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妇科肿瘤患者血浆及尿中顺铂浓度河南医科大学实验中心徐霞,刘兰琦,牛春慧,吴艳荣,张洲声,宋建伟顺铂(CDDP)是一种铂的金属络合物,是70年代上市的一种临床有高度抗癌活性的药物。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大剂量顺铂为主的联合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大剂量顺铂动脉灌注联合血液透析在提高肢体肿瘤化疗药物剂量强度,减少药物在正常组织器官分布方面的作用。方法 体外实验中,将顺铂加入血浆,经血液透析,测定透析前后血浆中及透析液中的铂浓度;体内实验中16只犬随机分为2mg/kg对照(A组)和实验组(B组),及4mg/kg对照(C组)和实验组(D组)。分别经右股动脉顺铂灌注,实验组右殷静脉插管接血液透析机。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液透析机动、静脉端及外周血样、各脏器组织中的铂浓度。结果 在各剂量组中,实验组外周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及外周器官中铂浓度均低于对照组,而灌注化疗肢体局部组织中铂浓度无显差异。D组中灌注化疗肢体局部组织中铂浓度高于B组,而AUC值及外周器官中铂浓度则无显性差异。结论 与普通顺铂股动脉灌注相比,联合血液透斫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实验动物外周血药浓度和组织器官药物浓度,在不增加外周药物分布的前提下,有效提高肢体局部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环磷酰胺和顺铂质量浓度的方法,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ODS2,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紫外检测器在254 nm和195 nm检测顺铂和环磷酰胺质量浓度。结果 环磷酰胺保留时间为5.15 min,质量浓度线性范围0.5~10 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4 %[相对标准偏差(RSD)<5 %],检测线0.1 μg/ml(信噪比>3);顺铂保留时间为9.26 min,质量浓度线性范围0.1~2.0 μg/ml(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1 %(RSD<5 %),检测线0.1 μg/ml(信噪比>3)。结论 该法能有效测定两药浓度,并提供了研究其药代动力学的方法,联合用药使二者消除速度下降,消除半衰期延长,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15例卵巢肿瘤患者于术前24小时内的不同时间,接受腹腔穿刺注射卡铂(300mg/m2),手术切除卵巢肿瘤取得组织标本,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肿瘤组织内的总铂浓度。其结果表明,注药后卡铂可迅速分布到卵巢肿瘤组织中去,30分钟即在肿瘤组织中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并在给药后4小时内呈上升趋势,最高值达171.07ug/g。组织药物浓度与给药时间、肿瘤组织学类型及肿瘤大小等有关。病理检查显示仅内胚窦瘤有大片细胞坏死,认为疗效不仅与药物浓度有关,还与肿瘤本身的敏感性、药物作用时间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水平在乳腺癌骨转移与非骨转移患者中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乳腺癌患者血清217例,通过影像学将患者分为骨转移组(109例)和非骨转移组(108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血清中的BAP及ICTP水平。结果 乳腺癌骨转移组血清BAP及ICTP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4.8 μg/L(7.6~213.7 μg/L)和7.0 μg/L(1.4~32.4 μg/L),高于非骨转移组的21.2 μg/L(7.3~68.8 μg/L)和4.1 μg/L(0.0~15.8 μg/L)(P=0.003和P=0.000),多发骨转移组的BAP及ICTP水平中位数分别为32.3 μg/L(9.4~213.7 μg/L)和7.6 μg/L(1.4~32.4 μg/L),高于单发骨转移组的18.1 μg/L(7.6~60.0 μg/L)和4.9 μg/L(1.8~10.5 μg/L)(P=0.001和P=0.010)。血清BAP检测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为45.0 %(49/109),特异度为83.3 %(90/108);血清ICTP的灵敏度为46.8 %(51/109),特异度为84.3 %(91/108);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61.5 %(67/109),特异度为71.3 %(77/108)。