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137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踝肱比值(ABI).观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ABI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ABI<1者,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高(P<0.05),C反应蛋白水平高(P<0.05).结论 ABI是检测下肢血管病变的一种方便、可靠的指标.早期发现下肢血管病变(PAD)的患者,对预防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DM)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所有2型DM患者均做下肢血管B超检查,研究组为踝肱指数(ABI)≤0.95者72例,对照组为0.95<ABI<1.40者84例.检测相应生化指标,结合年龄、体重指数、DM病程、ABI等,对2型DM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及回归分析.结果:①研究组的年龄、病程、血清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1);②研究组ABI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1);③回归分析显示,年龄、TC是2型DM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P<0.05).结论:年龄、高胆固醇血症是2型DM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脂代谢紊乱可能对减少2型DM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下肢动脉彩超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4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下肢动脉彩超检查,根据四格表法分析ABI及下肢动脉彩超诊断PAD及PAD狭窄或闭塞的检出率,分别计算ABI检测PAD及PAD狭窄或闭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下肢动脉彩超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检出率高于ABI(P0.05)。PAD早期ABI敏感性低,特异性高。PAD动脉狭窄或闭塞时,ABI敏感性明显升高,特异性仍较高。结论 ABI是一种简单、实用及无创的评价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方法,但也有其局限性,超声检查仍是2型糖尿病患者PAD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4):49-51+55+封三
目的统计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患病率,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的相关性,确定是否可作为预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指标。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5月至2018年3月在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568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检查。根据ABI检测结果分为PAD组(ABI≤0.9)和非PAD组(ABI0.9),每组各56例,分析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特点。结果 568例糖尿病患者中下肢病变患病率为9.9%,性别、年龄与纤维蛋白原无明显相关性,ABI与纤维蛋白原明显相关(P=0.00),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得到敏感度71.4%,特异度80.4%,最佳切点2.69 g/L。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当血浆纤维蛋白原2.69 g/L时,提示下肢血管病变风险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踝肱比(ABI)测定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血压的比值,以ABI〈0.9为切割点将患者分为低ABI组与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代谢参数。结果:12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ABI〈0.9的患者22例,占总例数18%,低ABI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及LDL明显增高,低ABI组患者下肢血管彩超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改变。结论:ABI是诊断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一种简易而经济的方法,年龄、病程、HbA1C及LDL为下肢动脉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朱翠颜  林健才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0):1167-1169
目的了解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异常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8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ABI)并进行分组,ABI<0.9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低ABI组),0.9≤ABI<1.3为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正常组),ABI≥1.3为下肢动脉硬化组(高ABI组),记录各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吸烟史等一般情况,并检测糖脂等代谢指标,通过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BI的危险因素。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异常ABI为21.2%,与正常组比较,低ABI组和高ABI组年龄、吸烟率、HbA1c、TG、收缩压、UA均明显升高,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亦明显升高。结论初诊糖尿病患者有较高的外周动脉病变(PAD)患病率;高龄、高血压、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脂质代谢紊乱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四肢血管多普勒血流仪用于检查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可行性及预防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2014年1~ 12月于该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55例,年龄24~ 89岁,平均(56.5)岁,病程1~ 40年,平均(约20.5)年.②所有患者均行四肢血管多普勒检查,计算ABI,并对ABI<0.9的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对照.结果:检查的糖尿病患者中正常只占34%,动脉钙化占10%,余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且对ABI<0.9的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糖尿病多普勒超声血流仪检查的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多普勒超声血流仪检查是一种简便、无创、实用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筛查方法,可早期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人群作出诊断.通过给予高危人群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是预防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5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下肢血管病变,分为下肢血管病变组(88例)和非下肢血管病变组(16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心率、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餐后2 h血糖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差异;以此来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入选的256糖尿病患者中存在下肢血管病变者88例,占比34.38%;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与其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这5个因素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踝臂指数(ABI)、趾臂指数(TBI)诊断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T2DM2型DM患者88例进行ABI、TBI及下肢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ABI≤0.9的62例,经超声证实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对于ABI〉0.9的患者通过加测TBI,并与下肢动脉超声对照,也检出了部分患者血管病变。其中0.91.3的3例血管病变的阳性率达100%。结论彩超、ABI结合TBI检测,可为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提供可靠的依据,是目前较好的非创伤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踝肱指数用于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倩  周宁 《海南医学》2008,19(7):89-90
