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0 引言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我国常见[1],而胆红素结石也是常见疾病[2].近来研究证实,内源性p-葡糖醛酸酶(β-6)在胆红素结石发病中起重要作用[3,4],我们应用ELISA法测定了28例丙肝病毒感染者及36例健康人血清内源性β-G含量,以探讨HCV感染与胆红素结石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胆石症发病率明显增高,近来研究证实,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β-G)在胆红素结石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应用ELISA法测定了32例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及36例健康人血清内源性β-G含量,以探讨乙肝病毒感染与胆红素结石发病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1998-04/1999-04期间32例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18例,慢性肝炎14例)空腹静脉血4mL,分离出血清4mL-70℃深低温冰箱储存。32例患者中胆囊息肉8例,胃溃疡9例,肠梗阻10例,腹股沟斜疝3例,慢性阑尾炎1例,所有患者均经检  相似文献   

3.
0 引言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我国常见,而胆红素结石也是常见疾病.近来研究证实,内源性β-葡糖醛酸酶(α-G)在胆红素结石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应用 ELISA 法测定了28例丙肝病毒感染者及36例健康人血清内源性β-G 含量,以探讨 HCV 感染与胆红素结石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人体组织细胞自身产生的内源性β-葡糖醛酸酶(β-G)的质与量与胆红素结石形成有关[1].  相似文献   

5.
胆红素钙结石患者胆汁与正常胆汁最大差异在于非结合胆红素(UCB)过饱和及β-葡萄糖醛酸酶(β-G)高活性。由于β-G能分解胆汁中的结合胆红素(CB)为UCB,使之与钙离子形成难溶性胆红素钙盐沉淀,此被公认是胆红素钙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lucuronidase,βG)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关系。方法对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实验组)91例和(对照组)84例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采用酶学比色法检测胆汁内、外源性βG含量。结果(1)原发性胆总管结石与对照组患者外源性13G比较无明显差异,然而内源性9G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不同类型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中,胆红素结石及混合性结石患者胆汁中内源性9G表达明显高于胆固醇结石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外源性βG表达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内源性βG的表达上调可能在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20例胆红素与22例胆固醇类结石病人的十二项胆汁生化成分分析和比较,结果胆红素组中的结合胆红素、胆汁酸、钙离子、胆固醇、卵磷脂和总固体均显著和非常显著性地低于胆固醇组(P<0.05~0.001);而β-G活性显著性地高于胆固醇组。其结果可供临床诊治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短期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曾接受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2周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乙肝病毒感染组26例(HBsAg阳性,乙肝组),与乙肝组HbA1C及年龄、性别、BMI相匹配的对照组52例(HBsAg阴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乙肝组空腹血糖相对较低[(9.38±1.09)mmol/L协(10.46±1.1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较高[(19.61±3.92)mmol/Lvs(16.78±3.15)mmol/L],乙肝组胰岛素、HOMA-β也高于对照组(P〈O.05)。乙肝组在3月、6月、12月、24月及36月血糖维持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后2周停用降糖药物的第3,6,12,24,36周随访血糖达标缓解率乙肝组高于对照组。乙肝病毒感染可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9.
黄庭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605-5606
输尿管结石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占首位,可超过30%,以上尿路结石为多[1],约占泌尿系结石的33%~ 54%[2],年龄越高发病的危险系数越高,多表现为疼痛和血尿,临床表现与结石大小、有无活动、梗阻程度和感染的发生相关.如未进行及时合理治疗,可继发或并发出现梗阻、感染、息肉或肿瘤,导致肾积水、肾实质压迫变薄,肾功能逐渐损害甚至丧失等.优选合理治疗方案去除结石,解除梗阻,保护肾功能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多指标评估较系统地比较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能优化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胆石症患者肝细胞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的免疫电镜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人体组织细胞自身产生的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βG)的质和量与胆红素结石形成有关[1].我们选取胆红素结石及胆固醇结石肝细胞溶酶体为研究对象,参照肝细胞免疫电镜研究模型[2],探讨βG与不同类型胆结石的关系.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1995/1998沈阳地区部分医院手术切除和(或)组织活检,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的胆红素结石肝组织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22岁~78岁,平均42岁.胆固醇结石肝组织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24岁~46岁,平均37岁.二组间性别.年龄分布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PIS)是我国西南地区高发和难治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胆道系统慢性感染产生的β-葡萄糖醛酸酶等代谢产物,在色素性结石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除细菌产生的外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肝内胆管细胞产生的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在结石的形成中亦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就PIS发病机制中β-葡萄糖醛酸酶的作用研究进展予以分析,以期为PIS的防治提供可能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囊结石患者合并壁间结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间连续340例实施硬镜取石保胆手术的胆囊结石病人合并胆囊壁间结石情况,及其与华支睾吸虫感染、年龄、性别、术前血糖、血脂水平、乙肝病毒感染、胆囊结石的数量和大小的关系。结果①340例胆囊结石患者中发现合并壁间结石79例(23.2%)检出华支睾吸虫感染阳性153例(45.0%)。②华支睾吸虫感染阳性患者合并壁间结石49例(49/153,32.0%);感染阴性患者合并壁间结石30例(30/187,16.0%),感染阳性者合并结石率较高(P=0.01);79例合并壁间结石的病人中,47例壁间结石内发现华支睾吸虫卵(59.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壁间结石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术前血糖、血脂水平、乙肝病毒感染、胆囊结石的数量和大小等因素关系不大,而与华支睾吸虫感染有关(OR-2.29;95%CI=1.35~3.86,P=0.002)。结论华支睾吸虫感染是胆囊结石患者合并砖间结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细胞癌伴胆管癌栓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12例患者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376 5岁 ,平均 47 5岁。根据临床、B超、CT、AFP及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 ,其中 4例经病理检查证实。均有乏力、肝区胀痛等症状 ,出现黄疸 10例。乙肝病毒标志物均有阳性 ,AFP >40 0 μg/L 8例。血清总胆红素 (TB) 36 2 45 μmol/L[(12 1± 5 6 ) μmol/L],结合胆红素 (CB) 14 6 141 2 μmol/L[(84 2± 14 8) μmol/L],丙氨酸转氨酶 (ALT) 35 190U/L[(110± 3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4 4180U/L[(96± 2 5 )U/L],碱…  相似文献   