结论 检测血清BAP及ICTP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较低,不适合作为诊断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灵敏度,对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BritishJournalofCaner》1995年第州卷第3期报道了加拿大Stwart大夫等就影响人肿瘤手术标本顺铂浓度的因素进行的研究。4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肿瘤患会.在术前5min-6h静脉注射溶于50ml生理盐水的顺铂10mg/M。采取给药前.给药后0-45min和术后1、2、3h的去蛋白血样以及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以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倾铂浓度。多项分组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组织颁钥平均浓度,按照类型:原发性脑淋巴瘤、髓母细胞瘤和软脑膜瘤>脑转移>顿外肿瘤>胶质瘤;按照组织类型:其它肿瘤>腺癌>鳞癌;按照起源部位:非小细胞肺癌)起源于其它…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卡铂超选择子宫动脉与外周静脉灌注化疗子宫颈癌组织内的药物浓度。方法:选择经病理活组织证实为宫颈癌、且癌灶较大易于取材的患者13例,随机分为超选择子宫动脉灌注化疗组(A组)和外周静脉灌注化疗组(B组),以卡铂300mg/m^2,一次性给药。在灌注后0min、10min、20min分别钳取宫颈癌组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标本内铂离子浓度。结果:(1)峰值及曲线形态:A组癌组织铂离子浓度的高峰值出现在化疗结束后即刻,且随时间的延长而快速下降,呈一下降曲线;B组峰值出现在化疗后10分钟,随时间的延长呈—弓背向上的下降曲线。前者的峰值是后者的2.7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灌注化疗结束后即刻,A组宫颈癌组织内铂离子浓度是B组的3.7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癌组织内铂离子药时曲线下面积(AuCo-20min)是B组的2.10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无论癌组织内铂离子峰浓度还是AUC0-20min,超选择子宫动脉灌注化疗组均较外周静脉组明显增高,为评价动脉化疗疗效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及临床药代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卡铂碳铁纳米球(C-C&Fe-N)经肝动脉注射,结合体外磁场引导下,在移植性肝癌大鼠体内的靶向分布情况.方法:移植性肝癌大鼠40只为A组,健康大鼠40只为B组.肝动脉插管,注入C-C&Fe-N,以肿瘤(A组)或肝左叶(B组)为靶区,施加磁场30 min(5 000 Gs).分别于相应时间点,采集肿瘤或靶区肝、非靶区肝、肾、脾、肺和心组织标本,测定卡铂浓度,显微镜观察C-C&Fe-N在各脏器沉积情况.结果:A组靶区肿瘤组织卡铂峰浓度(Cmax)65.21μg/g,为B组靶区肝组织38.47 μg/g的1.7倍,为A组非靶区肝组织14.36 μg/g的4.5倍.48 h时A组靶区肿瘤组织卡铂浓度7.27 μg/g,为B组靶区肝组织3.11μg/g的2.3倍,为A组非靶区肝组织0.32 μg/g的22.7倍.各时间点,A组肿瘤组织药物浓度均成倍高于B组靶区肝组织和两组非靶区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靶区肿瘤组织卡铂AUC是906(μg·h)/g,为B组靶区肝组织421.34(μg·h)/g的2.2倍,为A组非靶区肝组织86.47(μg·h)/g的10.5倍.