目的分析踝肱指数(ABI)对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意义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入选的126例患者测定ABI,以ABI<0.9为异常,分成PAD组(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组)和非PAD组(正常组),比较两组病人的年龄、病程、餐后2小时血糖、HbA1C、TG、LDL-C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BI可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而增龄、病程长、高血糖、高TG、LDL-C是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VD)发生率,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004~2007年就诊的临床资料完整的29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7例患者中超声多普勒检查提示有不同程度下肢血管病变者193例,发病率为5.0%。年龄、病程、24 h尿白蛋白(UAE)、血尿酸(UA)、血肌酐(Cr)在有下肢血管病变者中显著增高(P<0.01),且与收缩压、周围神经病变、冠心病发生率相关(P<0.01)。年龄、总胆固醇(Tch)水平、神经病变是PV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7,2.353,2.2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与年龄、血脂、血压以及糖尿病其他慢性并发症多种因素相关。超声多普勒检查能发现多种性质的动脉病变,能对病变定位及严重程度进行判断,是目前较好的非创伤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高龄老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75岁以上老人2型糖尿病(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门诊及住院的75岁以上2型DM患者131例进行详细病史调查及体格检查,并作生化及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有轻~重度下肢血管病变,另选择无下肢血管病变老年2型DM患者40例,分析临床因素及生化指标与下肢血管病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31例患者中,轻度血管病变者47例(35.8%),中度血管病变者42例(32.1%),重度血管病变者42例(32.1%)。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年龄、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空腹和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均呈正相关(r均>0.243,P<0.05或<0.01),与HDL-C呈负相关(r=-0.140,P<0.05)。结论高龄老人2型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同年龄、糖尿病病史、高血压、冠心病、血脂、血糖、蛋白尿等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3.
念馨 《医学综述》2010,16(15):2341-2345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外周血管病变主要累及下肢动脉、颈动脉、上肢动脉等。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与多因素相关,如高血糖、内皮功能异常、炎性反应等,对其进行研究对临床早期诊治、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超声血流成像仪能早期发现病变,对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诊断和研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VD)发生率,分析PV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280例进行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查.比较下肢血管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生化指标间的差异,并对病变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查显示下肢血管病变者占62.2%(174/280).PVD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其中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餐后2h血糖(OR分别为1.164、1.066、5.693、1.214).结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有利于预防和减少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临床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该检查在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30例非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临床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情况。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下肢血管管腔出现粥样硬化斑块、闭塞以及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以足背动脉病变最为明显,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准确的诊断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情况,对患者的防治以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凯  贾程芳  董雪红  郑芬萍  李红 《浙江医学》2010,32(7):1001-1003,1006
目的分析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血管多普勒诊断仪测定233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踝肱指数(ABI)。并将ABI〈0.9者列为PAD组。ABII〉0.9为非PAD组;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包括non—HDL,C)、C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差异,并探讨与PAD有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PAD组53例(22.7%);PAD组LDL—c与non—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非PAD组(均P〈0.05或0.01);在TG≤2.26mmol/L和〉2.26mmol/L时,PAD组的non—HDL—c水平均高于非PAD组(均P〈0.05或O.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non—HDL—c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PAD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non—HDL—c是2型糖尿病伴发PA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应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调脂治疗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  选择32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踝肱指数(ABI)< 0.90 的患者为下肢血管病变组(PAD组,n=115),ABI介于0.90与1.3之间(0.90≤ABI≤1.3)的患者为非PAD组 (n=186)。对ABI<0.90患者: ABI≤0.5为重症下肢缺血组(n=25),0.5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AD)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相关标准纳入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踝肱比(衄I)值分为血管病变组(PAD组,20N)、非下肢血管病变组(N—PAD组,20例);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hscRP以及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AD组、N—PAD组血清hsCRP明显升高;与N—PAD组比较,PAD组血清hsCRP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高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能是2型糖尿病PAD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PA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黄斌  封东来  马兆琴  杜燕  陈君辉 《西部医学》2011,23(7):1236-1238
目的对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检测踝肱动脉血压指数(ABI),探讨下肢动脉病变(PAD)的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住院糖尿病患者中进行ABI测定的患者524例,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T2DM患者的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比值〈0.9入PAD组,≥0.9入非PAD组,同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身高、血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C)、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心电图(EKG)检查,计算体重指数(BMI)、HOMA-IR、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PAD组156例,占29.8%。PAD组与非PAD组比较,前者的年龄大、病程长、2hPG、TG、LDL-C、脉压差、吸烟率明显增高,DBP和HbA1c达标率明显降低。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TG、HbA1c是影响AB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增龄、病程长、高TG、高血糖是加剧下肢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对高危患者及时进行ABI检测,以早期诊断糖尿病合并PAD,防治糖尿病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