54.33±22.48,高年龄组显著高于低年龄组穴F=35.95,P=0.000雪。⑤不同专业层次上,认知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医学本科穴72.95±12.18雪、医学专科穴72.45±12.04雪、医药中专穴61.11±13.00雪、非医药中专穴57.69±15.51雪。认知得分总体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穴F=51.233,P=0.000雪。态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医学专科穴70.54±15.34雪、医学本科穴63.68±17.55雪、医药中专穴60.43±18.60雪、非医药中专穴50.85±23.75雪。态度得分总体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穴F=27.293,P=0.000雪。⑥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由高到低依次为大众传播穴72.7%雪,医疗卫生部门穴49.7%雪,宣传栏穴44.1%雪,学校专门教育穴30.9%雪等。结论:苏北地区大学生艾滋病知识不全面,知信行不能统一,对艾滋病的态度过于敏感,应加强正规的医疗卫生部门和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20岁以下的非医药中专类院校为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