结论:C-C& Fe-N在体内显示出良好的磁靶向性和药物缓释性,并且对肿瘤组织具有更强的靶向性,能成倍提高肿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延长维持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柚皮苷对卵巢癌顺铂(DDP)耐药细胞SKOV3/DDP体外增殖的影响及耐药逆转作用,并初步探讨相关耐药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DDP对SKOV3和SKOV3/DDP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柚皮苷对SKOV3/DDP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柚皮苷联合DDP对SKOV3/DDP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筛选出非细胞毒性的柚皮苷浓度,将实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2.5 μg/ml DDP组、10 μmol/L柚皮苷组、10 μmol/L柚皮苷联合2.5 μg/ml DDP组,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各组作用48 h后耐药基因MDR1 mRNA及MRP2 mRNA的表达及其相应的表达产物P-gp、MRP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32 μg/ml DDP处理SKOV3及SKOV3/DDP细胞48 h后,SKOV3细胞的IC50为5.48 μg/ml,SKOV3/DDP细胞为14.93 μg/ml,耐药指数为2.72。柚皮苷对SKOV3/DDP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选取10 μmol/L柚皮苷作为逆转耐药实验浓度,10 μmol/L柚皮苷联合DDP作用48 h后,SKOV3/DDP细胞对DDP的耐药指数为1.62,逆转倍数为1.68。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柚皮苷联合DDP组与DDP单药组比较,MDR1 mRNA、MRP2 mRNA表达及P-gp、MRP2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柚皮苷对卵巢癌SKOV3/DDP细胞的体外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逆转SKOV3/DDP细胞的耐药性,其逆转耐药的机制可能与下调耐药基因MDR1 mRNA及MRP2 mRNA及相应的P-pg、MRP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氯化镉和顺铂联合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研究氯化镉和顺铂联合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抑制作用。 材料与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氯化镉和顺铂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两药相互作用指数进行联合作用分析。 结果: 0.56、1.12、2.25 μg/ml的氯化镉联合0.25、0.5、1.0 μg/ml的顺铂可协同抑制SMMC-7721增殖,且随着作用时间延长,协同抑制作用增强(P<0.05或 P<0.01)。 结论: 氯化镉与顺铂联合应用可以协同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自制磷酸钙骨水泥对顺铂缓释作用的动物体内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自制含顺铂磷酸钙骨水泥(CPC)植入体在实验动物体内的药物缓释性能。方法:将顺铂与CPC固相按1:19的比例混合后制成含顺铂磷酸钙骨水泥植入体,对照为不含顺铂的磷酸钙骨水泥植入体;以家兔为实验对象,实验组兔股骨远侧干骺端放置含顺铂植入体,对照组相同部位放置不含顺铂植入体并由耳缘静脉注射0.1%顺铂溶液,术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液及局部骨组织标本,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检测顺铂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兔血清中顺铂浓度低,局部骨组织中顺铂含量高,药物并不出现明显释放波峰,缓释体在兔体内释放顺铂时间长达1 6周以上,第1 6周时局部骨组织中顺铂含量仍有13.58μg/g,磷酸钙骨水泥植入体在局部骨组织中不出现明显溶解吸收现象。结论:自制含顺铂磷酸钙骨水泥载体对顺铂有缓慢而持久的体内释放作用,可望成为临床治疗骨肿瘤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顺氯氨铂血浓度可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检测限为0.05μg/ml,变异系数为3.1——7.5%,线性范围为0.1——2.5μg/ml,进行了家兔的顺氯氨铂药代动力学研究,4mg/kg,剂量快速静脉给药,不同时间取静脉血测定血药浓度,用Apple—II电子计算机进行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拟合及计算药动学参数,其在兔血浆中衰减呈二室开放模型,T1/2α为0.24小时,T1/2β为22.3小时。  相似文献   

13.