14.
正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我国肝硬化的主要发病原因[1-2]。乙肝肝硬化根源为HBV感染,具有肝脏炎症、纤维化、免疫紊乱等多个病理环节[3],在不同的病变阶段其病情表现不一,可出现门脉高压、肝功能失代偿及其并发症,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因此积极控制乙肝肝硬化的病因,中西医结合联合应用优势互补,以减轻炎症与肝纤维化,对于阻  相似文献   

15.
真菌是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肺部真菌感染占内脏真菌感染的首位[1].肺部真菌感染按感染的类型分为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而原发性感染按真菌的来源又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即吸入生活或生产环境中真菌孢子而发病;内源性感染由于口腔或上呼吸道寄生的真菌侵入肺部而发病.继发性真菌感染由于肺周围器官感染的真菌直接蔓延而来,或为远处器官感染的真菌经血行或淋巴播散至肺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本院脂肪肝、胆红素淤积性肝炎患儿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情况。方法用ELISA法对本院乙肝患儿共50例进行两对半检测,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BsAg阳性为4例(8%),抗HBs(+)25例(50%),5项标志物均阴性为21例(42%)。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血清标记物为5种模式,1组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 (+)]7例(14%); 2组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 (+)]10例(20%);3组小二阳[HBsAg(+)、抗HBc (+)]7例(14%); 4组HBsAg阳性3例(6%);5组抗HBc (+) 2例(4%),两对半大、小三阳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模式。结论本院脂肪肝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肝炎患儿乙肝感染主要以大三阳、小三阳及单项抗HBc(+)为感染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7.
血清胆红素作为冠心病非传统危险因素,是体内一种内源性抗氧化剂。流行病学研究提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呈负相关。目前关于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预后关系和从血清胆红素水平、基因水平预测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研究,有望为冠心病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脑卒中急性期,因存在与其密切相关的诸多感染危险因素及继发的免疫抑制,感染发病率相当高。有学者把脑卒中发病后7天内发生的感染定义为脑卒中相关感染(stroke-associated infection,SAI)[1],其发病率高达39.5%[2],尤以脑卒中后肺炎发病率为高,高达7%~22%[3],其次是泌尿系感染。来自中国国家脑卒中登记研究组的数据分析显示,并发肺炎可导致卒中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乙肝病毒(HBV)感染高发区,但乙肝病毒标志阳性首次发病的患者是否都是急性乙肝,慢性乙肝病情波动时有无其它病毒重叠感染,值得做进一步探讨。为此,我们对200例成人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常见于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移植者、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等所致免疫功能缺陷者[1],其人群感染率高。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在发达国家的感染率约为30%~70%,在发展中国家则达到了90%以上[2],但健康成人多呈隐性感染[3,4],无临床症状,而由CMV感染致发病者罕见,本文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