陈春林  孙明晖  谭道彩  梁立治 《癌症》2004,23(Z1):1405-1408
背景与目的:动脉灌注化疗与动脉栓塞可提高肿瘤组织局部药物浓度和延长药效时间,但哪一种方法在临床药代动力学上更有优势,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超液态碘油卡铂盆腔动脉化疗栓塞与卡铂单纯动脉灌注化疗后,犬子宫组织及血浆中铂(Pt)离子浓度的分布.方法:选择实验用雌犬14只,随机分为盆腔动脉化疗栓塞组(A组)7只和盆腔动脉单纯灌注组(B组)7只.A、B组分别将卡铂(12 mg/kg)溶于超液态碘油(0.2 ml/kg)和5%葡萄糖(0.2 ml/kg)中,注入双髂内动脉.然后在不同的时间点分别取子宫组织及静脉血,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上述标本内的Pt离子浓度.结果:(1)A、B两组子宫组织Pt离子浓度曲线均为单峰曲线,峰值分别为(215.0±17.6)μg/g和(211.3±40.1)μg/g,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A、B两组子宫组织Pt离子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0min)分别为(13.9±3.9)mg·min·g-1和(5.9±0.6)mg·min·g-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A、B两组血浆中Pt离子峰值分别为(8.7±12.5)μg/g和(16.7±3.6)μg/g,AUC0~240min分别为(0.5±0.1)mg·min·g-1和(1.2±0.4)mg·min·g-1,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卡铂单纯动脉灌注化疗相比,动脉化疗栓塞能有效提高并保持局部组织内的Pt浓度,降低血浆中Pt浓度,从而提高局部化疗效果、降低全身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维生素B6(吡哆醇)对体外培养的H22小鼠肝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方法:①细胞培养:H22小鼠肝癌细胞生长于含15%灭活小牛血清、 100 μ/ml青霉素和100 μg/ml链霉素的DMEM完全培养基中,置37℃、5%CO2的细胞培养箱内培养;②MTT(噻唑蓝)法检测14种化疗药物对H2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③不同浓度的维生素B6对H22细胞的作用:预先将盐酸吡哆醇(PN*CL)用无血清培养基配制成20 mmol/L、30 mmol/L、40 mmol/L、60 mmol/L的贮存液-20℃保存备用。各试验组终浓度分别为2 mmol/L、3 mmol/L、4 mmol/L、6 mmol/L,MTT法测定PN的细胞毒性;④维生素B6作用不同时间对H22细胞细胞毒性的影响:分别于培养24 h、48 h、72 h终止反应读取结果。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按照相对抑制率IR%=1-试验组OD值/对照组OD值×100%的公式计算各种药物的抑制率,以IR<30%为不敏感、30%≤IR≤50%为敏感、 IR≥50%为高度敏感作标准,对H22细胞高度敏感的有Ara-C(77%)和ICTX(74%);敏感的有HRT(36%)、VP-16(31%)、CBDCA(42%)、eADM(45%);其余均不敏感(IR=-14%至22%),因此作者选择1×105/ml细胞浓度作为本实验的基础,并从敏感药物中选择卡铂作为阳性对照。试验②中各实验组平均OD值(以±s表示)依次为0.775±0.028,0.666±0.046,0.579±0.038,0.469±0.041,而阴性对照组平均OD值为1.055±0.072,实验组对阴性对照组的IR%随给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26.5%,36.8%,45.1%和55.6%,P<0.01),而且终浓度为3 mmol/L的吡哆醇与终浓度为13.9 μg/ml的阳性对照卡铂的细胞毒作用相当,IR值均为36.8%,而PN终浓度为4 mmol/L时与浓度为31 μg/ml的eADM的作用相当。从所做的药物剂量-效应曲线上可知IC50=5 mmol/L。此外,药物与细胞接触的最初24 h各组平均OD值无明显差别(0.81±0.066;0.86±0.02;0.853±0.023;0.797±0.105;P>0.05),培养48 h(平均OD=0.775±0.028;0.666±0.046;0.579±0.038;0.469±0.041)和72 h(平均OD=0.74±0.086;0.50±0.046;0.42±0.062;0.32±0.02)后平均光密度值随给药浓度增加而增加,各组之间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维生素B6对体外培养的H22小鼠肝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二者之间有剂量、时间依赖性关系,其抑癌作用同抗癌药eADM(31μg/ml)对H22细胞的抑制作用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5.
裴建遇  王强  王元和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1,6(4):347-348,358,359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行腹腔化疗时联合应用善得定诱导腹腔淋巴化疗临床应用。方法:对34例胃癌患者术中行卡铂腹腔化疗19例(对照组),卡铂+善得定诱导腹腔淋巴化疗15例(实验组),手术中不同时段内分别取门静脉血和癌旁淋巴结标本,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本的铂浓度。结果:两组间门静脉血铂浓度无明显变化;1-2小时两组间淋巴结样本铂浓度相比无差异(P>0.05),3小时实验组淋巴结样本铂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腹腔化疗时联合应用善得定可促进化疗药物增量进入腹腔区域淋巴系统,诱导腹腔淋巴化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苦参碱和顺铂单药及联合应用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利用中效原理判断药物联合应用的效应。[结果]苦参碱与顺铂联合应用对骨肉瘤细胞株MG-6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加强,低浓度(≤1.0mg/ml)苦参碱与顺铂联合应用时两者为拮抗作用,〉1.5mg/ml苦参碱与顺铂合用时为相加作用。在苦参碱浓度〉2.0mg/ml联合用药的抑制率接近95%。顺铂以20μg/ml的浓度作用于MG-63细胞48h.增殖抑制率是86.7%,而顺铂以5μg/ml的浓度与2mg/ml的苦参碱联合作用48h,增殖抑制率是92.6%,说明苦参碱和顺铂联用可使顺铂在小剂量时即有较好的杀伤作用。[结论]苦参碱和顺铂联合应用可使顺铂在小剂量时有较好的作用,从而避免了顺铂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葳  李旭  杨玉琮  程小丽  牛映斗 《癌症》1999,18(6):674-676
目的:探明卵巢癌对顺铂产生耐药的机理。方法:采用顺铂体外诱导法建立卵巢癌耐药细胞株HO-8910/2。MTT法测定其耐药倍数和交叉耐药性,原子收法测定细胞内Pt浓度,分光光度法测定GSH、GST,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检测bcl-2和P-GP的表达,结果:HO-8910/2耐顺铂是亲代细胞HO-8910的6.6倍,与5-F U,ADR有交叉耐药性。对照亲代细胞,耐药细胞中GSH含量与GST活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20例晚期NSCLC患者给予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治疗,吉西他滨1.0 g/m2第1、8天静脉滴注,顺铂30 mg/m2第1 ~ 3天静脉滴注,21~28 d为1个周期,治疗2周期以上。结果 全组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SD)6例,进展(PD)5例,总有效率45 %,全组中位生存期为11.8个月,1年生存率为45 %,Karnofsky评分增加者占70 %。最常见的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和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分别占55 %和70 %,其余毒副反应轻微,可耐受。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NSCLC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局部注射卡铂-活性碳后的淋巴趋向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乳腺癌原发灶周围皮下注射卡铂-活性碳混悬液(CP-CH)后是否提高腋窝淋巴结中的药物浓度。方法:3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在乳腺癌原发灶周围皮下,一组患者注射CP-CH,另一组患者注射卡铂水溶液(CP-Sol)作为对照。给药后1、12、24、72小时分别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每组4例),术中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淋巴结内卡铂浓度。结果:CP-CH组给药后1、12、24、72小时淋巴结中卡铂浓度分别为11.23±5.66μg/g、26.40±11.18μg/g、18.72±7.14μg/g、15.44±6.92μg/g,CP-Sol组在相应各时间点则分别为0.24±0.06μg/g、0.13±0.08μg/g、0.12±0.04μg/g,第72小时淋巴结内未检测出卡铂。两组间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结论:乳腺癌局部注射CP-CH后有良好的淋巴趋向性,可显著提高腋窝淋巴结中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替加氟联合羟喜树碱、顺铂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替加氟0.6 g/d,第1 ~ 7天;羟喜树碱10 mg/d,第1 ~ 7天;顺铂20 mg/d,第1 ~ 7天治疗36例晚期胃癌,分别评价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36例接受治疗者,有效率为41.7 %,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结论 替加氟联合羟喜树碱、顺铂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